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龍湖地產top系項目有哪些
從2008年的龍湖·頤和原著開始,龍湖開創了TOP級原著系列墅的典範,造極「西技中魂」之手法,在整體建築採用西方石材建構的同時,巧妙地將中國樓宇的窗棱、斗拱、屋檐的建築手法進行融合,臻造真正意義上中西合璧的墅作。隨後,龍湖首開·天宸原著,初至廣州天河別墅區,便以蟬聯兩年廣州別墅銷冠之偉績,立當代典範之恢弘格局;2017,首開龍湖·雲峰原著傳奇展現,四代升級,原著再墅;於近期2019年6月30日開盤的廣州龍湖·雙瓏原著,更是以其高性價比受到市場的關注,打造出的高性價比"國民戶型",一經推出就摘得"爆款"稱號。
❷ 成都龍湖地產的尖刀和二炮怎麼樣啊有沒有發展前途
尖刀呢就是到大街上去拉客戶上來樓盤來看房子,二炮就是打電話叫客戶來看房子,都沒什麼晉升空間。
❸ 龍湖地產待遇怎麼樣
房地產市場競爭醞釀升級 「管理之星」加碼龍湖物業
從萬科「同心圓」服務計劃到星河灣的「家政秘書」、「一鍵式星級酒店服務」,再到遠洋地產為「能充分傾聽客戶心聲,改進自身工作」而打造的「傾聽之窗」網站正式上線……近年來,各大房企逐漸從「拿地、圈錢;再拿地、再圈錢」速度擴張的比拼中擺脫出來,開始熱衷於提升產品及服務品質。
近來,本就以物業服務稱冠業內的龍湖地產,更是借其年度「管理之星」的活動,大規模派遣基層管理者及優秀員工前往國外著名城市,鎖定當地的服務標桿,實地考察、學習。今年4月,龍湖地產70名員工被送往有「海灣明珠」之稱的迪拜。
對此,有關專家解讀道:「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城市化總會達到增長的上限,沒有那麼多房子可蓋的時候怎麼辦?這個時候物業服務管理的優勢就凸現出來了。龍湖地產本就是中國物業服務領域的標桿企業,卻仍然如此大手筆送基層員工前往國外考察、學習,其實是對未來房地產競爭形勢高度前瞻的未雨綢繆。」
升級:市場競爭轉向
2007年,「重慶新龍湖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更名為「重慶新龍湖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而這一年,嗅覺靈敏的萬科也將旗下所有的物業管理公司更名為物業服務公司。從管理到服務,一詞之差,標志著房地產品牌新時代的到來。
從萬科「同心圓」服務計劃到星河灣的「家政秘書」、「一鍵式星級酒店服務」,到遠洋為「能充分傾聽客戶心聲,改進自身工作」而打造的「傾聽之窗」網站正式上線,再到龍湖地產的「善待你一生」……近年來,各大房企逐漸從「拿地、圈錢;再拿地、再圈錢」速度擴張的比拼中擺脫出來,開始熱衷於提升產品及服務品質,無形理念的輸出揭開了各大開發商戰略調整的重要一環。似乎一夜之間,開發商從跑馬圈地的狂奔中又轉向了服務領域的群雄逐鹿。
而最近一組數據也顯示:SOHO 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表示,SOHO 中國會不斷加大在上海投資的比重,同時不斷加大持有物業的比例。萬科總經理郁亮表示,在最新戰略中,萬科未來將加大持有型物業的儲備,並在近期內陸續推出養老物業、酒店及商業配套等多種物業類型。其中,住宅產品仍占據80%比重,其餘20%則將開發持有型物業。
王石曾經預言:物業服務是未來房地產企業的核心競爭范疇之一。今天看來,昔日的判斷正在變為今日的現實。特別是在限購、限貸的宏觀政策調控下,越來越多的地產大鱷們將目光轉向服務領域來尋求瓶頸的突破。而越來越多的購房者也更趨於理性,社區氛圍、配套設施管理和社區服務已成為買家考量樓盤的要素之一。
桎梏:認同感與執行力
據有關機構統計,服務行業用戶滿意度調查顯示,醫療、物業、旅遊是消費者最不滿意的三個行業。同時在員工敬業度的調查中,物業領域的表現同樣也是差強人意。
「其實物業服務人員缺口很大。由於長期以來物業從業人員的工資福利很低,社會地位不高,或者有的公司不能很好地履行合同承諾,導致員工對企業認同感普遍不高,敬業度偏低,人員流動性相對較大,這也是導致目前房地產物業服務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的主要原因之一。」 華潤置地一相關人士向記者坦言。
