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會計國際金融學多選題浮動匯率制可分為哪些答案是什麼
跟樓主一塊學習,答案看下圖
② 關於國際金融匯率制度的題
By forcing all foreign exchange to go through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SAFE), China has successfully shielded itself from adverse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In addition, by limiting the free settlement ability of the currency to a selected few countries, on top of putting a cap on the daily change on exchange rate,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is able to stabilize the rate in the short term.
China should continue the current practice until RMB becomes a major settlement currency. By limiting the flow of incoming and outgoing foreign currency within China, China can have a stable foreign currency reserve that provides a safety cushion for future economic calamities.
③ 國際金融試題
題號:1 下列有關國家風險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b
b、源於投資國政策變化
題號:2 題型:單選題
對企業負債承擔無限責任的企業形式是: a
a、獨資
題號:3 題型:單選題(請在以下幾個選項中選擇唯一正確答案)
跨國公司最重要的短期資金來源是: a
a、銀行信貸
b、商業票據
c、商業信用
d、內部融資
題號:4 題型:單選題(請在以下幾個選項中選擇唯一正確答案)
下列關於利率互換交易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c
a、交易當日不發生任何現金流
b、交易義務是互換不同種類的利息
c、交易幣種可以中途變換
d、交易的名義本金相同
題號:5 題型:單選題(請在以下幾個選項中選擇唯一正確答案)
資本預算過程中涉及國家風險的因素是: a
a、匯率波動
b、通貨膨脹
c、資金流動
d、清算價值不確定
題號:6 題型:單選題(請在以下幾個選項中選擇唯一正確答案)
國際投資項目結束時的清算價值取決於: a
a、投資國法律
b、東道國法律
c、項目運作效益
d、項目的初始投資
題號:7 題型:單選題(請在以下幾個選項中選擇唯一正確答案) 開放經濟體的宏觀經濟政策目標不包括: a
a、國際收支順差
b、國際收支平衡
c、經濟增長
d、物價穩定
題號:8 題型:多選題(在以下幾個選項中選擇正確答案,答案可以是多個)
德洛爾報告關於建立貨幣同盟的條件包括:
a、貨幣完全自由兌換
b、集中統一儲備
c、資本完全流動
d、消除匯率波動
題號:9 題型:多選題(在以下幾個選項中選擇正確答案
牙買加體系的內容包括: abc
a、承認浮動匯率制
b、黃金非貨幣化
c、擴大特別提款權的使用
d、創立替代帳戶
e、黃金不再以美元計價
題號:10 題型:多選題(在以下幾個選項中選擇正確答案,答案可以是多個)
浮動匯率制度的缺陷有: bd
a、匯率彈性小
b、市場易動盪
c、易發生濫用匯率政策
d、政策工具不足
題號:11 題型:多選題(在以下幾個選項中選擇正確答案,答案可以是多個)
在IS-LM-BP模型中,本幣貶值會產生什麼變化?
a、IS右移
b、LM右移
c、BP右移
d、全部右移
題號:12 題型:多選題(在以下幾個選項中選擇正確答案,答案可以是多個)
下列中不正確的是: bcd
a、國際收支平衡表不等於是國家資產負債表
b、國際收支等於外匯收支
c、國際收支平衡表記錄的是交易存量
d、國際收支能自動平衡
題號:13 題型:多選題(,在以下幾個選項中選擇正確答案,答案可以是多個)
避免國家風險的措施有: cd
a、壟斷技術
b、縮短投資
c、充分利用當地資源
d、購買保險
題號:14 題型:是非題
休謨的主張實際上是要求各國放棄實施獨立的貨幣政策。 對
1、 錯
2、 對
題號:15 題型:是非題
LM與IS曲線的相對位置由國內外資金對利率的敏感讀決定。
1、 錯
2、 對
題號:16 題型:是非題
國際投資中的國家風險只存在於發展中國家。 錯
1、 錯
2、 對
題號:17 題型:是非題
國際收支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功能。 對
1、 錯
2、 對
題號:18 題型:是非題
所得稅稅率越高,公司舉債籌資的好處越大。 對
1、 錯
2、 對
題號:19 題型:是非題
在利率平價成立時預期的國外投資收益與國內投資收益相等。 對
選項:
1、 錯
2、 對
題號:20 題型:是非題
一國通過財政擴張提高收入,可能會使實行固定匯率制的他國收入減少。對
1、 錯
2、 對
④ 國際金融復習大綱里 聯系當前中國的實際情況,試述一國應當如何選擇匯率制度 如果有全復習大綱的答案更好
即使您不相信,奇跡也會發生,即使您不等待,明天也有黎明,即使您不承認,商機依然存在,即使您不參與,成功仍在繼續,不如一起攜手,財富共同擁有,一定要牢記,人生最大的浪費是猶豫,成功最大的障礙是懷疑。智 者創造機會,強者抓住機會,弱者等待機會,愚者錯失機會!
