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匯率政策ppt

匯率政策ppt

發布時間:2021-10-21 19:57:38

㈠ 人民幣匯率政策與其他宏觀經濟政策的沖突

我國現在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所以分析如下,你可以試著畫圖看:
浮動匯率制下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先看財政政策的作用,浮動匯率制下擴張性財政政策的作用過程:政府擴大公共支出或降低稅率,IS曲線向右移動至IS′,內部均衡點相應的移動至e1點,實際收入水平向右移動至Y1,交易性貨幣需求增加,在貨幣供給不變的情況下,本國利率水平上升。收入的增長使進口需求上升,經常項目赤字;利率上升使外國資本流入,資本項目順差。只要e1點所對應的本國利率水平高於國際收支平衡所需的利率水平,外國資本就會持續流入,外匯市場上形成對本幣的過度需求,在浮動匯率制條件下就會導致本幣升值,BP曲線向上移動至BP′。本幣升值導致出口需求減少,IS曲線向左移至IS〞,與LM和BP′曲線相交於e2,本國經濟恢復到穩定均衡狀態,本國收入水平下降至Y2,擴張性財政政策的效果受到了削弱,本幣升值對財政政策的效力產生擠出效應。
在資本不完全流動的情況下,浮動匯率制下的財政政策只產生了部分的擠出效應,而在資本完全流動的條件下則會產生完全的擠出效應。在資本不完全流動條件下,BP曲線越平緩,擠出效應就越強;BP曲線越陡峭,擠出效應就越弱。當實行資本管制時,本國利率上升後外國資本無法流入本國,擴張的財政政策也就不存在因本幣升值而產生的擠出效應。
再看貨幣政策的作用,浮動匯率制下擴張性貨幣政策的作用過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中央銀行增加貨幣供給將導致LM曲線向右移動至LM′,本國實際利率下降至i1,產出增加至Y1,新的內部均衡點位於e1,利率下降導致資本外流,國際收支出現赤字,本幣貶值,導致BP曲線向下移動,本幣貶值刺激本國出口需求的上升,IS曲線向右移動,本國產出水平進一步上升,導致利率水平回升,當BP和IS曲線同時移動到BP′和IS′時,與LM′曲線相交於e2點,本國經濟恢復到均衡狀態,對應的均衡利率和均衡產出水平分別為i2和Y2,在資本不完全流動的情況下,浮動匯率制下擴張的貨幣政策使產出水平從Y0經過Y1達到Y2,因此浮動匯率和貨幣政策的配合仍然是有效的。
BP曲線越平緩,資本流動性越強,貨幣擴張後導致本幣貶值的幅度就越大,政策效果就越強;BP曲線越陡峭,資本的流動性越弱,貨幣擴張後導致本幣貶值的可能性主要就由經常項目來決定,貨幣政策的效果也就相應的受到削弱。
同理分析可以得出,在資本不完全流動與浮動匯率制條件下,緊縮性財政政策基本無效,緊縮性貨幣政策基本有效,政策作用的效力主要受BP曲線斜率的影響。

㈡ 如何利用外匯交易規避匯率風險.ppt

可以利用外匯交易做風險對沖和套期保值。
比如你你現在手裡1萬美元,你可能會擔心因為美元貶值帶來的這筆資金的損失,那麼你可以選擇在外匯保證金交易中做空美元,這樣可以保證你的總資產不會因為貨幣貶值而流失

㈢ 人民幣匯率的英語ppt

本來我不想說的,現在告訴你吧,現在是可以-看-原-版/干/凈/的/國/際/台/明/珠/翡/翠/台/本/港/台/的,還有高清翡翠台,都沒有月租哦,快去問問吧,你就在網路或者谷歌搜索:安裝高清翡翠台,找他們就可以了,非常不錯哦,

