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匯兌損益的會計處理方法
首先,會計准則規定,企業在外幣核算時,可以用交易日的即期匯率,也可以用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就是說,不一定是非得用當月第一天的匯率。
其次,期末計算匯兌差額時,用期末的即期匯率。
舉個簡單例子:
1月3日銷售貨物,應收10000美元,當日匯率7.6;1月31日匯率為7.7;2月10日收回貨款,當日匯率為7.5。
1、銷售時(不考慮相關稅費):
借:應收賬款 76000(10000×7.6)
貸:主營業務收入 76000
2、月末調整:
借:應收賬款 1000(10000×7.7-76000)
貸:財務費用-匯兌差額 1000
3、收到時:
借:銀行存款-戶美元 75000(10000×7.5)
財務費用 2000(76000+1000-75000)
貸:應收賬款 77000
❷ 財務該如何處理因匯率損益造成的應收賬款
<企業會計准則第19 號-外幣折算>:
......
第十一條 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對外幣貨幣性項目和外幣非貨幣性項目進行處理:
(一)外幣貨幣性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因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與初始確認時或者前一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不同而產生的匯兌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二)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仍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不改變其記賬本位幣金額。
貨幣性項目,是指企業持有的貨幣資金和將以固定或可確定的金額收取的資產或者償付的負債。非貨幣性項目,是指貨幣性項目以外的項目。
......
應收賬款屬於外幣貨幣性項目,因此,你需要在期末確認匯兌損益,將差額調整入當期損益。如果你一貫這么做的話,是不會有餘額掛在應收賬款上的。
當然,要注意核對是否有比如尾款、記賬錯誤等因素引起的余額。
❸ 匯兌損益的會計處理方法是怎樣的
匯兌損益正常來說應該每個季度處理一次,但是現在的匯率變動比較快,所以如果外幣業務較多的企業,通常是一個月處理一次。
具體的帳務處理方式如下
結匯時(外幣兌換人民幣)
借 銀行存款(人民幣,實得數字)
借 財務費用(借貸方得差額,如借方小於貸方,為匯兌損失,用藍字,如借方大於貸方,為匯兌收益,用紅字)
貸 銀行存款(外幣,按照記帳匯率計算人民幣數字)
購匯時
借 銀行存款(外幣,按照記帳匯率計算人民幣數字)
借 財務費用(借貸方差額,如借方大於貸方,為匯兌收益,用紅字,如借方小於貸方,為匯兌損失,用藍字)
貸 銀行存款(人民幣,實際支付數字)
每月月末調整匯率時,若月初匯率低於上期匯率
借 財務費用-匯兌損失
貸 銀行存款(外幣)
借 財務費用-匯兌損失
貸 應收帳款(外幣)
借 財務費用-匯兌損失
貸 預付帳款(外幣)
借 財務費用-匯兌收益
貸 應付帳款(外幣)
借 財務費用-匯兌收益
貸 預收帳款(外幣)
❹ 記賬匯率與調整匯率有什麼區別具體在財務軟體中如何處理以及匯兌損益處理是什麼時候做謝
記賬匯率與調整匯率有什麼區別?
記賬匯率一般是採用前1個月月末的外匯基準匯率作為企業的記賬匯率,而這一匯率也是每個月月末進行調匯的匯率。
具體在財務軟體中如何處理?
在月末時,因為你用是財務軟體,所以你只要在結匯界面,輸入當月最後一天的基準匯率,系統會自動進行相關科目調匯處理的。
以及匯兌損益處理是什麼時候做?
在每個月月末最後一天,也就是結轉損益前做的。
希望能幫助到您!
❺ 匯率差在財務費用里怎麼做賬
例如:如果上個月做了一筆應收帳款$57000*匯率7.5=427500;
這個月對方還款按7.52匯率給我們 $57000*7.52=428640;
那這多出來的匯兌差怎麼記帳呢?
上個月:
借:應收帳款427500;
貸:銀行存款427500;
這個月:
借:銀行存款428640;
貸:應收帳款427500;
貸:財務費用—匯兌損益1140。
❻ 財務上怎麼處理匯率變動引起的資金減少
出納上很簡單,就是直接反映貨幣資金的情況,不需要會計處理!
