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幫忙翻譯一則日文文章 我能力有限 翻譯不了 大致能看懂 但我要更精確些 請不要在網上翻譯了復制過來!!!
萬博閉幕で景気後退するか? 日本の教訓に學べ
世博閉幕導致景氣後退?學習日本的教訓。
上海萬博は31日、最終日を迎え、184日わたる博覧會の幕を閉じた。上海萬博には過去最多となる246の國と國際機関が出展した。中國経済網が伝えた。
上海世博,在31日,迎來了最終日。經過184天,萬國博覽會落下了帷幕。上海萬博有246個國家和國際機關參展,這是和過去相比參展數量最多的。中國經濟網報道。
萬博閉幕にともない、中國の景気が後退するのではないかという話題が浮上している。こうした情況はかつて日本でもあった。1964年の東京五輪と1970年の大阪萬博をきっかけに高度経済成長を果たした日本は、1968年に當時の西ドイツを抜き、國民総生產(GNP)世界2位の経済大國となった。
隨著上海世博的閉幕,中國的景氣會不會後退呢?的話題浮了上來。這樣的情況,日本也曾經有過。以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和1970年的大阪世博為契機,日本順利的迎來了經濟的高度成長,1968年當時,超過了西德,成為了國民生產總值(gnp)全世界第二的經濟大國。
ところが1970年の大阪萬博を境に、五輪と萬博の巨額投資による促進効果が失われ、日本と米國との貿易黒字は急激に拡大、日米貿易摩擦が激化した。その後円高を迫られ、日本の輸出は激減、數十年にわたる経済低迷期に入った。
順便,以1970年的大阪世博為界(一個階段的意思),因為奧運會和世博的巨額投資導致的促進效果漸漸流失,日本和美國的貿易間的盈利差急速的擴大,加劇了日本和美國的貿易摩擦。隨後,因為日元匯率增長(日幣升值),日本的輸出急減,不過經過數十年便進入了經濟的低迷期。
今日の中國は當時の日本と同じだ。米國との貿易摩擦は日増しに激化し、人民元は切り上げ圧力に曬されている。上海萬博の閉幕によって中國の高度経済成長は終止符を打つのか?
現在的中國和當時的日本是一樣的。隨著與美國的貿易摩擦的日益激化,人民幣也面臨了升值的壓力。隨著上海世博的閉幕,中國的高度經濟成長是不是也打上了休止符呢?
上海財経大學教授で萬博経済研究院の陳信康院長は、時代や情況は違うが、中國経済は分岐點に差し掛かっているという。日本の80年代も製造業と輸出の成長に頼っていた。それが90年代後期の経済低迷を招く結果となった。中國はその教訓に學び、日本の二の舞とならないよう、產業の構造転換と內需拡大に取り組ま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上海財經大學的教授,萬博經濟研究院的陳信康園長說,因為時代和情況的不同,中國經濟現在站在了一個分歧點上。日本的80年代也是依靠著製造業和輸出業來成長的。所以招致了90年代後期的經濟低迷的這樣的結果。中國要學習這個教訓,不步日本的後塵,必須要埋頭致力與產業的構造轉換和擴大內需才行。
是我自己翻譯的,應該還算是准確。僅供參考。
B. 一小段日本經濟翻譯
我來試著翻譯一下吧。但是嫌麻煩,所以就把所有需要用到引號的地方都省略掉了引號。lz自己加上吧。
今天作為連載的第一回,我想先大致的描述一下當今日本經濟發展的整體情況。
成熟這一個概念,是探討當今日本經濟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前提條件。如果把經濟比喻成人或者生物的話,那麼總的來說,日本經濟是從孩童狀態開始,一直成熟起來的。
以這種觀念來看日本經濟的話,那麼,從1950年代到60年代,在低匯率和豐厚的產業政策的保護下,經濟急速發展的高度成長時期是日本經濟的孩童時代。在那之後,從經過70年代中期的石油危機後經濟成長速度變得緩慢,到80年代中期的安定成長期是日本產業、企業獲得實質上的國際競爭力的時期。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到這時,日本經濟已經發展到了少年時代。
到了80年代後期,以低利息和資產價格的高漲為杠桿,經濟成長速度瘋狂加速的泡沫經濟,以及泡沫經濟崩潰以後長期處於經濟低迷時期的90年代的不景氣時期,都是處於少年時期的日本經濟在成長為大人的道路上一時迷失了方向,繞了遠路。這可以稱作日本經濟的青春時期。
