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李稻葵匯率

李稻葵匯率

發布時間:2021-11-01 17:25:45

『壹』 美元和人民率的匯率是多少

2008-7-25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匯價:

1美元 = 6.8255人民幣

『貳』 李稻葵和朗咸平的兩個觀點的問題.......

個人認為李稻葵的觀點更符合現實點,雖然東南亞等地的產品可以說是中國產品的替代品,但是由於就中國製造業規模來看,其他地方的產品不可能在短期內完全替代中國產品,畢竟從建廠、培訓工人到形成生產力還是需要一定時間周期。

『叄』 保外儲和匯率哪一個更重要

如果死守匯率的話,會造成外匯儲備越來越少。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李稻葵近日表示,今年必須要防控資本外流,「如果投資者預期匯率會下跌,就會把本幣換成外幣。這將直接帶來外匯儲備的下降;外匯儲備的下降作為一個信號,又會反饋給投資者,強化匯率貶值的預期,促使他們加快資金外流,而資金外流又會進一步加快本幣貶值。」李稻葵表示,如果外匯儲備迅速下降,會造成金融危機。
現在西方已經不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了,過去中國產品出口到西方的優惠將不復存在,如果要保出口,那隻能降低匯率來使中國產品保持價格優勢,所以呢,人民幣的貶值是不可避免的。
望採納,謝謝!

『肆』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與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關系

美國政府希望人民升值,一可以抑制中國製造業產品出口,二可以將中國政府購買美國國債2萬億貶值,而中國政府,採用穩妥漸變形式,逐漸的去適應美國政府的政策,美國政府又採取一種新的,換位思考的策略,主動發行6000億美元紙幣,對美國經濟總量沒有什麼影響,大概有3000億是針對中國的,在美國沒有發行6000億之前,筆者研究,美元在人民幣升值至4.95以後(時間應該是2012年),大量熱錢一定會迴流,那個時候也是世界經濟和美國經濟明顯復甦的時候。這是經濟規律。但是其政治目的,如果我們國家政策調整不能及時適應,就會出現蘇聯的結局,資金大量外逃,人民幣通貨膨脹,一麻袋錢買不了一袋大米。買國債,其實就是歷史上的納貢。因為我們的金融和政治不能主宰世界,我們的政治和經濟結構決定了,一旦出現決策失誤,無法規避金融崩潰的風險,使得我國經濟政策,走出一種緩慢的適應,漸變、踐行路線,美國人已經瞄準到我們的決策方式,這次的突發性6000億印鈔,是針對20國峰會,逼人民幣迅速升值。美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一是讓世界為美國經濟買單,更主要的是讓中國人民買單,勤勞的中國人勤奮勞作,美國只要決定發行個數字,如果有指令和方向的向中國投資免息,就會有很多金融炒家借貸,投向中國,每一個美元就要對應6.6圓的人民幣,會顛覆我們的金融經濟,這就是後現代戰爭學說講的遠程金融經濟戰。不用一兵一卒、一槍一炮。是戰爭掠奪付出,而達不到的掠奪效果。美聯儲發行一個數字,就搶走了中國人的勞動實物財富!!!
我們的政府和經濟學家應該到了警醒的時刻???掌管好國家的財富人民的血汗,遇有突發事件,就是經濟和政治的量變拐點,掌好舵!會掌舵!用一顆赤誠的公心為民掌舵。可能會渡過難關,因為是社會結構性的問題?也是人的文化性決定的問題,是需要一個很長時間;去調整社會結構的問題?

