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原因讓賈躍亭待在美國不走
賈躍亭為何死賴在美國不走?答案很簡單。
就算賣得沒特斯拉好,在其沒上市的時候可以一躍超級獨角獸,上市後則可以再現樂視當年創業板的輝煌,這樣也就行了,算成功了。
若此,他就咸魚翻身。他今天一切在我國的債務和信用破產,都可以修復,都有人會再信任他。賈總就可以載譽而歸、榮歸故里。
但說實話,賈總在美國造車到底搞得咋樣了,天知道!但,既然無路可退,無論活馬死馬,賈總都得醫。萬一上帝還給他機會?
這是梟雄企業家的末路選擇。只是,苦了那些曾經投資他的人,特別是中小股民。
不過話說回來,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每個人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監管和司法部門,則應該為大小股東主持正義!否則騙子沒法不橫行。
賈躍亭的事對於中小投資者的教訓就是:凡是那種英雄出處不明,但很快聲名鵲起,估值或股價暴漲的公司,恐怕都要慎重。
好消息是,賈躍亭依舊表示,自己承擔全部責任,並稱將通過出售資產獲得資金和以資產抵債的方式,解決上市公司的欠款問題。
希望這份安慰函多少有點用。
Ⅱ 曾經的視頻巨頭樂視,為何會淪落到如今的地步
賈躍亭,樂視控股集團創始人,樂視汽車生態全球董事長。2004年創建樂視網。2017年7月6日,賈躍亭辭去樂視網董事長。12月13日,賈躍亭出任法拉第未來公司CEO。
賈躍亭手上所有的公司都在退市或破產雖然賈躍亭的一手好牌沒有發揮出本應有的效果,但賈躍亭依舊是有魄力的。賈躍亭也是懷揣夢想的,他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勇敢地去嘗試、去拼搏,舉步艱難卻仍然堅持不懈;經歷了這么多,他也不在意世人的嘲諷與不解,不論下一步的賈躍亭是會成功還是會失敗,他都為自己的夢想努力過,努力過,不後悔。
Ⅲ 從賈躍亭到王健林,為何這一代企業家都缺錢
賈躍亭與王健林這些企業家其實不是缺錢,而是始終覺得錢不夠用,現實中的錢已經完不成他們的夢想,他們對於財富的慾望是永無止境的,即使把全世界的錢都給他們,他們依舊會覺得缺錢。他們的夢想過於偉大,以至於超越的金錢的限制,但是現實卻是,金錢都是逐利的額,他們要夢想,而資本家要錢,當夢想無法帶來錢的時候,自然就會失敗。
有個名言說,窮人有100塊錢做100塊錢的生意,富人會加10倍杠桿做1000塊錢的生意,像賈躍亭這樣的商人會加100倍,做10000塊錢的生意,但是他依舊覺得錢不夠用,這就是現實。
老一輩企業家像李嘉誠一般都會比較保守,負債率很低,但是新一代企業家的負債率都很高,比如賈躍亭的樂視,王健林的萬達,資產負債率都能達到80%以上,這是非常可怕的,因此錢在他們面前永遠不會夠用。
Ⅳ 賈躍亭直接所持樂視網股份被全部凍結了嗎
7月27日晚,樂視網發布公告稱,賈躍亭新增被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等輪候凍結股份數量35.85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179.72%。
據樂視網此前發布的公告,賈躍亭辭任公司董事長一職,但依然是公司控股股東。根據 7 月 21 日發布的公告,樂視網董事會已選舉孫宏斌為公司第三屆董事會董事長,樂視網法人代表由賈躍亭變更為梁軍。
Ⅳ 為什麼說賈躍亭很難回國了
