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在百度上查到的匯率和銀行的實際兌換匯率是不一樣的,而且差很多。
匯率會有不同,但是各個銀行之間差別不會很大,你可以參照幾個銀行的匯率,然後選擇一個自己覺得最劃算的銀行來兌換。銀行出示的賣價與買價都是對銀行而言的, 所以您自己在計算的時候要把自己想像成銀行的那一方,對銀行最不利的,就是對自己最有利的
㈡ 每個銀行的匯率都不一樣嗎
同一時間的話,不同銀行外匯匯率一樣。但是如果交易商的點差不一版樣,每家銀行或交易商權的匯價也就不一樣,中國各家銀行的匯率價格不會差很多。
它們買賣外匯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利潤,方法是賤買貴賣,賺取買賣差價,其買進外匯時所依據的匯率為買入匯率,也稱買入價;賣出外匯時所依據的匯率叫賣出匯率,也稱賣出價。
(2)銀行之間的匯率差別大擴展閱讀:
金本位下匯率制度的特點:
是一種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該體系的匯率制度安排,是釘住型的匯率制度。
a. 黃金成為兩國匯率決定的實在的物質基礎。
b. 匯率僅在鑄幣平價的上下各6‰左右波動,幅度很小。
c. 匯率的穩定是自動而非依賴人為的措施來維持。
⑵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度。
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也可以說是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1944年7月開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
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了國際貨幣合作機構(1945年12月成了「國際貨幣基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又稱「世界銀行」),規定了各國必須遵守的匯率制度以及解決各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措施,從而確定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
㈢ 為什麼銀行的匯率都不一樣
是的,不一樣。
國家外匯管理局允許各經營外匯的銀行在基準利率上有上下浮動,浮動率由國家規定。
要知道各大銀行可以在網路搜索「最新匯率查詢」
「匯率」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是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各地區)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種貨幣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從短期來看,一國(或地區)的匯率由對該國(或地區)貨幣兌換外幣的需求和供給所決定。外國人購買本國商品、在本國投資以及利用本國貨幣進行投資會影響本國貨幣的需求。本國居民想購買外國產品、向外國投資以及外匯投機影響本國貨幣供給。在長期中,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對價格水平、關稅和限額、對本國商品相對於外國商品的偏好以及生產率。
㈣ 為什麼國內銀行對美元結匯的匯率和中間價匯率相差那麼大
通常說的中間價有兩個概念:1、央行中間價;2、市場匯率中間價。
央行中間價是指每日上午9:15分央行公布的當天市場基準價,由於之前該價格一直稱央行中間價,所以這個稱謂一直延續下來。其實用央行基準價這個說法可能會更合適。央行中間價是由央行決定的,其作用是用於限制外匯交易中心當天匯率成交的范圍,目前央行規定外匯交易中心當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不得超過央行中間價的上下2%。央行中間價可以完全脫離市場匯率。目前市場匯率在6.2050左右,而央行中間價只有6.1547,因此央行中間價是個不可成交價,普通投資這無需關心這個價格。
市場匯率中間價:指的是某一時刻市場買入價和賣出價之和除以2的價格,市場中間價表示的是市場某一時刻的實時價格,屬於可成交價。