※〓〓※〓〓※〓〓※〓〓※〓〓※〓〓※〓〓※〓〓※
※〓 1 網商鑫豪教練 ※〓
※〓 8 恭候 ※〓
※〓 2 您的 ※〓
※〓 9 光臨 ※〓
※〓 2 ※〓
※〓 1 ※〓
※〓 6 鑫豪 ※〓
※〓 0 團隊 ※〓
※〓 0 帶領您 ※〓
※〓 2 成 功 !!!! ※〓
※〓〓※〓〓※〓〓※〓〓※〓〓※〓〓※〓〓※〓〓※
⑤ 國際金融試卷 求答案。
1、根據我國的有關規定,不屬於外匯的是( )A 美國聯邦債券 B 特別提款權 C 港元銀行定期存單 D 歐元銷貨發票2、在直接標價法下,等號後的數字越大說明相對於本幣而言,外匯比本幣( )A 越貴 B 越賤 C 平價 D 下降3、在間接標價法下,等號後的數字越大說明相對於本幣而言,外匯比本幣( )A 越貴 B 越賤 C 平價 D 下降4、對歐洲短期借貸市場的敘述,下列哪個是錯誤的( )A 一般借貸利差為0.25%~0.5%B 一般借貸利差為2%~4%C借貸期限在一年以下D 借貸額度起點較高,一般為100萬美元5、對歐洲短期借貸市場的敘述,下列哪個是錯誤的( )A 一般借貸利差為0.25%~0.5%B 一般借貸利差為2%~4%C借貸期限在一年以下D 借貸額度起點較高,一般為100萬美元6、金本位制下,決定匯率的基礎是( )A 購買力 B 價值量 C 貨幣含金量 D 物價水平7、我國外匯體制改革的最終目標是使人民幣實現( )A 經常項目的自由兌換 B 資本項目的自由兌換 C 金融項目的自由兌換 D 完全的自由兌換8、根據國際收支理論,影響外匯供求的決定性因素是( )A 貿易收支 B 經常項目收支 C 國際儲備量 D 資本項目收支9、根據國際收支理論,影響外匯供求的決定性因素是( )A 貿易收支 B 經常項目收支 C 國際儲備量 D 資本項目收支10、1994年以後,我國的匯率制度是( )A 固定匯率制 B 清潔浮動匯率制 C 釘住浮動匯率制 D 單一的管理浮動匯率制11、國際借貸說認為,影響匯率變化的因素是( )A 國際借貸 B 流動借貸 C 固定借貸 D 長期借貸12、外匯管理最核心的內容是( )A 結匯管匯管理 B 貨幣兌換的管理 C 匯率管理 D 外匯資金收入和運用的管理13、建立外匯平準基金來干預外匯市場屬於外匯管制中的( )A 直接管制 B 匯率管制 C 數量管制 D 質量管制14、國際借貸說認為,影響匯率變化的因素是( )A 國際借貸 B 流動借貸 C 固定借貸 D 長期借貸15、外匯管理最核心的內容是( )A 結匯管匯管理 B 貨幣兌換的管理 C 匯率管理 D 外匯資金收入和運用的管理16、短期債務比率的國際公認參考指標是( )A 15% B 18% C 25% D 22%17、在下列儲備資產中,盈利性最高的是( )A 黃金儲備 B 外幣商業票據 C 中期外國政府債券 D 在外國銀行的活期存款18、國際收支平衡表按照( )原理進行統計記錄A 單式記賬 B 復式記賬 C 增減記賬 D 收付記賬19、短期債務比率的國際公認參考指標是( )A 15% B 18% C 25% D 22%20、在下列儲備資產中,盈利性最高的是( )A 黃金儲備 B 外幣商業票據 C 中期外國政府債券 D 在外國銀行的活期存款21、一國國際收支順差會使得( )A 外國對該國貨幣需求減少,該國貨幣匯率下跌B 外國對該國貨幣需求增加,該國貨幣匯率上升C 外國對該國貨幣需求增加,該國貨幣匯率下跌D 外國對該國貨幣需求減少,該國貨幣匯率上升22、一國國際收支逆差會使得( )A 外國對該國貨幣需求減少,該國貨幣匯率下跌B 外國對該國貨幣需求增加,該國貨幣匯率上升C 外國對該國貨幣需求增加,該國貨幣匯率下跌D 外國對該國貨幣需求減少,該國貨幣匯率上升23、買方信貸除支付利息外,還需向貸款行支付 ( )A 管理費 B 代理費 C 雜費 D 承諾費24、下面哪項交易應記入本國國際收支平衡表( )A 本國某企業到國外設立分公司B 某外國居民來本國長期工作獲得的工資收入C 本國某銀行購買外國國庫券後因貨幣貶值而發生損失D 本國在外國投資建廠,該廠產品在當地市場的銷售收入25、長期資本流動不包括下列那一種類型( )A 直接投資 B 證券投資 C 出口信貸 D 1年以內國際貸款26、國際儲備結構管理的首要原則是( ) A 流動性 B 營利性 C 可得性 D 安全性 27、下列哪個賬戶能夠較好地衡量國際收支對國際儲備造成的壓力( )A 貿易收支差額 B 綜合賬戶差額 C 資本和金融賬戶差額 D 經常項目收支差額59、國際直接投資的表現形式不包括( )A 一國在國外開工廠 B 一國在國外設立子公司 C 購買國外企業債券 D 國外企業所獲利潤在當地進行再投資28、長期資本流動不包括下列那一種類型( )A 直接投資 B 證券投資 C 出口信貸 D 1年以內國際貸款29、當一個國家的國際收支出現結構性不平衡時,許多發展中國家一般傾向於採取一些( )措施A 外匯緩沖政策 B 直接管制 C 財政和貨幣政策 D 匯率政策30、下列哪個賬戶能夠較好地衡量國際收支對國際儲備造成的壓力( )A 