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89年日本房地產泡沫始末
1985年9月,美國、聯邦德國、日本、法國、英國五國財長簽訂了「廣場協議」,決定同意美元貶值。為刺激日本經濟的發展,日本中央銀行採取了非常寬松的金融政策,鼓勵資金流入房地產以及股票市場,致使房地產價格暴漲。
美元貶值(大量增發美元)後,大量國際資本進入日本的房地產業,更加刺激了房價的上漲。受房價驟漲的誘惑,許多日本人開始失去耐心。他們發現炒股票和炒房地產來錢更快,於是紛紛拿出銀行的積蓄進行投機。
到1989年,日本的房地產價格已飆升到十分荒唐的程度。當時,國土面積相當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日本,其地價市值總額竟相當於整個美國地價總額的4倍。到1990年,僅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總地價。
一般工薪階層即使花費畢生儲蓄也無力在大城市買下一套住宅,能買得起住宅的只有億萬富翁和極少數大公司的高管。
1991年後,隨著國際資本獲利後撤離,由外來資本推動的日本房地產泡沫迅速破滅,房地產價格隨即暴跌。到1993年,日本房地產業全面崩潰,個人紛紛破產,企業紛紛倒閉,遺留下來的壞賬高達6000億美元。
從後果上看,20世紀90年代破滅的日本房地產泡沫是歷史上影響時間最長的一次。這次泡沫不但沉重打擊了房地產業,還直接引發了嚴重的財政危機。受此影響,日本迎來歷史上最為漫長的經濟衰退,陷入了長達15年的蕭條和低迷。即使到現在,日本經濟也未能徹底走出陰影。
人們常稱這次房地產泡沫是「二戰後日本的又一次戰敗」,把20世紀90年代視為日本「失去的十年」。
(1)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前後匯率是多少擴展閱讀
原因
1、日本經濟、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步伐加快
在日本歷史上,1985年是一個極具特殊意義的年份,這一年日本發生了許多足以影響日本歷史、改變日本命運的大事。
戰後,日本的經濟和金融都有著濃厚的「封閉」和「管制」色彩。20世紀70年代,日本開始了經濟、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進程。20世紀80年代,這一進程迅速加快。1985年,日本政府發表了《關於金融自由化、日元國際化的現狀與展望》公告,揭開了日本經濟、金融全面自由化、國際化的序幕。
2、日本政治國際化進程加速
20世紀80年代初,日本政府提出,日本要從一個「經濟大國」走向「政治大國」,而日美關系將成為「政治大國」的基石。在1985年的「廣場會議」和1986年的「盧浮宮會議」中,日本均成為美國最堅定的盟友。
3、日本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
從1980年起,國際社會要求日本開放國內市場、改變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的呼聲越來越高。1985年的日本《經濟白皮書》指出: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不可持續,日本必須擴大內需,以緩和與國際社會的關系。
1985年的日本,同時面臨著三個重大的戰略轉變:由「管制經濟」向「開放經濟」轉變;由「經濟大國」向「政治大國」轉變;由「外需主導型經濟」向「內需主導型經濟」轉變。如此重大而深刻的變革集中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有可能使宏觀政策失去迴旋的空間。
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國內政策協調與國際政策協調等問題交織在一起時,宏觀政策的權衡、選擇和調整會變得非常困難,可能會因失去平衡而出現嚴重失誤。
2. 日本房地產泡沫後日元貶值了嗎
