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固定匯率制度下,國民收入變化可以調節國際收支呢
在固定匯率制下,貨幣當局會在固定的匯率水平通過調整外匯儲備來消除外匯市場供求缺口,相應通過貨幣供應量變動調節經濟不平衡。
在本國產品國際競爭力下降時,固定匯率制下,通過貨幣供應量的變動進而本國價格水平的變動來調節,價格水平變動也會造成國民收入變動。(比如本國產品國際競爭力下降是由於生產出口產品的部門的勞動生產率提高緩慢導致的成本過高所致,固定匯率制下,相關產業部門被迫主動採取措施降低成本、提高技術水平。)
而浮動匯率制則是完全通過匯率變動來調節。(在上述情況下,浮動匯率制下的本幣貶值,在短期可增加出口,但長期不利於本國產品競爭力。)
B. 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的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起源
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adjustable pegged exchange rates)源於1944的布雷頓森林協定(Bretton Woods system)。在這種體制中,各國的匯率既可以保持穩定又可以具有靈活性。在短期,各國可以使用外匯穩定基金把匯率維持在固定的水平;而在長期,則通過貶值和升值保持收支平衡。
C. 為什麼布雷頓森林體系中的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制會難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一)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主要內容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建立一個永久性的國際金融機構,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布雷頓森林體系賴以生存和得以正常運行的中心組織。該體系賦予基金組織監督、磋商和融通資金三項主要職能。即監督成員國貨幣的匯率,審批貨幣平價變更;協調各國重大金融問題,以促進國際金融合作;管理基金,為國際收支逆差成員國提供融資。2.實行美元——黃金本位制下的固定匯率布雷頓森林體系規定以黃金作為基礎,並把美元當作關鍵國際儲備貨幣。具體做法是:美元與黃金掛鉤,確定1盎司黃金摺合35美元的黃金官價。各國政府或是中央銀行有權可以隨時用美元向美國按官價兌換黃金。其他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即各國確定本國貨幣對美元的金平價,有義務維持對美元的固定匯率。該平價一經確認便不得隨意變更,其波動幅度要維持在貨幣平價的±1%的范圍之內。實際上,這種雙掛鉤制度下,各國貨幣通過美元與黃金建立起了聯系,使得美元取得了等同黃金的世界貨幣地位。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貨幣制度實質上是一種以美元——黃金為基礎的國際金匯兌本位制,其匯率制度則是釘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3.規定國際收支失衡的調節機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要向國際收支逆差成員國提供短期資金融通,以協助其解決國際收支的困難。同時也規定了順差國也有調節其國際收支的義務。4.取消外匯管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規定,成員國不得限制國際收支經常項目的支付或清算,不得採取歧視性的貨幣措施,對其他成員國在經常項目下結存的本國貨幣應保證兌換,並在自由兌換的基礎上實行多邊支付。5.設立稀缺貨幣條款規定當某一成員國的國際收支出現持續的大量順差時,該順差國的貨幣可以被宣布為「稀缺貨幣(Scarce Currency)」,並按逆差國的需要進行限額分配,逆差國也有權對稀缺貨幣採取臨時性的限制兌換措施。(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缺陷1.美國可利用該國際貨幣制度牟取特殊利益這首先表現為美國可獲取鑄幣銳。鑄幣稅是指發行貨幣獲得的凈收益,即鑄幣或紙幣面值超過金銀條塊鑄造成本或紙幣印刷成本給貨幣發行者帶來的利益。美國只要開動印刷機,就可以支配相當於美元面值的他國實際資源,包括進口和購買他國企業。其次,它增強了美國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各國所持有的美元外匯儲備往往會以美元存款或購買美國國庫券等形式流入美國,美元債權債務的清算也往往通過美國的金融機構,美國可利用這種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獲取諸多利益。第三,它使美國在一定程度上操縱其他國家的貨幣政策。例如,當美元大量外流時,其他國家為維持固定匯率,需要政府出面收購美元,在外匯儲備大量增加時,不得不實行通貨膨脹政策。2.國際清償能力供應與美元信譽二者不可兼得,即所謂的特里芬難題美國經濟學家特里芬在研究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運行時,發現了一個問題:該貨幣制度運行的必要條件是人們對美元有信心,為了保證美元信譽,美國需要維持國際收支平衡;另一方面,該貨幣制度運行的另一項必要條件是保證國際清償能力的供應,為此美元需要大量外流,而這又意味著美國必須持續存在巨額國際收支逆差,並導致人們對美元喪失信心。3.該國際貨幣制度的國際收支調節機制過分依賴於國內政策手段,而限制匯率政策等手段的運用從原則上看,布雷頓森林體系屬於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各國政府有法定升值或法定貶值的餘地。但是在其運行過程中,國際貨幣基金實際上很少允許會員國運用匯率政策調節國際收支。各國通過財政、貨幣政策進行調節,往往給經濟運行帶來其他方面的消極影響,使其經濟政策自主權受到限制。4.在特定時期,它會引發特大規模的外匯投機風潮在這種貨幣制度下,外匯投機具有收益和風險的不對稱性。國際貨幣基金只允許各國在國際收支逆差十分嚴重時實行貨幣貶值政策,匯率運動的方向是單向的,故外匯投機行為幾乎沒有多少外匯風險。又由於在固定匯率制下貶值幅度往往較大,故外匯投機一旦成功可獲額外高的收益。在布雷頓森林體系時期發生的美元危機和英鎊危機中,這些外匯投機行為都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D. 美元等同於黃金,實行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制度,是什麼特徵
布雷頓森林體系
國際金本位制
牙買加體系
國際金塊—金匯兌本位制
E. 什麼叫固定匯率制,浮動匯率
以中國為例,2005年匯率改革前,中國一直把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匯率政策性固定在一個比值,如2005年為8.2765,這就是固定匯率。2005年匯改以後,人民幣走上了市場化的升值之路,這就是浮動匯率。