摘要:樂視網麻煩越來越大,坊間傳言,當年樂視網IPO時的發審委委員已經被調查,這對於賈躍亭本人的償債能力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假如賈躍亭本人資產不足以清償欠債的話,賈躍亭或不敢回國。
總結:其實,根據破產法的規定,現在賈躍亭可能是有資格申請破產保護的,最多隻不過是把資產清零,未來如果再有機會,還能想辦法東山再起,如果能夠再創輝煌,如果賈躍亭能夠成功申請破產保護,其持股也將易主,那,這對於樂視網和廣大投資者來說都是一件好事,賈躍亭也能踏踏實實地回國。
Ⅵ 賈躍亭如何運用FF的技術「殘值」
4月9日,FaradayFuture(FF)宣布,將致力於成為一家工程解決方案的供應商,為合作夥伴提供自主設計、研發和製造的模塊化組件,來滿足全部出行場景和能量存儲的相關需求。
不過這個消息發出後卻沒能引起外界對FF的注意。因為對於已經淡出人們視線的賈躍亭和FF來說,也許還活著,比還在做什麼重要得多。畢竟輿論早就默契的認為,FF「已死」,只是還「沒死透」。
從造車到做一家技術供應商,賈躍亭和畢福康想要用手裡的2000個技術專利和一輛還算拿的出手的產品來尋找商業落地方案。就像去年9月,FCA首席執行官曼利(MikeManley)就FF的技術供應問題還與賈躍亭有過一次促膝長談,雖然談判結果差強人意,但著也證實了FF還具有一定的「殘值魅力」。
FF為什麼突然想起來做供應商?這一行為的動機是什麼?對賈躍亭來說,這么做有哪些好處?對於FF來說,是時候刨一刨這些問題的答案了。
1
5年用108億換2000件專利
如果打開維基網路,法拉第的搜索結果表述的簡單清晰:「它是一家未來專注於開發電動車的美國創業技術公司,總部在洛杉磯」。更重要的它還是一個由中國資本支撐、也由中國資本貫穿始終的項目。
在很多資本人士眼裡,你可以理解FF之前「割的全是中國的韭菜」,而且割了一茬又一茬。因為根據官方給出的信息顯示,FF累計經歷了3輪重要融資,第一波來自樂視(2014-2015),第二波來自賈躍亭(2017),第三波來自許家印(2018)。從FF拉開帷幕到今天,FF的花銷就到了108個億,而且是「美金」。
108億美金換來了什麼?從相關報道看,FF91的量產車下線統共不超過5台,除了這五輛車外,FF私下從蘋果、特斯拉、SpaceX以及諸多知名車企「擄走」了很多高精尖人士。不過這些人才有的幫了賈躍亭,有的也坑了他一把。甚至離開他的人形容,賈躍亭對企業管理太粗放了。
在具體投入上,除了花1320萬美元購入工廠土地以及3億美元相關基礎建設外,FF並沒有給出更具體的開支去向。因此人們想當然的將FF大部分資金歸結於僱傭員工與開發技術。
畢福康祝福賈躍亭
一旦該計劃獲得了債權人的投票支持,獲得了法院的批准,賈躍亭的破產重組方案就可立即生效。但只有賈躍亭破產重組成功加上FF最終成功,甘薇才有可能和全體債權人一起得到資金償付,因此,FF的成功成了賈躍亭憧憬未來的最後曙光。
根據媒體報道,如果案件處理進度順利,賈躍亭可能將在近期回國,一旦消息屬實,那麼FF如今的利好就能成為他回國前帶給債主們的最大信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Ⅶ 賈躍亭股票爆倉 股票爆倉後果會怎麼樣
答:
通常講的爆倉是 當你的資金賬戶不足於彌補現有交易的損失時 系統會自動幫你進行平倉 也就是經紀商不會為你承擔損失 你的錢不夠彌補損失時 經紀商會強行幫你賣掉手中頭寸
股票中的爆倉主要是兩種