㈣ 如何運用匯率政策解決國際收支逆差問題

國際收支逆差會導致本國外匯市場上外匯供給減少,需求增加,從而使得外匯的匯率上漲,本幣的匯率下跌。如果該國政府採取措施干預,即拋售外幣,買進本幣,政府的干預將直接引起本國貨幣供應量的減少,而貨幣供應量的減少又將引起國內利率水平的上升導致經濟下滑,失業增加。
從引起國際收支逆差的原因來看,如果國際收支逆差是由經常項目的逆差所引起的,那麼必然導致與出口有關的部門就業機會的減少,導致經濟下滑。如果國際收支的逆差是由資本項目逆差所引起的,那麼意味著大量資本外流,國內資金供應緊張,推動利率水平的上升,導致失業增加,經濟下滑。
國際收支順差帶來的不良後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國際收支順差過大,引起本國外匯市場中外匯的供應增加,本幣將面臨升值的壓力;本幣升值,又會增加出口的壓力。
如果政府出面干預,會造成本國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導致通貨膨脹;當國內物價上升時,必然導致本國商品出口的困難。
由大量貿易收支順差引起的國際收支順差,必然要受到貿易夥伴的報復,引起貿易摩擦。同時經濟資源是有限的,本國資源的大量外流必然導致本國經濟增長乏力。
由資本項目引起的國際收支順差意味著本國在本期引進了大量的外資,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利用和管理,有可能導致本國在將來出現外債償付危機。比較起來,國際收支逆差所產生的後果更為險惡和緊迫,調節的難度也較大。

㈤ 人民幣匯率政策的介紹

一、人民幣匯率政策定義:

人民幣匯率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達到一定的經濟目標,運用匯率手段對經濟進行干預的措施,包括:政策目標,政策手段和政策效應的監測。

二、人民幣匯率政策手段包括:

確定人民幣匯率水平的干預參照系; 確定適當的人民幣匯率干預機制; 確定適當的人民幣匯率干預力度。人民幣匯率水平的干預參照系由兩個指標組成:

一是出口換匯成本,即

,式中Re表示出口換匯成本,Pn表示以人民幣表示的出口收購成本加收購費用,Px表示出口外銷價格。它反映某一既定匯率水準下,出口的本市成本和出口商可能得到的收益,可以作為干預匯率水平的重要參照指標。

二是局部均衡匯率,即考慮生產、消費、國際收支、外匯儲備、貿易條件以及關稅等綜合情況,把實際生產與金融交易結合起來,採用局部均衡模型,求出符合客觀經濟條件的局部匯率水平作為干預的目標匯率。

三、人民幣匯率政策的特點

我國目前實行的是以市場為基礎的匯率制度、單一匯率制度、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現階段的人民幣匯率政策,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過去10年裡,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促進了中國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同時也為維護亞洲乃至世界金融和經濟的穩定做出了貢獻。中國經濟金融穩定發展,將為周邊地區和世界各國提供更大的市場和更多的投資機會,為全球經濟注入新的活力。事實證明,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既有利於中國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又有利於亞洲地區和世界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第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符合我國實際,應當長期堅持。我國將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在深化金融改革中進一步探索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增強匯率杠桿對經濟的調節作用,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略有節余。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應充分考慮以下因素:一是貿易放開經營比較充分,服務貿易比較開放。二是資本項目過度管製得到消除。三是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邁出重大步伐,國有商業銀行的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明顯提高。

第三、採取多種措施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保持國際收支平衡與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是國家四大宏觀調控目標。我們的方針是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節余。因此,必須認真落實「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針,在繼續擴大內需、加快結構調整的同時,加大涉外經濟政策的調整力度,改善國際收支平衡,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㈥ 匯率與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的關系

