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初中物理滑輪杠桿題型

初中物理滑輪杠桿題型

發布時間:2021-11-02 04:27:31

❶ 初中物理有關與杠桿和滑輪的公式

杠桿公式如下:
總動力矩=總阻力矩
力矩=力*力到支點的距離

滑輪沒有公式,只有受力分析
定滑輪兩邊拉力相等
動滑輪拉力為動滑輪所受重物重力的二分之一
等等等,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

❷ 高賞求初三物理杠桿滑輪知識點,計算公式公式,越細越好

杠桿平衡條件 F1 L1 = F2 L 2 杠桿平衡條件也叫杠桿原理
滑輪組 F = G / n
F =(G動 + G物)/ n
SF = n SG 理想滑輪組
忽略輪軸間的摩擦
n:作用在動滑輪上繩子股數
功 W = F S = P t 1J = 1N?m = 1W?s
功率 P = W / t = Fυ 1KW = 103 W,1MW = 103KW
有用功 W有用 = G h(豎直提升)= F S(水平移動)= W總 – W額 =ηW總
額外功 W額 = W總 – W有 = G動 h(忽略輪軸間摩擦)= f L(斜面)
總功 W總= W有用+ W額 = F S = W有用 / η
機械效率 η= W有用 / W總
η=G /(n F)
= G物 /(G物 + G動) 定義式
適用於動滑輪、滑輪組

❸ 初中物理,杠桿滑輪

設繩子頂點為C,當桿水平時,繩子與桿構成一個直角三角形,AB=AC,三角形為等腰直角三角形,繩子CB與AB成45度角,桿受兩個力平衡,T1*L*(√2/2)=G*L*1/2,當桿與水平成45度角時,ABC為等腰三角形,且角A=60度,繩子與桿夾角為60度,T2*L*(√3/2)=G*L*(1/2)*(√3/2) 得T1=(1/√2)G,T2=(1/2)G ∴比值為(√2/1)

❹ 急需初中物理杠桿滑輪的應用習題,帶答案的

第十三章 (四、杠桿五、其他簡單機械)(A卷)

❺ 誰能幫忙出一套初中物理滑輪和杠桿習題

1、 如圖1所示,工人在1分鍾內將質量為80千克的重物勻速提高了3米,所用拉力為500牛,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和工人做功的功率。若仍用此滑輪組將重1600牛的貨物勻速提高,所用的拉力至少多大?(繩重及輪軸處摩擦忽略不計,g=10牛/千克)

2、如圖2所示,不考慮輪和軸的摩擦及繩重,人拉繩的力F=50牛時,能提起90牛的物體,使物體勻速上升50厘米,求:
(1)滑輪組的機械效率(2)如果仍用此滑輪組,勻速提起190牛頓的物體,人拉繩子的力至少要多大?
3、 利用如圖3所示的滑輪組提升重物,設繩重和滑輪軸處摩擦不計。求:(1)若用250牛的拉力,恰好能把400牛的重物,以0.5米/秒的速度勻速提升上來,動滑輪重是多少牛?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瓦?(2)仍用此滑輪組提起700牛的物體,使它勻速升高5米,拉力F做的有用功是多少焦?總功是多少焦4、如圖4所示,利用滑輪組在水平地面上拉重物,物重3000牛,10秒鍾內勻速移動距離為5米,繩端拉力400牛,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0%,求:
(1)有用功多少焦?
(2)地面對物體的摩擦阻力為多少牛?
(3)拉力的功率是多大?5、在某建築工地上,用如圖6所示滑輪組提升沙石,已知以1米/秒的速度提升1000牛的重物時,所用的拉力為260牛,現要以同樣的速度提升600牛的重物升高4米。求:滑輪組此時的機械效率?此時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繩重和軸處摩擦忽略不計)6、某人站在岸上,利用水平放置的滑輪組使湖中的船勻速靠岸。已知滑輪組由兩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組成,滑輪自重不計,船重8.0×104牛,船移動時受到水的阻力是船重的0.01倍,船受到滑輪組的拉力始終沿水平方向,人水平拉繩的力為240牛,船靠岸的速度是0.2米/秒。
求:(1)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2)人拉繩的功率。
7、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重物。
(1)若用200牛的拉力將480牛的蹺鐫人傯嶸?米,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若提升重物過程中克服滑輪軸處摩擦阻力及繩重所做的功為60焦耳,求動滑輪重。
(2)若仍用此滑輪組,將1000牛重的貨物勻速提升4米,若提升重物過中程克服滑輪軸處摩擦阻力及繩重所做的功變為200焦耳,求拉力所做的功。

8、某人站在地面上使用由兩個定滑輪和兩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向下用力將地面上的2×103牛的重物勻速得升4米高,不計摩擦,人做功1×104焦。求:
(1)人實際用的拉力多大?
(2)若用這一滑輪組勻速提升另一重物到相同高度,人做功 1、5×104 焦,求此時的機械效率?