樓主說的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吧。只有那個時間段,我們說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現在還好。
給你一段具體的數據。日元匯率從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兌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兌1美元;5、6月間,日元匯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兌1美元的關口。
3. 對比1991年日本房價泡沫破滅以後房地產的走勢,分析中國未來房價的走勢
日本當年房價為什麼崩盤?總結下來,無外乎幾點:炒房投機獲利超過正常企業利潤,導致大量資源流向房地產領域,加速了泡沫的形成;濫發基礎貨幣(對內)與升值壓力(對外);人口結構發生變化……
中國自古崇尚「居安思危」的理念,努力做到在危險還沒有到來時,就提前發現問題,將之在萌芽狀態就解決掉,以避免在未來某個時刻置身於危險之中。
中國樓市會不會崩盤呢?不妨對照一下日本。
從這幾年的情況來看,企業正常經營所獲利潤,別說能夠超過就是接近房地產的也寥寥無幾。尤其次貸危機發生後,中國推出了4萬億的救市計劃,以此為基礎,地方政府推出了18萬億的救市計劃,即使剔除重疊的,規模之龐大也足以令世界觸目驚心。為了籌集資金,許多地方政府強化了稅費徵收功能,企業負擔加重,原本微薄的利潤變得更加微薄。於是,有的老闆關掉企業,把錢投入到了房地產領域。
這也正是次貸危機之下,全世界房價下跌,唯獨中國房價率先快速上漲的根本原因。由於大量資源流向房地產領域,加速了中國房價的上漲,這種上漲形成的示範效應又吸引更多的資金湧向房地產,資金的持續流入為中國房地產戴上了一個華美的光環,而在這種光環之下,則是一個令人憂慮的前景:如果製造業的基礎松動,過於倚重房地產的中國,如何應對未來房地產波動甚至崩盤的隱憂?
廣場協議簽訂後,日本政府為了刺激經濟發展,貨幣供應量每年超過10%。信貸投放也持續放大,比如,1991年,日本銀行總貸款規模在當年國民生產總值中的佔比高達90%,貸款大部分流入房地產領域。
中國在出台經濟刺激計劃以後,信貸投放加快,僅2009年前9個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就高達8.67萬億元。我們無法知道到底有多少資金流向了房地產領域,但我們知道,存量住房幾乎被銷售一空,「地王」在全國各地一個接一個出現。今年國內主要大城市前三季度土地出讓金已經超過2007年全年,上海在今年前9個月賣地收入達652億元,名列全國第一,北京緊隨其後,達571億元。而2001年至2003年間,中國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金收入總額也才9100億元。
再看一下人口因素。日本二戰後的人口出生率一度達到33‰,這批嬰兒長大成家後形成對住房的強大需求,推動著房價的上漲。但隨後,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的改善,人口出生率開始大幅下降,這成為加速日本房價崩盤的一個重要推手。
其實,中國的人口結構也在快速發生變化,只是這種變化被無情忽略了。
我們不妨看一下媒體報道的具體數據:根據北京市教委發布的統計數據,2000年是小學畢業生人數的高峰年,小升初人數為18萬人,到2001年減為17萬人,2002年減為15萬人,2003年是近年來小學畢業生減幅最大的一年,減為12萬人,2004年減至10萬人。2005年減至8萬多人……如果把這組數據畫成曲線圖,人們很容易發現未來人口變化的趨勢是何等之明顯,何等之快速。
當人口結構在十多年後呈現巨變,中國支撐高房價的基礎在哪裡?我此前說過,當人們的預期發生變化,大量被囤積的房源蜂擁到市場,誰有力量維持高房價泡沫及由此營造出來的虛幻的繁榮?而且,由於快速擴張,中國大城市的承受能力已經到達極限。比如,人均水資源國際公認的警戒線是1000立方米,而上海的人均水資源僅150立方米,北京僅300立方米。當城市遭遇最致命的發展瓶頸,房價還能獨立前行嗎?畢竟,我們不是生活在童話中。