該人士認為,物業服務就相當於地產企業的「售後服務」。由於房屋的特殊屬性,所以服務質量的高低直接承擔著品牌保值增值的重要任務,而這種服務價值的體現又取決於員工的敬業度以及對企業的認同感和執行力。
但由於城鎮化加劇,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湧向城市,物業管理的低門檻也成為他們在城市生存的必選工種之一。再加上行業本身發展的不盡成熟,最終也導致企業與員工之間錯位管理。這也是目前絕大多數中小型物業服務公司發展的瓶頸所在。
「認同感對一個團隊來說,非常重要。很難想像一個對公司理念沒有認同感的人,他會對自己的業主盡100%努力。」重慶新龍湖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人力總監楊傑說道。
而要想讓員工對企業文化產生認同感,就必須真正做到對員工的尊重與關懷。龍湖地產自己也強調:沒有滿意的員工就沒有滿意的服務。「為員工的成長和發展做投資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行為,讓員工從細節上都可以體會到企對他們的尊重和關懷,這是龍湖『善待你一生』理念的要求,也只有這樣,企業也才能取得長足的發展。」重慶新龍湖物業董事長兼總經理周洪斌如是說。
「龍湖對員工的定義有三層境界,符合崗位要求,能完成任務的稱之為合格員工;能夠持續改進,不斷提升效率和效果,稱之為好員工;而能過做到「操心」的,是龍湖地產的卓越員工。如果說前者是一種執行力的話,那麼真正能做到「操心」的,就是對企業理念的一種認同。龍湖也正是因為擁有越來越多這樣的「操心」員工,才有了今天的成績和發展。」
「今後物業服務的方向也將朝著多區域,多業態形勢發展,不同的業態服務對員工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以外單一的業態管理知識已經不足以應對今天的發展,因此,對物業從業人員與業主之間的互動也更趨多樣化,如果執行力太差,將直接導致被市場淘汰。因此,這二者缺一不可。可以說是評判一個物業團隊有無潛力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楊傑強調。
為此,龍湖地產都要為剛入職的每個員工,進行企業文化和崗位技能培訓,以達到上崗要求。新員工在上崗的3個月內,在崗位上由一位業務骨幹指引,並對其特點設計一些流程,讓員工保持能夠進步的狀態。
破局:關懷員工
事實上,一個有潛力的企業,應該是員工一心只想著企業的發展,老闆則一心想著提升員工的福利。而這種理想狀態也並非可望而不可即,現實生活中也不乏有生動的例子,以服務聞名的著名餐飲連鎖公司海底撈就是身邊最好的證明。被稱之為國內著名員工管理專家的海底撈「員工比顧客更重要」的理念讓業界折服,其董事長張勇說過:要讓每一個員工真正意識到我們都是人,每個人都需要關心與被關心。海底撈視員工的尊嚴高於一切。
事實上,目前那些國際知名的明星企業,也是基於同樣的理念而迅速發展壯大的。沃爾瑪提出了「員工就是合夥人」將她推向了世界上頂級的明星企業;而成立於上世紀30年代的大名鼎鼎的日本豐田公司一直以來奉行「事業在於人」的宗旨,也使得這一老牌企業正在走過他的第75個年頭……
其實,物業服務行業內也並非沒有可圈可點之處,被萬科老總王石視為「可怕對手」的龍湖物業集團也是一個很好的典範。
一直以來,龍湖地產專門為每個項目的小區配備了員工活動室,分閱讀區、餐飲區、健身區、娛樂區等,員工可以閱覽報刊雜志、鍛煉身體、看電影、上網了解新聞等。並在員工住所配有微波爐和冰箱。而且,每月都有員工成長沙龍,主題不限,目的就是豐富員工們的精神生活。營造員工對企業的「成就感」和「家園感」。讓身在異鄉的企業員工切身感受到家的溫暖。
當然,作為一個把對員工成長投資看作是有價值事情的企業來說,這並不足為奇。畢竟類似這樣的「員工關懷活動」在國內一些其他大型房企品牌管理中也能看到。而從2010年開始的「管理之星」計劃,派遣優秀的基層管理者及普通員工往國外著名城市,鎖定當地的服務標桿,實地考察、學習,親身體驗世界一流的服務管理,在業內可以稱得上前無古人了。