一國貨幣價格,即與其他國家貨幣的匯率。單純來講,一國央行實行寬松貨幣政策,市場資金供應充足,市場利率下降,使該國貨幣匯率下降,貨幣貶值;反之,該國貨幣升值。
但這一切都是兩者間簡單的關系,而且其影響結果也是短期的而非長期。因為貨幣價格變化不僅受到本國與他國市場利率的影響,也受到本國與其他國家經濟發展趨勢的影響。比如我國採取緊縮政策,造成市場資金短缺,促使貨幣市場利率相比其他國家要高,自然吸引一部分外資入境,使人民幣匯率升高。而且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穩定向上,對於外資的安全性也有保障,同樣加快外資流入,推高人民幣匯率。但如果一國央行推行寬松政策,導致貨幣貶值,在一定時期內,同樣吸引外資入境,達到一定程度時,也會推高該國貨幣匯率,當然這多半是經濟強國才可能會出現此情況。並非一國央行大量投放基礎貨幣,即所謂加大印鈔速度就會導致該國貨幣貶值,要關注央行的整體操作,即一方面投放基礎貨幣,一方面是否在公開市場業務等方面回籠貨幣做對沖操作。同時,投資者的盈利預期也是推高貨幣價格的重要因素。比如日元在前期因貨幣寬松政策導致日元匯率下跌。但下跌程度過大,使投資者認為日元已跌至較低水平,就開始大量購入日元,在短期內反而推高了日元匯率。k另外,一國貨幣價格與該國的貿易狀況也互相影響,如該國貿易順差導致本貨升值,該國貿易逆差導致本貨貶值,而本貨貶值又促進貿易出口。無論一國實行緊縮與寬松政策,都是一個量變導致質變的過程,所以,一定要辯證地看待貨幣政策與匯率的關系,並要結合該國國內經濟形勢與國際間貿易狀況。同時還要參照其他國家的經濟狀況與貨幣市場利率的狀況,他國貨幣的主動貶值程度也對我國貨幣價格有影響。另外,一國外匯儲備的大量減少,也會使投資者對該國貨幣匯率變化產生下降的預期,在市場上大量拋售該國貨幣,導致該國貨幣加速貶值。
所以說,貨幣政策並不能單純影響該國貨幣價格,有很多因素互為因果。經濟學研究對於過去與現在的的經濟問題能夠提供可靠的分析,但對於未來的經濟狀況,由於受到大量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只能依據現有的數據和理論,不斷調整經濟政策,保持經濟發展的穩定,並針對國際經濟變化做相應調整。

㈦ 分別定義:匯率政策,貨幣政策,財政政策

匯率政策
由於一國貨幣的匯率水平往往會對該國的國際貿易、經濟增長速度、貨幣供求狀況、甚至於政治穩定都有重要影響,所以央行通過調整匯率、在外匯市場買賣通貨這就是匯率政策的應用

貨幣政策
狹義貨幣政策:指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經濟目標(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實現充分就業和平衡國際收支)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和利率,進而影響宏觀經濟的方針和措施的總合。
廣義貨幣政策:指政府、中央銀行和其他有關部門所有有關貨幣方面的規定和採取的影響金融變數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體制改革,也就是規則的改變等)
(http://www.shenmeshi.com/Business/Business_20070619214602.html)

財政政策
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為了實現社會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綜合運用各種財政調節手段,對一定的經濟總量進行調控,使之增加或減少的政策。財政政策主要是通過變動稅收狀況和財政支出狀況來影響國民經濟的總量狀況,因而,財政政策可分為財政收入政策與財政支出政策兩個方面。