貿易收支差額 B 綜合賬戶差額 C 資本和金融賬戶差額 D 經常項目收支差額31、造成國際收支長期失衡的是( )因素 A 經濟結構 B 貨幣價值 C 國民收入 D 經濟周期32、買方信貸除支付利息外,還需向貸款行支付 ( )A 管理費 B 代理費 C 雜費 D 承諾費33、紐約離岸金融中心屬於( )A 內外混合型 B 內外分離型 C 分離滲透型 D 避稅港型34、國際金融公司的貸款利率( )A 一般低於世界銀行的貸款利率 B 一般高於世界銀行的貸款利率C 與世界銀行的貸款利率相同 D 與國際開發協會的貸款利率相同35、國際銀團貸款利率計收的標准一般按( )A 商業參考利率 B LIBOR C 模式利率 D 美國商業銀行優惠放款利率36、下列不屬於短期證券市場的金融工具的是( )A 國庫券 B 公債券 C CDs D 承兌匯票37、倫敦離岸金融中心屬於( )A 內外混合型 B 內外分離型 C 分離滲透型 D 避稅港型38、國際銀團貸款利率計收的標准一般按( )A 商業參考利率 B LIBOR C 模式利率 D 美國商業銀行優惠放款利率39、國際直接投資的表現形式不包括( )A 一國在國外開工廠 B 一國在國外設立子公司 C 購買國外企業債券 D 國外企業所獲利潤在當地進行再投資40、下列不屬於短期證券市場的金融工具的是( )A 國庫券 B 公債券 C CDs D 承兌匯票41、被人們稱為「中央銀行的銀行」是( )A 國際清算銀行 B 國際復興開發銀行 C 亞洲開發銀行 D 非洲開發銀行42、國際資本流動作為國際間經濟交往的一種基本類型,它是以( )的轉讓為特徵的,一般以盈利為目的。A 所有權 B 使用權 C 移動權 D 經營權43、一種外幣稱為外匯的前提條件不包括( ) A 可償性 B 可流通性 C 自由兌換性 D 可接受性44、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致命弱點是( )A 美元雙掛鉤 B 特里芬難題 C 權利與義務的不對稱 D 匯率波動缺乏彈性45、從根本上決定著國際貨幣制度的性質和運作特點的是( )A 國際本位貨幣的選擇 B 各國貨幣間的匯率安排C 貨幣的可兌換程度 D 各國外匯收支不平衡如何進行調節46、1994年以後,我國的匯率制度是( )A 固定匯率制 B 清潔浮動匯率制 C 釘住浮動匯率制 D 單一的管理浮動匯率制47、迄今為止最適度貨幣區最為成功的實踐結果是( )A 美元化 B 亞洲貨幣一體化 C 非洲貨幣一體化 D 歐洲貨幣一體化48、從根本上決定著國際貨幣制度的性質和運作特點的是( )A 國際本位貨幣的選擇 B 各國貨幣間的匯率安排C 貨幣的可兌換程度 D 各國外匯收支不平衡如何進行調節49、迄今為止最適度貨幣區最為成功的實踐結果是( )A 美元化 B 亞洲貨幣一體化 C 非洲貨幣一體化 D 歐洲貨幣一體化50、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主要的業務活動是( )A 匯率監督 B 匯率磋商與協調 C 向會員國提供資金融通 D 督促會員國實現貨幣可兌換51、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致命弱點是( )A 美元雙掛鉤 B 特里芬難題 C 權利與義務的不對稱 D 匯率波動缺乏彈性52、以下不屬於世界銀行宗旨的是( )A 幫助會員國平衡國際收支B 與其他方面的國際貸款配合提供貸款擔保C 對用於生產性目的的投資提供便利,以協助會員國的復興與開發D 以擔保或參加私人貸款和私人投資的方式,促進私人的對外投資5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主要的業務活動是( )A 匯率監督 B 匯率磋商與協調 C 向會員國提供資金融通 D 督促會員國實現貨幣可兌換54、以下不屬於世界銀行宗旨的是( )A 幫助會員國平衡國際收支B 與其他方面的國際貸款配合提供貸款擔保C 對用於生產性目的的投資提供便利,以協助會員國的復興與開發D 以擔保或參加私人貸款和私人投資的方式,促進私人的對外投資55、被人們稱為「中央銀行的銀行」是( )A 國際清算銀行 B 國際復興開發銀行 C 亞洲開發銀行 D 非洲開發銀行56、向私人企業發放貸款而不需政府擔保的國際金融組織是( )A 國際復興開發銀行 B 國際開發協會C 多邊投資擔保機構 D 國際金融公司57、專門向低收入國家提供長期貸款的國際金融機構是( )A 國際開發協會 B 國際復興開發銀行C 國際金融公司 D 多邊投資擔保機構58、國際開發協會(IDA)的貸款被稱為( )A 硬貸款 B 軟貸款 C 非項目貸款 D「第三窗口」貸款59、國際資本流動作為國際間經濟交往的一種基本類型,它是以( )的轉讓為特徵的,一般以盈利為目的。A 所有權 B 使用權 C 移動權 D 經營權
⑥ 關於國際金融問題,請教!
