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財務管理中杠桿的基本原理
杠桿基本原理主要體現一個息稅前利潤的放大效益,經營杠桿中固定成本越大,息稅前利潤變動幅度也越大;經營風險也越大。財務杠桿中利息越大,息稅前利潤變動幅度也越大,財務風險也越大。
Ⅱ 論杠桿原理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開題報告
論點是議論文所闡發的思想觀點;
論據是文中用來證明論點的根據;
論證是論點與論據之間邏輯關系的揭示。
這三者的緊密關系,構成了一篇議論文的主體。
Ⅲ 杠桿原理科枝論文
技巧—:依據學術方向進行選題。論文寫作的價值,關鍵在於能夠解決特定行業的特定問題,特別是在學術方面的論文更是如此。因此,論文選擇和提煉標題的技巧之一,就是依據學術價值進行選擇提煉。
技巧二:依據興趣愛好進行選題。論文選擇和提煉標題的技巧之二,就是從作者的愛好和興趣出發,只有選題符合作者興趣和愛好,作者平日所積累的資料才能得以發揮效用,語言應用等方面也才能熟能生巧。
技巧三:依據掌握的文獻資料進行選題。文獻資料是支撐、充實論文的基礎,同時更能體現論文所研究的方向和觀點,因而,作者從現有文獻資料出發,進行選題和提煉標題,即成為第三大技巧。
技巧四:從小從專進行選題。所謂從小從專,即是指軟文撰稿者在進行選則和提煉標題時,要從專業出發,從小處入手進行突破,切記全而不專,大而空洞。
11.參考文獻格式要規范,嚴謹,基本要求超過三十篇(工程碩士20)。
12.所有參考文獻必須在論文中有引用的地方。
13.所有圖形公式都要自己完成,拷貝、復制是不允許的。
14.盡量不要用我或者我們這樣的字眼,也就是口語化的東西要杜絕。
15.圖形都要有英文的title。
16.頁眉需要有下面信息。
17.摘要和目錄是專家評審的主要翻閱的地方,一定要讓摘要和目錄體現所做工作和創新點,所以摘要和目錄的編寫很重要,往往容易被忽視!
18.表格需要有編號並至於表格的上方,不同於圖形的放置於下方。
19.論文的結構一般是
背景介紹
·研究現狀
現有演算法、技術、手段或方法的缺陷和不足
提出的新的演算法、協議、方法、技術或手段
對自己提出的方法、技術或手段進行實踐、分析和比較
結論和展望
20.論文撰寫時,一定要注意書面語氣,不要有口語化的成分,很多同學沒有培養這方面的能力,寫的內容過於口語化,應注意!
Ⅳ 你好,我想請問下關於淺析財務杠桿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論文怎麼寫。謝謝
淺析財務杠桿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詳細的細節,。
根據提供的任務。要求。格式。
Ⅳ 求助:《論杠桿原理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平衡作用
Ⅵ 杠桿原理在財務管理中的運用有什麼意義
就是經營杠桿和財務杠桿了,由於固定成本和固定融資費用的存在,
銷量的微小變化會引起EBIT和EPS大幅度的變化,主要用於判斷企業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等。
Ⅶ 財務管理杠桿原理
行財務管理教案 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節學習,理解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復合杠桿的相關概念、作用原理及其影響因素,掌握這三種杠桿系數的測量方法及其應用 教學重點 1.固定成本、變動成本、邊際貢獻、息稅前利潤、普通股每股收益的概念。 2.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復合杠桿的定義及原理。 3.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復合杠桿系數的測量方法。 4.杠桿與風險之間的關系。 5.影響杠桿利益與風險的其他因素。 課時 2課時 教學難點 1.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復合杠桿系數的測量方法 2.