『伍』 人民幣 匯率 升破6.70是什麼時候的事

本報訊在連續7個交易日創新高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繼續走強突破6.70的關口。昨天,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上調113個基點,至6.6997。從9月10日開始,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連續第八個交易日創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央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0年9月21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6997元,1歐元對人民幣8.7522元,100日元對人民幣7.8204元,1港元對人民幣0.86290元, 1英鎊對人民幣10.4200元,人民幣1元對0.46239林吉特。央行於今年6月19日宣布重啟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其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走勢有升有降。6月18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8275,隨後震盪走高至8月9日的6.7685,累計上漲590個基點,升值幅度為0.87%。但後來人民幣開始一波少見的持續走低行情,9月1日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貶至6.8126。經過9月9日以來的連續上漲,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自新一輪匯改以來已累計升值1.9%。隨著美國國會11月中期選舉臨近和美國經濟復甦前景渺茫,海外對人民幣匯率的壓力近期猛增。據報道,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昨天表示,中國同1985年的日本不同,人民幣不會屈服外部壓力而簡單升值。人民幣匯率僅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工具,在外貿順差下降後,這是內需上升的直接結果。面對這樣一個復雜的國際格局和不斷演變的國際環境,當前迫在眉睫的就是轉變依賴外需的發展道路。

『陸』 求關於中國被認定為匯率操縱國的最新動態

人民幣匯率連續七天走強 創十個月新高鄧美玲分享 聚友網
開心網
人人網
新浪微博網
豆瓣網
轉發本文
13:472010-04-08共有1條評論訂閱大 中 小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鄧美玲 在外界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之下,人民幣幣值的變化值得琢磨。4月7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突破6.8260,至6.8259,人民幣匯率連續七天上漲,創下10個月新高。

4月8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6.8259,與前一交易日持平。

從去年開始,美國方面頻頻向中國施壓,要求人民幣升值。3月15日,130名美國國會議員上書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和商務部長駱家輝要求人民幣升值。按照原計劃,美國政府將在4月15日決定是否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一時之間,中美關系因為人民幣升值問題而變得緊張敏感。

4月7日,央行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在接受經濟觀察網記者張斐斐采訪時表示,中美之間的匯率爭端已超越經濟層面而上升到政治層面。「現在是一場微妙的動態的政治博弈過程」,李道葵說。他認為,目前,中國政府決策層內部意見還沒有取得一致,人民幣匯率問題或許要留待中美SED會議之後才會明朗。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美匯率之戰有緩和的意味。4月3日,美國財長蓋特納稱,美國已決定推遲向國會提交原定於4月15日發布的主要貿易對象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情況報告,並稱未來3個月美國將和有關各方舉行一系列非常重要的高端會議。而中國國家胡錦濤已定於參加4月12日至13日在華盛頓舉行的核安全峰會。這被視為兩國緊張關系緩和的跡象。

一個更值得注意的現象是,4月8日,美國財長蓋特納突然訪華,他將與責經濟事務的副總理王岐山進行會晤。

華爾街日報的文章稱,美國財政部推遲決定,加上雙方採取的一系列其它和解措施,加大了中國轉變匯率政策的可能性。但兩國關系仍存在緊張。

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肖耿稱,「僅僅因為蓋特納在北京,中國就調整匯率機制的可能性非常小,」。他還表示,人民幣倉促升值,「對美國政界人士將非常有幫助,但對中國政界人士來說,卻可能十分尷尬」 。

目前在中國,業內人士多數認為,政府將在未來允許人民幣匯率波動區間加大,由此實現緩慢升值。瑞銀集團(UBS)經濟學家汪濤表示,中國在今年2季度可能會擴大人民幣兌美元的交易區間,讓人民幣恢復升值,以抑制通脹。由央行所設立的每日參考匯率,可能會最大擴大至正負2%的浮動,目前為波動范圍為0.5%。

