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長期匯率的影響因素

長期匯率的影響因素

發布時間:2021-10-14 11:41:42

㈠ 影響匯率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如下:

1、市場預期心理。由於人們對某個國家的經濟狀況、收支狀況、通貨膨脹、利率前景的看好,就會引起該國貨幣大量被買進,造成匯率上升;反之看淡,則匯率就會下跌。

2、各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各國的宏觀經濟政策,特別是財政金融政策對匯率的影響較大。比如,當一國實行「雙緊」的財政金融政策時,其貨幣對外匯率基本呈上升趨勢,實行「雙松」的財政金融政策時,將導致貨幣匯率的下跌。

3、國際收支。當收大於支時,出現順差,表明別國對順差國的貨幣需求增多,該國貨幣求大於供,匯率就會上升;反之,發生逆差時,該國貨幣供大於求,匯率就將下降。

(1)長期匯率的影響因素擴展閱讀:

匯率通常有兩種表示方法,即本幣匯率和外幣匯率。本幣匯率和外幣匯率是兩個相對的概念,它們的升降所產生的經濟現象正好相反。

1.本幣匯率

以單位數量的本國貨幣所能兌換的外幣數量來表示,稱為本幣匯率。在我國稱之為人民幣匯率,即用外幣表示的人民幣價格,其公式為100¥=x外幣。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單位數量的人民幣能兌換更多的某種外幣,則表示人民幣匯率上升,人民幣相對於某種外幣升值,而外幣貶值,外匯匯率下跌,此時有利於我國的進口不利於出口;

反之,單位數量的人民幣若能兌換較少的某種外幣,則表示人民幣匯率下降,人民幣相對於某種外幣貶值,而外幣升值,外匯匯率上升,此時有利於我國的出口不利於進口。

2.外匯匯率

以單位數量的外幣所能兌換的本國貨幣數量來表示,稱為外匯匯率。我國通常採用100單位外幣作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量的人民幣,即用人民幣表示某種外幣的價格,其公式為100單位外幣=x¥。

當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更多的人民幣時,外匯匯率上升,外幣相對於人民幣升值,而人民幣貶值,即用人民幣表示的外幣價格上漲,此時有利於我國的出口不利於進口;反之,則說明外匯匯率跌落,外幣相對於人民幣貶值,而人民幣升值,此時有利於我國的進口不利於出口。

綜上所述,如果人民幣貶值,外幣升值,那麼人民幣匯率就會下降,而外匯匯率則會上升;反之,如果人民幣升值,外幣貶值,那麼人民幣匯率就會上升,而外匯匯率相應下降。

㈡ 影響匯率變動長期因素與短期因素之間的關系

基本面分析

貨幣市場的兩種主要分析方法為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 基本面分析注重金融, 經濟理論和政局發展, 從而判斷供給和需求要素. 技術分析觀察價格和交易量數據, 從而判斷這些數據在未來的走勢. 技術分析還可進一步分為兩個主要類型:量化分析: 使用各種類型的數據屬性來幫助估計買超 / 賣超貨幣的限度, 圖表分析: 使用線條和圖形來辨別貨幣匯率構成中的顯著趨勢和模式. 基本面分析與技術分析最明顯的一點區別就是, 基本面分析研究市場運動的原因, 而技術分析研究市場運動的效果.

當以另一國貨幣估價一國貨幣時, 基本面分析包括對宏觀經濟指標, 資產市場以及政治因素的研究.宏觀經濟指標包括經濟增長率等數字, 由國內生產總值,利息率, 通貨膨脹率, 失業率, 貨幣供應量, 外匯儲備以及生產率等要素計算而得.資產市場包括股票, 債券及房地產.政治因素會影響對一國政府的信任度, 社會穩定氣候和信心度.