杠桿與風險之間的關系 教學方法 多媒體 公式推導法 講授與實例相結合 教學過程 第六章 第二節 杠桿原理 一、杠桿效應概述及知識儲備 (一)杠桿效應:是指由於特定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當某一財務變數以較小幅度變動時,另一相關變數會以較大幅度變動的現象。特定的費用是本書中杠桿的支點。財務管理中有三種杠桿:經營杠桿 財務杠桿 復合杠桿 (二)准備知識: 1.總成本習性模型 ⑴固定成本:成本總額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不隨業務量的變動而發生任何變動的那部分成本。通常用a來表示。 ⑵變動成本:
成本總額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隨業務量成正比例變動的那部分
a為固定成本。 上式中的EBIT,I,T,d均為基期值 基期:統計基礎期、起始期。財務管理中的杠桿是用來預測、評價企業風險的指標。 【例】計算某公司2003年的經營杠桿系數,使用的邊際貢獻和息稅前利潤應該是( ) A.2003年數 B.2002年數 C.2002年與2003年的平均數 D.2002年與2003年中的較大者 答案:B 【例】某企業本年度息稅前利潤為1萬元,測定的經營杠桿系數為2,預計明年銷售增長率為5%,則預計明年的息稅前利潤為() A 1萬元 B 1.05萬元 C 2萬元 D 1.1萬元 答案:D 這道題是在考察大家對經營杠桿系數概念的理解。經營杠桿系數反應銷售量變動對利潤的影響程度。這里經營杠桿系數為2,意味著銷售量增長1倍,就會引起利潤以2倍的速度增長。1×(1+2×5%)=1.1萬元 計算公式推導過程(僅作了解) ∵EBIT0=(p-b)x0-a① EBIT1=(p-b)x1-a② ∴⊿EBIT=(p-b)⊿x
∴Q QEBITEBIT//=
00x/x/xb-paxbp=
axbpxbp00
=aMM (四)經營杠桿與經營風險 1.影響經營杠桿系數的因素 ⑴產品銷量的變動 ⑵產品售價的變動 ⑶單位產品變動成本的變動 ⑷固定成本總額的變動 2. 經營杠桿與經營風險 由公式可知,DOL>1。銷量、售價、變動單位成本、固定成本總額都會對息稅前利潤的大小產生影響。並且值越大,則反映的經營風險越大。固定成本、經營杠桿系數(DOL)經營風險三者呈同方向變化,即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況下,固定成本越高,經營杠桿系數越大,息稅前利潤變動越大,企業經營風險也就越大。如果經營性固定成本為零,則經營杠桿系數為1,息稅前利潤變動率將恆等於產銷量變動率,企業就沒有經營風險。引起經營風險的主要原因是市場需求和成本等因素的不確定性,經營杠桿本身並不是利潤不穩定的根源。但是經營杠桿擴大了市場和生產等不確定因素對利潤變動的影響。 企業要想獲得經營杠桿利益,就要承擔由此引起的經營杠桿風險,因此企業必須在二者之間作出權衡。 三、財務杠桿
Ⅷ 試分析杠桿原理及其在財務管理中的作用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用力點、杠桿原理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欲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 杠桿的支點不一定要在中間,滿足下列三個點的系統,基本上就是杠桿:支點、施力點、受力點。 其中公式這樣寫: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這樣就是一個杠桿。動力臂延伸杠桿也有省力杠桿跟費力的杠桿,兩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現不同。例如有一種用腳踩的打氣機,或是用手壓的榨汁機,就是省力杠桿 (力臂 > 力矩);但是我們要壓下較大的距離,受力端只有較小的動作。另外有一種費力的杠桿。例如路邊的吊車,釣東西的鉤子在整個桿的尖端,尾端是支點、中間是油壓機 (力矩 > 力臂),這就是費力的杠桿,但費力換來的就是中間的施力點只要動小距離,尖端的掛勾就會移動相當大的距離。 兩種杠桿都有用處,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評估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動作范圍。另外有種東西叫做輪軸,也可以當作是一種杠桿的應用,不過表現尚可能有時要加上轉動的計算。
