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匯率變動對外貿企業有何影響
1.資產負債的計價受影響,因為企業的往來業務多以外幣計價,匯率會直接影響這些外幣資產和負債折算成人民幣的金額。
2.銷售量受影響,因為匯率的變動影響銷售貨品的換算成外幣的成本。
『貳』 企業如何應對匯率風險
何帆: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助理,《世界經濟》編輯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國際金融、中國宏觀經濟。 從長時期來看,中國匯率制度的變革方向將是越來越靈活。日本、德國、新加坡、韓國等在經濟崛起的過程中均出現了較長時期的升值趨勢,人民幣今後也將進入一個升值的周期。靈活的匯率制度和適度的升值對中國經濟的總體福利是有利的,但匯率風險會給企業經 營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 升值會對出口企業尤其是缺乏定價能力的出口企業帶來不利的影響。不過,在現在的情況下,由於升值幅度只有2%,所以匯率政策調整帶來的不確定性對企業經營的負面影響要大於升值本身。一次性的升值對企業而言只是一種外部沖擊,企業可以在沖擊之後很快調整經營戰略,因此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害。真正讓企業頭疼的是,他們不知道未來的匯率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由於匯率不確定,進出口的價格隨之變得不確定,這直接影響到利潤的不確定,企業將難以判斷是否需要進行投資。 面對外匯風險的提高,企業既需要考慮採取財務性的對策,也需要考慮非財務性的對策。財務性的對策包括:(1)提前或推遲結算。由於目前存在人民幣的升值預期,對進口付匯企業而言時間較長的合約比較有利,而對出口收匯企業而言則時間較短的合約相對有利。企業在簽訂涉外貿易合約時,應盡可能地將收匯時間提前,同時確定收匯金額和收匯日期,並在合同中加入匯率風險條款。(2)利用金融工具迴避外匯風險。(3)在目前金融產品種類不是很多的情況下,企業可以通過銀行提供的外匯結構性存款業務來實現大額資金的保值增值。結構性存款一般由銀行自行或者委託一些國際專業機構進行運作,所以收益相對比較高。(4)央行已經要求銀行借人民幣匯改之機大力發展外匯市場和外匯市場上的各種金融產品。因此,企業應密切關注銀行在近期推出的新的金融產品,充分運用現有產品達到規避匯率風險的目的。 非財務性的對策主要是指企業在匯率政策調整之後要考慮的戰略調整:(1)由於人民幣升值和資本項目管制逐漸放開,國內企業可考慮更多地到海外投資。海外投資的目的可以是建立海外原材料供應基地、直接接近目標市場建立生產基地、購買國外的品牌和研發力量、通過投資進行對沖(比如可以購買美國向中國出口產品的企業的股份)等。
『叄』 有關中小企業如何應對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對國內進出口企業的影響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對進口企業來說影響是積極的,而出口企業則增加了壓力。那麼國內進出口企業面對人民幣升值將如何作為?
中國人民銀行21日宣布,自2005年7月21日19點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根據對匯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測算,人民幣對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央行關於人民幣升值和實行浮動匯率制度,表明1994年承諾的有管理的匯率制度,它從盯住美元改變為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制度顯得更為靈活。
匯率風險是進出口企業經營中一直遇到的問題,沒有就不正常了。面對人民幣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那些從事進出口業務和擁有外匯資產的企業,應該綜合考慮資金來源和用途、自身財力和外匯市場的具體情況以積極應對。那目前,國內進出口企業面對人民幣升值將如何作為?
