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超發貨幣如何刺激出口超發以後本國產品的成本金額也會因為通貨膨脹而提高啊,其實際的成本轉化為外幣的
兩方面來說,第一,超發貨幣產生的貶值是個過程,產品生產也有個過程。同樣是一美元但正常情況人民幣貶值,結算人民幣是多點的。目前人民幣對內貶值對外升值,企業從此角度沒有刺激出口。其二從量的角度里說是刺激的,特別是兩頭在外的企業相對好些按美元采購和銷售,同時享受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個人認為也是消耗美元的辦法
❷ 國家的匯率是如何控制的
具體如下:
(1)運用財政金融手段,減少政府開支,提高存款准備率,提高利率,以緊縮經濟,促進擴大出口,減少進口。
(2)通過本國貨幣法定貶值,降低本國貨幣對外匯率,從而降低本國出口商品的成本,有利於增加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擴大國際市場;同時,提高進口商品的價格,減少國內對進口商品的需求。
(3)在進口方面發放進口許可證,憑進口許可證購買所需外匯。
(4)採用進口配額制,對一定時期內進口商品的數量和金額加以限制,對超過配額部分不準進口或徵收高關稅或罰款。
(5)進口存款制,是對某些限制進口商品要求進口商預交一定金額的進口存款作為無息存款。有些國家還規定進口方必須獲得出口方所提供的一定數量的出口信貸或提高開出信用證押金等方式限制進口。
(6)在出口方面給予出口信貸、出口補貼,鼓勵出口。
(7)管制資本輸出入。即根據經濟情況變化,有時採取一些措施鼓勵資本輸出,限制資本輸入。通常情況下,發達國家多實行限制資本輸入鼓勵資本輸出的政策;發展中國家多採取鼓勵資本輸出限制資本輸入的政策。
(8)建立外匯平準基金。當國際收支發生逆差,表現在國內外匯市場上就是外匯供不應求,外匯匯率必然上升。此時,中央銀行拋出外匯,阻止匯率繼續上揚;當國際收支出現順差而引起外匯匯率下跌時,買進外匯,防止匯率繼續下跌。這種外匯買賣活動,在國家不直接規定匯率變動幅度的情況下對匯率起到了緩沖和穩定作用。但是,這種方式只能對國際收支的短期逆差效果顯著,而對長期逆差作用不大。因為外匯平準基金數額有限,無法供應長期的外匯市場需求。
❸ 匯率如何操縱
呵呵 外匯無法操縱 除非是國家級的資金出動 一般銀行只能影響一小段時間內的波動 無法影響大勢
❹ 超發貨幣如何刺激出口
超發貨幣,可是本國貨幣相對於外幣貶值,本幣匯率下降,意味著同樣多的外幣可以兌換更多的本幣,也就意味著同樣多的外幣可以購買更多的本國商品。所以,超發貨幣可以刺激出口。
❺ 為什麼匯率降低會刺激出口 刺激經濟
厄我不是專業學經濟學的人。。。我說說我的理解哈~簡單的來說匯率降低了,也就是人民幣相對不值錢了,那麼中國出口商品的成本就下降了(用美元計算)。假設原來1美元=6人民幣,中國某產品成本是6塊錢rmb,那在國外買比如美國,就是1美元的成本(不考慮其他成本),假設匯率下降1美元=7人民幣,那麼還是同樣的產品,在中國的成本還是6元,而在美國成本就小於1美元,那麼產品成本降低了競爭力就加強了,所以有利於出口。。。。呵呵個人理解有點亂,見諒~
❻ 如何通過匯率來調節一國進出口貿易
匯率是進出口貿易調節的最主要手段。舉例說明如下:
1、調低匯率,即低估本幣,將刺激出口,抑制進口。如美元:人民幣匯率調低至1:10,對出口來講,每個美元可以兌換10元人民幣,與實際匯率1:7.8相比,每個美元多收入2.2元人民幣。出口人有兩個選擇:或保持原美元成交價不變,享受RMB2.2/USD的額外收益,或降低美元成交價,這樣既保持匯率調整前的利潤率不變,又加強了競爭力。這是對進口來講,原來只需要7.8元人民幣就可以從銀行換回一個美元,現在卻要付出10元人民幣才行。每換一個美元就要多付出2.2元人民幣。進口人別無選擇。
2、調高匯率,即高估本幣,將刺激進口,抑制出口。如美元:人民幣匯率調高至1:5,對出口來講,每個美元只能兌換5元人民幣,與實際匯率1:7.8相比,每個美元少收入2.8元人民幣。出口人別無選擇。對進口來講,原來需要7.8元人民幣才可以從銀行換回一個美元,現在只需要付出5元人民幣就行,每換一個美元就可以少付出2.8元人民幣。進口人有兩個選擇:或保持原美元成交價不變,享受RMB2.8/USD的額外收益,或提高美元成交價,這樣既保持匯率調整前的利潤率不變,又加強了競爭力。當然,除非是賣方市場的商品,進口人提價的情況比出口人降價的情況少得多。
❼ 疲軟的匯率為什麼會刺激出口需求
匯率低,也就是說相對「價廉」了,成本降低,當然會刺激出口!
反之,象現自的人民幣,匯率攀升,就不利於出口,原因很簡單,「太貴」了。
❽ 想知道銀行外匯操控案中交易員是怎樣操控匯率的,匯率又是怎麼才能向著他們想要的方向波動的,請具體一點
外匯價格是操控不了的,由於外匯市場過於龐大,是任何資金都無力操控外匯價格。就算索羅斯的全部資金在1小時之內進入市場也不過激起一朵水花而已。銀行的交易員他們也只能順勢而為,搞跨巴林銀行的魔鬼交易員他以為可以依靠自己掌握的龐大資金來抗過虧損,於是隱瞞虧損事實,逆勢加倉,結果使有230年歷史的巴林銀行倒閉。
❾ 一戰後,德國如何利用匯率政策刺激出口
政府就使馬克匯率貶值,增加出口,並通過財政政策刺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