杠桿可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這幾類杠桿有如下特徵:費力杠桿1.省力杠桿:L1>L2, F1<F2 ,省力、費距離。如拔釘子用的羊角錘、鍘刀,瓶蓋扳子,動滑輪,手推車等。 2.費力杠桿: L1<L2, F1>F2,費力、省距離,如釣魚竿、鑷子,筷子,船槳等。 3.等臂杠桿: L1=L2, F1=F2,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又不多移動距離,如天平、定滑輪等。
財務杠桿是公司財務管理的重要分析工具,公司管理層可以利用財務管理中的幾種杠桿,在投融資決策方面做好「度」的把握,並進行相應評估。大多數學者對杠桿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原理描述模糊,本文將從一個更加清楚和直觀的視角闡述如何理解杠桿原理以及如何利用杠桿原理對公司的經營與財務狀況進行評價。 一、財務管理中的杠桿原理本質 財務管理中的杠桿原理本質可以概括為企業在每個會計期間對所發生的固定成本或費用的利用程度。這里所講的固定成本或費用分為兩類:(1)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固定成本或費用(以下簡稱為固定成本),如固定資產的折舊、職員工資、辦公費等;(2)籌資活動所產生的固定成本或費用(以下簡稱為固定財務費用),這一部分費用主要是由企業從事籌資活動而產生的,主要體現為債務資本的利息或發行股票應支付的股息。在下面的分析中,筆者假設籌資活動中,債務資本的利息是唯一的固定財務費用。 二、描述公司經營狀況的重要尺度---經營杠桿 經營杠桿指企業對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固定成本的利用程度。當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發生變化時,這種變化會通過支點(固定成本)最終會引起企業經營活動成果(息稅前利潤EBIT)的變化。筆者擬從經營杠桿利益和風險的角度分析這種變化的程度及變化的原因。 三、描述公司財務狀況的重要尺度——財務杠桿 財務杠桿指企業對籌資活動(債務性籌資)所產生的固定財務費用的利用程度。當企業的息稅前利潤(EBIT)發生變化時,這種變化會通過支點即固定財務費用最終引起企業凈利潤的變化。筆者將從財務杠桿利益和風險的角度分析這種變化的程度及變化的原因。 四、公司整體運營狀況描述的重要尺度——綜合杠桿 綜合杠桿應該理解為企業對上述固定成本和固定財務費用的綜合利用程度,即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通過經營杠桿支點O1和財務杠桿支點O2兩個支點的傳遞,使得企業的經營成果(凈利潤)相對主營業務收入的變化有一個更大的變化,變化程度的大小取決於兩個杠桿支點的共同作用 綜上分析,企業管理層如何在上述經營杠桿(或財務杠桿)上尋找一個支點位置O,就轉化為確定合適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或債務籌資規模),使企業的經營杠桿或財務杠桿的利益和風險達到企業可接受的程度;同時為降低企業整體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企業管理層可利用本文的分析方法,用直觀的思路同時考慮財務杠桿支點和經營杠桿支點的相對位置,從而作出較滿意的決策。
Ⅸ 杠桿原理在財務管理中的作用
公司財務管理中的杠桿利益與風險再認識
財務杠桿是公司財務管理的重要分析工具,公司管理層可以利用財務管理中的幾種杠桿,在投融資決策方面做好「度」的把握,並進行相應評估。大多數學者對杠桿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原理描述模糊,本文將從一個更加清楚和直觀的視角闡述如何理解杠桿原理以及如何利用杠桿原理對公司的經營與財務狀況進行評價。