9、有一體積為0、1米3,重6860牛的重物不慎落入水中,現用圖示滑輪組進行打撈,將其在水中勻速上提2米。求:
(1)重物受到的浮力及滑輪掛鉤A受到的拉力各為多少?
(2)若每個滑輪重均為120牛,不計繩重及摩擦,F做功多
10、在碼頭岸上某人以恆定速度用繩通過定滑輪拉船使船靠岸,不計摩擦力,當繩與水平面成θ角時,則船的速度多大?船速變大了還是變小了165高
11給你兩只滑輪,細繩,11塑料袋,說明把一堆小零件分成三等份的方法。(滑輪、細繩、塑料袋重不計,摩擦不計)舊資料

杠桿習題
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夠________,這根硬棒就叫杠桿;杠桿的五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________,它的數學表達式是:__________。

3.用杠桿撬一塊質量為1t的石頭,如果動力臂為200cm,阻力臂為20cm,那麼至少要用________的動力才能把石頭撬動。

4.使用杠桿要省力,應當用動力臂______阻力臂的杠桿;如果使用的是費力杠桿,應使動力臂_______阻力臂,使用此類杠桿可以________;天平是________杠桿;不論哪類杠桿都不能既_________又_________。
5.下列事例中,利用了杠桿工作的是( )

A.在湖水中用漿劃水

B.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的重力

C.用打氣筒給自行車打氣

D.跳傘運動員利用降落傘從空中落下

6.下列屬於省力杠桿的是( )

A.夾酒精棉球的鑷子

B.吊車上的起重臂

C.拔鐵釘的羊角錘

D.往鍋爐里送煤的鐵鍬

7.兩個小孩坐在蹺蹺板上恰好平衡在水平位置,此時( )

A.兩個小孩的重力相等

B.兩個小孩到支點的距離一定相等

C.兩個小孩的質量一定相等

D.兩個小孩的重力和他們各自到支點的距離的乘積相等

8.如圖12.4,杠桿處於平衡狀態,則力F的力臂是( )
杠桿答案
1.繞著固定的點轉動 支點 動力 阻力 動力臂 阻力臂

2.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3.1000N

4.大於 小於 省距離 等臂 省力 省距離

5.A 6.C 7.D 8.B

❻ 初三物理力與機械題型與解析,特別是杠桿和滑輪

例1、 畫出下列圖中所示的杠桿(支點為O)的力臂。

解:

例2、 扁擔長m,兩端物體的重力分別為G1=500N,G2=300N。若不考慮扁擔的重力。⑴人的肩頭應在什麼位置,扁擔才平衡?⑵若扁擔兩端同時增加G=100N的重力,肩頭應在什麼位置?
解:⑴以肩為支點,前後兩物體作用力的力臂分別
扁擔平衡時,有
500NN
∴)
(2)扁擔兩端同時增加100N重力後
F1』 =(500+100)N=600N
F2』=(300+100)N=400N
F1』·1』=F2』(-1』)
解得1』=0.8m(肩頭距前面物體0.8m)
例3、一根長為的均勻木條,支點在中點時正好平衡,如果把其左端的一半鋸下迭放在剩餘部分上面(如圖)木條還能保持平衡嗎?為什麼?
解:根據杠桿平衡的條件來分析,但不能直接代公式,把左端鋸下的木條迭放在剩餘部分上面,當不知能否平衡,所以須先分別算出各段重力對支點O的力距(F· l)。
畫出杠桿的示意圖,設木條重G
=