找的這么些東西

『柒』 人民幣國際化的最新情況

雖然本屆峰會主題為「跨越危機,攜手成長」,但峰會的四大議題充滿著分歧,其中以「匯率協調」這一議題備受關注。
2010年11月10日出爐的G20公報草案暴露了各國在匯率問題上的分歧。這份草案顯示,G20將提倡更大程度上由市場力量決定匯率水平。但各國官員們對於如何討論匯率干預問題尚未作出決定。這一草案倡議G20禁止「競爭性匯率貶值」,但也包含明顯針對中國的條款——禁止「競爭性匯率低估」。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勝軍2010年11月11日對本報表示:不要對G20首爾峰會解決全球匯率協調問題抱有太大希望。他認為首爾峰會出爐的共同聲明最多號召各國避免進行競爭性匯率貶值,而不可能對美國的匯率政策進行有效制約。況且由於缺乏具體的約束措施,「避免競爭性匯率貶值」這種口號的實際效果也很難估計。 美聯儲「開閘放水」觸犯了眾怒,首爾峰會前夕,G20多國領導人紛紛指責美元政策不負責任。
美聯儲在2010年11月3日重啟量化寬松政策,啟動6000億美元「印鈔計劃」,令各國擔憂美元走低擾亂全球匯市,這也就促使匯率市場成為首爾峰會上的首要議題。
在首爾峰會上,各國很可能進一步「拷問」美國匯率政策。歐盟執委會主席巴羅索11日就表示,G20領導人有必要在峰會上詢問美國總統奧巴馬,美聯儲為何推出第二輪量化寬松舉措。
在首爾峰會開幕的兩天之前,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撰文呼籲建立新的國際貨幣體系,該體系將包含美元、歐元、日元、英鎊,以及邁向國際化及資本賬戶開放的人民幣。
劉勝軍認為,佐利克在首爾峰會前高調撰文,實際上是對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再次表達失望,這只是向美國匯率政策施壓的一種姿態。對於各國而言,正確的博弈策略或在於進一步加速外儲多元化,降低對美元的依賴性。
2010年11月11日,就連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也都撰文承認:美國正在奉行美元貶值的政策,由此推高了世界其它貨幣的匯率。
除美國之外的G19國領導人對美聯儲「開閘放水」推動美元貶值的行為已經滿腹牢騷,德國總理默克爾認為這是「靠人為壓低匯率來刺激出口」,是「短視的,最終會損害各方利益」。
歐元集團主席容克則表示:「從美聯儲作出的決定中,我看到了更多風險和全球經濟滑出正軌的更大可能性。」 日本財務大臣野田佳彥表示,需要密切關注美國的量化寬松政策,並在必要時採取果斷措施。
巴西總統盧拉甚至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元貶值是所有問題的根源。盧拉還透露,他在前往首爾參加二十國集團峰會前將做好「戰斗」准備。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教授對本報表示,當前國際貨幣體系動盪不堪,匯率戰爭一觸即發的根本原因在於,美元、歐元、日元等主要貨幣都放棄了作為國際「貨幣錨」的責任。
孫立堅認為首爾峰會應該聚焦於美國這樣的「貨幣錨」國家的道德風險行為——利用自己的貨幣霸權優勢來過度的維護自己本國利益和傷害他人。 首爾峰會聯合聲明草案所涉及到匯率協調的部分,可以被視作是10月底G20財長峰會達成的「慶州協議」的升級版本。由於缺乏全球匯率協調的具體措施,聯合聲明中禁止「競爭性匯率貶值」的口號的實際約束力也很難界定。
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華民教授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美元已經取代日元成為「套利貨幣」,而美聯儲重啟貨幣寬松所釋放出的流動性,很可能會「溢出」到國際市場,形成熱錢向中國等亞洲國家發動襲擊。
就在G20首爾峰會開幕前一天,中國人民銀行將大型銀行存款准備金率上調50個基點至17.5%。這是中國在2010年第五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來吸收流動性泛濫,野村證券認為這能夠減少約3500億元人民幣的系統流動性。
華民認為,中國和一些亞洲國家再次面臨美國「金融核霸權」的威脅,必須謹防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悲劇重演,必須採取措施將來自歐美等國的流動性泛濫阻擊在國門之外。中國仍在匯率和利率政策兩方面都要「嚴防死守」,不能因為外界的政治壓力而輕易松動。
而各國也並沒有把避免匯率戰爭、阻擊泛濫美元的希望完全寄託於首爾峰會的一紙聯合聲明。在首爾峰會前夕,新興經濟體已經開始構築各種防火牆,以避免遭受本幣升值和過剩美元泛濫的沖擊。
11月11日,日本央行果斷出手阻擊日元升值,購入1500億日元(約合180億美元)的政府債券,這也標志著日本同樣開始重啟量化寬松政策。以色列到南非央行也在買入美元,以防本幣升值。 中國台灣地區也於本周開始限制外資持有債券。2010年10月份,巴西和泰國已經提高了外資投資本國債券的稅率。6月份韓國限制交易金融衍生品,同期印尼抑制投資者出售一些短期債券。 11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了1個小時的會晤。這是奧巴馬上任21個月以來七次會晤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