1.Q:簡述國際收支平衡表差額分析中的幾個主要局部差額,國際收支失衡的調節原則和調節手段?
局部差額:
1、貿易收支差額
2、經常賬戶差額
3、資本和金融賬戶差額
4、綜合差額
5、錯誤與遺漏差額
調解原則:
丁伯根法則:一國所需的有效政策工具數目至少要和想要達到的獨立經濟目標一樣多
有效市場原則:講政策用於實現其最為有效的目標
一旦國際收支失衡超過某種限度,當事國就必須進行必要的調節。在選擇調節措施時,應該注意以下原則:①按國際收支失衡的類型選擇調節方式。②調節國際收支失衡應考慮國內平衡。③選擇調節方式應注意外界反應措施。
調節手段有自動調節機制和調節政策。
國際收支的自動調節是指由國際收支失衡本身引起額國內經濟變數變動對國際收支的自動調節作用。
自動價格調節機制、自動收入機制、自動利率機制
國際收支的調節政策有(1)外匯緩沖政策
(2)財政和貨幣政策 .
(3)匯率政策
(4)直接管制
(5)國際經濟合作
2.匯率是如何決定的?試結合人民幣匯率的歷史發展過程討論人民幣匯率是如何確定的?
匯率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杠桿。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
一般來說,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外匯匯率是由一國貨幣所代表的實際社會購買力平價和由市場對外匯的供求關系決定的。
一國對另一國資源存在各種不同的需求,這些需要總體上表現為一個綜合的總的需求,這種外來的需求,和另一國本國的需求和供給一起,決定了兩國的匯率水平。
人民幣匯率的歷史發展第一階段在1949--1952年的國民經濟恢復時期,此階段為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人民幣匯率的制定,基本上與物價掛鉤,此時匯率調整頻繁,幅度大。
第二階段為1953-1973年初,人民幣匯率變動呈現出基本穩定的特徵,不再充當調節對外經濟交往的工具,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始終不變,實行盯住美元的匯率制。
第三階段為1973-1980,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我國根據有利於推行人民幣計價結算,便於貿易,為國外貿易所接受的原則,實行盯住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制度。
第四階段為1981-1984,我國實行雙重匯率制。
第五階段為1985-1993,我國實行官方匯率與市場匯率並行的雙軌匯率制。
第六階段為1994-2005年6月,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第七階段即為2005年7月,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關系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3.Q:投資者進行外匯市場交易的動機有哪兩個並略加解釋,介紹我們學過的5中外匯交易品種
套期保值和投機
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貨市場當作轉移價格風險的場所,利用期貨合約作為將來在現貨市場上買賣商品的臨時替代物,對其現在買進准備以後售出商品或對將來需要買進商品的價格進行保險的交易活動。
投機指根據對市場的判斷,把握機會,利用市場出現的價差進行買賣從中獲得利潤的交易行為。投機可分為三類:長線投機者、短線交易者、逐小利者。
外匯交易主要可分為現鈔、現貨外匯交易、合約現貨外匯交易、外匯期貨交易、外匯期權交易、遠期外匯交易、掉期交易等。
具體來說,現鈔交易 是旅遊者以及由於其他各種目的需要外匯現鈔者之間進行的買賣,包括現金、外匯旅行支票等;
現貨交易 是大銀行之間,以及大銀行代理大客戶的交易,買賣約定成交後,最遲在兩個營業日之內完成資金收付交割;
合約現貨交易 是投資人與金融公司簽定合同來買賣外匯的方式,適合於大眾的投資;
外匯期貨交易 是指在約定的日期,按照已經確定的匯率,用美元買賣一定數量的另一種貨幣;
期權交易 是將來是否購買或者出售某種貨幣的選擇權而預先進行的交易;
遠期交易 是根據合同規定在約定日期辦理交割,合同可大可小,交割期也較靈活。
4.國際收支失衡表的內容有哪些,國際收支失衡時,可採取哪些調節手段?
、國際收支失衡表的內容有哪些,國際收支失衡時,可採取哪些調節手段?
