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物理:杠桿——護城河吊橋屬於費力杠桿還是省力杠桿 原因是什麼啊~~ 求解、、謝謝
還是屬於費力的,吊橋的重心在AB中點,力臂就是0.5AB,拉吊橋的力在AC上力臂是B到AC的垂線,根據幾何關系可以證明垂線大於0.5倍AB,雖然力臂長的不多,不過也算省力杠桿了。
Ⅱ 古代的吊橋是什麼杠桿
吊橋又稱懸索橋,由懸索、橋塔、吊桿、錨錠、加勁梁及橋面系所組成。吊橋的跨越能力是各種橋梁體系中最大的。是由承受拉力的懸索作為主要承重構件的橋梁。因為懸索受拉,無彎曲和疲勞引起的應力折減,可以採用高強鋼絲製成,故吊橋跨越能力是各橋梁體系中最大的。按加勁梁的剛度,吊橋可分為柔性與剛性兩種。——常識建築篇。
Ⅲ 吊橋屬於什麼杠桿
由圖可知吊橋繞著B點轉動,所以護城河上安裝的吊橋杠桿的支點在B點;在勻速拉起吊橋時,由於它的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所以屬於一個省力杠桿.
故答案為:省力.
Ⅳ 吊橋的結構,原理及應用 字數多一些,謝謝
答案是根號2比1(不好意思根號二打不來....= =)
這道題應該用杠桿平衡原理來做,以0為支點,但是這道題要千萬注意,規則物體(就是如圖的吊橋)的幾何中心的位置,它不是在吊橋末端,而是在中心位置,當吊橋不受力(水平位置)你可以得出這是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1:1:根號二,而拉力是作用在吊橋的末端....可以作出力臂正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邊上的中線,斜邊長10根號二,所以,動力臂長5根號二.....
所以列算式(水平位置)
F1L1=F2L2
F1*5根號二=3000N*5M
可以解得F1=1500根號二
——————————————————
再求30°時的力....
在30°時,你大致畫一個圖,可以在圖中找到一個正三角形(60°,10M 10M)
所以做力臂,你可以得出力臂的長是5根號3(含30°角的RT三角形)
同時要注意,阻力即重力,還是處於幾何中心位置,所以你要也要用含30°角的RT三角形,求得阻力臂.....我記得是...5/2根號三
所以列算式:(30°位置)
F1L1=F2L2
F1*5根號3M=3000N*5/2根號三
根號三和根號三可以約掉,所以可以求得F1=1500N
所以
1500根號二:1500即答案,根號二比一
————————————————————————————————
第二題其實沒什麼難的,還是要注意重心位置的問題
W=PT=FS=GH
W=3000N*2.5M=7500J
所以P=W/T=7500/30S=250w
Ⅳ 古代的吊橋是什麼杠桿始終是省力杠桿嗎
是省力杠桿,不然只靠那幾個守大門的士兵,怎麼將吊橋吊起來,
Ⅵ 拱橋和吊橋分別利用的是什麼原理
橋梁一般講由上部結構、下部結構和附屬構造物組成,上部指主要承重結構和橋面系;下部結構包括橋台、橋墩和基礎;附屬構造物則指橋頭搭板、錐形護坡、護岸、導流工程等.
拱橋借拱形的橋身向橋兩端的地面推壓而承受主跨度的應力.現代的拱橋通常採用輕巧、開敞式的結構.
吊橋是建造跨度非常大的橋梁最好的設計.道路或鐵路橋面靠鋼纜吊在半空,鋼纜牢牢地懸掛在橋塔之間.較古老的吊橋有的使用鐵鏈,有的甚至使用繩索而不是用鋼纜.
橋梁實際上就只分為三大類,梁橋、拱橋和吊橋.
梁橋一般建在跨度很大,水域較淺處,由橋柱和橋板組成,物體重量從橋板傳向橋柱.
拱橋一般建在跨度較小的水域之上,橋身成拱形,一般都有幾個橋洞,起到泄洪的功能,橋中間的重量傳向橋兩端,而兩端的則傳向中間.
懸橋是如今最實用的一種橋,橋可以建在跨度大、水深的地方,由橋柱、鐵索與橋面組成,早期的懸橋就已經可以經住風吹雨打,現在的吊橋基本上可以在暴風來臨時無動於衷.
Ⅶ 吊橋的杠桿示意圖
【分析】 由題圖可看出護城河上的吊橋的支點是牆這一側的固定點,阻力即為吊橋的重力,而動力為繩的拉力,力臂即為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由此可作圖,如答案圖所示。 【點評】 本題要注意別被圖中的定滑輪干擾,且質地均勻的吊橋的重力的作用點在吊橋的幾何中心上。
Ⅷ 古代吊橋怎麼是費力杠桿呢
吊橋主要用來作防禦工事用。
用費力杠桿原理盡管「費力」,但是吊起放下速度快。
另外,如果索鏈栓在太外面,容易讓人砍斷。
Ⅸ 吊橋為什麼是省力杠桿
動力臂即O點到繩子的垂線
阻力臂即桿的重心(近似看成中點)到O點
顯然,因為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所以是省力杠桿
Ⅹ 吊橋原理
吊橋是中間橋墩作為橋面重力的支撐點,利用斜拉鋼索牽引力把橋面重力用」天平」原理平均牽拉.其主要優點是外形美觀、跨度高大、科學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