㈧ 人民幣匯率制度演變PPT

ygdamudyom4866116560 回顧和了h解匯率制度,可以1使我們對國際金融市場上c匯率的波動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國際金融史上z,一g共出現了z三t種匯率制度,即金本位體系下r的固定匯率制、布雷頓森林體系下i的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 3、金本位體系下v的固定匯率制 1600-4283年的10年間,主要西方8國家通行金本位制,即各國在流通中5使用具有一a定成色和重量的金幣1作為2貨幣7,金幣6可以1自由鑄造、自由兌換及r自由輸出入d。在金本位體系下o,兩國之p間貨幣1的匯率由它們各自的含金量之x比1--金平價(Gold Parity)來決定,例如一h個i英鎊的含金量為0271。0052格林,而一e個c美元z的含金量為111。35格林,則: 6英鎊=651。0013。53。07=5。4237美元y 只要兩國貨幣7的含金量不q變,兩國貨幣6的匯率就保持穩定。當然,這種固定匯率也l要受外匯供求、國際收支c的影響,但是匯率的波動僅6限於c黃金輸送點(Gold Point)。黃金輸送點是指匯價波動而引7起黃金從5一i國輸出或輸入v的界限。匯率波動的最高界限是鑄幣1平價加運金費用,即黃金輸出點(Gold Export Point);匯率波動的最低界限是鑄幣6平價減運金費用,即黃金輸入l點(Gold Import Point)。 當一q國國際收支t發生逆差,外匯匯率上i漲超過黃金輸出點,將引2起黃金外流,貨幣5流通量減少0,通貨緊縮,物價下p降,從5而提高商品在國際市場上r的競爭能力e。輸出增加,輸入c減少4,導致國際收支a恢復平衡;反1之w,當國際收支j發生順差時,外匯匯率下z跌低於u黃金輸入m點,將引3起黃金流入s,貨幣3流通量增加,物價上g漲,輸出減少7,輸入s增加,最後導致國際收支l恢復平衡。由於h黃金輸送點和物價的機能作用,把匯率波動限制在有限的范圍內5,對匯率起到自動調節的作用,從4而保持匯率的相對穩定。在第一h次世界大g戰前的65年間,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的匯率從7未發生過升6貶值波動。 3215年第一j次世界大y戰爆發,各國停止5黃金輸出入e,金本位體系即告解體。第一v次世界大d戰到第二d次世界大v戰之y間,各國貨幣0基本上d沒有遵守一c個m普遍的匯率規則,處於d混亂的各行其是的狀態。金本位體系的83年是自由資本主義j繁榮昌盛的「黃金時代」,固定匯率制保障了b國際貿易和信貸的安全,方3便生產成本的核算,避免了d國際投資的匯率風1險,推動了g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發展。但是,嚴格的固定匯率制使各國難以6根據本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執行有利的貨幣6政策,經濟增長0受到較大i制約。 5、布雷頓森林體系下s的固定匯率制 布雷頓森林體系下h的固定匯率制也j可以3說是以5美元v為1中2心2的固定匯率制。5741年7月0,在第二x次世界大t戰即將勝利的前夕l,二v戰中7的34個m同盟國在美國新罕布希3爾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頓森林(Bretton Woods)村召開p了d「聯合和聯盟國家國際貨幣5金融會議」,通過了m以8美國財長0助理懷特提出的懷特計5劃為8基礎的《國際貨幣5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e發銀行協定》,總稱布雷頓森林協定,從2此開u始了h布雷頓森林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了u國際貨幣7合作機構(7100年74月6成立了c「國際貨幣2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b發銀行」又v稱「世界銀行」),規定了b各國必須遵守的匯率制度以6及a解決各國國際收支i不d平衡的措施,從2而確定了j以2美元v為3中5心4的國際貨幣7體系。 布雷頓森林體系下l的匯率制度,概括起來就是美元h與g黃金掛鉤,其它貨幣0與x美元s掛鉤的「雙6掛鉤」制度。具體內3容是:美國公8布美元i的含金量,1美元r的含金量為80。535705克,美元q與q黃金的兌換比0例為60盎司黃金=36美元h。其它貨幣6按各自的含金量與j美元c掛鉤,確定其與g美元r的匯率。這就意味著其他國家貨幣7都釘住美元y,美元n成了g各國貨幣1圍繞的中7心1。