結論:央行中間價是央行的一個匯率調控價格,並非是一個市場可成交價,因此與市場的美元結匯或售匯價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偏離。
㈤ 不同銀行的外匯匯率是否相同
不同,但相差很小抄,這是匯率襲改革之後出現的情況,中國人民銀行會公布一個基準價,在基準價的基礎上,各個銀行可以在規定的比例內自行浮動匯率,所以各個銀行的外匯牌價都有些差異。
每一種外幣都公布4種牌價,即現匯買入價、現匯賣出價、現鈔買入價、現鈔賣出價。賣出價是銀行將外幣賣給客戶的牌價,也就是客戶到銀行購匯時的牌價。
而買入價則是銀行向客戶買入外匯或外幣時的牌價,它分為現鈔買入價和現匯買入價兩種。現匯買入價是銀行買入現匯時的牌價,而現鈔買入價則是銀行買入外幣現鈔時的牌價。
(5)銀行之間的匯率差別大擴展閱讀
外匯管制的類型
1、實行嚴格外匯管制的國家和地區。這類國家的典型特徵是外匯極端缺乏,經濟不發達或對外貿易落後,如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和實行中央計劃經濟的國家。
2、實行部分外匯管制的國家和地區。這類國家對非居民辦理經常項目外匯支付不加管制,但對資本項目卻加以限制。如一些發達國家或開放度較高的發展中國家。
3、名義上取消但仍在不同程度上實行外匯管制的國家。截至1991年,這一類型國家有20多個,主要是工業發達國家和石油輸出國。
㈥ 各銀行之間匯率收取的匯率差價是多少
通常說的中間價來有兩個源概念:1、央行中間價;2、市場匯率中間價。
央行中間價是指每日上午9:15分央行公布的當天市場基準價,由於之前該價格一直稱央行中間價,所以這個稱謂一直延續下來。其實用央行基準價這個說法可能會更合適。央行中間價是由央行決定的,其作用是用於限制外匯交易中心當天匯率成交的范圍,目前央行規定外匯交易中心當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不得超過央行中間價的上下2%。央行中間價可以完全脫離市場匯率。目前市場匯率在6.2050左右,而央行中間價只有6.1547,因此央行中間價是個不可成交價,普通投資這無需關心這個價格。
市場匯率中間價:指的是某一時刻市場買入價和賣出價之和除以2的價格,市場中間價表示的是市場某一時刻的實時價格,屬於可成交價。
結論:央行中間價是央行的一個匯率調控價格,並非是一個市場可成交價,因此與市場的美元結匯或售匯價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偏離。
㈦ 為什麼各大銀行的匯價存在差異啊
這是由國家匯率政策和銀行自身成本決定的。外匯交易中心會規定當日中間價,銀行在此中間價的基礎上在國家政策規定的幅度內指定自己的中間價,並在國家政策規定的幅度內規定自己的買入賣出價。同時銀行要在外匯交易中心交易,把對客戶進行的交易在外匯交易市場上做對沖,或差額對沖,當日結束時必須把結售匯頭寸控制在國家允許的額度之內。結售匯頭寸指對客戶以及在市場上的買入和賣出外匯之間的差額,這個差額必須在國家給的額度之內。所以銀行在市場上操作的成本至關重要。它以它拿到的價格為根據來指定自己的匯價。簡單說是這樣子,不知道你能不能明白。
㈧ 兌換外幣各個銀行之間有差別么
有差別,但是差別很小,你可以選一個最劃算的兌換
人民幣兌換外幣用賣出價
外幣兌換人民幣的話,如果是賬戶里的外匯兌換人民幣,就用現匯買入價,如果是手裡的外匯紙幣,就用現鈔買入價
㈨ 銀行匯率和網上即時行情差別很大是怎麼回事
實盤的吧?國內銀行提供的報價通常都比較高的,但是你這個點差到了32點也確實離譜啊,03的時候交行給的點差就只是12點而已,最早提供外匯交易的是中行,交行,招行,他們給的點差會低些。不過還是要看你是什麼地區的,可能就是地區不同的原因吧。我過去交易的時候同省不同城市的銀行給的點差也會有不同。
點差大的原因可能是你那的工行並不積極參與外匯的交易,系統可能也不能及時更新報價,所以就把點差拉大,不管匯價怎麼變動,他都能保持有利的局面。
工行是大有賺頭的啊,那麼大的點差。不過不管是上漲50點還是500點,工行的賺頭都是固定了的32點。跟上漲多少沒有關系,你交易的越頻繁,工行就能從你這里賺的越多。
㈩ 為什麼實際匯率和銀行匯率有差別
這說明一點,泰國對來人民幣的自需求比我們對泰銖的需求更高
所以,你在國內換,就沒有去泰國換劃算
匯率不是一個統一的數字,在不同的國家、地區、銀行和時間點上,都是不一樣的
你沒朋友在泰國,你去泰國估計也可以換到1:5左右,但是,在國內肯定是換不到的
補充:
那國內銀行的跟泰國的差不多了,我原來的那種說法也不成立,就不知道你這個朋友有什麼特殊想法,花這么大的價錢來兌換,常理上,估計是有欺騙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