內容:1、經常帳戶——反映一國與他國之間的實際資源的轉移
貨物與服務、收入、經常轉移
2、資本和金融帳戶
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其他投資
3、平衡帳戶——調節項目
官方儲備資產、錯誤與遺漏
調節手段:1、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
自動價格調節機制、自動收入機制、自動利率機制
2、國際收支的調整政策
融資手段:外匯緩沖政策
支出—增減政策:財政與貨幣政策
支出—轉換政策:匯率政策、直接管制政策、國際經濟合作
1)經常賬戶,反映一國與他國之間的實際資源的轉移,主要設置三個子項目:貨物和服務、收益及經常性轉移。2)貨幣和金融賬戶,資本賬戶包括資本轉移及非生產、非金融資產的收買和放棄,而金融賬戶則指一個經濟體對外資產和負債所有權變更的所有權交易。3)平衡賬戶,調節項目,官方儲備資產、錯誤與遺漏。
對於收支失衡的調節手段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通過在經濟運行中的某些自動調節機制,而使其得到某種程度的緩沖,甚至是自動恢復平衡,主要包括自動價格調節機制、自動收入調節機制、自動利率調節機制;另一方面就是通過國家政策,採取必要的措施來調節,主要有:外匯緩沖政策、財政與貨幣政策、匯率政策、直接管制政策、國際經濟合作。
5.簡述外匯風險的規避和管理辦法
關於外匯風險規避的幾點措施
(一)加強企業防範外匯風險的內部選擇,合理選擇交易中的貨幣
(二)選擇合適的外匯交易品種
1.遠期外匯買賣
2.掉期外匯買賣,分貨幣掉期和利率掉期
3.外匯期權交易
(三)分析和預測外匯匯率變動趨勢,重視外匯的操作
外匯的正確操作也是企業規避外匯風險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那些進出口額較大的企業。面對國際外匯市場的風雲變換,如不採取應對措施,自己手中的外匯可能就會貶值,給企業帶來損失。當然,如果我們充分利用外匯市場的波動、發揮外匯匯率這把雙刃劍好的一面,就可以取得豐碩的利得。出口商可以利用賣方信貸避免外匯風險。
(四)提高企業相關人員的外匯風險防範意識
外匯交易者面臨的風險基本可以分為三類:交易風險、會計風險、經濟風險。外匯風險管理也可以分為交易風險管理、會計風險管理、經濟風險管理。
交易風險管理:1、內部管理方法,又稱商業方法,包括合同貨幣的選擇、多種貨幣搭配、調整價格、加列保值條框等方法。2、外部管理法,又稱為金融法,它是指通過一定的外匯交易來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一類是利用遠期合約等傳統外匯交易,一類是利用貨幣期貨、期權等衍生金融工具。此外,貨幣市場法也是常用的防範交易風險的手段。
會計風險的管理一般有兩種:缺口管理法和合約報執法。前者主要是通過資產負債在總額上的平衡來實現對風險的控制,後者則帶有一定的投機性。
經濟風險的管理:從調整收入和成本兩方面進行,防止匯率變動造成未來現金流入量的減少。生產策略:1、海外建廠策略2、里獲得采購策略3、提高生產效率,加強產品開發,實現產品的多元化。同時還有市場策略和財務策略。
6Q:人民幣採取的是什麼匯率制度,在此制度下人民幣匯率是如何形成的?
人民幣匯率制度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一是匯率調控的方式。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參照一籃子貨幣、根據市場供求關系來進行浮動。這里的"一籃子貨幣",是指按照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若干種主要貨幣,賦予相應的權重,組成一個貨幣籃子。同時,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計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指數的變化,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管理和調節,維護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籃子內的貨幣構成,將綜合考慮在我國對外貿易、外債、外商直接投資等外經貿活動占較大比重的主要國家、地區及其貨幣。它還需要將市場供求關系作為另一重要依據,據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動匯率。
二是中間價的確定和日浮動區間。中國人民銀行於每個工作日閉市後公布當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收盤價,作為下一個工作日該貨幣對人民幣交易的中間價格。
三是起始匯率的調整。匯率形成是由外匯市場上的需求與供給決定的。
在資本項目不可自由兌換的條件下,人民幣匯率的形成在實質上仍是由政府決定,而不是國際匯市波動因素作用的結果。這是一種由政府確定匯率,並實施行政管制的、與美元保持固定比價的穩定型匯率機制,又稱盯住美元匯率。其最重要的特點是不論其他貨幣是升值還是貶值,人民幣兌換它們的比價都是從它們兌換美元的比價換算而來。
人民幣採取的是什麼匯率制度,在此匯率制度下人民幣匯率是如何形成的?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如何形成:一是匯率調控的方式。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參照一籃子貨幣、根據市場供求關系來進行浮動。這里的"一籃子貨幣",是指按照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若干種主要貨幣,賦予相應的權重,組成一個貨幣籃子。同時,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計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指數的變化,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管理和調節,維護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二是中間價的確定和日浮動區間。中國人民銀行於每個工作日閉市後公布當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收盤價,作為下一個工作日該貨幣對人民幣交易的中間價格。
三是起始匯率的調整。2005年7月21日19時,美元對人民幣交易價格調整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作為次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上外匯指定銀行之間交易的中間價,外匯指定銀行可自此時起調整對客戶的掛牌匯價。
如何形成答案二:匯率形成以外匯市場的供求狀況為基礎。外匯指定銀行在中央銀行規定的交易頭寸內進行銀行間外匯買賣,形成市場供求,並在此基礎上確定人民幣對外幣的市場價格。人民銀行根據前一營業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上形成的美元對人民幣的加權平均價,公布當日主要交易貨幣對人民幣的基準匯率;外匯指定銀行根據公布的基準價,根據國際主要外匯市場的行情,套算出人民幣對其他貨幣的匯價。外匯指定銀行在規定的浮動范圍內確定掛牌匯率,對客戶買賣外匯。
7Q: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行的資金來源和主要業務是什麼?