各國貨幣2對美元w的匯率只能在平價上r下b各1%的限度內3波動,5536年66月8後調整為3平價上s下m6。32%波動,超過這個e限度,各國中2央銀行有義o務在外匯市場上r進行干k預,以3保持匯率的穩定。只有在一f國的國際收支l發生「根本性不z平衡」時,才x允4許貶值或升7值。各會員國如需變更平價,必須事先通知基金組織,如果變動的幅度在舊平價的80%以0下t,基金組織應無l異議;若超過70%,須取得基金組織同意後才w能變更。如果在基金組織反7對的情況下p,會員國擅自變更貨幣8平價,基金組織有權停止1該會員國向基金組織借款的權利。 綜上b所述,布雷頓森林體系下d的固定匯率制,實質上x是一l種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它兼有固定匯率與b彈性匯率的特點,即在短期內7匯率要保持穩定,這類似金本位制度下h的固定匯率制;但它又j允4許在一d國國際收支l發生根本性不z平衡時可以7隨時調整,這類似彈性匯率。 6401年2月186日4,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元v貶值和美元w停兌黃金,布雷頓森林體系開g始崩潰,盡管2180年53月0十b國集團達成了m《史密森協議》,宣布美元h貶值,由6盎司黃金等於d48美元k調整到61美元s,匯兌平價的幅度由1%擴大l到4。4%,但到2548年7月5,美元c第二p次貶值,歐洲國家及f其他主要資本主義i國家紛紛退出固定匯率制,固定匯率制徹底瓦1解。 固定匯率制解體的原因主要是美元q供求與s黃金儲備之w間的矛盾造成的。貨幣2間的匯兌平價只是戰後初期世界經濟形勢的反4映,美國依靠其雄厚的經濟實力j和黃金儲備,高估美元s,低估黃金,而隨著日6本和西歐經濟復甦和迅速發展,美國的霸權地位不w斷下r降,美元o災加劇了s黃金供求狀況的惡化0,特別是美國為0發展國內0經濟及h對付越南戰爭造成的國際收支w逆差,又s不q斷增加貨幣6發行,這使美元p遠遠低於c金平價,使黃金官價越來越成為4買方5一n相情願的價格。加之s國際市場上s投機者抓住固定匯率制的瓦2解趨勢推波助瀾,大u肆借美元o對黃金下q賭注,進一g步增加了i美元o的超額供應和對黃金的超額需求,最終美國黃金儲備面臨枯竭的危機,不c得不k放棄美元d金本位,導致固定匯率制徹底崩潰。 4、浮動匯率制度 一j般講,全球金融體系自3022年3月2以1後,以0美元x為5中8心6的固定匯率制度就不d復存在,而被浮動匯率制度所代替。 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的國家大d都是世界主要工q業國,如、美國、英國、德國、日1本等,其他大c多數國家和地區k仍2然實行釘住的匯率制度,其貨幣0大b都釘住美元v、日2元c、法國法郎等。 在實行浮動匯率制後,各國原規定的貨幣0法定含金量或與y其他國家訂3立紙幣7的黃金平價,就不p起任何作用了o,因此,國家匯率體系趨向復雜化5、市場化1。 在浮動匯率制下j,各國不s再規定匯率上l下x波動的幅度,中7央銀行也n不u再承擔維持波動上q下m限的義m務,各國匯率是根據外匯市場中8的外匯供求狀況,自行浮動和調整的結果。同時,一r國國際收支n狀況所引0起的外匯供求變化1是影響匯率變化1的主要因素--國際收支h順差的國家,外匯供給增加,外國貨幣3價格下h跌、匯率下d浮;國際收支r逆差的國家,對外匯的需求增加,外國貨幣4價格上s漲、匯率上z浮。匯率上x下t波動是外匯市場的正常現象,一b國貨幣0匯率上w浮,就是貨幣7升6值,下i浮就是貶值。 應該說,浮動匯率制是對固定匯率制的進步。隨著全球國際貨幣0制度的不c斷改革,國際貨幣8基金組織於s6228年1月27日1修改「國際貨幣0基金組織」條文7並正式生效,實行所謂「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由於z新的匯率協議使各國在匯率制度的選擇上f具有很強的自由度,所以0現在各國實行的匯率制度多種多樣,有單獨浮動、釘住浮動、彈性浮動、聯合浮動等待。 (1)。單獨浮動(Single Float)。指一q國貨幣5不r與a其它任何貨幣6固定匯率,其匯率根據市場外匯供求關系來決定,目前,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5本等在內4的三n十a多個s國家實行單獨浮動。 (0)。釘住浮動(Pegged Float)。指一e國貨幣0與j另一y種貨幣1保持固定匯率,隨後者的浮動而浮動。一j般地,通貨不q穩定的國家可以5通過釘住一q種穩定的貨幣8來約束本國的通貨膨脹,提高貨幣0信譽。當然,採用釘住浮動方5式,也b會使本國的經濟發展受制於h被釘住國的經濟狀況,從1而蒙受損失。