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遊記1~100回的回目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
第四回 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
第五回 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
第六回 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
第七回 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八回 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
附錄 陳光蕊赴任逢災 江流僧復仇報本
第九回 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
第十回 二將軍宮門鎮鬼 唐太宗地府還魂
第十一回 還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蕭禹正空門
第十二回 玄奘秉誠建大會 觀音顯象化金蟬
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雙叉嶺伯欽留僧
第十四回 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
第十五回 蛇盤山諸神暗佑 鷹愁澗意馬收韁
第十六回 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山怪竊袈裟
第十七回 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
第十八回 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行者降魔
第十九回 雲棧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經
第二十回 黃風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
第二十一回 護法設庄留大聖 須彌靈吉定風魔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凈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聖試禪心
第二十四回 萬壽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觀行者竊人參
第二十五回 鎮元仙趕捉取經僧 孫行者大鬧五庄觀
第二十六回 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
第二十七回 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
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群妖聚義 黑松林三藏逢魔
第二十九回 脫難江流來國土 承恩八戒轉山林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馬憶心猿
Ⅱ 《西遊記》中唐僧用″緊箍咒」是如何帶在孫悟空頭上的,又是如何取下的請簡要
金箍咒是放在觀音菩薩花帽里騙他戴上的,到達西天取到真經功德圓滿自然消失的。
唐僧喻佛,悟空喻修行者,金箍咒喻佛所制的戒律,取得真經喻得道成佛,成佛後自然不需戒律,緊箍咒自然消失
Ⅲ 列舉《西遊記》唐曾師徒四人取經路上經歷的磨難,舉四個即可
《西遊記》唐曾師徒四人取經路上經歷的磨難有:
1、坎途逢三難:
黃風嶺上,颳起一陣怪風,唐僧被妖怪捉去。悟空為救師父,迎戰黃風怪,被妖風傷了雙眼。黎山老母變化的老媽媽醫好了悟空的眼睛。
悟空請來靈吉菩薩,收伏了黃毛貂鼠變成的黃風大王。師徒三人來到流沙河畔,悟空與等候取經人的沙悟凈幾番爭斗。觀音的徒弟木吒趕來,說明了情況,於是唐僧又收下沙悟凈為徒,師徒四人繼續西行。
2、偷吃人參果:
唐僧師徒到五庄觀投宿。清風、明月兩位道童奉師父鎮元大仙之命,將兩枚人參果捧送給唐僧。因果型酷似嬰兒,唐僧不敢食用。八戒慫恿悟空到園中偷來人參果,師兄弟一起分享。
二道童發現少了仙果,責罵唐僧師徒。悟空一怒,推倒了人參果樹。當夜,師徒四人匆匆離去,卻被從彌羅宮回來的鎮元大仙用法術將他們捉回去。悟空答應尋遍仙方,醫治果樹。
3、三打白骨精:
白骨夫人一心想吃唐僧肉,但又害怕孫悟空火眼金睛識破本相,於是三次分別變化為村姑、老婦和老翁,打動唐僧的憐憫之心。
唐僧果真上了白骨精的當,但三次均被孫悟空識破,金箍棒打「死」。唐僧認為孫悟空濫殺無辜,決心趕走悟空。一紙貶書在手,悟空熱淚盈眶。唐僧想起往日師徒之情,也不免傷心落淚。
4、除妖烏雞國:
烏雞國「國王」冷落皇後,又不許太子和母後相見,往日的夫妻、父子情似乎都已付之流水。唐僧師徒投宿禪寺,夜半時分,唐僧恍惚入夢。
只見芭蕉樹下一口古井,青煙中一位已故的國王時隱時現,向唐僧訴說了被妖道推落井中的往事,懇請為他復仇。在太子進香之時,唐僧將太子請入禪房,出示已故國王交給唐僧的信物,太子偷偷與母後見面,述說了真情。
5、鬥法降三怪:
師徒四人來到車遲國。國王寵信三位道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封他們為國師。他們作威作福,欺壓僧人,悟空大為不平,設計戲耍國師。
悟空攜八戒、沙僧潛入三清殿,三人分坐神位,盡情享用供品。三位國師以為三清顯聖,連連祈禱長生。悟空、八戒、沙僧以尿水作聖水賞賜給三位國師。
Ⅳ 《西遊記》列舉師徒四人取經路上經歷的磨難,舉四個即可。
唐僧師徒四人去往西天取經,一路上風餐露宿,跋山涉水,一共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才到達靈山取得了真經。
九九八十一難,難難讓唐僧師徒冒冷汗,難難不好闖。每一次難關都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有的難關還要到處搬救兵,實屬不易。可是,我認為最難的並不是降妖除魔斗妖精。三打白骨精,乃一女妖也。唐僧心善,誤解孫悟空,多念了幾次緊箍咒,後來誤會解除,師徒重歸於好,冰釋前嫌了。過火焰山,借芭蕉扇的過程中有一些曲折的插曲。路過女兒國,主要是唐僧過美人關的色戒考驗。很多難關只是考驗唐僧師徒的體力和心智方面的承受能力。其實最難的就是他們誤入小雷音寺,他們拜見了假的如來佛祖,受領了假的真經。此一難,看似尋常,實則最險的一難。你想如果不是渡河時烏龜使壞,經書弄濕了神鷹啄開袋子,抖露出經書。孫悟空一看,全部是白紙,上面一個經文都沒有。這才知道上當了,才返回去重新求取經書。要不然,他們順利返回東土大唐,那不是空跑西天一場嗎?
