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走高,是說人民幣升值嗎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走高,說明人民幣的價值升高,同樣多人民幣能換更多美元。
②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高意味著什麼
匯率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杠桿。因為一個國家生產的商品都是按本國貨幣來計算成本的,要拿到國際市場上競爭,其商品成本一定會與匯率相關。匯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響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成本和價格,直接影響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例如,一件價值100元人民幣的商品,如果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為8.25,則這件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就是12.12美元。如果美元匯率漲到8.50,也就是說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則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就是11.76美元。商品的價格降低,競爭力增強,肯定好賣,從而刺激該商品的出口。反之,如果美元匯率跌到8.00,也就是說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則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就是12.50美元。高價商品肯定不好銷,必將打擊該商品的出口。同樣,美元升值而人民幣貶值就會制約商品對中國的進口,反過來美元貶值而人民幣升值卻會大大刺激進口。
總結:
1. 匯率是兩種貨幣的相對價格;
2. 因此,匯率作為一種均衡價格,在供求圖由供求決定。把貨幣作為產品,買方和賣方共同決定。以美元為產品。當供大於求,人民幣對其匯率下降,美元貶值,因為這個時候買家有更強的議價能力;。當供小於求,人民幣對其匯率上升,美元升值,因為這個時候賣家有更強的議價能力
3. 顯然,這里的決定者就說了算。那麼這里的決定者,在供求關系改變時,很可能就不是一個人。比如,我們就假定我們中國人有很多人民幣,當人民幣升值時,美國人要我們的錢,感覺這時候我們議價能力強,我們說了算。但是人民幣貶值時,貌似就反過來,是美國人了。
③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持續走高;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走高。 一樣嗎
人民幣對美元走高才是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但也不是絕對的人民幣升值,如果人民幣和美元同時疲軟,但美元更軟,那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是走高,如果人民幣和美元都升值,但是美元升值更快,人民幣對美元還是會下降
④ 為什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 持續走高
我的理解是這樣的:首先,由於美國製造業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所以造成了長期的高失業率。而另一方面,中國卻還對美國保持著大量的出口。這就讓美國的藍領工人不滿了,因此將矛頭指向中國政府,說中國在幕後操縱匯率,得利了中國的出口,而打擊了美國的製造。因此迫於壓力,我們政府不得不調高匯率。還有很多原因吧,這只是其中一部分吧。不過,匯率問題往往是各國政治博弈的工具,哪有不操縱匯率的國家,可以說這是一場世界性的匯款大戰,我們有一個強大的敵人-----美國!
⑤ 美元對於人民幣的匯率持續走高什麼意思
利好:
1、人民幣購買力增強,海外並購能力增強;
2、外出旅遊、出國成本降低;
3、進口增加,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弊:
1、不利於出口;
2、外國投資減少;
另外,當美國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他們經常降低利率,以促進本國消費。
⑥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為何持續走高
2018年新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路走高,短短半個月時間最高漲幅一度超過1.2%,2017年全年人民幣上漲幅度為6.72%。1月15日,離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盤中最高觸及6.4155元,創2015年11月25日以來新高。
「歐元上漲是美元指數下跌的頭號原因。」劉健說,1月11日歐洲央行會議紀要公布,隨著歐洲經濟回暖超預期,歐洲央行有可能在今年9月份正式結束資產購買,並在4季度加息,受此影響,歐元連續走高。由於歐元在美元指數權重中佔比57%,歐元看漲帶動美元指數回調。
⑦ 為什麼說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走高,國家的外匯儲備就貶值,求具體解答
簡單的給你解釋下為什麼會虧損的道理吧!
國家的外匯儲備不是簡單的用人民幣去買的美元,國家的每一分外匯儲備都是用我們國家的商品換回來的。
中國出口商品到美國,美國的進口商就要向中國的工廠支付貨幣,而他們支付給我們的是美元,然後支付給我的美元不是工廠自己留在手上了,是通過兌換人民幣換給國家了,國家把這些美元一分一厘的攢在那,用於不時之需。
假如在去年的時候美元兌人民幣是 1:8 的匯率,那麼國家每存的 1美元,都是我們國家用8元人民幣的商品換回來的,如果國家儲備是2萬億,那麼我們在當時是用16萬億的人民幣換回來的。把這2萬億美元賣了,就應該換回相應16萬億人民幣的東西回來!
但如果美元兌人民幣跌到1:6了,那麼我們手上攢的2萬億美元就只能換回12萬億的人民幣了,還有4億白白蒸發了!
對於上面的數字演算法這個在這就不多說了,如果上面分析的你能懂,那麼那些數據你就能看懂了!
「問題補充:美元貶了,人民幣升了啊,再去購買更多的美元或者其他外匯幣種不行嗎」
答:上面說了,國家的美元儲備不是用人民幣直接換的,人民幣還不是國際貨幣,不能在世界上流通,在別人那就是一張廢紙,別人憑什麼跟你換!所以,中國要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
⑧ 為什麼美金兌人民幣逐漸升高
從1993年中國匯改,1美元兌人民幣8.6元到時下1美元兌換人民幣6.2元,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一再走高,不斷刷新歷史,成為國際金融的焦點。對於人民幣的升值很多經濟學家從中國的國家利益考慮認為利大於弊,反對美國干涉中國人民幣匯率,雖然人民幣升值的結果是不好的,但是我們不能否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升有其原因。
人民幣美元匯率升值
一、國民生產總值
一般來說,國民收入增加,促使消費水平提高,對本幣的需求也相應增加。如果貨幣供給不變,對本幣的額外需求將提高本幣價值,造成外匯貶值。眾所周知,我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國民收入不斷提高。隨著經濟的增長生產力的提高,出口不斷增加和外匯供給不斷增多(目前外匯儲備據世界第一位),本國投資利潤率高,將吸引外資進入,這將增加外匯供給,導致外幣貶值。本幣升值。雖然我們不能否認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多年來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的事實,但是我們更得承認,多年來我們中國在GDP 總量上對世界經濟產生的影響。所以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在如今看來遠超美國。
二、國際收支
一國國際收支的順差會導致外匯的供給增加,導致匯率下降,即人民幣對於美元升值。自2005年到今,我國的國際收支一直保持較大的順差。尤其是我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保持的「雙順差」占總順差比例一直很大。這是我國國際收支最顯著的特徵。其實自 2000年起,我國國際收支總順差就逐年擴大,2007年達到4453億美元的歷史最高值,年均增長53%。2008年上半年,國際收支繼續保持較大順差,但增長勢頭有所緩和。這主要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年上半年,我國經濟發展所處的外部環境惡化。美國次貸危機繼續對國際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造成強烈沖擊。此外,在2008年上半年,我國國內也遭受了嚴重自然災害。在兩方面的作用下,我國經濟運行也面臨一些突出問題:國內生產價格指數漲幅較大,消費物價漲幅有所下降,但仍不樂觀;一些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國內資本市場持續波動和低迷。但是總體上來說,中國對美國的貿易是順差的,而且是巨額的。世界第一外匯儲備不是別人送的,是貿易順差得來的。
三、貨幣供給與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