∴木條不能保持平衡

例4、有一個結構不明的滑輪組,只知道拉力F向下拉繩子時,每拉下12m,重物就上升3m,拉力F=400N,重物為多大,試畫出滑輪的結構圖。
解:對於滑輪組的問題,要弄清:(1)繩端移動的距離s與重物上升的距離h,繩子的段數n之間的關系是s=nh; (2)判斷滑輪組繞繩的段數的方法,用一條虛線把動滑輪組和定滑輪「切割」開,再數直接與動滑輪組相連的「繩子段」有幾(n)個,就有幾(n)段繩; (3)滑輪組上的繩的繞法有兩種:一是將繩的一端固定在動滑輪的鉤上,拉力方向向上。二是將繩的一端固定在定滑輪的鉤上,拉力方向向下。
s=nh
n=
F=
G=nF=4400N=1600N
滑輪組的結構如圖所示
例5、如圖甲所示,用F=10N的力,拉著物體在地面上勻速運動,則物體與地面的摩擦力是多大?若物體向前移動1m,繩子要拉過多少m?
解:由圖甲可知,滑輪組用3段繩子拉物體運動, 我們對滑輪B及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如圖乙所示,
設摩擦力為f。
F1=3F,f=F1』 而F1』=F1
則f=F1=3F=3
若物體移動1m,動滑輪上三段繩子都要移動1m,故繩子自由端需拉過3m。

❼ 初中滑輪杠桿解題技巧

1 記公式 杠桿:F1*L1=F2*L2
滑輪: F=1/N*G V繩=N*V物 S繩=N*S物 (N代表動滑輪上繩的段數)
2 要學會畫受力分析
3 一般他不會出單獨的杠桿 滑輪的題會結合浮力一起出

❽ 一道有關滑輪和杠桿的初三物理題求教,謝謝!

(1)底下也固定了,說明最底下的那個滑輪是定滑輪,而上面兩個滑輪是運動的,它們是動滑輪,這樣以來,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為4段(你可以這樣想,假如我頭朝下,身體倒立去看這個滑輪組是怎樣的?這樣可大大降低思考的難度)
(2)從杠桿來看B端1000牛的貨物在A端需要向下用的力為:1000牛*2=2000牛(因為動力臂是阻力臂的一半,即BO=2AO)
(3)從滑輪組來看:有用功為W=Gh=2000牛*h
總功為:W=Fs=F*4h
(4)從該裝置的機械效率是 80%可知:
(2000牛*h)/(F*4h)=80%
解此方程得:F=625牛

❾ 麻煩幫忙找一些初中物理電學難題和杠桿滑輪的難題,壓軸題,拉分題(酌情加分)