一、財務管理中的杠桿原理本質
財務管理中的杠桿原理本質可以概括為企業在每個會計期間對所發生的固定成本或費用的利用程度。這里所講的固定成本或費用分為兩類:(1)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固定成本或費用(以下簡稱為固定成本),如固定資產的折舊、職員工資、辦公費等;(2)籌資活動所產生的固定成本或費用(以下簡稱為固定財務費用),這一部分費用主要是由企業從事籌資活動而產生的,主要體現為債務資本的利息或發行股票應支付的股息。在下面的分析中,筆者假設籌資活動中,債務資本的利息是唯一的固定財務費用。
二、描述公司經營狀況的重要尺度---經營杠桿
經營杠桿指企業對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固定成本的利用程度。當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發生變化時,這種變化會通過支點(固定成本)最終會引起企業經營活動成果(息稅前利潤EBIT)的變化。筆者擬從經營杠桿利益和風險的角度分析這種變化的程度及變化的原因。
(一)經營杠桿利益的描述及評價
經營杠桿利益指固定成本不變或者杠桿支點位置不變時,主營業務收入增加對息稅前利潤的貢獻和放大程度。筆者擬以A公司為例進行說明,相關經營活動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單位:萬元
年度 主營業務收入 主營業務收入
增長率 變動成本
(主營業務收入的60%) 固定成本 EBIT EBIT
增長率
2004 2400 1440 800 160
2005 2600 8% 1560 800 240 50%
2006 3000 15% 1800 800 400 67%
從表1可以看出,2005年主營業務收入比2004年增長8%時,相應的息稅前利潤EBIT增長了50%,EBIT增長幅度很大;2006年主營業務收入比2005年增長15%時,相應的息稅前利潤EBIT增長了67%,EBIT增長幅度也很大。也就是說,主營業務收入的小幅增長將會導致EBIT發生大幅增長,原因在於杠桿支點或者說固定成本的存在,從而產生了杠桿利益。以上分析可以用圖1進行描述:
(二)經營杠桿風險的描述及評價
經營杠桿風險指主營業務收入下降時,EBIT下降得更快所帶來的營業風險。假設A公司的相關經營活動信息如表2所示:
表2 單位:萬元
年度 主營業務收入 主營業務收入
增長率 變動成本
(主營業務收入的60%) 固定成本 EBIT EBIT
增長率
2004 3000 1800 800 400
2005 2600 -13% 1560 800 240 -40%
2006 2400 -8% 1440 800 160 -33%
從表2可以看出,2005年主營業務收入相對於2004年下降13%時,相應的息稅前利潤EBIT下降了40%,EBIT下降幅度較大;2006年主營業務收入相對於2005年下降8%時,相應的息稅前利潤EBIT下降了33%,EBIT下降幅度也教大。也就是說主營業務收入的小幅下降變化會導致EBIT的大幅下降,原因就在於杠桿支點的存在或者說固定成本的存在,從而產生了杠桿風險。以上分析可以用圖2進
三)經營杠桿效果的衡量
從圖1和圖2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出主營業務收入的微小變化會導致EBIT發生很大變化,即通過杠桿支點或者固定成本的傳遞,要麼產生經營杠桿利益、要麼導致經營杠桿風險。對於如何從定量角度准確反映經營杠桿效果,仍可用圖1和圖2進行分析。分析可知,經營杠桿效果可用息稅前利潤(EBIT)對主營業務收入變化的敏感程度來描述,這就從直觀角度得出衡量經營杠桿效果的經營杠桿系數的基本公式:
經營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EBIT變化率/主營業務收入變化率
三、描述公司財務狀況的重要尺度——財務杠桿