房價連年上漲,遠遠超出了民眾的實際購買力,嚴重惡化了民生,使得許多人把擁有房子這種生活必需品定為人生的終極目標。更重要的是,房地產已經成為消耗公眾財富的無底洞。
既得利益集團拚命渲染房地產發展帶來的好處,而對日積月累的隱患隻字不提。日本在房地產崩盤後,依靠技術和民富兩大基礎,尚能跌跌撞撞地在20多年低迷期中堅持下來,中國房價如果真的崩盤,我們能撐多久?別忘了,中國缺少日本當年的兩大支柱,民窮與技術落後的現實,註定中國承受房地產崩盤的能力是十分脆弱的。
這些問題,真的應該冷靜思考、認真對待了
4. 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後貨幣貶值情況
具體的要到圖書館或者專業資料庫。 我只能告訴你這些,日本房產泡沫破滅開始並沒使日元貶值,而是急速升值,之後日美兩國簽訂了《反廣場協議》,才在日本政府的干預下是日元貶值。
5. 日本地產泡沫破裂是因為日元貶值嗎
樓主說的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吧。只有那個時間段,我們說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現在還好。不是日元貶值的
給你一段具體的數據。日元匯率從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兌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兌1美元;5、6月間,日元匯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兌1美元的關口。
6. 日本泡沫破滅後社會是什麼樣子(具體些,對人民生活有什麼影響)
1,房地產蕭條:比如 當初 價值 100萬的 房子,從銀行 抵押到 60萬 貸款,
之後 房地產 下滑,導致 其房產 貶值到 30萬,銀行 收不回來 60萬的貸款。
導致 部分底子薄的銀行破產。
2,社會福利縮水:經濟好的時候 逐漸增加 福利項目 和 額度,之後 逐漸無法兌現。
3,失業問題:產品沒有銷路 導致 企業減員,追求低成本主義 造成 海外轉移企業,
由此造成其國內大部分員工失業,當存款 被坐吃山空的時候,出現了 餓死現象。
4,公務員隊伍減員:經濟好的時候,工作內容過於詳細分工,導致隊伍逐漸龐大造成。
主要是以上可見現象,繼續下滑的話,如果其技術輸出優勢 再 出現問題的話,
結果會:
1,增加自殺數量;2,貨幣瞬間貶值;3,觀望和期待人群 加入到 農業;
4,服務業大量消失;5,公交車逐漸取代 部分私家車,等等的。
7. 日本房價泡沫破滅後日本人用什麼來保值
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後什麼能保值:
房地產泡沫之後個人建議可以購買一些黃金,因為黃金是最保值的一種產品,比如:黃金股票、黃金期貨、紙黃金、現貨黃金以及實物黃金。但是在購買時最好咨詢一下業類人士,切勿胡亂購買,以免造成經濟損失。
房地產泡沫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1、金融危機
房地產行業與銀行息息相關,所以一旦房地產行業出現泡沫破裂,則銀行會成為最大的受害者,會直接導致金額危機。
2、經濟和社會結構失衡
在經濟泡沫期間,大量資金投向房地產,不但會導致地價上漲導致投資預算增加,投資無利可圖,而且會讓本來就稀有的土地大量閑置或者低度使用,土地投機的傾向日益凸現。
3、生產和消費危機
房地產泡沫之後經濟就會蕭條,股價下跌,企業財務營運就會逐漸陷入困境。
4、引發政治和社會危機
若房地產泡沫破裂和經濟發生危機,則大量的工廠會面臨倒閉,失業人數就會劇增,在金融危機下,犯罪案件也會跟著劇增。
房地產泡沫經濟的表現:
1 從房價上來看,房價全面高漲,呈現畸形狀態,但租金卻下降。
2 從供需關繫上來看,供給超長增長,房屋的空置率卻增加了。
3 從需求表現上來看,房屋銷售急劇增長,抵押貸款增加,國內外資金大量進入。
8. 日本地產泡沫破滅時房價下跌了多少