一道中考試題試著做做

❿ 初三物理有關杠桿滑輪的知識點

第十二章《力和機械》復習提綱
一、彈力
1、彈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失去力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叫彈性。
2、塑性:在受力時發生形變,失去力時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叫塑性。
3、彈力: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受到的力叫彈力,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
二、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體,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計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質量為1kg 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
⑶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其應用是重垂線、水平儀分別檢查牆是否豎直和 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地均勻外形規則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如均勻細棒的重心在它的中點,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
☆假如失去重力將會出現的現象:(只要求寫出兩種生活中可能發生的)
① 拋出去的物體不會下落;② 水不會由高處向低處流③ 大氣不會產生壓強;
三、摩擦力: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已發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類: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有時起阻力作用,有時起動力作用。
4、靜摩擦力大小應通過受力分析,結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條件(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
6、滑動摩擦力:
⑴測量原理:二力平衡條件
⑵測量方法:把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使木塊勻速運動,讀出這時的拉力就等於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⑶ 結論: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該研究採用了控制變數法。由前兩結論可概括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實驗還可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大小、運動速度大小等無關。
7、應用:
⑴理論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壓力、接觸面變粗糙、變滾動為滑動。
⑵理論上減小摩擦的方法有:減小壓力、使接觸面變光滑、變滑動為滾動(滾動軸承)、使接觸面彼此分開(加潤滑油、氣墊、磁懸浮)。
練習:火箭將飛船送入太空,從能量轉化的角度來看,是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太空飛船在太空中遨遊,它 受力(「受力」或「不受力」的作用,判斷依據是:飛船的運動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飛船實驗室中能使用的儀器是 B (A 密度計、B溫度計、C水銀氣壓計、D天平)。
四、杠桿
1、 定義:在力的作用下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杠桿。
說明:①杠桿可直可曲,形狀任意。
②有些情況下,可將杠桿實際轉一下,來幫助確定支點。如:魚桿、鐵鍬。
2、 五要素——組成杠桿示意圖。
①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用字母O 表示。
②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說明 動力、阻力都是杠桿的受力,所以作用點在杠桿上。
動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們使杠桿的轉動的方向相反
④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2表示。
畫力臂方法:一找支點、二畫線、三連距離、四標簽
⑴ 找支點O;⑵ 畫力的作用線(虛線);⑶ 畫力臂(虛線,過支點垂直力的作用線作垂線);⑷ 標力臂(大括弧)。
3、 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① 杠桿平衡是指:杠桿靜止或勻速轉動。
② 實驗前:應調節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從杠桿上量出力臂。
③ 結論:杠桿的平衡條件(或杠桿原理)是: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寫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寫成:F1 / F2=l2 / l1
解題指導:分析解決有關杠桿平衡條件問題,必須要畫出杠桿示意圖;弄清受力與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後根據具體的情況具體分析,確定如何使用平衡條件解決有關問題。(如:杠桿轉動時施加的動力如何變化,沿什麼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決杠桿平衡時動力最小問題:此類問題中阻力×阻力臂為一定值,要使動力最小,必須使動力臂最大,要使動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桿上找一點,使這點到支點的距離最遠;②動力方向應該是過該點且和該連線垂直的方向。
4、應用:
名稱 結 構
特 征 特 點 應用舉例
省力
杠桿 動力臂
大於
阻力臂 省力、
費距離 撬棒、鍘刀、動滑輪、輪軸、羊角錘、鋼絲鉗、手推車、花枝剪刀
費力
杠桿 動力臂
小於
阻力臂 費力、
省距離 縫紉機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發剪刀、釣魚桿
等臂
杠桿 動力臂等於阻力臂 不省力
不費力 天平,定滑輪
說明:應根據實際來選擇杠桿,當需要較大的力才能解決問題時,應選擇省力杠桿,當為了使用方便,省距離時,應選費力杠桿。
五、滑輪
1、 定滑輪:
①定義:中間的軸固定不動的滑輪。
②實質:定滑輪的實質是:等臂杠桿
③特點: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但是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④對理想的定滑輪(不計輪軸間摩擦)F=G
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F(或速度vF) = 重物移動
的距離SG(或速度vG)
2、 動滑輪:
①定義:和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可上下移動,
也可左右移動)
②實質:動滑輪的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
的省力杠桿。
③特點: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動滑輪(不計軸間摩擦和動滑輪重力)則:F= 1 2G只忽略輪軸間的摩擦則 拉力F= 1 2(G物+G動)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F(或vF)=2倍的重物移動的距離SG(或vG)
3、 滑輪組
①定義:定滑輪、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
②特點:使用滑輪組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輪組(不計輪軸間的摩擦和動滑輪的重力)拉力F= 1 n G 。只忽略輪軸間的摩擦,則拉力F= 1 n (G物+G動) 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F(或vF)=n倍的重物移動的距離SG(或vG)
④組裝滑輪組方法:首先根據公式n=(G物+G動) / F求出繩子的股數。然後根據「奇動偶定」的原則。結合題目的具體要求組裝滑輪。

九年級物理第十三章力和機械知識點
第一節 彈力 彈簧測力計
一、彈力
物體由於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彈力。
1、物體受力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原來的形狀的特性叫彈性。(如輕壓直尺它發生形變,撤去壓力,直尺恢復原狀;把橡皮筋拉長,鬆手後,橡皮筋又恢復原狀;壓縮彈簧,鬆手後,彈簧也能恢復原狀等等)
2、物體形變後不能自動恢復原來的形狀的特性叫塑性。(如橡皮泥用力捏後鬆手它不能恢復原狀;面團用力握後鬆手它也不能恢復原狀)
3、任何物體只要發生彈性形變,就一定會產生彈力。(如書放於桌面,書和桌子都發生了彈性形變,只不過這種形變數很小,我們不易觀察,那麼書和桌子之間就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彈力,我們平常稱它們為壓力和支持力。)我們平時說的壓力、支持力、拉力、彈力、張力等等都是由於物體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這些力實質上都是彈力。
4、彈力產生於直接接觸的物體之間,並以物體產生彈性形變為先決條件,不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是不會發生彈力作用的。
二、彈簧測力計
1、原理: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長就越長。
彈簧測力計只有在彈性形變范圍內,它的伸長量才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如果超出彈性形變范圍,它就要損壞。
2、使用方法
(1)使用前觀察:指針是否指零刻線、量程、分度值。
(2)使用時注意
①不要超過它的量程。
②拉動時要避免與外殼摩擦,以免影響測量的准確程度(盡量保證彈簧測力計內彈簧伸長的方向與所測得力在同一條直線上,即可避免上述摩擦)。
③讀數時,視線要與刻度板表面垂直。