《西遊記》中九九八十一難,哪一難最難?當屬過通天河經書落水一難。
起因:師徒四人一路西行至通天河畔,眼望滔滔江水,長江大浪。就在師徒四人一籌莫展的時候,遠處游來一老龜。老龜得知師徒四人前往西天求取真經,請帶話詢問佛祖何時修煉成仙一事。
經過:師徒四人應下老龜託付之事,老龜為答謝恩情,親自送其過河。師徒四人至大雷音寺領取真經,歸來途中又遇大河阻礙。正在此時,久侯的老龜又出現眼前,師徒幾人高興地騎著老龜行至河中,老龜詢問帶話一事,師徒四人皆忘此事。老龜一怒,顛覆龜甲,師徒幾人連同經書落入水中。
結果:師徒幾人發現落水的經書乃無字白紙,收拾好後返回大雷音寺找佛祖評理。幾人正發牢騷時,佛祖道明緣由。師徒四人封佛後返回長安。
經書落水一難是八十一中最後一難,雖沒有路遇妖魔鬼怪般精彩,但也體驗了一番人生的大起大落,離成功越近的時候越是考驗。
《西遊記》中可謂難難艱險,一難一經典。經典永存,時光易逝。
Ⅳ 唐僧在《西遊記》里:「貧僧從東土大唐而來,到西天求取真經的」這句話一共說了多少次
24次。
唐僧為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中的人物,其原型為唐玄奘。
玄奘為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師,漢傳佛教歷史上最偉大的譯師。俗姓陳,本名褘,出生於洛州緱氏縣(今河南洛陽偃師境內)。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創作的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的長篇神魔小說。主要描寫了唐朝太宗貞觀年間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四弟子保護唐僧西行取經,沿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後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取材於《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和漢族民間傳說。
《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僅明代刊本就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譯版本十三種。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大量被譯為西文,西漸歐美,已有英、法、德、意、西、世(世界語)、斯(斯瓦希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文種。在國內外發表的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顯示,許多人對這部小說的評價極高。
Ⅵ 《西遊記》中西天取經的路線圖,急需
《西遊記》又稱央視86版《西遊記》,改編自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同名文學古典名著。是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出品的一部41集古裝神話劇。由楊潔執導,戴英祿,楊潔,鄒憶青共同編劇,六小齡童、徐少華、遲重瑞、汪粵、馬德華、崔景富、閆懷禮、劉大剛等主演,李世宏、李揚、張雲明、里坡等擔任主要配音。
該劇講述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僧輔保大唐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經,師徒四人一路搶灘涉險,降妖伏怪,歷經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終修正果的故事。
《西遊記》於1982年開拍,1986年春節在央視首播前11集,1988年25集播出;2000年,《西遊記續集》在央視開播; 2019年,《敢問路在何方》上映。