1989年,泡沫經濟的最高峰,石獅子眼前的銀座四丁目的地價,是每坪( 3.3平方米)1.2億日元。東京的另一個地標——東京帝國廣場,廣場下面一平方英里土地的價格,居然比整個加利福尼亞的土地價值還高,一個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土地價格。日本正沉浸在一個「地價不倒」的神話中。「把東京的地皮全部賣掉就可以買下美國,然後再把美國土地出租給美國人住。」莫邦富說,「在當時的日本報紙上這樣的言論經常可以看到,並且被大部分日本人接受並引以為豪。」
據日本國土廳公布的調查統計數據,80年代中期,隨著大量資金湧入房地產行業,日本地價開始瘋狂飆升。自1985年起,東京、大阪、名古屋、京都、橫濱和神戶六大城市的土地價格每年以兩位數上升,1987年住宅用地價格竟上升了30.7%,商業用地則跳升了46.8%。1990年,六大城市中心的地價指數比1985年上漲了約90%。在東京都市圈,從1986年開始,出現了幾乎是垂直式的地價上漲,高峰期1990年的地價大約是1983年的2.5倍。
91年開始,日本房價開始暴跌。當年降了70%,但跌的前一年漲了100%。跌的結果就是窮人失業連租房、吃飯都成問題了。
泡沫危機後,東京房價一度低至幾千人民幣每平方,但是過了幾年馬上過萬,並在3~5萬區周旋了很長一段時間,隨後普通區域5萬左右,中心區域6~15萬的多。
9. 91年日本房地產崩盤,平均房價降低了多少
1989年泡沫經濟的最高峰石獅子眼前的銀座四丁日的地價是每3.3平方米12億日元。樂京的另一個地標一樂京帝國場廣場下面一平方英里上地的價格,比整個加利福尼亞的土地價值還高,一個東京都的地價就桕當干美四全國的十地價格。
有笑話說把東京的地皮全部賣掉就可以買下美國,然後而把美地出租給美人住。葉邦富說, 在當時的幾本報紙上這樣的言論經常可以看到,並月被大部分口本人接受開以為家。據出木土公布的統計數據,80年代中期,隨著人呈資金江入房地產行業地價開始瘋壯獻升。
自1985年起東京、人版、名古原京都、棲沉和神廣八人城市的土地價格以五位數上升,1987年住心用比價格競I升了307%,商業用地則跳升了48.8%。1990年六大城中心的地價指數比1985年1漲了約90%。從1986年開始出現了地價上漲啟峰期1990年的地價大約是1983年的25倍。
81年開始,日本房價開始暴跌。當午降了70%,但跌的自一年漲了10%跌的結果就是失業連租房、吃飯都問題了。泡沫危機後,樂京房價一度低至幾千人民幣每平方,但是過了幾年馬上過萬,升在3~5萬區周旋了一段時間,隨後普通區域5萬左右,4心區域6~15萬的多。
判斷樓市崩盤的科學標準是以下幾點:
1、本地客觀供應量超過本地自住需求並有購買力的一倍及以上。因為異地消費占相當比例,但還不至於充斥整個本地市場。因此,只要客觀供應量嚴格超過本地自住需求形成買方的可選擇性,讓人們能夠在比較中買房,並且政策以打擊捂盤迅速有效,則房價通過市場逼迫而下行才有可能。
2、現售房源中的中高檔盤出現嚴重滯銷並且屬客觀性滯銷而不是捂盤或銷售可提供開發回款要求,一個硬性標准就是讓其持有成本超過現售可以獲得的利潤。
3、所有的投機投資性消費均通過一定的調控政策被抑制,並且土地供應按政府規劃正常放量。
4、行政管制,對高房價課以重稅,並且此增加稅負無法轉嫁。實際上除非政府控制房價,不然無法做到這一點。
如果從短期的觀察,認為銷售滯漲,無需求或需求不旺,就認定房價可能下滑,還為時過早。通過越調越高的階段,部分開發商的腰已經壯了起來,不僅儲備用地無憂,而且存量項目的回收已過保本期。這個時候,一項政策或幾項政策讓銷售適當停滯,不代表樓價會下行,更不可能導致樓市的崩盤。
10. 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後什麼能保值
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後,首先第一件事,就是該賣個鞭炮慶祝一下, 入股泡沫破裂也不值得擔心,又不是美國,保值的東西多了去了,日本房產破裂他的外匯也會跟著跌,做空的時機就來了,當然黃金確實能夠保值但是風險大。但是外匯更適合,這么大利空不搞日本的外匯那就是豬,要有反向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