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計算匯兌損益
假如某企業採用當月月初的匯率作為記帳匯率,當月1日的匯率是1美元等於5.70元人民幣。上月末該企業銀行存款美元戶余額為2萬美元,匯率為1美元兌5.60元人民幣,摺合人民幣余額11.2萬元。本月發生應收帳款2萬美元。月份終了,將外幣帳戶的外幣余額按月末國家外匯牌價摺合為人民幣,作為外匯帳戶的期末人民幣余額周整後的各外幣帳戶人民幣余額與原帳面余額的差額,作為匯兌損益,列作當期財務費用。假設當月末匯率為1美元兌人民幣5.80元。
(1)匯兌損益調整的匯率怎麼取擴展閱讀:
匯兌損益計算方法是匯兌損益的計算根據記帳方法的不同,計算也不同。下面我們就外匯統帳制會計和外匯分帳制會計方法下,如何計算匯兌損益,分別予以說明。採用外匯統帳制會計核算的企業中匯兌損益的計算原會計制度規定,「已實現的匯兌損益才入帳」,即當外幣業務發生時,記帳匯率與帳面匯率的差額即為匯兌損益入帳。新會計制度採用了外幣帳戶的期末余額按期末國家外匯牌價進行調整,平時業務發生時不再計算匯兌損益,期末編制會計報表時,按編制會計報表日的匯率折算的人民幣金額與外幣帳戶帳面人民幣余額的差額為匯兌損益,列作當期損益進行處理。
㈡ 匯兌損益是怎麼調整的
不同性質的匯兌損益,應當計入不同的會計報表,影響財務報表上的不同內容。
對於交易損益來說,由於它是隨著外幣業務的產生而產生的,而外幣業務由通常對應著一定的貨幣兌換行為,所以交易損益會真正發生,即交易損益的產生會最終影響企業的現金流入流出量。因此,交易損益應當計入企業的損益表,影響企業的應稅收益。
對於換算損益來說,它只是換算外幣財務報表的過程中,由於使用的匯率不一致而產生的一個差額數字,它是永遠不會真正產生的,即換算損益的產生不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現金流入、流出量。因此,換算損益不應當計入公司的損益表而對企業的應稅收益產生影響,它應當在資產負債表的「股東權益」項目下,單獨列示「換算損益」進行反映。
從處理的時間來看,可以分為兩種方法:一種是把匯兌損益計入當期會計報表,進行立即認定,一種是根據各種不同的規則進行遞延處理。
對於「已清算交易的匯兌損益」,應當計入清算當期的損益表,影響當期的損益;而「未清算交易的匯兌損益」項目,則應遞延至其發生,即遞延至交易實際清算時,再列入損益表。
總之,對於交易損益而言,只有當其實際發生時,才會對企業的應稅收益產生影響,應當計入損益表。此外,某些與取得長期資產或產生長期負債有關的匯兌損益,如果數額較大,則應當在長期資產的使用期或長期債務的有效期內進行攤銷。
換算損益由於不涉及不同的會計期間,所以不存在遞延與否的問題。
匯兌收益時,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財務費用」科目。
㈢ 期末如何調整匯兌損益
匯率用銀行公布的月初的第一個中間價就可以,所有銀行公布的中間價都是相同的,所以不用貸外管局網站查詢那麼麻煩,一般登錄中行網站就可以了。
記賬匯率使用中間價,不能使用買入賣出價格。
㈣ 月末匯兌損益怎麼算調整分錄如何做
5月支付了外方一筆費用,當時的賬務處理:
借 管理費用 10000美元 匯率6.98 69800
貸銀行存款--美元戶10000美元 69800
5月31日的中間牌價為6.9472,月末應該如何調整匯兌損益呢,怎麼做分錄呀
匯兌損益一般在期末進行調整,期末指的是月末、季末或年末。
建議:如果匯率變化小的情況下,你可以選擇年末調整,如果匯率波動很大,應採用按月或季度來調整。
分錄
1、匯兌損失
借:財務費用—匯兌損溢
貸:銀行存款(外幣賬戶)
現金(外幣現金)
應收賬款(外幣客戶)
應收票據(外幣客戶)
預付賬款(外幣供應商)
短期借款(外幣借款)
長期借款(外幣借款)
應付賬款(外幣供應商)
應付票據(外幣供應商)
應付工資(外幣工資)
預收賬款(外幣客戶)
2、匯兌收益
借:銀行存款(外幣賬戶)
現金(外幣現金)
應收賬款(外幣客戶)
應收票據(外幣客戶)
預付賬款(外幣供應商)
短期借款(外幣借款)
長期借款(外幣借款)
應付賬款(外幣供應商)
應付票據(外幣供應商)
應付工資(外幣工資)
預收賬款(外幣客戶)