有時, 政府會干預貨幣市場, 以防止貨幣顯著偏離不理想的水平. 貨幣市場的干預由中央銀行執行, 通常對外匯市場產生顯著卻又暫時的影響. 中央銀行可以採取以另一國貨幣單方面購入/賣出本國貨幣, 或者聯合其它中央銀行進行共同干預, 以期取得更為顯著的效果. 或者, 有些國家能夠設法僅僅通過發出干預暗示或威脅來達到影響幣值變化的目的.
如何看各國經常公布的一些經濟數據:

1)GDP是國內生產總值,指的是全年可供消費的商品和服務價值的綜合,它衡量的是一國經濟的總體生產能力。如果GDP比上一年增加1%,那就相當於是說經濟的年增長率是1%。但以價格形式體現出的商品和服務的價值受通貨膨脹的影響也會上漲。因此,經濟學家喜歡用「實際增長」來測算一國的經濟成長。如果名義上一國的經濟增長率是7%,而通貨膨脹率是5%,那麼,實際的年增長率就是2%。
通常情況下,一國GDP的增長率越高,該國的經濟越有活力,其貨幣也會相應地堅挺。但是,在比較不同國家的經濟增長率時,應該考慮到各自不同的經濟基數。像美國,日本這樣大的經濟體,增長率在3%左右已經可以視為非常不錯了;而像中國這樣一個較小的經濟實體,如果只有3%的增長率,那就無法認定其經濟發展態勢良好了。

2) PPI:生產者物價指數。它說明生產原料價格的情況,可以用來衡量各種不同的商品在不同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情況。各國是通過統計局來向各大生產商搜集各種商品的報價,並通過自己的計算方法計算出百進位形態以便比較。例如:現在美國公布的數據以1967年的指數當作100來計算,這個指標由美國勞工部公布,每月一次。大家看到如果公布的這個指數比預期高,說明有通貨膨脹的可能。有關方面會就此進行研究,考慮是否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這個國家的貨幣因而會升值,會產生利好。如果這個指數比預期的差,那麼該貨幣會下跌。
3) CPI:這是消費者物價指數的英文縮寫。這個指數反映消費者支付商品和勞務的價格的變化情況。這個指數也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經常參考的指標。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就用它來衡量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到底到了什麼程度,是否以加息或減息來控制美國經濟的方法。這個指標在美國由勞工部每月統計一次後公布,我們應該引起重視。當這個指數上升時,顯示這個地區的通貨膨脹率上升了,說明貨幣的購買力減少了。理論上對該貨幣不好,可能會引起這個貨幣的貶值。目前歐洲央行把控制通貨膨脹擺在首要位置。通貨膨脹卻利好這個貨幣,假如通貨膨脹受到控制,利率同時回落,該貨幣的利率反而會下跌。
4) RPI是零售物價指數。在美國,這個數據由美國商務部在每月的全國性商業調查中進行抽樣調查。用現金或信用卡形式支付的零售商品均做為調查對象,包括傢具,電器,超市上銷售的商品和葯品等,不包括服務業的消費。如果經濟發展迅速,個人消費就會增加。供過於求,導致物價上升,這個指數就會上升,將為後來帶來通貨膨脹的壓力。該國的政府就會收緊貨幣政策。於是利率趨於上升,給這個國家的貨幣帶來利好的支持。
5) UE是指失業率。由國家的勞工部統計,每月公布一次。各國的政府通過對全國的家庭的抽樣調查,來判斷這個月該國月內全部勞動人口的就業情況。如果有工作意願,卻未就業的這個數字,就是失業率。這個指標是很重要的經濟指標。以歐元區為例:當歐元啟動時,歐盟各國的失業率在10%以上,高於美國,於是導致歐元一路下跌。在11月初,日本的失業率由5. 5%下降為5.4%,日元因此一舉突破了121的關口,直至119水位
6)外貿平衡數字:這是衡量國於國之間的商品貿易,構成經濟活動的重要一環。如果一個國家的進口總額大於出口,這就是貿易逆差,反之,就是順差。如果一個國家的貿易經常出現逆差,這個國家的貨幣貶值的概率就會很大。因為貨幣貶值,就會使商品的出口的競爭力上升,反之,則看好該貨幣。
7)通貨膨脹:指的是一國總體價格水平的升高和該國貨幣購買力的相應下降。簡單地說,如果通貨膨脹率為10%,價值100元的商品一年後會漲到110塊,再過一年,121塊,第三年,133。1元。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到通貨膨脹復加後的惡果:價格不僅每年都在上漲,而且是利滾利式地上漲。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運用部分資產從事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而不是把錢簡單地存在銀行的根本原因。
經濟學家將通貨膨脹劃分為兩類:需求拉上型和成本推進型的通貨膨脹。前者主要在一國經濟中消費超過其生產能力時發生。而後者主要是因為名義工資增加或非工資因素,如原材料,能源價格上漲所引發。

