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長期股權投資匯率折算

長期股權投資匯率折算

發布時間:2021-10-16 23:19:31

1. 長期股權投資外幣匯兌損益計入什麼科目

長期股權投資不產生匯兌差額 投的時候是多少錢 就是多少錢 以後匯率在變他都不變 這個跟實收資本是一樣的

2. 在編合並抵消分錄時對境外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是調整為權益法核算按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成本位幣么

資產類賬戶按照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利潤表按交易發生時即期匯率折算(也可以使用近似匯率折算),所有者權益項目按發生時的即期匯率折算(未分配利潤項目除外)。
這樣折算後,因為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折算匯率不是同一時點的,所以會出現差額,計入其他綜合收益-外幣報表折算差額。

3. 外地長期股權投資的折算適用於

實收資本 按 業務發生時的即期匯率確定入賬,而不是合同規定的
資本公積 按 業務發生時的即期匯率確定入賬。
盈餘公積是從凈利潤中提取的。進行外幣迅速騰飛報表的折算時,利潤表項目按業務發生時的即期匯率或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在實際工作空間中,多用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因此,盈餘公積也應按業務發生時的匯率折算,因為凈利潤的產生是在一年中不斷積累的。
未分配利潤 要根據 凈利潤、派發的現金股利、提取的盈餘眾多創造公積確定。
有什麼問題我們繼續討論。

4. 長期股權投資,持股比例由原25%增加至60%,核算方法由權益法改為成本法,算會計政策變更嗎

屬於會計政策變更。


比較常見的會計政策變更有:企業在對被投資單位的股權投資在成本法和權益法核算之間的變更;壞賬損失的核算在直接轉銷法和備抵法之間的變更;外幣折算在現行匯率法和時態法或其它方法之間的變更等。

5. 外幣報表折算時,長期股權投資採用哪個匯率

取得長投時肯定是按主體的本位幣核算長投成本,後續在單體層面不涉及匯率變化的問題。
外幣報表折算,資產一律按資產負債表日匯率折算,實操中可能存在孫公司,子公司,母公司三者本位幣不一致的情況,這種情況存在先折算再合並,或先合並再折算兩種方法,兩種方法再最終層面結果一致,但折算匯率都是資產負債表日匯率 。

6. 合並報表時,對子公司個別報表中的外幣報表折算差額如何處理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會計分錄:外幣報表折算差額會計處理大致有兩種方法:

(1)遞延處理.

在遞延法下,將折算差額列入所有者權益,並單列項目反映.遞延處理有利於保持會計報表有關項目原有的比例關系,便於進行財務比率分析.

(2)計入當期損益.

將折算差額計入損益,列入利潤表.這樣做的優點是能真實反映企業所承受的匯率風險,但是將未實現的損益記入當期損益,有可能引起對會計報表的誤解.

除以上兩種方法外,還有一些方法,比如:將折算差額借方發生額,即折算損失,記入損益;將折算差額貸方發生額,即折算收益,加入遞延,記入所有者權益.

採用現行匯率法(我國),外幣報表折算差額作遞延處理;採用時態法時,外幣報表折算差額列為當期損益。也稱外幣報表折算差額.當企業的子公司、合營企業、聯營企業和分支機構的記賬本位幣不同於企業的記賬本位幣時,在將企業的境外經營通過合並報表、權益法核算等納入到企業的財務報表中時,需要將企業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折算為以企業記賬本位幣反映。

由於資產負債表不同項目採用的折算匯率不同,在折算過程中會產生差額,在合並資產負債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單獨作為"外幣報表折算差額"項目列示.而每年折算差額的變動則構成其他綜合收益,在綜合收益表中列示。

(6)長期股權投資匯率折算擴展閱讀

外幣報表折算是對會計報表的一種處理,處理的是以外幣為幣種的報表,處理的目的是將其轉化為以記賬本位幣或要求幣種的報表。進行外幣折算的目的主要有兩個:

第一個是單純的轉化成特定幣種的報表。會計報表是給有需要的進行閱讀的,既包括企業的領導人員、企業的員工、政府、投資者、銀行、以及其他的利益相關者。

閱讀人群可能來自不同國家,語種不一樣,因此閱讀會計報表的習慣也就不一樣,為了方便需要的人閱讀,而將財務報表轉化成閱讀人需要的幣種,這只是一種單純的幣種轉換,這種方法並不會產生折算差額。

第二個是合並財務報表需要先折算外幣報表。一般而說,跨國公司的總公司會設立在一個大城市,而在其他城市甚至是二線的成立會設立很多的分公司。

跨國公司在計算其資產負債情況時,需要將各個子公司的報表進行合並,這時就需要先進行財務報表的折算,以滿足母公司的計算需要。這種情況下進行的折算,會打破原先各個子公司已經平衡的資產負債表,因此會產生一個差額,這個差額就是外幣報表的折算差額。

7. 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的內容包括哪些

成一、應用基礎的比較與分析 不同的核算方法不僅對投資企業與被投資單位之間的關系有不同的認識,而且對相關投資的持有收益的認識也不相同。 成本法認為投資企業與被投資單位是兩個獨立的法人實體和會計主體。投資企業只有在與被投資單位之間發生以原有資產增減變動為條件的經濟業務,或對被投資單位稅後利潤或現金股利的要求權實現時,才進行相應的會計核算。相關投資的持有收益為實際收到或確定將收到的利潤或股利。 權益法認為被投資單位是投資企業的一個有機組部分,被投資單位的所有經濟活動都部分或全部被看作是投資企業的經濟活動,投資企業對此均應在活動發生時或年終進行會計結算時進行相應的會計核算,相關投資的持有收益則因核算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從財務的角度不難推導出,非完全權益法下相關投資的持有收益理論上一般應為投資額與市場利率的乘積,與被投資單位個別利率無實質聯系;完全權益法下相關投資的持有收益理論上最後則為所享凈投資額(所有者權益)與被投資單位個別利率的乘積,體現了投資企業與被投資單位的整體一致性。 二、應用范圍的比較與分析 在我國會計實踐中,核算方法的具體應用范圍通常依賴於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或會計核算制度的明確規定。根據會計核算制度的規定,如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無實質控制權,對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可用成本法,反之則應用權益法。《企業會計准則——投資》的相關內容還表明,當企業用權益法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核算時,應使用完全權益法。雖然現行的行業會計制度並未就權益法的具體類型加以說明和限定,但從有關應用舉例及說明上看,所用的權益法應是非完全權益法。 顯然,前述規定是不完善的,它並未考慮長期股權投資在投資企業總資產中所佔的比例情況。實際上,在這一比例較高的情況下,即使投資企業在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中所佔份額難以使其對被投資單位產生實質性影響,但被投資單位的盈虧及資產的受贈等行為仍會在實質上對其財務狀況及相關指標產生影響。如果投資企業仍按前述規定選用成本法對相關的長期股權投資進行核算,投資企業投放到相關長期股權投資上的那部分資產的運營狀況將得不到充分的披露,進而極大地影響到投資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例如,我國大量上市公司即使盈利也從未進行過利潤分配,這就使得許多採用成本法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核算的法人股東(投資企業)未能在其會計報表上反映出這部分投資的真實情況。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企業使用權益法對相關的長期股權投資進行核算應是最優的選擇。 三、應用過程的比較與分析 核算方法的應用過程就是對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相關變動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過程,以及對股權投資差額的處理過程。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相關變動具體包括取得稅後利潤、發生稅後虧損。進行利潤分配、接受實物捐贈、出現法定財產重估增值以及產生資本匯率折算差額等。所謂股權投資差額則指取得股權的支出與其所代表的凈資產(所有者權益)之間的差額,前者大於後者為借差,反之為貸差。無論何種差額,在投資企業個別會計報表上是不作直接反映的。 在成本法下,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相關變化一般都不進行確認,只有在投資企業從被投資單位實際收到利潤(行業會計制度)或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時,投資企業才按實際收到的利潤或應當收到的現金股利借記「銀行存款」或「應收股利」科目,貸 記「投資收益」科目或「長期股權投資」科目。如被投資單位發生稅後虧損,或無利可分的情況下,投資企業不作任何反映。當然,這種只認盈利不認虧損的做法對投資企業單個會計報表而言,是有停謹慎性原則的;另外,通過不同的法規對同一會計事項規定了不同的確認標准,不僅缺乏規范性,而且違背了可比性原則。 在權益法下,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前述相關變化均視同投資企業自己相應項目的變化,一旦被投資單位發生這些變化,投資企業就應進行恰當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被投資單位取得稅後利潤,投資企業應按其所佔份額借記「長期股權投資」科目,貸記「投資收益」科目,反之則作相反的會計分錄;被投資單位實際支付利潤,投資企業應按實際收到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長期股權投資」科目;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發生其它相關變化,投資企業應按其所佔份額借記「長期投權投資」科目,貸記「資本公積」科目。在完全權益法下,不涉及到股權投資差額的分攤問題。股權投資差額為借差,投資企業應按本期的分攤額借記「投資收益」科目,貸記「長期股權投資」科目,反之,則作相反的會計分錄。按我國規定,分攤方法一般採用直接法,分攤年限借差不超過1O年,貸差不短於10年。