通過保值方案規避風險。鎖定匯率不失為出口企業應對人民幣升值的一個好辦法。出口企業應該及時結算現有的外匯,尤其是美元結匯,企業的即期交易合同該履行的馬上履行,近期交易合同及時履行,同時盡可能多的簽下企業遠期合同,簽不下的就爭取鎖定遠期交易匯率。
對於一些出口產品生產周期長的企業,由於人民幣匯率已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這給企業帶來很大不確定性。因此,待出口日期確定後,就應立即向銀行申請價位鎖定,簽訂產品的保值協議。這樣在約定期限內,不管人民幣是升是降,對於企業來說所賺的利潤是不變的。在結算上,為了避免風險,企業可以要求在收款的時候採用人民幣或者是其他強勢貨幣結算,或者是合同一經訂立,就在外匯市場上買入相應外匯的看跌期權,約定可以在未來的收款期以商定的價格把美元轉換成其他貨幣如人民幣。或在合同訂立後,企業在外匯市場賣出外匯期貨,約定期貨的成交日期正好是預期收到外匯付款的日期。這樣,就避免了人民幣升值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如果企業外匯負債數額比較大,最好的方法就是進入外匯市場買入外匯期貨,合同的期限定在負債償還的日期,或者是買入外匯期權。這些都將以比較小的成本避免將來可能發生的巨大外匯損失。
進行外匯投資保值增值。企業的外匯資產不僅受利率變動影響,而且還受到匯率變動影響,面對有管理的浮動匯率,企業可以通過銀行企業理財產品,投資於國外的政府債券、基金、外匯等金融產品。也可以自主選擇恰當的金融工具,如外匯買賣、結構性存款、遠期結售匯、遠期利率協議等等,實現保值盈利。不少企業由於收入和支出的幣種、期限以及金額不匹配,其間隱藏的匯率風險將會直接導致企業的支付成本、收入核算以及財務預測等的更加不確定。因此,進出口企業要通盤考慮多方因素,對手裡頭外匯資金的應用要相當謹慎,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盡可能地提高資金的回報率,當前外匯投資理財產品五花八門,企業必須「量力而行」,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與期望回報率對產品進行選擇。
讓客戶分擔成本。和客戶共同分擔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利潤空間壓縮的損失,是很多出口企業很自然能想到的避險方式。以絲綢產品為例,因為絲綢是中國壟斷性的產品,所以人民幣升值導致絲綢上漲的那部分價格國外企業是可以接受的,即在絲綢上適當地加價,加價的原則必須跟國家的匯率相匹配。北京一家絲綢進出口公司負責人稱,公司已做好准備,會適當地把一部分風險轉嫁給與之進行交易的外商,這樣就能將人民幣升值造成的損失彌補回來。
但是這要冒著客戶流失的風險。其實提價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廣東雪萊特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佛山一家照明產品出口企業,董事長柴國生說,這次升值2%對公司不會有太大影響,但如果繼續升值,就會對企業造成很大壓力,因為外貿企業要與國外客戶重新談判協商價格是很麻煩的一件事,他們的訂單一般都是一年為期,突然變動,國外客戶很難接受產品漲價。對於純外貿企業來說,還可以壓低采購價格。此外,其它避險方式還有「調整進出口比重」、「調整進出口國家和地區」。
加速產品升級。人民幣升值有利於企業加大高檔設備的進口,特別是產能擴張要求高的企業,會利用人民幣升值,進口國外的設備,增添或替換更新現有的生產設備,加大固定資產的資本支出;同時大型企業集團也會加大海外擴張的步伐,通過收購兼並等手段,合理利用財務杠桿,實施全球化戰略,以減少國內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相應地,產品的升級就是一個不容迴避的挑戰。同時也可以和海外的零部件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推出新的產品,購買力逐漸增強的國內市場,也給予了更高端產品以嘗試的市場機會。然而大多數的一般貿易企業,特別是佔大頭的紡織品出口企業,平均利潤率基本在10%以內。人民幣升值2%雖然現在對企業的影響還不大,但企業如果不加緊避險,不尋求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則今後的生存環境將會越來越差。然而要實現「產品升級」,對於很多企業來說,顯然並非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人民幣升值雖然在短期內影響了出口業務增長,但長期看對醫治中國出口產品結構失衡的病根是有益的。