對大多數發達國家而言,3%以下的年通貨膨脹率被認為是適宜的,有助於刺激生產投資。而一旦通貨膨脹率過高,一國的中央銀行會傾向於提高利率加以抑制。因此,只要密切關注一國定期公布的通貨膨脹指標--通貨膨脹率、消費者價格指數、調和消費者價格指數(歐元區主要的通脹衡量指標)等--我們大致可以推測出該國的央行是傾向於上調或下調利率,從而推斷出該國貨幣的走勢。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通貨膨脹是由一些突發事件或季節性因素引起的(比如說,歐佩克大幅提高油價,或美國的冬季今年比往年要冷得多導致原油的需求大增以至於抬高總體價格水平),要想通過提高利率來控制通貨膨脹是不太可能的。這時,央行大多會傾向於靜觀事態發展,而不會冒然行事。

8)預算赤字/盈餘:體現了一國政府的收入是少於或多於政府的支出。赤字所形成的缺口通常由政府通過借貸加以彌補。該項指標對於匯率的影響比較復雜:一般情況下,在經濟不景氣甚至是衰退的時候推行赤字財政,有助於提振經濟,從而有可能刺激一國貨幣匯率上升。不過,長期的赤字形成的巨額債務,尤其是對外債務,會使得該國政府和人民不堪重負,最後勢必會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從而壓低該國貨幣的匯率。

9)綜合領先指標:這是用來預測經濟活動的指標。以美國為例,美國商務部負責收集資料,其中包括股價,消費品新定單,平均每周的失業救濟金建築,消費者的預期,製造商的未交貨定單的變動,貨幣供應,銷售額,原材料的生產銷售,廠房設備以及平均的工作周。經濟學家可以通過這個指標來判斷這個國家未來的經濟走向。如果領先指標上升,顯示該國的經濟的增長,有利於該國貨幣的升值。如果這個指標下降,則說明該國經濟有衰退跡象,對這個國家的貨幣是不利的。

由於所有的外匯都是和美元掛鉤的,所以美國的各項數據對全球的匯市有很大的波動。

㈢ 決定長期匯率的因素有哪些 急 求大神解答

作為一國貨幣對外價格的表現形式,匯率受到來自國內和國際因素的影響。同時,除了受到經濟因素影響之外,還往往受到政治、社會因素的影響。因此,匯率的變動常常變幻不定,很難准確預測。就長期的經濟因素來說,主要有:
1.國際收支狀況
國際收支,嚴格地說,是指一國對外經濟活動中所發生的收入和支出。當一國的國際收入大於支出時,即為國際收支順差;反之則為逆差。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會直接影響到該國的外匯市場供求,進而影響匯率變動。一般而言,如果一國國際收支順差,在外匯市場上會表現為外匯供大於求,外匯匯率下跌,本幣匯率上升;如果是逆差的話,則是外匯供不應求,外匯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跌。不過,國際收支對匯率的影響要在較長的時間內才能發揮作用,短期的、臨時的、小規模的國際收支差額對匯率的影響,容易被其他一些因素所抵消。
2.相對的通貨膨脹率
貨幣對外價值的基礎是對內價值。如果貨幣的對內價值降低,其對外價值,即匯率也必然隨之下降。一國貨幣的對內價值的變化通常用通貨膨脹率來度量。通貨膨脹、物價上漲,意味著單位貨幣的購買力降低,代表的價值量減少了。在紙幣流通下,各國存在不同幣值變化情況,因此不但要考察本國的通貨膨脹率,也要考察他國的通貨膨脹率,即比較相對的通貨膨脹率。一般來說,相對通貨膨脹率持續較高的國家,表示該國貨幣的對內價值下降得越快,其本幣匯率也將隨之下跌,外匯匯率會上升。
3.宏觀經濟狀況
一國的宏觀經濟狀況除了通貨膨脹之外,還包括經濟增長、財政收支、國民收入、投資環境、經濟開放程度等諸多方面的。若一國的宏觀經濟狀況良好,經濟穩定,該國貨幣的匯率就趨穩;反之,則會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因此,創造一個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是維持匯率穩定的一個重要前提。