IMF的資金主要來源於成員國繳納的份額、借款、捐款、出售黃金所得的信託基金以及有關項目的經營收入。
成員國繳納的基金份額,是指成員國參加IMF時所要認繳的一定數額的款項。借款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過與成員國協議,向成員國借入的資金。信託基金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它六分之一的黃金分4年按市價出售所得的利潤。
業務活動:1、匯率監督與政策協調2、儲備資產的創造與管理3、貸款業務
世界銀行集團
資金來源:1、成員國繳納的股金2、發行債券3、債權轉讓4、業務凈收益
業務活動:世界銀行通過提供貸款、政策咨詢和技術援助,支持各種以減貧和提高發展中國家人民生活水平為目標的項目和計劃。 向成員國尤其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是世界銀行最主要的業務。
其貸款業務主要有項目貸款、非項目貸款、聯合貸款、第三窗口貸款等幾種類型。
。
8.國際儲備有哪些組成部分,是如何管理的?
國際儲備的組成部分有1、黃金儲備(是指一國貨幣當局作為金融資產持有的黃金。顯然,非貨幣用途的黃金不在此列);2、外匯儲備(由各種能充當儲備貨幣的貨幣構成。只有那些可自由兌換的、被各國普遍接受的、價值相對穩定的貨幣才能充當儲備貨幣); 3、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也叫普通提款權,是指會員國在IMF的普通資金賬戶中可以自由提取和使用的資產); 4、特別提款權(是一種依靠國際紀律而創造出來的儲備資產)。
國際儲備管理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國際儲備規模的管理,以求得適度的儲備水平。應考慮國際儲備的需求和供給因素,利用進口比率法、國際收支差額法、貨幣供應量法
或成本-收益法確定適度國際儲備量。
二是國際儲備結構的管理,使儲備資產的結構得以優化。首先黃金的儲備數量不宜過多,應保持穩定 。其次,外匯儲備應進行幣種管理,考慮①對外貿易支付所使用的幣種; ②償還外債本息所需的幣種;③政府幹預外匯市場、穩定匯率所使用的幣種;④各儲備貨幣利率與匯率變化的對比;⑤儲備貨幣的多元化等因素。由於國際儲備的主要作用是彌補國際收支逆差,因而各國貨幣當局更重視流動性。按照流動性的高低把儲備資產劃分為三級:一級儲備,主要是現金和准現金,如活期存款、短期國庫券、商業票據等。 二級儲備,主要是中期債券;三級儲備,主要是長期投資工具
一個國家的國際儲備管理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國際儲備規模的管理,是對國際儲備規模的選擇和調整,解決如何確定和保持適度的國際儲備水平,以求得適度的儲備水平;二是國際儲備結構的管理,解決如何實現儲備資產結構上的最優化問題,使儲備資產的結構得以優化。通過國際儲備管理,一方面可以維持一國國際收支的正常進行,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一國國際儲備的使用效率。
9.哪些交易行為會引起外匯現貨市場的供給和需求
即期外匯交易:即期外匯交易(Spot Exchange Transactions):又稱為現貨交易或現期交易,是指外匯買賣成交後,交易雙方於當天或兩個交易日內辦理交割手續的一種交易行為。
套利:套利( arbitrage): ,指同時買進和賣出兩張不同種類的期貨合約。交易者買進自認為是"便宜的"合約,同時賣出那些"高價的"合約,從兩合約價格間的變動關系中獲利。在進行套利時,交易者注意的是合約之間的相互價格關系,而不是絕對價格水平。
套匯:套匯是指利用不同外匯市場的外匯差價,在某一外匯市場上買進某種貨幣,同時在另一外匯市場上賣出該種貨幣,以賺取利潤。在套匯中由於涉及的外匯市場多少不同,分為兩角套匯、三角套匯和多角套匯。
論述
1、 試分析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原因、演變過程、我國已採取哪些措施來應對此次金融危機。
原因:本次金融危機是從美國次貸危機演化形成的,但並不僅是金融層面的事情,其有著深刻的經濟和金融根源。
1、從宏觀經濟層面看:
(1)美國「低儲蓄率和財政、經常項目雙赤字」的經濟結構不可持續。近年來美國的儲蓄率一直在下降,巨額「儲蓄-投資」缺口依靠經常項目赤字和政府財政赤字來融資。在美國經濟結構中,消費佔GDP比重達70%左右,大大高於一般發達國家50-60%的水平;居民儲蓄率2000年以來平均僅為1.5%,大大低於一般發達國家5-10%的水平;家庭和政府的高消費均靠負債來維持,家庭債務占可支配收入比重2001年為101%,目前已達到138%,聯邦政府債務佔GDP的比重2000年為60%,目前為73%,;經常項目維持巨額赤字,佔GDP比重從2001年的3.4%上升至2005年的6.6%。這樣一種經濟結構是不可持續的。