從下面2003年至今的美元對人民幣走勢圖上可以看得比較清楚。
下面是來自網路的名詞解釋:
固定匯率是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家貨幣的兌換比率基本固定的匯率,固定匯率並非匯率完全固定不動,而是圍繞一個相對固定的平價的上下限范圍波動,該范圍最高點叫「上限」,最低點叫「下限」。當匯價漲或跌到上限或下限時,政府的中央銀行要採取措施,使匯率維持不變。在19世紀初到20世紀30年代的金本位制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到70年代初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都實行固定匯率制。
浮動匯率指一國貨幣同他國貨幣的兌換比率沒有上下限波動幅度,而由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自行決定。1971年8月15日,美國實行新經濟政策,任由美元匯率自由浮動,到1973年,各國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度。也正是從那時開始,外匯市場隨著各種匯率的不停的浮動而不斷發展。
浮動匯率按政府是否干預,分為自由浮動匯率和管理浮動匯率兩種。在現實生活中,政府對本國貨幣的匯率不採取任何干預措施,完全採取自由浮動匯率的國家幾乎沒有。由於匯率對國家的國際收支和經濟的均衡有重大影響,各國政府大多通過調整利率、在外匯市場上買賣外匯以及控制資本移動等形式來控制匯率的走向。
F. 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的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的特徵
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的主要特徵:各國貨幣相互聯系,為商業和金融交易提供穩定的匯率。當國際收支失衡時,各成員國原則上同意,盡可能長時間地保留現有平價。它們首先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矯正收支失衡。但是,如果消除收支的持續失衡意味著要使國內經濟遭受嚴重的破壞,如通貨膨脹或失業,那麼,成員國可以採用改變釘住匯率的方式,消除這種根本性失衡。釘住匯率變動10%以內,無需經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批准。超過10%則需徵得貨幣基金組織的同意。
G. 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的介紹
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adjustable peg system / adjustable pegged exchange rates / Adjustable Peg)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概述:通常,各國既不會採用完全的固定匯率制,也不會完全讓匯率由市場的供求力量來決定,而是有限度地追求匯率的靈活性,就是所謂的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
H. 固定匯率制度下使用匯率調節的主要手段有
應該是B、C、D
說A的簡直是扯淡。固定匯率制下貨幣政策無效。貨幣政策會提高或降低利率,吸引或擠出國際資本,造成貨幣升值或貶值壓力,央行被迫反向操作進行貨幣干預以穩定匯率。
B、C很明顯,D可以理解成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借款。在央行需要動用外匯儲備緊縮本幣,提升匯率的時候,當外匯儲備不足,需要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借款
看看中級宏觀經濟學的書就足夠了。
I. 什麼是固定匯率制
固定匯率制:
固定匯率制指一國貨幣與美元或其他貨幣保持固定匯率的制度。
固定匯率(fixed exchange rate)是在金本位制度下和布雷頓森林體系下通行的匯率制度,這種制度規定本國貨幣與其他國家貨幣之間維持一個固定比率,匯率波動只能限制在一定范圍內,由官方干預來保證匯率的穩定。
固定匯率是基本固定,匯率的波動幅度限制在一個規定的范圍內的匯率。在金本位制下,黃金輸送點是匯率波動的界限。二戰以後,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會員國的貨幣平價一律以一定數量的黃金或美元來表示,成員國的貨幣匯率,僅能按金平價之比在一定幅度內作上下限各1%的浮動。當某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波動超過這一幅度時,該國官方有義務將匯率波動限制在規定上下限之內。
浮動匯率制
浮動匯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s)是指一國貨幣的匯率根據市場貨幣供求變化,任其自由漲落,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原則上不加限制,也不承擔義務來維持匯率的穩定,這樣的匯率就是浮動匯率制。
浮動匯率制的正式採用和普遍實行,是20世紀70年代後期美元危機進一步激化後開始的。
浮動匯率制按照國家是否干預外匯市場,可分為自由浮動(又稱「清潔浮動」)和管理浮動(又稱「骯臟浮動」)。
實際上,今天沒有哪個國際實行完全的自由浮動,而主要發達國家都對外匯市場進行不同程度的干預。
當前管理浮動匯率制的形式多種多樣,可分為單獨浮動和聯合浮動,也有的實行釘住政策的浮動匯率制。
在浮動匯率制度下,一國匯率變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除了經濟因素經常在發生作用外,也包括政治和心理方面的因素。
浮動匯率制的主要長處是防止國際游資沖擊,避免爆發貨幣危機;有利於促進國際貿易的增長和生產的發展;有利於促進資本流動等等。缺點是經常導致外匯市場波動,不利於長期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進行;不利於金融市場的穩定;基金組織對匯率的監督難以奏效,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依然得不到解決;對發展中國家更為不利。
浮動匯率制指一國中央銀行不規定本國貨幣與他國貨幣的官方匯率,聽任匯率由外匯市場自發地決定。
在浮動匯率制下,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有:
貨幣本身代表的價值、一國國際收支、利息率、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對外匯市場的干預、政治、心理、投機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