1 單向交易類型 只可以買多 這種爆倉一種是因為配資加了杠桿 比如 你有一萬 但是你申請了4倍的配資 等於是你買了五萬的股票 當你的虧損到一萬本金時 就會強行平倉
2 雙向交易類型 主要股指期貨類型 無論做多還是空 無論配資與否 虧損到本金就會平倉 總結一句話 就是少於本金 就會爆倉 一般股票買賣不配資 除了退市或者企業倒閉 是不會存在爆倉情況的
Ⅷ 賈躍亭不敢回國嗎
樂視網麻煩越來越大,坊間傳言,當年樂視網IPO時的發審委委員已經被調查,這對於賈躍亭本人的償債能力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假如賈躍亭本人資產不足以清償欠債的話,賈躍亭或不敢回國。
其實,根據破產法的規定,現在賈躍亭可能是有資格申請破產保護的,最多隻不過是把資產清零,未來如果再有機會,還能想辦法東山再起,如果能夠再創輝煌,不僅可以還清過往所欠負債,還能重新成為人們崇拜的對象,這或許是本欄能夠想到的最好結果,如果賈躍亭能夠成功申請破產保護,其持股也將易主,那時候孫宏斌重組樂視網也就方便很多。這對於樂視網和廣大投資者來說都是一件好事,賈躍亭也能踏踏實實地回國。
那真的就要看賈躍亭本人怎麼去做了。
Ⅸ 孫宏斌被賈躍亭害慘了嗎
自接手樂視之後,孫宏斌就隔三差五上了頭條。擺在他面前的,是賈躍亭挖下的大坑,尚未消化的萬達酒店,以及造血不足的融創中國……
日前,據雜志報道,因樂視網IPO財務造假,參與其IPO的多名發審委委員被採取強制措施。消息人士稱,最終名單超過10人。
融創自身的經營現金流不足以支撐動輒上千億的資金,那麼需要跟金融機構融資,一旦,金融機構這個口子被封閉,若是更甚,需要提前還款,這就是多米諾骨牌了。
自身難顧的融創
其實在今年7月,金融工作會議剛結束,第一槍就打響了融創,金融機構開始集中排查融創的資金風險。
當前國家在推進金融去杠桿,一向以激進著稱的孫宏斌卻在玩命加杠桿。融創中國自去年以來,對外發起的收購案將近20個,總金額超過1300億元。
相應的,融創負債率飆升。融創2016年年報顯示,融創凈負債率由2015年底的75.9%上升到了121.5%。
孫宏斌一向又是以作風激進著稱,一直以來,他似乎並不在乎負債率過高的問題,反而覺得負債率高的企業才有實力。融創自身的現金流支撐不了這動輒千億的資金,金融機構的口子又在收縮,孫宏斌嘴上說不在意高負債,心裡能不掂量掂量?
要知道孫宏斌當年的順馳折戟正是被速度擊垮,因超常規擴張帶來資金鏈斷裂。孫宏斌之前講老賈不懂得斷臂求生,那他現在會不會斷臂呢?
吃泡麵的人去操心了別吃的是不是正宗的牛肉。
Ⅹ 賈躍亭被強制執行超14億,他究竟是如何欠這么多債的
相信很多人曾經都知道樂視網,而樂視網的總裁賈躍亭在當年也曾經身價非常高,很多人都非常看好樂視網這個平台,但是後面卻被其他的視頻平台後來居上了,而作為董事長的賈躍亭也是被強制執行超過14個億,一直到現在,關於賈躍亭債務問題,仍然是被公眾們一直在討論的一個話題,那麼為什麼賈躍亭會欠債如此之多,接下來就一起了解一下。
一、過度拉取投資賈玉婷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人,那確實剛開始樂視平台在他的帶領下也走的非常好,是指也很高,但是忽然樂視網圈面臨了破產的危機。除了大環境的影響,作為董事長的賈躍亭也富有不可避免的責任。
首先,賈躍亭在發展戰略上過於激進。盲目尋求擴大市場份額,希望在各個領域都有所成就,這樣的初心是好的。但是企業的成長是有一定的規律,而賈躍亭就是犯了過度激進的錯誤,盲目拉取了過度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