1986年春節一經播出,轟動全國,老少皆宜,獲得了極高評價,造就了89.4%的收視率神話,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電視劇,重播次數超過3000次,依然百看不厭,成為一部公認的無法超越的經典。
Ⅶ 什麼是去杠桿去杠桿背後的原理是什麼呢
去杠桿是什麼意思?去杠桿化通俗理解
1、通俗來講去杠桿就是減少負債。
去杠桿是什麼意思?去杠桿化通俗理解
1、通俗來講去杠桿就是減少負債。
2、定義:去杠桿是指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減少杠桿的過程,而“杠桿”指“使用較少的本金獲取高收益”。這種模式在金融危機爆發前為不少企業和機構所採用,但在金融危機爆發時會帶來巨大的風險。
3、實質:其實杠桿的本質就是負債。借入資金後投入經營,可以實現以小(少量資本金)搏大(更大的總資產),因此被形象地稱為加杠桿。所以,只要有債務融資,就會有杠桿。我們國家金融體系以間接金融為主,也就是以銀行信貸為主,信貸在社會融資總量中佔比最大,所以經濟中的杠桿小不了。
(7)西遊記的去杠桿擴展閱讀
1、中國經濟去杠桿化的關鍵是穩住債務,遏制個人負債率過分上升、企業債務明顯偏高和地方財政過分上漲。
2、美國債券之王比爾·格羅斯的最新觀點是,美國去杠桿化進程,已經導致了該國三大主要資產類別(股票、債券、房地產)價格的整體下跌。
3、格羅斯認為,全球金融市場目前處於去杠桿化的進程中,這將導致大多數資產的價格出現下降,包括黃金、鑽石、穀物這樣的東西。“我們經常說總有機會存在於市場的某個地方,但我要說現在不是時候。”
Ⅷ 原著西遊記中的鬥法降三怪過程。原著!!!過程200字就夠了。
太多了!超過兩百隻……你可以在書旗網搜索西遊記!第四十五回三清觀大聖留名車遲國猴王顯法
Ⅸ 西遊記的行進路線
唐三藏印度取經
行程路線:長安(今陝西西安)——秦州(今甘肅天水)——蘭州——涼州(今甘肅武威)——瓜州(今甘肅安西縣東南)——玉門關——伊吾(今新疆哈密)——高昌(今新疆吐魯番)——阿耆尼國(今新疆焉耆)——屈支國(今新疆庫車)——跋逯迦國(今新疆阿克蘇)——凌山(今天山穆蘇爾嶺)——大清池(今吉爾吉斯斯坦伊塞克湖)——素葉城(即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西南)——昭武九姓七國(都在今烏茲別克境內)——鐵門(烏茲別克南部茲嘎拉山口)——今阿富汗北境——大雪山(今興都庫什山)——今阿富汗貝格拉姆——巴基斯坦白沙瓦城——印度
歷史背景大體就是李世民剛剛當上皇帝,而此時唐朝的統治還不很穩固,常常受到西邊突厥人的騷擾,因為國力還不是很強,所以就只能以守為攻,嚴厲限制與西域各國的交流,因此唐玄奘在第一次申請出國的時候被官府以邊境不安為理由拒絕,後來他又申請了多次都被拒絕.於是就偷渡出境,接下來的過程和一樓的朋友說的差不多.
他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到達了印度(當時稱為天竺),在那爛陀寺潛心學習佛法,經過了十幾年的學習,對大乘佛教已經是非常的熟練了,那爛陀寺的僧人和他辯論佛法,沒有人能勝過他,於是玄奘准備歸國,印度國王對他盛情挽留,但是在玄奘的一再堅持下,終於回到了大唐.
回到唐朝之後,玄奘受到了唐王室的熱烈歡迎,唐太宗接見了他,勸他還俗,並且許之以高官厚爵,但玄奘不為所動,只是要求皇帝能為他安排一個地方,可以讓他翻譯從西域以及印度帶回來的佛經,於是唐太宗便讓他在大慈恩寺擔任住持並從事翻譯經書的工作,並下詔書調派全國著名的僧人協助玄奘譯經,這些僧人中就有與唐太宗的女兒高陽公主譜出一曲動人的愛情悲劇的辯機和尚.玄奘一邊翻譯經書一邊撰寫了《大唐西域記》,把西域的地理習俗風土民情作了詳細介紹,為後來唐朝對西域的幾次用兵,起到了很重大的作用.
Ⅹ 西遊記取經圖 路線圖概括四人所經歷的事件,遇到的人物或妖怪等
西遊記取經圖 路線圖
答:南瞻部洲大唐國—蛇盤山鷹愁澗—黑風山黑風洞—黃風嶺—流沙河—黑松林—烏雞國—車遲國—通天河—西梁女兒國—毒敵山琵琶洞—小雷音寺—小兒國—玉華州—豹頭山虎口洞—竹節山九曲盤桓洞—全平府慈雲寺—旻天縣—青龍山玄英洞—舍衛國布金寺—百腳山—銅台府—地靈縣華光行院—玉真觀—靈山大雷音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