(2)為刺激經濟增長而採取的鼓勵房地產發展的政策導致了地產泡沫。在2000年科技股泡沫破滅和2001年「9?11」危機爆發後,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美國試圖通過刺激房地產業發展而重振經濟。美國政府通過房利美和房地美兩大准政府機構,大量購買次級按揭貸款,鼓勵信貸機構發放住房按揭貸款。這些經濟刺激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達到了預期效果,但也埋下了隱患。
(3)過於寬松的貨幣政策造成全球流動性泛濫。美國在2001年以後採取了不合理的貨幣政策。美聯儲連續13次下調基準利率,使聯邦基金利率在2003達到了1%的歷史最低水平,並維持一年之久。市場過多的流動性使標准普爾指數從2002年10月份的777點飆升到2007年1月的1565點,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從2000年25美元/桶上升到2008年7月的147美元/桶,美國二手房平均價格也從2000年的13.5萬美元/套上漲到2006年7月的23萬美元/套。
2、從微觀的金融運行機制來看:
(1)信貸機構違背信貸基本原則,沒有對信用狀況較差的客戶群體進行認真篩選,導致其中一些不合格客戶也獲得了房屋按揭貸款。這一方面由於作為抵押物的房屋價格持續上漲,商業銀行對客戶本身的資信狀況有所忽視;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對按揭貸款通過資產證券化出售,使風險轉移出去,因此沒有動機去認真篩選。
(2)金融機構為追逐利潤偏離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宗旨,盲目發展衍生產品,導致了信用資產泡沫。先是商業銀行把抵押貸款證券化,出售給投資銀行、私募基金等金融機構,而投資銀行又把這些資產重新組合成新的債券CDO,並再次出售,經過多次復雜衍生後,各級投資者已經看不到基礎產品了,難以確定風險點。
(3)監管當局的失職。監管當局對金融產品和金融機構的杠桿率缺乏有效的控制。巴塞爾協議規定銀行信貸資產的資本充足率至少為8%,但卻沒有對表外資產做出類似規定,導致衍生品普遍具有很高杠桿比率,如美林、雷曼兄弟的衍生產品杠桿約為30倍左右。此外,監管當局對有系統性影響的大型金融機構的風險缺乏有效監測。
在全球經濟高度一體化的今天,我們接受了全球化帶給我們的福祉和利益,但同時也必須承受全球化帶給我們沖擊。這次危機之所以給全世界帶來如此大的影響,關鍵在於這次是作為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美國出了問題,波及全球。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世界經濟結構的不均衡和國際貨幣體系的不合理。世界經濟的一端是發達國家的低儲蓄高消費,一端是發展中國家的高儲蓄低消費;一端是發達國家占據有高附加值的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一端是發展中國家占據產業鏈的低端——製造業。發展中國家形成國際收支雙順差,積累了高額的美元外匯儲備,這些外匯儲備又通過購買美國國債迴流美國,並支撐了美國政府和居民的負債消費。「窮國」支援了「富國」。美國的巨額經常項目赤字和財政赤字通過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的主導地位由全球人來「買單」了
演變過程:縱觀美國金融危機的發展過程,可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2007年8月——2008年9月中旬,危機表現為一場規模有限的次貸危機,集中於次貸相關的結構性金融產品。第二階段為2008年9月中旬——2008年10月中旬,雷曼的破產引發了金融市場大面積信心危機,流動性緊縮從貨幣和信貸市場迅速傳遞到全球金融市場,使得規模有限的次貸危機上升成為全球性金融危機。第三階段為2008年10月中旬至今,黯淡的宏觀經濟前景導致銀行的資產繼續下跌,而銀行虛弱的資產負債表又迫使其進一步削減信貸規模,形成了金融危機與經濟衰退的下降螺旋關系。
措施:針對金融危機的經濟萎縮,失業增加等負面影響,主要有以下政策措施,應該說這些政策措施與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失業、國際收支4方面的國家宏觀經濟目的都相關,都會正面影響:
以上為主要的財政政策
(1)寬松的財政政策:減少稅收(已實施了證券交易稅的下降和利息稅的取消),擴大政府支出(40000億拉動內需正在實施中);
(2)促進對外貿易:進出口行業是首當其沖地受到影響,並且從業人員眾多(據統計已達億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稅;二是人民幣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競爭力的手段;
(3)減少企業負擔:勞動法的調整等;
(4)加強公共財政的社會保障/醫療等方面的支出,保持社會經濟發展環境的穩定.