會晤中,胡錦濤對奧巴馬就匯率問題進行了交流。胡錦濤表示:中方2010年6月關於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決定是在經濟、就業面臨十分復雜形勢的背景下作出的,很不容易。中方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但改革需要良好外部環境,只能是漸進式推進。
胡錦濤還向奧巴馬表達了對弱勢美元政策的擔憂:中方對美國當前的量化寬松政策表示關注,美方有關政策應該顧及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利益。希望美方盡快在放寬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限制方面採取具體行動,給予中國赴美投資企業公平的競爭環境,同中方一道推動兩國經貿關系健康穩定發展。
作為歷次「胡奧會」的直接見證者之一,美國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貝德透露,在作為此次「胡奧會」主要議題的經濟和貿易問題上,中美將討論如何合作來確保在平衡和可持續的基礎上,實現全球經濟復甦,此外中美領導人還將就安全和政治問題展開討論。
11月11日的「胡奧會」是中美元首在美國國會中期選舉之後舉行的首次會晤。清華大學中美研究中心的副主任趙可金教授11日對本報表示,他認為中美兩國領導人必定會討論聯手發動第二輪經濟刺激計劃。
由於奧巴馬所在的美國民主黨在中期選舉之後失去了國會眾議院多數席位,這將直接阻礙奧巴馬推出新的經濟刺激計劃。在這種情況下,趙可金分析奧巴馬在此次會晤胡錦濤主席之時,必然會聚焦於中國市場開放問題,以增加美國對華出口,提振美國經濟。作為交換,奧巴馬政府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放鬆對華高科技出口管制。
此次「胡奧會」上,中美領導人也對2012年1月份胡錦濤主席訪美的細節問題展開了討論。奧巴馬表示,2012年胡錦濤主席將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確保這次訪問成功是美中關系和美國外交的頭等大事。 「我們必須首先明確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絕對不是一個風風光光、風景無限的進程,中間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挑戰和各種各樣的危險。」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9日舉行的國際金融論壇2011全球年會上指出。他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是充滿挑戰的進程,千萬不能過分低估它的復雜性 。
人民幣中間價一直保持著升值勢頭,但在本月初出現了微幅貶值。在離岸遠期市場,美元兌人民幣N D F(無本金交割遠期)已與國內中間價倒掛近一個半月,種種跡象表明,重啟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升值的現象已減緩,這也引發了關於人民幣貶值預期的說法。
對此,中國銀監會首席顧問沈聯濤表示,市場波動是正常的,人民幣匯率有波動是市場規律,沒有一個貨幣是永遠上升的。但對於人民幣的國際化乃至成為儲備貨幣,沈聯濤此前就提醒過不可操之過急,他認為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不但並非榮耀和特權,更是一種「詛咒」。新布雷頓森林體系委員會執行長官馬克·讓在回答《經濟參考報》記者提問時也對此表示警示,「應區分國際貨幣和儲備貨幣之間的區別,人民幣是否應成為一種儲備貨幣投入信託網還需謹慎,這是一種權力,但也是一種壓力和負擔,美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還提到,除了人民幣國際化,中國可以通過其他各種方式增強中國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影響力,比如增加中國在IM F中的股份等。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也指出,國際上對人民幣需求很大,但這種需求是因為對人民幣升值預期的需求,還是真實的對中國宏觀政策長期穩定的信心的需求,還有待時間的檢驗。她指出,人民幣國際化非常復雜,對國內經濟政策和基礎,包括整個一套價格體系形成都有非常大的要求。因為最終,所謂資本項目的自由兌換或者是人民幣國際化,都是要為實體經濟和利得財富服務,促進資本最有效的配置在實體經濟上。「如果國內很多要素的價格,包括利率、匯率,能源、土地等,有很大扭曲或是不確定性,加之資本大幅流入、流出,可能對實體經濟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在人民幣國際化推進過程中,需要迫切推行的是國內一系列改革。」汪濤指出。
與會專家也強調了人民幣國際化不應「為國際化而國際化」。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張禮卿說,人民幣國際化應該是個市場自由選擇的結果,政府在推動中的作用是有限的。而李稻葵也說,人民幣國際化不應該成為終極目標,實際上,它是伴隨著中國金融開放的副產品,人民幣在被納入SD R一籃子貨幣(特別提款權)的進程上,不應該硬性給自己定一個時間表。

