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走勢如何(未來的一個月內)
未來一個月極大可能是盤整,理由有:
1.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因素:a. 政策需要我內國貨幣升值,容b. 貿易還是順差,c.通貨膨脹抬頭,d.外匯儲備還是在增加
2.人民幣對美元貶值的因素: a.資金在外逃,b.GDP很難大漲,
3.從USDCNY的走勢曲線來看,前短時間的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將進入盤整階段。從CNY遠期期貨來看,CNY遠期是貶值
綜合結論是:盤整
『貳』 人民幣與美元匯率未來的走勢會如何
人民幣會持續貶值,因為超發太多,美元未來5年會持續升值。
『叄』 人民幣未來匯率走勢分析
一是中美貿易摩擦已有三年時間,對金融市場的影響趨於減弱,尤其是中美第一階回段經貿協議達答成,市場信心得到部分修復。
二是中國經濟增速仍處於全球較高水平,且在全球負利率資產擴容背景下,全球資本看好中國,境外投資者持續增持境內金融資產。
三是未來美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美聯儲貨幣政策重回寬松,均加大了美元指數走弱的風險。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基本面韌性較強以及逆周期外匯管理政策的持續發力,有利於防止大幅單邊貶值預期的形成。
但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譚雅玲則給出了不同看法:目前人民幣匯率仍處在技術性貶值周期的通道中。從長周期看,貶值區間還沒有完全修復好,技術周期的調整還會繼續。「預計未來人民幣匯率將呈現雙邊波動、以穩為主、偏向貶值的趨勢。」
中國央行行長易綱此前撰文稱,下一階段,中國央行將繼續推動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改革,保持匯率彈性,並在市場出現順周期苗頭時實施必要的宏觀審慎管理,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肆』 人民幣匯率走勢及其原因分析
11月10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較前日上調226點至6.5897,中間價升至2018年6月27日以來最高點。
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走勢先抑後揚。年初人民幣匯率下行,至5月底曾一度收於7.1455,隨後開始上漲。截至目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較5月底的低點已升值近8%,同期,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的升值幅度超3%。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平均為6.9586,較2019年全年均值仍貶值了0.86%。
此輪人民幣匯率上漲已經引發業內專家關注。綜合專家們的觀點,此輪人民幣匯率上漲推力主要來自兩個層面——一方面是中國經濟和中國國際貿易方面表現強於預期;另一方面其他主要經濟體貨幣和財政政策表現引起國際金融市場動盪。
在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看來,本輪人民幣匯率升值具有堅實的基礎,幾乎所有匯率影響因素都對人民幣形成了利好。
——中國經濟率先從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中復甦,進出口和國際收支經常賬戶都實現了順差,這是人民幣匯率上漲的基本面因素。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4.9%。前三季度累計同比增長0.7%,實現由負轉正。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1707億美元,與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為1.7%。其中,三季度經常賬戶順差942億美元。
中國經濟的強勁表現讓當前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全球經濟為之一振,其各項數據甚至好於此前諸多境外機構的樂觀預期。
——美元指數大幅下行是推動人民幣匯率上漲的重要原因。
今年以來,衡量美元價格的美元指數從103點下降到目前93點附近,回落幅度接近10%。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撰文指出,美元指數趨勢性走弱對人民幣匯率有反向升值推動作用。同期,歐元兌美元升值也超過10%。
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沖擊時,都採用量化寬松、超量化寬松,甚至是超超量化寬松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導致全球市場流動性泛濫。
反觀中國始終保持正常貨幣政策,中國國債利率與其他主要經濟體債券利率的利差擴大。多數專家認為,人民幣匯率上漲客觀上擴大了我國貨幣政策操作空間。
——在國際收支資本和金融賬戶下,不論股票還是債券市場,外資持續流入改善境內外匯市場供求關系,客觀上支撐了人民幣匯率。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該機構為境外機構託管債券面額達26826.76億元人民幣,環比增加866.21億元人民幣,增幅為3.34%,自2018年12月以來,連續23個月增加。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初步統計,證券市場方面,三季度境外投資境內證券逾700億美元。
無論是債券還是股票,外資要買人民幣資產,首先要兌換人民幣。外資持續流入增加人民幣需求。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說,近期人民幣匯率升值屬於正常波動,影響人民幣升貶值的因素同時存在,只不過不同時期里不同的因素占上風。
「未來,人民幣匯率在均衡水平基礎上跌多了會漲、漲多了會跌,是有漲有跌、大開大合的雙向震盪走勢。」管濤說,人民幣匯率波動彈性加大,波動幅度也加大,企業和個人要增強風險意識,不要去「賭」匯率的漲跌走勢。
(原標題《人民幣匯率緣何上漲?》。編輯 袁華明)
『伍』 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會是升值趨勢還是貶值趨勢
分析人士表示,受2014年中國經濟數據、歐版量化寬松政策以及美元走強等影響,綜合導致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大,這一趨勢或將維持一段時間。不過,中國經濟增長潛力仍大,2015年人民幣匯率料將不會大幅下滑,出口企業仍需著力於加快培育新競爭優勢。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23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直接從6.1247大幅貶至6.1342,進入6.13階段。1月26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384,當日最低探至6.2572,單日浮動幅度達1.93%,接近2%的最大浮動幅度,並且創下近8個月新低。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此次人民幣貶值的主要原因是歐版量化寬松政策的推出,為跨境資本流出中國增加了壓力。1月22日下午,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宣布推出歐版量化寬松政策,這一政策雖從3月起實施,但由其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已經顯現。歐元對美元匯率跌破1.15,為2003年來首次。歐元對人民幣匯率經過連續下跌之後,在1月26日破天荒地跌到7.00以下,為2001年6月以來首次。實際上,從2014年經濟數據出來之後,市場對人民幣的貶值預期就在增強。2014年GDP、CPI和外貿增幅等數據公布之後,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通縮風險加大等預期增強,推動了看空人民幣的力量。加上受歐版量化寬松以及全球多國央行降息的影響,美元總體走強、人民幣總體貶值的走勢或將持續一段時間。
隨著中國逐步成為資本凈輸出國以及資本項目改革加快,資金流出將增多;美元由量化寬松時期的低息轉為預期加息,曾經活躍於美元債務市場的中國企業償債壓力將增大,也會導致資本流向美國。
不過,推動人民幣升值的因素也存在。中國經濟增長雖然轉入中低速,但規模和速度仍然領先全球,人民幣資產規模龐大,而且隨著促改革、調結構等舉措和投資項目的落實,中國經濟將慢慢築底回升,看好人民幣的人會增多。
歐版量化寬松政策所提供的大量流動性毫無疑問會產生溢出效應,而美元匯率的走強又會帶動資金迴流美國,增強全球未來的跨境資本流動的不確定性。前低後高,後半年呈現總體升值的走勢。2015年,人民幣對美元整體上不會有太大貶值壓力,對於非美元貨幣甚至還將被動升值。
『陸』 人民幣匯率未來走勢如何
以「8·11匯改」為分水嶺,人民幣匯率徹底告別單邊升值模式,有彈性的雙向浮動成為新常內態。未來,容人民幣將在雙向波動中,長期保持趨勢性穩定,並堅守調節中國經濟內外部均衡的功能本位。
人民幣有望加大雙向波動力度。8·11匯改以來,人民幣雖然在大部分時間里貶值,但也有部分階段小幅升值,並非單邊走勢。
未來還是希望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