會計上的處理,月末會計分錄為:
借:財務費用-匯兌損失 7.4
貸:貨幣資金 7.4
❼ 百度一下 ,你知道會計處理中外匯匯率怎麼定
按照會計制度規定,企業可以選取外幣業務發生當日的市場匯率作為記賬匯率,也可以選取外幣業務發生當期期初的市場匯率作為記賬匯率,一般是當月1日的市場匯率。在月份(或季度、年度)終了時,將各外幣賬戶的期末余額按期末時市場匯率將其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其與相對應的記賬本位幣賬戶期末余額之間差額,確認為匯兌損益。
❽ 財務管理制度中有外匯的一般如何予以處理
財務管理中外匯管理制度以及處理方式(以酒店為例)
1、營業收入中的外匯,收款員必須詳細記錄在營業收入日報表中,連同收費單據一起繳出納入庫。夜班的外匯收入存入會計部特殊保險櫃中,於第二天上午繳總出納入庫。
2、營業收入中的外匯轉賬憑證,從收到憑證的第二天即委託銀行轉賬。
3、必須在雙方協商下以簽訂合同或協議的形式加以肯定和約束才能進行外匯結算辦理。訂立業務合同時,除摸清信譽和償付能力外,還必須事先預存一次業務往來所需費用,在酒店銀行賬戶內作為每次(項)業務的結算資金。
4、負責外匯結算工作的人員必須及時把對外結算單證按合同或協議辦理結算,並在委託銀行結算後的第六天核對是否要收,凡在上述的時期內未接獲銀行收款通知單的,應即通知銷售部工餐飲部協協助辦理催收,同時向財務務部經理匯報。
5、必須將當天的外匯現金送存銀行,一切營業收入的外匯現金不得坐支。外匯的收支必須通過銀行辦理。
6、使用外匯必須編制使用外匯計劃,除商品、食品、原材料外,要使用外匯購置的一切物料、包裝、備用品、設備、工具、零配件、燃料、能源等必須經財務部審查,報總經理審批後方可購
置。
7、用外匯購進的商品、原材料、備用品、工具等,在出售、調撥調劑時,必須收回外匯。用外匯購進的上述物品不得以本幣出售或調撥,特殊情況需收取本幣的,須經總經理批准。
8、嚴格執行外幣兌換制度,客人交外匯付賬單者,一律按當天的匯率折算本幣,嚴禁擅自變更匯率的比值,也不得取整舍零作匯率折算外匯。
在財務管理中對於外匯的處理一般的可以以此為參考借鑒。
❾ 匯兌損益的賬務處理
一、採用統賬制核算的,各外幣貨幣性項目的外幣期(月)末余額,應當按照期(月)末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按照期(月)末匯率折算的記賬本位幣金額與原賬面記賬本位幣金額之間的差額。
1、如為匯兌收益,
借:有關科目,
貸:本科目;
2、如為匯兌損失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借:本科目,
貸:有關科目;
二、採用分賬制核算的,期(月)末將所有以外幣表示的「貨幣兌換」科目余額按期(月)末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折算後的記賬本位幣金額與「貨幣兌換——記賬本位幣」科目余額進行比較。
1、貸方差額
借:「貨幣兌換——記賬本位幣」科目,
貸:「匯兌損益」科目;
2、借方差額
借記:有關科目,
貸記:本科目;
三、本科目核算企業(金融)發生的外幣交易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匯兌損益。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應無余額。
(9)財務如何處理匯率處理擴展閱讀
匯兌損益亦稱匯兌差額,就是由於匯率的浮動所產生的結果。企業在發生外幣交易、兌換業務和期末賬戶調整及外幣報表換算時,由於採用不同貨幣,或同一貨幣不同比價的匯率核算時產生的、按記賬本位幣折算的差額。
簡單地講,匯兌損益是在各種外幣業務的會計處理過程中,因採用不同的匯率而產生的會計記賬本位幣金額的差異。
參考資料
網路-匯兌損益
❿ 匯兌損益的財務處理方法是什麼
根據我國現行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應在會計期間(月份、季度或年度)終了時計算匯兌損益。上述第一種情形下產生的匯兌損益,是進行外匯兌換業務時的市場匯率與會計期間終了時的市場匯率不同而產生的匯兌損益,這種匯兌損益的計算比較簡單,這里不再贅述。第二種情形下產生的匯兌損益計算較復雜,本文擬從兩個不同角度談談此情形下計算匯兌損益的兩種方法。