㈣ 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有哪些

1、供求因素,在外匯市場上,供求是影響匯率變動最基本的因素,這個回很容易理解,答就跟A股一樣,對某種貨幣需求多,自然價格就高,最後就會導致該貨幣對其他貨幣的匯率升高,反之亦然。

2、政治因素,看似不相關,但兩者有時也是密切相關,比如這次美國總統選舉,墨西哥貨幣比索對美元的匯率就跟川普當選的幾率緊密相關,當川普民調下降時,比索匯率就會上升,不過最終,川普上台,導致墨西哥比索大跌。當然這是表面上的原因,更深層次原因就是川普上台後就會讓製造業從墨西哥遷回美國,這樣就會打擊墨西哥經濟,從而導致墨西哥比索下跌。
3、經濟基本面,決定一國匯率的根本因素就是其經濟基本面,如果一國經濟穩健,經濟增速穩定,能夠吸引外資投資,那一國的貨幣就有購買力,其幣值自然穩定,對他國匯率自然能保持強勢。

㈤ 影響匯率變化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匯率的因素:

1、國際收支。

2、通貨膨脹率。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通貨膨脹,如果本國通貨膨脹率相對於外國高,則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外匯匯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對於外匯匯率的影響是通過不同國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資金流動導致外匯需求變動。

4、經濟增長率。如果一國為高經濟增長率,則該國貨幣匯率高。

5、財政赤字。如果一國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則其貨幣匯率將下降。

6、外匯儲備。如果一國外匯儲備高,則該國貨幣匯率將升高。

7、投資者的心理預期。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得尤為突出。

8、各國匯率政策的影響。

㈥ 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匯率總是起起落落,漲跌不休。影響匯率的因素有很多,但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
種:
1.一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這是影響匯率波動的最基本的因素。根據凱恩斯學派的宏觀經
濟理論,國民總產值的增長會引起國民收入和支出的增長。收入增加會導致進口產品的需
求擴張,繼而擴大對外匯的需求,推動本幣貶值。而支出的增長意味著社會投資和消費的
增加,有利於促進生產的發展,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刺激出口增加外匯供給。所以從
長期來看,經濟增長會引起本幣升值。由此看來,經濟增長對匯率的影響是復雜的。但如
果考慮到貨幣保值的作用,匯兌心理學有另一種解釋。即貨幣的價值取決於外匯供需雙方
對貨幣所作的主觀評價,這種主觀評價的對比就是匯率。而一國經濟發展態勢良好,則主
觀評價相對就高,該國貨幣堅挺。
2.國際收支平衡的情況。這是影響匯率的最直接的一個因素。關於國際收支對匯率的作
用早在19世紀60年代,英國人葛遜就作出了詳細的闡述,之後,資產組合說也有所提及。
所謂國際收支,簡單的說,就是商品、勞務的進出口以及資本的輸入和輸出。國際收支中
如果出口大於進口,資金流入,意味著國際市場對該國貨幣的需求增加,則本幣會上升。
反之,若進口大於出口,資金流出,則國際市場對該國貨幣的需求下降,本幣會貶值。
3.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水平的差異。在紙幣制度下,匯率從根本上來說是由貨幣所代
表的實際價值所決定的。按照購買力評價說,貨幣購買力的比價即貨幣匯率。如果一國
的物價水平高,通貨膨脹率高,說明本幣的購買力下降,會促使本幣貶值。反之,就趨
於升值。
4.利率水平的差異。所有貨幣學派的理論對利率在匯率波動中的作用都有論及。但是
闡述的最為明確的是70年代後興起的利率評價說。該理論從中短期的角度很好的解釋了
匯率的變動。利率對匯率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對套利資本流動的影響來實現的。溫和的通
貨膨脹下,較高利率會吸引外國資金的流入,同時抑制國內需求,進口減少,使得本幣升
高。但在嚴重通貨膨脹下,利率就與匯率成負相關的關系。
5.人們的心理預期。這一因素在目前的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匯兌心理學
認為外匯匯率是外匯供求雙方對貨幣主觀心理評價的集中體現。評價高,信心強,則貨
幣升值。這一理論在解釋短線或極短線的匯率波動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影響匯率波動的因素還包括政府的貨幣和匯率政策、突發事件、國際投機
的沖擊、經濟數據的公布甚至政府要員的言論等。 這些因素之間也會相互加強或相互抵
消。