進入21世紀,日本經濟大致已經從泡沫經濟崩潰後的不景氣中走了出來,正在迎接已經成熟的大人的時代。
TO死海邊的幻蝶:要回答問題就請拿出誠意來,要至少註明出處。無端端竊取別人的勞動成果。。。本來還以為有其他的翻譯結果呢。。。雖然一旦修改答案,就會變成最後一條,但是還是忍不住要譴責一下
C. 日元匯率不斷降低,意味著什麼
對於汽車、電子機械和旅遊行業來說,日元大幅貶值乃巨大利好,如同「天上掉餡餅」,讓其他行業羨慕嫉妒恨。特別是汽車行業,為日元貶值最大受益者。日本汽車主要市場在國外,日元對美元匯率每下跌1日元,豐田公司就可以增加400億日元的利潤,本田公司則增長120億日元利潤。日元貶值成了2013會計年度日本汽車行業利潤總額達到1.8萬億日元的最重要因素。如果日元匯率維持在目前水平,今年下半年將給日本7家汽車廠商帶來1578億日元的額外收入。
電子和機械行業也是日元貶值的主要受惠者。
旅遊飯店業也從日元貶值中分得一杯羹。由於日元貶值,赴日旅遊費用大幅降低,前來觀光的外國遊客人數暴漲,去年首次超過1000萬。今年1月至7月,外國遊客人數進一步增長到753萬,同比增長26.4%,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遊客就達129萬,同比增長90%。
盡管日元貶值給不少行業帶來巨大好處,但並非所有行業都如此幸運。其中以能源、食品等以進口為主的行業則叫苦不迭,電力行業更是雪上加霜。
D. 當日元匯率下跌,到日本旅遊和留學的的人會怎麼樣
日元匯率下跌,日元越來越不值錢,對外國來講日本的物價會越來越便宜,所以赴日旅遊的人會增多。但是對在日本的留學生來講情況有些復雜。一個是,如果學費生活費由在國外的家長或者親朋好友負擔,那麼就等同於拿外幣買日元,因為日元下跌所以同等價格的外幣可以購買更多的日元,也就是說學費等的負擔減輕。但是對於在日本兼職生活的人來講,日元下跌日本國內物價上漲,且進口物品物價上漲,但是反映到工資需要一段緩沖時間,也就是說物價上漲但是工資不一定上漲,所以生活會變得比以前困難。
E. 日元匯率最近一直下跌,對日本有什麼好處
日元下跌,日企出口增多,產品具有價格競爭力;同等價值的美元外匯或是外債,可以換取更多的日元,這兩點是最主要的好處
F. 日元匯率低,為什麼會下跌,給日本經濟帶來什麼影響
下跌:
經濟不振,而經濟體制、企業機制則被擱置一邊難以改革與調整。
政府舉債過高,進行貨幣貶值,推升物價,增加政府收入政府可以少還點外債。
日本消費市場有限,政府只能依賴貨幣貶值拉動出口、刺激經濟。
影響:
日本是島國,能源缺乏,能源進口程度高,貨幣貶值,導致資源和能源的產業成本上升,不利於企業發展。
本國貨幣貶值是出口的武器,對於工廠設在國內的企業來說很有利,可現在的大中型日本企業,幾乎都出去設立工廠,現地生產,撈不到日元貶值的好處,使經濟越來越遭。
G. 日元匯率低,對日本老百姓好嗎
不好,日本是個資源極度匱乏的國家,因此極低的日元匯率會無形中增加日本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因此去年年底日元貶值以來,日本民眾對安倍的支持率也是一路走低
H. 日元匯率為何下跌
近期值得關注的是日本經濟狀況和日元匯率的趨勢,雖然日本所佔世界經濟比重有限,但從經濟實力與規模上看,日本仍是世界第二大經濟大國,日元仍是第三位的主導貨幣,尤其對亞洲國家和區域具有較大的影響與牽制。目前,日本的經濟與政治狀況十分不利於日元匯率的穩定與調整,對匯率支持的弱化與沖擊較為明顯。日元匯率的連續向下,一方面是美日之間經濟、利率差異所致;另一方面更是日本自身狀況惡化和效率低下的結果。當今國際貨幣匯率的基本依託依然是內部經濟環境與貨幣政策,而日本不僅經濟基本面難以支撐匯率水平的穩定,且貨幣處於被動與無力的地位。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
1、信心和心理的影響。從內部看,表現於現任政府信任度的弱化、政局不穩的干擾和政策駕馭能力的低下,尤其是現任政府可能辭職的輿論一直干擾和影響著日本經濟信心的恢復;從外部看,表現於經濟金融明顯弱化於美歐,政策調整效果滯後於美歐,尤其是利率調整中的被動跟進,不僅是表明經濟金融狀況的艱難,更進一步打擊信心與心理的支撐,從而使得資金信心嚴重受挫,市場慣性心理驅使日元連連下跌。