第二節 重力
一、重力的概念
宇宙間任何兩個物體之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這就是萬有引力。大到天體之間,小到灰塵之間,以及地球與它附近的物體之間都存在萬有引力。萬有引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有關,正是萬有引力把地球和其他行星束縛在太陽系中,圍繞太陽運轉。
我們把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符號為G,單位為N。
1、地球附近的一切物體,無論是固體、液體還是氣體,都受到地球的吸引。重力通常叫做重量。
2、由於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球吸引物體的同時,其他物體對地球也有吸引作用,而重力特指地球對其他物體的吸引力。
3、重力的施力者是地球,受力者是物體。
4、我們身邊的物體,質量比太陽、行星、月球小得多,它們之間的萬有引力非常小,小到我們不能察覺,比起地球對它的重力來說,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二、重力的三要素
1、重力的大小
(1)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質量成正比,其關系為 或 ,g=9.8N/kg。
(2)重力的大小可用彈簧測力計測出。
注意: (或 )中的g為重力與質量的比例常數,數值為9.8N/kg,意思是在地面附近質量為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9.8N。
在粗略計算時g可取10N/kg。
利用 計算時,要注意式中各量的單位,m的單位是kg,g的單位是N/kg,G的單位是N。
2、重力的方向
由於重力作用的效果是將物體拉向地面,因此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利用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這一特性,可以製成重垂線來檢查牆壁是否豎直,也可以在水平儀上懸掛一個重垂線,檢查物體表面是否水平。
3、重力的作用點
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
(1)重心的位置
物體的重心位置與物體的形狀、材料是否均勻有關。對於材料均勻、形狀規則的物體、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例如均勻細棒的重心在棒的中點,均勻球的重心在它的球心。
(2)重力與質量的區別和聯系
重力雖與質量有關,但它與質量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它們的區別是本質上的,絕不可混為乙談,它們的聯系則僅在數值上。下面的表格有較為全面的歸納。
重力 質量
符號(名稱字母) G m
定 義 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物體含有物質的多少


別 特 點 ①有大小、方向、作用點三要素
②同一物體在地球上不同的位置所受重力是不同的(同一物體在高緯度地區和低海拔地區受到的重力較大,在低緯度和高海拔地區受到的重力較小)
③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①只有大小
②同一物體質量部隨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的改變而改變(為一定值)
③沒有方向
單 位 N kg
測量工具 彈簧測力計 天平
聯 系 (g=9.8N/kg)

第三節 摩擦力
一、摩擦力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摩擦力。
2、產生的條件:(1)兩個物體要相互接觸;(2)兩物體要發生相對運動;(3)兩物體之間要有正壓力。
3、作用效果: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
4、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5、施力物體:是相互接觸的物體。
6、摩擦的種類:滑動摩擦、滾動摩擦等。
(1)滑動摩擦是指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滑動時產生的摩擦;滾動摩擦是指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滾動時產生的摩擦。
(2)滾動摩擦是比較復雜的物理現象,不能稱作滾動摩擦力。
(3)在壓力相同的情況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
(4)還有一種摩擦叫靜摩擦。兩個相互接觸哦物體,在外力作用下有相對運動趨勢而又保持相對靜止時,在接觸面間產生的摩擦力叫靜摩擦力。如推桌子卻沒推動,這時在桌子與地面間就產生了靜摩擦,它阻礙了桌子與地面間的相對運動趨勢,其方向總是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由於物體仍保持靜止狀態,所以靜摩擦力總與外力平衡,當外力逐漸增大時(但物體仍沒有運動起來),靜摩擦力也隨之增大。當外力增大到某一程度物體運動起來後,在接觸面間產生的就不再是靜摩擦力。
二、滑動摩擦力大小的決定因素
1、跟壓力大小有關: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2、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注意:這里採用的研究方法叫控制變數法。這種方法在今後的學習中經常採用。
本實驗的測量原理是:二力平衡條件。如圖所示,
物體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
運動,拉力F和摩擦力F′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
即F′=F,由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即可知道摩擦力的大小。
三、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
1、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使接觸面粗糙、增大壓力。例如在汽車輪胎上刻上花紋,以防打滑;啤酒瓶頸握在手中時,如果要下滑,我們只有握得更緊就不會再滑。這兩種方法前者就是使接觸面粗糙,後者則是增大壓力。
2、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減小壓力,使接觸面變得光滑些;用滾動代替滑動;使相互接觸的表面分開(如加潤滑油和用壓縮空氣或電磁場使摩擦面脫離接觸)。