(5)產業振興計劃.
以下為貨幣政策
(1)貨幣政策則從2008年7月份就及時進行了較大調整。調減公開市場對沖力度,相繼停發3年期中央銀行票據、減少1年期和3個月期中央銀行票據發行頻率,引導中央銀行票據發行利率適當下行,保證流動性供應。
(2)寬松的貨幣政策。9月、10月、11月、12月連續下調基準利率,下調存款准備金率,存款准備金率的下降,貸款基準利率的下降,目的是增加市場貨幣供應量,擴大投資與消費。
(3)2008年10月27日還實施 首套住房貸款利率7折優惠;支持居民首次購買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
(4)取消了對商業銀行信貸規劃的約束。
(5)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鼓勵金融機構增加對災區重建、「三農」、中小企業等貸款。
(6)促進對外貿易:進出口行業是首當其沖地受到影響,並且從業人員眾多(據統計已達億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稅;二是人民幣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競爭力的手段;
(7)對外經濟合作與協調(如中日韓之間的貨幣互換等) 。
2、 分析我國改革開放前後利用外資情況,利用外資的利弊,並展望起發展趨勢。
? 1、利用外資情況
? 緩慢增長階段,50年代十幾億美元,主要是東歐前蘇聯的政府貸款;60年代以分期付款方式從日本和西歐引進技術;70年代繼續以分期付款方式引進外資。這一階段引進外資的特點是規模不大、結構單一、發展緩慢。原因有特殊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想法偏激
? 加速增長階段。
? 2、利用外資評價
? (1)總量評價和結構評價。
? 從外資來源國別看具有高度集中的特點;從外資投向行業結構看外商直接投資不僅在三個產業間高度失衡,而且在產業內部也不均衡;從投向地區看80%以上集中在東部,60%集中在上海
? 2)經濟評價與非經濟評價
? 經濟增長效應。勞動、資本和綜合要素是推動一國經濟增長的三大要素,一般而言,發展中國家勞動力富裕,但資本嚴重不足,利用外資可以彌補儲蓄缺口和外匯缺口,促進經濟增長。對我國而言,外資的這一歷史使命已經過去,引進外資由彌補傳統型缺口轉化為彌補現代型缺口,即管理缺口和技術缺口。
? 國際收支效應。
? 技術進步效應。提高技術門檻,發展高新技術企業,促進東道國發展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通過培訓和管理本地化提高管理人員水平。
? 結構重組效應。包括資產重組、企業重組(向競爭型轉變)、產業結構重組和進口重組(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由消費型轉變為生產型)
? 產業帶動效應。外商直接投資通過後向關聯、前向關聯和旁側關聯等可以迅速提高東道國一個產業群落的整體實力。我國此方面較差,原因有:加工貿易比重過高和國產率水平較低,一則外方不願意國產化,二則國產化的成本高、質量差。
? 就業效應。擴大就業、轉移就業和擴大失業。
? 非經濟效應:機制轉換效應、倒逼改革效應、擴大開放效應、觀念更新效應、收入分配效應和激活企業創新效應。
? (3)代價評價。
? 優惠政策減少了財政收入。
? 配套資金投入(1:10)引進外資越多國內資金越緊張 國有資產流失
? 高進低出損失,結果為境內虧損境外贏利、中方虧損外方贏利 四假問題損失:假合資、加虧損、加出口、假破產 稅收流失 利潤匯出 環境污染
一、名詞解釋
國際收支: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居民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與非居民之間發生的全部經濟交易的系統記錄。
國際收支平衡表:是一國將其在一定時期內各種對外經濟交易的內容,按照經濟分析的需要設置項目,並採用復式記賬法編制的統計報表。
經常帳戶:指一定時期內經常發生的國際經濟交易,是國際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往來項目,是對實際資源在國際間的流動行為進行記錄的賬戶。包括貨物和服務,收益,經常轉移。
資本和金融賬戶:反映資產所有權在居民與非居民之間轉移,即國際資本流動,包括資本流入和流出。
平衡項目:是一個為了平衡經常項目與資本項目「缺口」 而設置的調節性項目,包括官方儲備資產,錯誤與遺漏兩個子項目。
官方儲備資產帳戶:一國貨幣當局直接掌握並可隨時動用的,主要用於平衡國際收支和穩定匯率的系列金融資產。
國際收支失衡:國際收支失衡是指一國經常賬戶、金融與資本賬戶的余額出現問題,即對外經濟出現了需要調整的情況。
外匯緩沖政策:是指各國政府調節國際收支失衡,運用官方儲備或臨時向外籌借資金來抵消超額外匯需求或供給的一種調節政策。
國際清償力:是一國結算對外債務的一切金融能力,或國際資金的籌措能力。
國際儲備:指各國政府為了彌補國際收支赤字,保持匯率穩定,以及應付其他緊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國際間普遍接受的所有資產。
國際儲備管理:是指一國政府以及貨幣當局根據一定時期內本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和經濟發展要求,對國際儲備規模、結構最優化、高效化的整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