財務杠桿指企業對籌資活動(債務性籌資)所產生的固定財務費用的利用程度。當企業的息稅前利潤(EBIT)發生變化時,這種變化會通過支點即固定財務費用最終引起企業凈利潤的變化。筆者將從財務杠桿利益和風險的角度分析這種變化的程度及變化的原因。
(一)財務杠桿利益的描述及評價
財務杠桿利益指固定財務費用不變或者杠桿支點位置不變時,息稅前利潤增加對凈利潤的貢獻和放大程度。假設A公司的相關經營活動信息如表3所示:
表3 單位:萬元
年度 息稅前利潤 息稅前利潤增長率 債務利息 所得稅(33%) 凈利潤 凈利潤增長率
2004 160 150 3.3 6.7
2005 240 50% 150 29.7 60.3 800%
2006 400 67% 150 82.5 167.5 178%
從表3可以看出,2005年息稅前利潤相對於2004年增長了50%,相應的凈利潤增長了800%,凈利潤增長幅度非常大;2006年息稅前利潤相對於2005年增長了67%,相應的凈利潤增長了178%,凈利潤增長幅度也很大。也就是說,息稅前利潤的很小變化會導致凈利潤非常大的變化,原因就在於杠桿支點的存在或者說固定財務費用的存在,從而產生了財務杠桿利益。以上分析可以用圖3進行描
(二)財務杠桿風險的描述及評價
財務杠桿風險指固定財務費用不變或者說杠桿支點位置不變時,息稅前利潤減少使凈利潤急劇減少而給帶來的巨大風險。假設A公司的相關經營活動信息如表4所示:
表4 單位:萬元
年度 息稅前利潤 息稅前利潤增長率 債務利息 所得稅(33%) 凈利潤 凈利潤增長率
2004 400 150 82.5 167.5
2005 240 -40% 150 29.7 60.3 -64%
2006 160 -33% 150 3.3 6.7 -89%
從表4可以看出,2005年息稅前利潤相對於2004年減少了40%,相應的凈利潤減少了64%,凈利潤減少幅度較大; 2006年息稅前利潤相對於2005年減少了33%,相應的凈利潤減少了89%,凈利潤減少幅度也較大。也就是說,息稅前利潤減少會導致凈利潤的較大變化,原因就在於杠桿支點的存在或者說固定財務費用的存在,從而產生財務杠桿風險。以上分析可以用圖4進行描述:
(三)財務杠桿效果的衡量
從圖3和圖4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出,息稅前利潤的微小變化會導致凈利潤發生很大變化,即通過杠桿支點或者固定財務費用的傳遞,產生了財務杠桿利益和財務杠桿風險。對於如何從定量角度准確反映財務杠桿效果,仍可以從圖3和圖4進行分析。分析可知,財務杠桿效果可用凈利潤對息稅前利潤變化的敏感程度來描述,這就從直觀的角度得出衡量財務杠桿效果的財務杠桿系數的基本公式:
財務杠桿系數=凈利潤變化率/息稅前利潤變化率
四、公司整體運營狀況描述的重要尺度——綜合杠桿
綜合杠桿應該理解為企業對上述固定成本和固定財務費用的綜合利用程度,即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通過經營杠桿支點O1和財務杠桿支點O2兩個支點的傳遞,使得企業的經營成果(凈利潤)相對主營業務收入的變化有一個更大的變化,變化程度的大小取決於兩個杠桿支點的共同作用,仍以上述信息為例,筆者用圖5進行描述:
從圖5可以直觀地看出,當主營業務收入增長8%時,通過杠桿支點O1和支點O2的共同作用,凈利潤增長了800%,其增長幅度非常大,原因在於兩支點使得杠桿作用急劇放大。從圖5分析可知,綜合杠桿效應可用凈利潤對主營業務收入變化的敏感程度來衡量或者用經營杠桿和財務杠桿的疊加共同衡量,這就從直觀的角度得出衡量財務杠桿效果的兩個綜合杠桿系數基本公式:
綜合杠桿系數=凈利潤變化率/主營業務收入變化率
=經營杠桿系數Χ財務杠桿系數
綜上分析,企業管理層如何在上述經營杠桿(或財務杠桿)上尋找一個支點位置O,就轉化為確定合適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或債務籌資規模),使企業的經營杠桿或財務杠桿的利益和風險達到企業可接受的程度;同時為降低企業整體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企業管理層可利用本文的分析方法,用直觀的思路同時考慮財務杠桿支點和經營杠桿支點的相對位置,從而作出較滿意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