轉貸美元。其實,早在人們對人民幣升值預期高脹時,轉貸美元就成為許多企業的選擇。企業向銀行借美元至少有兩點好處:其一,美元貸款利率要低於人民幣;其二,人民幣升值使使用美元貸款的企業直接受益。比如,某企業需要100萬美元進口原材料,如果貸827萬元人民幣(約合100萬美元),需要歸還的本金也是827萬元;但如果借入了100萬美元,如今人民幣升值了2%,美元兌人民幣從8.27變成了8.11,那企業就只需要用811萬人民幣去購入100萬美元,即可償還銀行本金,凈賺16萬元。江浙一些做手工藝品出口的企業尤其熱衷此道,它們大部分都從中國銀行貸美元。
美元對人民幣交易價格調整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升值2%,並不會對資本進入、出口貿易產生實質影響,應該屬於一個可控范圍。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為「盯住一籃子貨幣」的意義重大,其好處就是根據市場情況匯率迴旋餘地很大,增強了匯率彈性。匯率改革有助於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有助於促進外貿企業積極調整結構,有利於企業長遠發展。
『肆』 匯率變動如何影響公司價值
匯率變動(fluctuations in exchange)是指貨幣對外價值的上下波動,包括貨幣貶值和貨幣升值。匯率是一個國家的貨幣可以被轉換成其他貨幣的價格。匯率變動是指匯率發生變化,或某貨幣相對於另一個貨幣價值的改變。引起匯率變動的因素很多,如貿易、通貨膨脹等。
隨著我國匯率制度的改革,人民幣升值已經成為宏觀經濟環境的一個新特徵。無論這種升值趨勢是否會長期持續,可以肯定的是,匯率已經開始實質性的影響著國內企業的運營環境,從而成為評估企業價值時不能不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實質上,匯率變動本質上源自兩國間單位貨幣所代表的購買力水平比對關系的變化,這完全是宏觀經濟整體運行的結果,與微觀企業自身的經營努力關系甚微,企業只是這種客觀環境變化的被動接受者。但公司價值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樣,都不是絕對的,它不僅是企業自身經營努力的結果,也同樣受各種客觀環境因素的影響。
『伍』 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企業進出口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人民幣升值增加了以外貿為主業的企業的生產成本。因為企業生產的物品一般是銷售到海外。
所以得到的貨款一般都是美元或者其他外幣,而企業的生產成本都是在國內。貨款一般會兌換成人民幣,由於人民幣升值導致無形的損失。比如說以前100美元可以換取800人民幣。但是由於人民幣升值了現在的100美元只能兌換700人民幣。無形的造成了100人民幣的損失。而企業的生產材料人工成本都是以人民幣對付的。所以對外貿企業造成很大的影響。
『陸』 匯率變動對於企業的影響
進出口貿易企業,匯率變動對他的價格、支付方式產生關鍵性影響!
『柒』 匯率變動對於企業有什麼影響有例子嗎
當然有影響了 第一天匯率是7 你報給客戶的價格是按照70塊人民幣換算成美元後的價格 就是10塊美金 結果等你簽合同後 匯率變成了5 你算算你損失了多少錢呢 而且等你拿到美金了後 換回人民幣 還換不到當初的70塊錢 可能就換到了50塊人民幣 那樣就結算一塊 你就損失了20個人民幣
『捌』 外貿企業如何應對匯率波動風險.science
當前匯率制度下外貿企業規避匯率風險的主要措施 (一)妥善選擇交易中的計價貨幣
在對外出口交易中,盡可能採用本幣作為計價貨幣;在必須使用外幣交易的條件下,要選擇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可以自由兌換的貨幣,如歐元、英鎊等;在自由兌換貨幣中,應避「軟」就「硬」,選擇硬貨幣。
隨著我國貨幣與單一美元脫鉤,實行與一籃子貨幣掛鉤的浮動匯率制度,選擇非美元貨幣計價,這本身就是規避匯率風險的一種辦法。價格談判能力較強的企業,可以通過與貿易夥伴的協商方式,選擇人民幣作為計價貨幣,由此鎖定成本。但有些出口商品由於國際競爭激烈,企業不可能在貿易談判中取得主導地位,從優選擇記價貨幣。如雙方對計價貨幣不能達成一致,則可考慮雙方提出的計價貨幣在貨物總值中各佔一半,使得利益風險雙方共擔。 (二)在合同中增加保值條款及匯率風險分攤條款