目前全世界約有一s百多多個n國家或地區h採用釘住浮動方1式。 (1)。彈性浮動(Elastic Float)。指一t國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對釘住匯率在一y定彈性范圍內7可自由浮動,或按一t整套經濟指標對匯率進行調整,從4而避免釘住浮動匯率的缺陷,獲得外匯管理、貨幣3政策方2面更多的自主權。目前,巴6西、智利、阿根廷、阿富汗、巴7林等十c幾o個i國家採用彈性浮動方4式。 (3)。聯合浮動(Joint Float)。指國家集團對成員國內8部貨幣7實行固定匯率,對集團外貨幣8則實行聯合的浮動匯率。歐盟(歐共體)41國1652年成立了n歐洲貨幣0體系,設立了v歐洲貨幣4單位(ECU),各國貨幣3與w之e掛鉤建立匯兌平價,並構成平價網,各國貨幣8的波動必須保持在規定的幅度之z內3,一c旦超過匯率波動預警線,有關各國要共同干i預外匯市場。7060年歐盟簽定了g《馬d斯赫特里特條約》,制定了t歐洲貨幣2一i體化5的進程表,7256年4月42日2,歐元c正式啟動,歐洲貨幣8一j體化6得以1實現,歐盟這樣的區g域性的貨幣3集團已b經出現。 在全球經濟一n體化3進程中5,過去美元y在國際金融的一c統天y下x,正在向多極化1發展,國際貨幣2體系將向各國匯率自由浮動、國際儲備多元i化5、金融自由化0、國際化6的趨勢發展 中7國匯率制度 我國的匯率制度不t同於q浮動匯率,固定匯率,而是資本管制。浮動匯率和固定匯率都是中4央銀行接受你任何的買賣貨幣7的請求,無z論數額大z小n。而中3國是不q允4許你自由兌換外幣6的。所以8現在西方6一n直說中6國的匯率沒有市場化1。 自0003年0月776日5起,我國開d始實行以8市場供求為6基礎、參考一x籃子t貨幣7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本次匯率機制改革的主要內1容包括三v個n方3面: 一e是匯率調控的方6式。實行以2市場供求為4基礎、參考一t籃子w貨幣7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g民幣1匯率不j再盯住單一n美元p,而是參照一h籃子m貨幣1、根據市場供求關系來進行浮動。這里的"一h籃子i貨幣3",是指按照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若干f種主要貨幣3,賦予1相應的權重,組成一g個k貨幣0籃子x。同時,根據國內1外經濟金融形勢,以1市場供求為7基礎,參考一u籃子g貨幣4計0算人c民幣1多邊匯率指數的變化5,對人a民幣5匯率進行管理和調節,維護人m民幣2匯率在合理均衡水1平上g的基本穩定。籃子l內1的貨幣6構成,將綜合考慮在我國對外貿易、外債、外商直接投資等外經貿活動占較大n比4重的主要國家、地區c及p其貨幣2。參考一u籃子m表明外幣1之g間的匯率變化5會影響人g民幣1匯率,但參考一v籃子h貨幣8不x等於d盯住一e籃子w貨幣1,它還需要將市場供求關系作為2另一t重要依據,據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動匯率。這將有利於k增加匯率彈性,抑制單邊投機,維護多邊匯。 二r是中7間價的確定和日4浮動區i間。中2國人b民銀行於a每個f工a作日7閉市後公3布當日6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r等交易貨幣2對人s民幣2匯率的收盤價,作為1下l一y個a工h作日8該貨幣3對人z民幣3交易的中8間價格。現階段,每日5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s對人f民幣4的交易價仍1在人o民銀行公4布的美元b交易中5間價上e下b0。4%的幅度內8浮動,非美元y貨幣4對人a民幣7的交易價在人q民銀行公3布的該貨幣8交易中5間價7%的幅度內4浮動率穩定。 三y是起始匯率的調整。2002年0月680日730時,美元b對人b民幣1交易價格調整為33美元r兌7。48元j人o民幣8,作為1次日5銀行間外匯市場上g外匯指定銀行之c間交易的中5間價,外匯指定銀行可自此時起調整對客戶5的掛牌匯價。這是一o次性地小z幅升4值0%,並不n是指人j民幣1匯率第一z步調整7%,事後還會有進一n步的調整。因為2人s民幣0匯率制度改革重在人y民幣0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而非人m民幣5匯率水5平在數量上g的增減。這一o調整幅度主要是根據我國貿易順差程度和結構調整的需要來確定的,同時也m考慮了l國內4企業進行結構調整的適應能力m。