『捌』 人民幣 匯率 升破6.70是什麼時候的事大神們幫幫忙

本報訊 在連續7個交易日創新高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繼續走強突破6.70的關口。昨天,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上調113個基點,至6.6997。從9月10日開始,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連續第八個交易日創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 央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0年9月21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6997元,1歐元對人民幣8.7522元,100日元對人民幣7.8204元,1港元對人民幣0.86290元, 1英鎊對人民幣10.4200元,人民幣1元對0.46239林吉特。 央行於今年6月19日宣布重啟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其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走勢有升有降。6月18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8275,隨後震盪走高至8月9日的6.7685,累計上漲590個基點,升值幅度為0.87%。但後來人民幣開始一波少見的持續走低行情,9月1日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貶至6.8126。經過9月9日以來的連續上漲,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自新一輪匯改以來已累計升值1.9%。 隨著美國國會11月中期選舉臨近和美國經濟復甦前景渺茫,海外對人民幣匯率的壓力近期猛增。據報道,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昨天表示,中國同1985年的日本不同,人民幣不會屈服外部壓力而簡單升值。人民幣匯率僅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工具,在外貿順差下降後,這是內需上升的直接結果。面對這樣一個復雜的國際格局和不斷演變的國際環境,當前迫在眉睫的就是轉變依賴外需的發展道路。
採納哦

『玖』 如何看待匯率沖擊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動態影響

Tavals(1997)概括了貨幣國際化的三個前提條件:政治穩定的信心、開放和發達的金融市場以及龐大的經濟和貿易規模。Menzie Chinn和Jeffrey Frankel(2008)通過精確的計量檢驗得出結論:GDP全球份額、通貨膨脹率、匯率波動、金融發展指數(M2/GDP)等變數在決定一國貨幣成為國際儲備的過程中具有顯著作用。總之,歷史經驗以及關於美元、歐元和日元等國際貨幣的研究都表明決定貨幣國際化的根本決定因素主要是:經濟貿易規模、金融市場以及貨幣價值的穩定(李稻葵、劉霖林,2008)。因此,依據這些研究,本文把國際貿易規模、金融發展指數和人民幣幣值穩定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主要決定因素。

閱讀全文

與李稻葵匯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退市問題 瀏覽:38
中信信託新疆 瀏覽:368
融資城投資人的利益 瀏覽:874
收藏紙幣價格 瀏覽:918
Gcp矽谷融資 瀏覽:244
貴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瀏覽:127
涉及到金融營銷的金融機構有 瀏覽:307
上汽大眾退金融服務費 瀏覽:744
國元證券怎麼激活手機交易 瀏覽:473
華為鏡頭股票 瀏覽:204
標准外匯正規嗎 瀏覽:525
海絲雲交易 瀏覽:877
四川天府交易所1066會員 瀏覽:752
上證50杠桿 瀏覽:437
我國發展利率期貨研究 瀏覽:745
理財非保本浮動收益安全嗎 瀏覽:512
華安證券手機版下載交易 瀏覽:556
買銀行理財可以辦信用卡嗎 瀏覽:262
疫情對金融機構的影響 瀏覽:926
2018年浦匯外匯出金問題 瀏覽: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