㈦ 影響匯率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匯率的因素:

(1)國際收支。

(2)通貨膨脹率。任何一個國回家都有通貨膨脹,如答果本國通貨膨脹率相對於外國高,則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外匯匯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對於外匯匯率的影響是通過不同國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資金流動導致外匯需求變動。

(4)經濟增長率。如果一國為高經濟增長率,則該國貨幣匯率高。

(5)財政赤字。如果一國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則其貨幣匯率將下降。

(6)外匯儲備。如果一國外匯儲備高,則該國貨幣匯率將升高。

(7) 投資者的心理預期。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得尤為突出。

(8)各國匯率政策的影響。

(7)長期匯率的影響因素擴展閱讀

匯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

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㈧ 影響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國際收支狀況。

當一國對外經常項目收支處於順差時,在外匯市場上則表現為外匯(幣)的供應大於需求,因而本國貨幣匯率上升,外國貨幣匯率下降;反之,當一國國際支出大於收入時,該國即出現國際收支逆差,在外匯市場上則表示為外匯(幣)的供應小於需求,因而本國貨幣匯率下降,外國貨幣匯率上升。

2、通貨膨脹率的差異。

當一國出現通貨膨脹時,其商品成本加大,出口商品以外幣表示的價格必然上漲,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就會削弱,引起出口減少,同時提高外國商品在本國市場上的競爭力,造成進口增加,從而改變經常賬戶收支。

此外,通貨膨脹率差異還會通過影響人們對匯率的預期,作用於資本與金融賬戶收支。反之,相對通貨膨脹率較低的國家其貨幣匯率則會趨於升值。

3、利率差異。

當一國的利率水平高於其他國家時,表示使用本國貨幣資金的成本上升,由此外匯市場上本國貨幣的供應相對減少;另一方面也表示放棄使用資金的收益上升,國際短期資本由此趨利而入,外匯市場上外匯供應相對增加。

本、外幣資金供求的變化導致本國貨幣匯率的上升。反之,當一國利率水平低於其他國家時,外匯市場上本、外幣資金供求的變化則會降低本國貨幣的匯率。

4、財政、貨幣政策。

一般來說,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造成的巨額財政收支逆差和通貨膨脹,會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緊縮性的財政、貨幣政策會減少財政支出,穩定通貨,而使本國貨幣對外升值。

5、匯率預期。對匯率的心理預期正日益成為影響短期匯率變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心理因素只有在一定的市場條件下才會產生並起作用。

6、外匯投機力量。

投機者如果預期某種貨幣將升值,就會大量購進該種貨幣,從而造成該種貨幣匯價的上升;反之,投機者若預期某種貨幣將貶值,就會大量拋售該種貨幣,從而造成該種貨幣匯價的即刻下跌。投機因素是外匯市場匯價短期波動的重要力量。

7、政府的市場干預

8、經濟增長率。

一般來講,高經濟增長率在短期內不利於本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的行市,但從長期看,卻有力支持著本幣的強勁勢頭。

9、宏觀經濟政策。

各國宏觀經濟政策對匯率的影響主要反映在各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松與緊的搭配上。

(8)長期匯率的影響因素擴展閱讀

波動

波動形式

1、匯率的法定升值和法定貶值

2、個別匯率變動與一般匯率變動

3、真實匯率變動與市場匯率變動

4、匯率的高估與低估

波動形勢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2年10月28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2485元,1歐元對人民幣8.0818元,100日元對人民幣7.8509元,1港元對人民幣0.8062元;

1英鎊對人民幣10.055元,1澳大利亞元對人民幣6.4784元,1加拿大元對人民幣6.2629元,人民幣1元對0.4840林吉特,人民幣1元對5.0085俄羅斯盧布。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匯率