2、實際狀況的惡化。2000年第三季度日本經濟再度陷入衰退,不僅不利於日本政府的信譽,而且對經濟調整與復甦產生更大的壓力,加之國際環境變化中美國經濟的明顯減速,使日本出口減少,加大日本經濟復甦穩定的退化。而比較嚴重的是日本國內消費遲遲難以啟動,始終處於低迷狀態,2000年家庭消費支出連續7個月的下降、零售業銷售額的持續下降、物價指數的連續下降使經濟緊縮陰影加重;而企業倒閉的加大、企業債務加重,導致投資前景的黯淡與惡化,大型企業景氣指數大幅下降至2.0%。
3、體制結構的僵化。日本官員對日元近期表現言論的不確定性和爭論,不難看出日本經濟體缺乏活力、動力和競爭力的弊端,尤其是面對美國經濟的減速,日本出口受到明顯沖擊,政府只能依賴貨幣貶值拉動出口、刺激經濟,而經濟體制、企業機制則被擱置一邊難以改革與調整。
4、政策效益的弱化。比較突出的是日本央行跟進美聯儲的舉動,不僅嚴重傷害日本政策的作用與效益,更嚴重影響日本政府政策駕馭能力的弱化,技術水平的低下。尤其是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搭配出現明顯的裂痕,日本政府官員已經表示,日本的財政狀況接近崩潰,有必要進行大量的財政改革,財政政策的放縱已經導致政府調控空間的窄小,而目前的貨幣政策更是缺少靈活性與主動性,利率調控已經沒有空間,且實際意義與作用更為弱化,利率杠桿作用名存實亡。雖然日本擁有雄厚的外匯儲備,干預匯市具有資金支持,但是資金作用遠滯後於政策效益,而日本不僅僅是單純的匯率問題,而是多種綜合性的經濟金融難題交織並發症,不是單純資金可以解決的。
綜合分析與判斷,日本未來經濟金融前景依然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且風險預期逐漸加大,「凶多吉少」的趨勢將會加大日元貶值加劇的風險。日本政府不能只單純從匯率作用上去思考經濟復甦,而應從資金信心和市場心理去駕馭抉擇匯率走勢和取向,綜合治理與改革迫在眉睫。為此,短期內日元疲軟將會繼續呈現,並有可能進一步加劇。
I. 急急急求翻譯,把這幾句話翻譯成日文
注文番號XXX、Masterカード決済時、私は明らかに日本円(JPY)表示の円での決算を選択しましたが、銀行の引き落としに表示されているのは韓國ウォンでの支払なので、注文をキャンセルしクレジットカードに返金して貰う事は可能でしょうか?
返済時、銀行ではドル決済となるので、最近のドルレートは上升傾向にあり、円相場は下降の狀況なので、、ドルを日本円に両替しても大きな変化は無く均衡を保てますが、もしドルをウォンに両替した場合多く支払う事になる可能性が大きいです。
返金後、私は改めて注文を行い、JCBクレジットカードにより支払を行いたいと思います。
J. 日元匯率為什麼會這么低
日元(円)是日本的官方貨幣,於1871年制定。當年明治政府將一日元的幣值定為與純金1500毫克等值,並設有次一級的幣值單位錢,相等於0.01日元。但現時日元的幣值大約相等於0.01美元。
也就是說現在日元的最小計價單位是元,在國際匯市中按照國際市場慣例,報價中的最小單位是報價貨幣(通常是美圓)的最小價值單位的1%,其它貨幣兌日元的報價中最小單位是0.01日元而美元的最小價值單位是美分,其他貨幣兌美元的最小報價單位為0.0001美元,所以一美圓才能換121.60日圓,兌人民幣也是一樣100日圓換6.3人民幣,韓元更是100換0.8左右人民幣,但這兩個國家頭一個是世界上僅次與美國的經濟強國一個是亞洲四小龍之一,所以看一個國家的錢是否值錢不能光看幣值要看它的綜合國力。
這里我們假設日元的最小價值單位是日分,那麼一美圓才換1.2160日圓,同樣一百日圓也就能換630人民幣。堅挺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而不是絕對的,日元並沒有不堅挺,日元在80年代曾被G7逼迫升值,就是因為當時日元的匯率與其告訴增長的經濟實力已不相匹配。匯率的形成有許多因素,看的時候應該從相對的角度,而不是絕對量的。一美元兌7塊多人民幣,但你現在雖然去問誰,他都會告訴你人民幣比美元堅挺,因為中國經濟增長強勁,而美國目前深受巨額外債和國內消費疲軟的影響。
英國經濟實力不如德國,但一英鎊卻比一馬克值錢的多。你現在看到的日元已經不是最貶值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