1.剔除分演算法。即逐筆核算貨幣性外幣賬戶上匯率發生變動的外幣金額的價值變動額,而對匯率沒有發生變動的外幣金額則不予考慮。其計算公式是:某個貨幣性外幣賬戶發生的匯兌損益=該賬戶期初的外幣金額×(期末匯率-期初匯率)+該賬戶本期增加的外幣金額×(期末匯率-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該賬戶本期減少的外幣金額×(期末匯率-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上述結果若為正值,表示外幣貨幣性資產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收益,外幣貨幣性負債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損失;反之,則相反。
2.綜合差額法。這種方法須先計算出貨幣性外幣賬戶的期末余額,並按期末市場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再將其與該外幣賬戶上的每筆外幣金額按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折算的記賬本位幣金額進行比較,得出的差額就是該賬戶本期發生的匯兌損益。其計算公式是:某個貨幣性外幣賬戶發生的匯兌損益=該外幣賬戶的期末余額×期末匯率-(該外幣賬戶期初的外幣金額×期初匯率+該賬戶本期增加的每筆外幣金額×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該賬戶本期減少的每筆外幣金額×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其結果若為正值,外幣貨幣性資產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收益,外幣貨幣性負債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損失;反之,則相反。
下面舉例說明這兩種方法的運用。
例如:某企業對外幣業務採用業務發生時的外匯匯率進行折算,並按月計算匯兌損益。2004年5月31日的市場匯率為1美元=8.25元人民幣,該日有關外幣賬戶期末余額如下:銀行存款10000美元,應收賬款50000美元,應付賬款20000美元。該企業6月份發生以下外幣業務(不考慮有關稅費):①6月10日收到某外商投入的外幣資本50000美元,並已存入銀行,當日的市場匯率為1美元=8.24元人民幣;②6月15日對外銷售產品一批,價款共計20000美元,當日的市場匯率為1美元=8.20元人民幣,款項尚未收到; ③6月25日以外幣存款償還5月份發生的應付賬款20000美元,當日市場匯率為1美元=8.21元人民幣; ④6月30,收到5月份發生的應收賬款30000美元,當日的市場匯率為1美元=8.20元人民幣。要求分別計算該企業各貨幣性外幣賬戶6月份發生的匯兌損益。
我們先用剔除分演算法、後用綜合差額法計算匯兌損益。
①銀行存款賬戶發生的匯兌損失為2300元。
10000×(8.20-8.25)+50000×(8.20-8.24)-20000×(8.20-8.21)=-2300
或 70000×8.20-(10000×8.25+50000×8.24-20000×8.21+30000×8.20)=-2300
②應收賬款賬戶發生的匯兌損失為2500元
50000×(8.20-8.25)=-2500
或40000×8.20-(50000×8.25+20000×8.20-30000×8.20)=-2500
③應付賬款賬戶發生的匯兌收益為800元。
20000×(8.20-8.25)-20000×(8.20-8.21)=-800
或0×8.20-(20000×8.25-20000×8.21)=-800
從以上的計算過程可知,兩者的計算結果是一樣的。實際上,綜合差額法是由剔除分演算法演變而來的。這從它們的計算公式可以得知。不過,兩者的計算角度卻是不同的,剔除分演算法不需要考慮匯率沒有發生變動的外幣金額,且不需做會計分錄就可以直接計算;而綜合差額法需要考慮外幣賬戶上的每筆外幣金額,一般需先做會計分錄,得出外幣賬戶的期末余額,然後再進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