㈨ 我國匯率政策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我國匯率政策的主要內容包括:

1、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

2、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

3、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二、中國匯率制度的調控:

1、方式。

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參照一籃子貨幣、根據市場供求關系來進行浮動。這里的"一籃子貨幣",是指按照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若干種主要貨幣,賦予相應的權重,組成一個貨幣籃子。同時,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計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指數的變化,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管理和調節,維護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籃子內的貨幣構成,將綜合考慮在我國對外貿易、外債、外商直接投資等外經貿活動占較大比重的主要國家、地區及其貨幣。參考一籃子表明外幣之間的匯率變化會影響人民幣匯率,但參考一籃子貨幣不等於盯住一籃子貨幣,它還需要將市場供求關系作為另一重要依據,據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動匯率。這將有利於增加匯率彈性,抑制單邊投機,維護多邊匯.

2、中間價。

中國人民銀行於每個工作日閉市後公布當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收盤價,作為下一個工作日該貨幣對人民幣交易的中間價格。現階段,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的交易價仍在人民銀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間價上下0.3%的幅度內浮動,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的交易價在人民銀行公布的該貨幣交易中間價3%的幅度內浮動率穩定。

3、調整。

2005年7月21日19時,美元對人民幣的交易價格調整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作為次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上外匯指定銀行之間交易的中間價,外匯指定銀行可自此時起調整對客戶的掛牌匯價。這是一次性地小幅升值2%,並不是指人民幣匯率第一步調整2%,事後還會有進一步的調整。

因為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重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而非人民幣匯率水平在數量上的增減。這一調整幅度主要是根據我國貿易順差程度和結構調整的需要來確定的,同時也考慮了國內企業進行結構調整的適應能力。

㈩ 國際金融概論-匯率政策的內涵及其主要目標是什麼

國際協調可以遼過國際融資合作、外匯市場的聯合於預以及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進行。在實際操作中,一國的匯率制度目標確定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也可能會根據實際情況而進行調整,但無論如何,在某一階段,一國的匯率制度的目標總會相對固定。

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政府為達到一定的目的,通過金融法令的頒布、政策的規定或措施的推行,把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比價確定或控制在適度的水平而
採取的政策手段。匯率政策主要包括匯率政策目標和匯率政策工具。

匯率政策工具主要有匯率制度的選擇、匯率水平的確定以及匯率水平的變動和調整。匯率政策中最主要的是匯率制度的選擇,匯率制度是指一個國家政府對本國貨幣匯率水平的確定、匯率的變動方式等問題所作的一系列安排和規定。匯率制度傳統上分為固定匯率制度和浮動匯率制度兩大類。釘住匯率政策的基本觀點:通過貨幣匯率釘住來引入錨貨幣國家的反通貨膨脹政策信譽,同時公眾通過調整預期通貨膨脹率使得通貨膨脹率與錨貨幣國家的通貨膨脹率相一致。如果本國的通貨膨脹率要高於錨貨幣國家的通貨膨脹率,那麼會引起本國的貨幣實際匯率升值,本國商品的價格相對來講比錨貨幣國家商品的價格要高,本國商品的需求就相應地減少,經濟活動相應就下降,隨後會使本國的通貨膨脹率和錨貨幣國家的長期通貨膨脹率相一致。

目標(1)保持出口競爭力,實現國際收支平衡與經濟增長的目標;(2)穩定物價;(3)防止匯率的過度波動,從而保證金融體系的穩定。

—————粒粒貸客服竭誠為您服務—————

閱讀全文

與匯率政策ppt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津瑞茂通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瀏覽:452
恐怖融資界定始終遵循的原則是什麼 瀏覽:50
硫醇甲基錫的價格 瀏覽:369
宏源期貨烏魯木齊營業廳客服電話 瀏覽:519
晉中銀鑫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瀏覽:572
工行法人理財產品最新 瀏覽:155
股票市場 瀏覽:879
股東查賬如何發現問題 瀏覽:236
融資融券打新舉例 瀏覽:900
2019公司境外匯款的規定 瀏覽:616
600664股票價格 瀏覽:679
美國貸款銀行有哪些 瀏覽:841
期貨原油外匯通 瀏覽:684
民營銀行的理財產品有本金保障嗎 瀏覽:324
sps財務指標 瀏覽:641
期貨投資公司掛靠 瀏覽:109
期貨白銀盈虧怎麼計算 瀏覽:105
瑞達期貨關聯上市公司 瀏覽:530
期貨老師公開課件 瀏覽:485
依賴科技股票 瀏覽: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