8. 被投資企業接受外幣投資,不考慮匯率折算,為什麼投資企業不做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資本公積

當然是,要按變動後的賬面價值按比例劃分

9. 關聯公司投資匯率差記什麼科目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制度)(2005前)的有關規定,題中,雖然A企業借取美元時折算匯率為8,但是,在實際投資時,應當按照投資日的當日匯率(從題中看,題中企業折算匯率採用的是即期匯率)進行折算。則:

A企業:
借取美元時:
借: 銀行存款 8元(1美元)
貸: 其他應付款 8元(1美元)

實際投資時:
借: 長期股權投資 7元
貸: 銀行存款 7元(1美元)

月末,結轉匯兌損益(假設:1、借取美元與投資業務發生於同一個月份;2、借取美元前,「其他應付款」 、「銀行存款」科目的相關外匯明細科目無余額;3、月末匯率為7):
「其他應付款」科目:
結轉前人民幣余額 = 8元
結轉前美元余額 = 1美元
匯兌收益 = 8 - 1 * 7 = 1元

借:其他應付款 1元
貸:財務費用 1元

「銀行存款」科目:
結轉前人民幣余額 = 8 - 7 = 1元
結轉前美元余額 = 0美元
匯兌損失 = 1 - 0 * 7 = 1元

借:財務費用 1元
貸:銀行存款 1元

可見,A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科目余額為7元,與對應的B公司的「實收資本」科目余額一致,不產生所謂的差異,編制合並報表時直接抵銷即可。

閱讀全文

與長期股權投資匯率折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企業貸款目標 瀏覽:140
江西省旅遊集團借殼上市 瀏覽:742
中國msci的股票 瀏覽:59
遼寧遠東集團董事長 瀏覽:869
醫院股份合作可行性報告 瀏覽:948
2016年2月17日美元匯率 瀏覽:321
回租融資租賃 瀏覽:9
美國摩根銀行的外匯平台 瀏覽:282
固定匯率接標價法 瀏覽:920
安利傭金分配製度比較 瀏覽:470
杠桿閱讀術的意思 瀏覽:620
外匯mt4紅色代表賺錢嗎 瀏覽:912
三峽銀行近期理財產品 瀏覽:547
2014年12月港幣匯率是多少 瀏覽:633
金融機構錄音錄像自查報告 瀏覽:185
鋼材買賣個人傭金合同範本 瀏覽:882
87年黃金價格 瀏覽:440
國家外匯管理局境外管理辦法 瀏覽:429
企業融資網湖北 瀏覽:392
2017萬達集團最新新聞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