貸: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3、在編制上述科目分錄時,除財務費用外,其餘科目的金額均應編制如下:
XXX科目 外幣 0.00 人民幣:損、溢金額
損溢計算公式
期末外幣賬戶余額*期末匯率-期末該外幣賬戶的人民幣余額
1、>0
資產類科目,表示匯兌收益
負債類科目,表示匯兌損失
2、<0
資產類科目,表示匯兌損失
負債類科目,表示匯兌收益
㈤ 如何做會計分錄,調整匯兌損益
匯兌損益亦稱匯兌差額,就是由於匯率的浮動所產生的結果。企業在發生外幣交易、兌換業務和期末賬戶調整及外幣報表換算時,由於採用不同貨幣,或同一貨幣不同比價的匯率核算時產生的、按記賬本位幣折算的差額。簡單地講,匯兌損益是在各種外幣業務的會計處理過程中,因採用不同的匯率而產生的會計記賬本位幣金額的差異。
㈥ 匯兌損益(期末調整匯率設置為7.8)在用友軟體中怎麼做要詳細的步驟
外幣設置的調整匯率設置為7.8,然後再總賬--期末--轉賬定義--匯兌損益--憑證類別為轉賬憑證---匯兌損益入賬科目為:匯兌損益或財務費用
轉賬生成--選擇匯兌損益結轉--保存憑證
㈦ 應收賬款的匯兌損益調整
1、沒有收到貨款(歐元)就不用計算匯率,也不用入賬;如果收到了貨款,合同沒有約定,按收到日實際匯率入賬,此時,沒有匯兌損益的問題。
2、入賬時都按實際匯率計算,沒有匯兌損益的問題。匯兌損益只在兩種情況下產生:1)結匯或收款、付款時,按實際匯率計算後與賬面值的差額;2)報表日,為了反映報表日價值的真實性,做一筆匯兌損益,按報表日外匯中間價。
我覺得你把匯兌損益弄復雜了。
業主確認進度款300萬歐,分錄正確。
收到200萬歐工程款時,按當日匯率(1:8.45)
借:內部往來 1690 (200*8.45)
貸:應收賬款 1690
此時,都是外幣業務,沒有涉及匯兌和月末報表,所以不用按8.5計算入賬後再做匯兌損益,直接用當日牌價(8.45)入賬。
月末再按當日的歐元匯率計算一遍,差額計入匯兌損益。這樣就不會有你說的問題了。
3500萬是你們的預收賬款,如果不是跨年度的先掛賬,完工後一並結轉;如果是跨年度的項目,年底可以按完工程度結轉一部分收入和成本。
㈧ 怎麼調整匯兌損益和結轉
1、調整分錄( 盈餘)
借 : 銀行存款(現金)
貸: 匯兌損益
結轉
借 : 匯兌損益
貸: 財務費用
2、調整分錄(虧損)
借 :匯兌損益
貸:銀行存款(現金)
結轉
借 :財務費用
貸: 匯兌損益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19號——外幣折算〉應用指南》規定:「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由於已在交易發生日按當日即期匯率折算,資產負債表日不應改變其原記賬本位幣金額,不產生匯兌差額」。因此,對預收、預付款項,期末不應按現行匯率調整其記賬本位幣金額。
匯兌損益結轉的范圍
(一)企業持有的貨幣資金(現金、銀行存款)
(二)以可確定金額的外幣貨幣收取的資產或償付的負債(應收、應付往來或借款等)
(三)實收資本、損益類科目不需期末調匯
匯兌損益結轉的時間
(一)購匯、結匯的業務在憑證入賬的分錄中同時結轉匯兌損益
(二)期末需結轉匯兌損益的科目在月末最後一天結轉
㈨ 請問匯兌損益調整怎麼處理啊,匯率怎麼確定,有個港幣賬戶每個季度會產生一筆利息,現在要做匯兌損益調整
你可以去外匯管理局官網或者人民銀行網站都會有匯率公布的。
列如12月1日港幣匯率=79.139(對應100人民幣),12月16日匯率為78.914,12月31日匯率為78.887,。(一般調整是用月末的匯率調整的。)
假設月初港幣為10000元,那麼相當於人民幣10000*79.139=791390元。
12月16日產生利息14港元,那利息收入=14*78.914=1104.80元(港幣為10000+14=10014)
12月31日港幣價值應該為10014*78.914=789974.42元(港幣為10000+14=10014)
但是前面1日和16日賬面上價值合計為791390+1104.80=792494.80元,和實際31日差額為789974.42-792494.80=-2520.38
差額就要做匯兌損益調整:
借 財務費用-匯兌損益2520.38
貸 銀行存款-港幣賬戶 36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