㈨ 影響匯率變動的長期因素

1、國際收支的經常項目。國際收支是一國對外經濟活動的綜合反映,它對一國貨幣的匯率變動有直接的影響。國際收支經常項目中,最重要的是貿易項目,包括有形貿易和無形貿易,它們決定了匯率變動的基本走勢。僅以國際收支經常項目的貿易部分來看,當一國進口增加或產生逆差時,該國將對外國貨幣產生額外的需求,這在外匯市場上會引起該國貨幣匯率的下跌。反之,順差國貨幣匯率就會上升。但值得一提的是,經常項目情況變動對匯率的影響具有"雙向性",因為它又會刺激抵消匯率變動的因素立刻作出反應。因此,經常項目與匯率變動的關系,在短期內會受到阻礙,因而一般只能在長期內起作用。 2、通貨膨脹。在紙幣條件下,兩國貨幣之間的比率,根本上說是根據其代表的價值量的對比關系決定的。 因此,在一國發生通貨膨脹的情況下,該國貨幣所代表的價值是減少,其實際購買力也就下降,於是其對外比價會趨於下跌。當然,通脹對匯率的影響,一般也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顯示出來,因為通貨膨脹往往要通過間接通道對匯率產生實際的作用。 3、國與國之間經濟增長率的差異。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一國經濟實際增長率相對別國來說上升較高,從而其國民收入增加較快會使該國對外匯的需求相對於可得的外匯供給來說趨於增加,這就會使該國貨幣匯率趨跌。當然,經濟增長率對匯率影響的情況比較復雜,這和一國的產業結構以及外貿發展的戰略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不能單純根據經濟增長率的高低作為決定匯率長期變動的主要因素。

㈩ 影響匯率的決定因素中,哪些是長期因素 哪些是短期因素

1、匯率:「匯率」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是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各地區)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種貨幣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

2、影響匯率因素:
(1)國際收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外匯收入大於外匯支出,外匯儲備增加,該國對於外匯的供給大於對於外匯的需求,同時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則該國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對外升值;如果為逆差,反之。
(2)通貨膨脹率。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通貨膨脹,如果本國通貨膨脹率相對於外國高,則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外匯匯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對於外匯匯率的影響是通過不同國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資金流動導致外匯需求變動。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該國貨幣升值,則其匯率上升。當然利率影響的資本流動是需要考慮遠期匯率的影響,只有當利率變動抵消未來匯率不利變動仍有足夠的好處,資本才能在國際間流動。[2]
(4)經濟增長率。如果一國為高經濟增長率,則該國貨幣匯率高。
(5)財政赤字。如果一國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則其貨幣匯率將下降。
(6)外匯儲備。如果一國外匯儲備高,則該國貨幣匯率將升高。
(7) 投資者的心理預期。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匯兌心理學認為外匯匯率是外匯供求雙方對貨幣主觀心理評價的集中體現。評價高,信心強,則貨幣升值。這一理論在解釋無數短線或極短線的匯率波動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8)各國匯率政策的影響。
其中1,2,3,4是長期因素,5,6,7,8是短期因素。

閱讀全文

與長期匯率的影響因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企業貸款目標 瀏覽:140
江西省旅遊集團借殼上市 瀏覽:742
中國msci的股票 瀏覽:59
遼寧遠東集團董事長 瀏覽:869
醫院股份合作可行性報告 瀏覽:948
2016年2月17日美元匯率 瀏覽:321
回租融資租賃 瀏覽:9
美國摩根銀行的外匯平台 瀏覽:282
固定匯率接標價法 瀏覽:920
安利傭金分配製度比較 瀏覽:470
杠桿閱讀術的意思 瀏覽:620
外匯mt4紅色代表賺錢嗎 瀏覽:912
三峽銀行近期理財產品 瀏覽:547
2014年12月港幣匯率是多少 瀏覽:633
金融機構錄音錄像自查報告 瀏覽:185
鋼材買賣個人傭金合同範本 瀏覽:882
87年黃金價格 瀏覽:440
國家外匯管理局境外管理辦法 瀏覽:429
企業融資網湖北 瀏覽:392
2017萬達集團最新新聞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