簽訂合同時,增加保值條款,把匯率定下來,以後無論匯率發生什麼變化,仍按合同規定的匯率付款。外匯風險分攤的方式就是在主約上附一個價格調整條款,允許匯率在某一上下的區域內調整,若真正的匯率波動超過此上下限,則超過部分所引起的差額由買賣雙力平均分擔。 為規避人民幣升值風險,企業在簽訂出口合同時,應在合同中設立相應條款來規避這一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價格條款上增加匯率變動損失分擔的約定。金額較大的貿易訂單可以在簽訂合同時設立相應條款,協議當人民幣升值或貶值時,相應地提高或降低出口價格。
(三)採取提前付款或延遲收款策略
企業若有以外幣計價的應付帳款或借款,如果這貨幣是強勢貨幣,即該外幣預期會升值,則公司可採取提前付款策略減少或避免外匯損失;若該外幣是弱勢貨幣,情況則反之。 外貿企業提前償付債務。比如,一個外貿企業在6個月後將償付進口貨款100萬美元,同時該企預計在3個月後將收到一筆出口貨款100萬美元,由於6個月後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水平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為了規避匯率風險,該外貿企業可以在3個月後用收到的100萬美元貨款提前償付債務。 外貿企業推遲收取貨款。比如,一個外貿企業預計3個月後將收到100萬美元的進口貨款,而6個月後將支付100萬美元的出口貨款,該企業可以在6個月後收取出口貨款以抵償進口貨款,這樣企業在3個月後和6個月後的凈現金流量都為零,自然就不會因為匯率的不確定性而遭受經濟損失。
(四)遠期結匯鎖定匯率
遠期結匯業務是指外匯指定銀行與客戶協商簽訂遠期結匯合同,約定將來辦理結匯的外幣幣種、金額、匯率和期限。到期外匯收入發生時,即按照該遠期結匯合同訂明的幣種、金額、期限、匯率辦理結匯的業務。因為一旦合約簽訂就得按時、按價和按量進行交割。它可以鎖定匯兌成本,防止本幣匯率上升、外幣匯率下跌給出口企業帶來的風險和損失。比如,某企業頂計3個月後將收到一筆美元貨款,為規避人民幣匯率上升的風險,企業可與銀行提前簽訂遠期結匯合同,鎖定結匯匯率。3個月後企業可按照約定的匯率將美元貨款結匯成人民幣,降低匯率風險。 (五)辦理人民幣與外幣掉期業務
人民幣與外匯掉期業務,是指銀行與客戶協商簽訂掉期協議,分別約定即期外匯買賣匯率和起息日、遠期外匯買賣匯率和起息日。客戶按約定的即期匯率和起息日進行人民幣和外匯的轉換,並按約定的遠期匯率和起息日進行反方向轉換的業務。 根據央行2005年8月2日《關於擴大遠期結售匯業務和開辦掉期業務通知》,經常項目下業務,企業按時提供所需相關憑證,即可辦理掉期業務。外貿企業通過掉期業務可按約定的即期匯率和起息日進行人民幣和外匯的轉換,並按約定的遠期匯率和起息日進行反方向轉換,進行匯率風險防範,貨幣保值。
(六)充分利用結算方式中的融資便利
1.出口押匯。在托收和信用證的結算方式下,出口企業將合同(或信用證)項下全套的貨權單據作抵押,向銀行融通資金。該業務下,外貿企業可以在國外債務人付款之前從銀行得到預扣利息後的且保留追索權的墊款,加速資金周轉。
2.票據貼現。出口企業將未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或商業承兌匯票向銀行申請貼現,銀行按票面金額扣除貼現利息後將餘款支付給出口企業。當前人民幣匯率不穩,升值傾向較大,若出口企業擔心出口收匯受損失,可以通過票據貼現予以適當彌補。
3.保付代理。出口企業向銀行授讓其應收賬款,銀行向出口企業提供壞帳擔保、貨款催收、銷售分類賬管理以及貿易融資等金融服務。一般用在賒銷等信用方式出口商品或服務的交易中。該方式下鎖定了進口商的信用風險,外貿企業將應收賬款債權轉讓給銀行後即可獲得資金融通,提前獲得應收外匯賬款,再根據現行國家到匯管理規定辦理結匯手續,從而既達到規避匯率風階的目的。
『玖』 如果你是進出口企業的財務總監,你應如何應對匯率變動對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
人民幣升值,購買力增加了。但對我國出口造成影響,人民幣的升值導致生產成本的增加,則出口的利潤減少了。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口有好處,購買力的增加,使得一樣多的人民幣可以買到更多的東西。所以說,人民幣升值,利進口,損出口。對於國內來說,人民幣升值對生活的影響不大,因為國內都是使用人民幣作為流通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