第四節 杠桿
一、杠桿
1、定義: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就叫杠桿。
(1)「硬棒」不一定是棒,泛指有一定長度的,在外力作用下不變形的物體。
(2)杠桿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任何形狀的。
2、杠桿的七要素
(1)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用字母「O」表示。它可能在棒的某一端,也可能在棒的中間,在杠桿轉動時,支點是相對固定的。
(2)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用「F1」表示。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用「F2」表示。
(4)動力作用點:動力在杠桿上的作用點。
(5)阻力作用點:阻力在杠桿上的作用點。
(6)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用「l1」表示。
(7)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用「l2 」表示。
注意:無論動力還是阻力,都是作用在杠桿上的力,但這兩個力的作用效果正好相反。一般情況下,把人施加給杠桿的力或使杠桿按照人的意願轉動的力叫做動力,而把阻礙杠桿按照需要方向轉動的力叫阻力。
力臂是點到線的距離,而不是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力的作用線通過支點的,其力臂為零,對杠桿的轉動不起作用。
3、杠桿示意圖的畫法:(1)根據題意先確定
支點O;(2)確定動力和阻力並用虛線將其作用線
延長;(3)從支點向力的作用線畫垂線,並用l1和
l2分別表示動力臂和阻力臂。如圖所示,以翹棒為例。
第一步:先確定支點,即杠桿繞著哪一點轉動,用字母「O」表示。如圖甲所示。
第二步:確定動力和阻力。人的願望是將石頭翹起,則人應向下用力,畫出此力即為動力用「F1」表示。這個力F1作用效果是使杠桿逆時針轉動。而阻力的作用效果恰好與動力作用效果相反,在阻力的作用下杠桿應朝著順時針方向轉動,則阻力是石頭施加給杠桿的,方向向下,用「F2」表示如圖乙所示。
第三步:畫出動力臂和阻力臂,將力的作用線正向或反向延長,由支點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並標明相應的「l1」「l2」, 「l1」「l2」分別表示動力臂和阻力臂,如圖丙所示。

二、杠桿的平衡條件
1、杠桿的平衡:當杠桿在動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靜止時,我們就說杠桿平衡了。
2、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

(1)首先調節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所示,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力臂l1和l2恰好重合,這樣就可以由杠桿上的刻度直接讀出力臂食物大小了,而圖甲杠桿在傾斜位置平衡,讀力臂的數值就沒有乙方便。由此,只有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我們才能夠直接從杠桿上讀出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因此本實驗要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實驗過程中絕不能再調節螺母。因為實驗過程中再調節平衡螺母,就會破壞原有的平衡。
3、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
杠桿如果在相等時間內能轉過相等的角度,即勻速轉動時,也叫做杠桿的平衡,這屬於「動平衡」。而杠桿靜止不動的平衡則屬於「靜平衡」。
三、杠桿的應用
1、省力杠桿:動力臂l1>阻力臂l2,則平衡時F1<F2,這種杠桿使用時可省力(即用較小的動力就可以克服較大的阻力),但卻費了距離(即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大於阻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並且比不使用杠桿,力直接作用在物體上移動的距離大)。
2、費力杠桿:動力臂l1<阻力臂l2,則平衡時F1>F2,這種杠桿叫做費力杠桿。使用費力杠桿時雖然費了力(動力大於阻力),但卻省距離(可使動力作用點比阻力作用點少移動距離)。
3、等臂杠桿:動力臂l1=阻力臂l2,則平衡時F1=F2,這種杠桿叫做等臂杠桿。使用這種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即不省距離也不費距離。
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杠桿時不存在的。

第五節 其他簡單機械
一、滑輪
1、滑輪定義:周邊有槽,中心有一轉動的輪子叫滑輪。如右圖所示。
因為滑輪可以連續旋轉,因此可看作是能夠連續旋轉的杠桿,仍可
以用杠桿的平衡條件來分析。
根據使用情況不同,滑輪可分為定滑輪和動滑輪。
2、定滑輪
(1)定義:工作時,中間的軸固定不動的滑輪叫定滑輪。如下左圖所示。
(2)實質:是個等臂杠桿。(如下中圖所示)
軸心O點固定不動為支點,其動力臂和阻力臂都等於圓的半徑r,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因為重物勻速上升可知,則,不省力。

(3)特點:不省力,但可改變力的方向。 S=h
所謂「改變力的方向」是指我們施加某一方向的力(圖中F1方向向下)能得到一個與該力方向不同的力(圖中得到使重物G上升的力)。
(4)動力移動的距離與重物移動的距離相等。(如上右圖所示)
對於定滑輪來說,無論朝哪個方向用力,定滑輪都是一個等臂杠桿,所用拉力都等於物體的重力G。(不計繩重和摩擦)
3、動滑輪
(1)定義:工作時,軸隨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動滑輪。(如下左圖所示)

(2)實質:是個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如上中圖所示)
圖中O可看作是一個能運動的支點,其動力臂l1=2r ,阻力臂l2=r,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即F1�6�12r=F2�6�1r,得出 ,當重物豎直勻速向上時,F2=G,則 。
(3)特點: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4)動力移動的距離是重物移動距離的2倍。(如上右圖所示)
對於動滑輪來說:
(1)動滑輪在移動的過程中,支點也在不停地移動;
(2)動滑輪省一半力的條件是:動滑輪與重物一起勻速移動;動力F1的方向與並排繩子平行;不計動滑輪重、繩重和摩擦。
二、滑輪組
1、定義:由若干個定滑輪和動滑輪匹配而成。
2、特點:可以省力,也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使用滑輪組時,有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即 (條件:不計動滑輪、繩重和摩擦)。
3、動力移動的距離s和重物移動的距離h的關系是: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n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移動的距離就是物體移動距離的n倍,即s=nh。如下圖所示。(n表示承擔物重繩子的段數)

n=2 n=3 n=3 n=4 n=4 n=5

s=2h s=3h s=3h s=4h s=4h s=5h
A B C D E F
4、滑輪組的組裝:(1).根據 的關系,求出動滑輪上繩子的段數n;(2)確定動滑輪的個數;(3)根據施力方向的要求,確定定滑輪個數。確定定滑輪個數的原則是:一個動滑輪應配置一個定滑輪,當動滑輪上為偶數段繩子時,可減少一個定滑輪,但若要求改變力的作用方向時,則應在增加一個定滑輪。在確定了動、定滑輪個數後,繩子的連接應遵循「奇拴動、偶拴定」的規則,由內向外纏繞滑輪。
三、輪軸
1、定義:由兩個半徑不同的輪子固定在同一轉軸的
裝置叫做輪軸。半徑較大的輪叫輪,半徑較小的輪叫軸。
2、實質:輪軸可看作是杠桿的變形。如右圖所示。
3、特點:當把動力施加在輪上,阻力施加在軸上,
則動力臂l1=R,阻力臂l2=r,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
即F1R=F2r,∵R>r,∴F1<F2,即使用輪軸可以省力,也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卻費了距離。
四、斜面
(1)如圖所示斜面是一種可以省力的簡單機械,但卻費距離。

(2)如上圖所示:當斜面高度h一定時,斜面L越長,越省力(即F越小);當斜面長L相同時,斜面高h越小,越省力(即F越小);當斜面L越長,斜面高h越小時,越省力(即F越小)。

閱讀全文

與初中物理滑輪杠桿題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貴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瀏覽:127
涉及到金融營銷的金融機構有 瀏覽:307
上汽大眾退金融服務費 瀏覽:744
國元證券怎麼激活手機交易 瀏覽:473
華為鏡頭股票 瀏覽:204
標准外匯正規嗎 瀏覽:525
海絲雲交易 瀏覽:877
四川天府交易所1066會員 瀏覽:752
上證50杠桿 瀏覽:437
我國發展利率期貨研究 瀏覽:745
理財非保本浮動收益安全嗎 瀏覽:512
華安證券手機版下載交易 瀏覽:556
買銀行理財可以辦信用卡嗎 瀏覽:262
疫情對金融機構的影響 瀏覽:926
2018年浦匯外匯出金問題 瀏覽:728
000158常山股份到底是怎樣重組 瀏覽:479
高頻交易存在的風險 瀏覽:350
滬深今日交易提示 瀏覽:190
融資凈買入額是負的說明什麼區別 瀏覽:77
同花順黑馬指標用法 瀏覽: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