今年4月,龍湖物業集團的員工又一次迎來年度「管理之星」國外城市體驗之旅,這次目的地是被譽為「海灣明珠」的迪拜。「在學習迪拜五星級、六星級甚至八星級酒店管理和服務的同時,也是我們物業管理團隊的一次身心放鬆之旅。」參與此次活動的龍湖集團物業中心品質保障經理張月利這樣告訴記者。
當問到這一行動的意義何在時,重慶新龍湖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人力總監楊傑顯得頗為平靜:「以往的物業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都不高,受到的重視程度也不夠,我們的宗旨就是希望我們的員工能在我們這里想在地產公司或者其他公司一樣感到自豪。其次,希望讓我們的員工通過這種獨特的體驗,提升工作上的成就感,激勵他們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同時也希望在集團物業管理全國化布局的過程中,吸引更多的人才加盟。」
據了解,由於龍湖物業對於員工切身的關懷使得員工對企業有著較高的信任感和認知度,該公司的員工滿意度連續兩年均達到81%以上,這對作為勞動密集型的物業企業來說著實不易。
龍湖物業的一位基層員工告訴記者說,現在是沒有「鐵飯碗」的說法了,但在龍湖工作,感覺就像是拿了一個「鐵飯碗」,但它是一個需要努力工作的「鐵飯碗」。
❹ 萬科、中海、龍湖三家房地產公司比較,哪位高人幫忙分析一下
你如果是沒有畢業的大學生~無意中還的「海之子」招募計劃是最好的選擇!
其次是龍湖的「綻放」招募計劃
如果是畢業了的大學生建議去萬科~
❺ 房地產杠桿率的介紹
《2010胡潤財富報告》指出,中國內地有87.5萬個千萬富豪和5.5萬個億萬元富豪。其中,十億元富豪1900人、百億元富豪有140人。而中國內地富豪數量的增長主要依賴三個方面的因素,即股指上漲、房價上漲和GDP的快速增長。
不僅如此,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這兩年新晉的富豪無一例外地都是房企老闆。他們大多通過在香港H股上市一夜暴富,碧桂園、龍湖、恆大這些房企的老闆輪番地成了中國首富。不過,觀察他們的財富成長路徑會發現,其財富的增長並不是依靠自己公司的價值創造,而是在上輪和這輪房地產泡沫中「吸血」。
房地產業已經成為中國最暴利的行業之一。有關數據表明,2005年至今,有近40家上市公司由原來的主業轉行房地產,佔到目前地產類上市公司總數的35%。而以上市公司的毛利率表現來看,房地產行業表現最為突出,自2005年以來毛利率連續五年超過30%。
另據統計,在國外成熟的房地產市場中,建築安裝成本佔比在70%,利潤率大約在5%至8%之間。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國內房地產市場建築安裝成本佔比35%,利潤率在15%左右。
國內房地產市場15%的利潤率看似不高,但開發商的真實利潤水平卻遠高於此,其中的奧妙在於前期房地產開發的「高杠桿率」。「高杠桿率」使中國的房地產偏離了其民生屬性,放大了房地產金融投資屬性的一面,加速了財富向地產商集中,並且增強了地產市場的投機性。
業內人士透露,調控前,開發商購置土地或明或暗可以貸款,拿到土地證後又可以名正言順地向銀行抵押貸款,項目開工後建築承包商墊資建設也是行業管理,而且,雖然預售制度有很大變化,但開發商花樣翻新地創造出各種變相的「賣樓花」方式,例如向意向購房者十幾萬元高價出售會籍,獲得會籍後就可在開盤時折價購房。通過利用制度上的不完善,許多開發商可以用5倍、10倍的杠桿率來操盤,這樣一來100%的利潤率也不是神話。
❻ 國企還是龍湖地產好
我個人對國企的地產公司不是很清楚,主要是看你在中大地產做什麼?
如果也是置業顧問的話,我建議你選擇龍湖地產。但是我的回答也有局限性,因為我對杭州公司並不是很熟悉。
我是重慶公司的,目前入職一年多,學習了很多東西,不僅僅是銷售,包括財務,銷控,工程對接,活動對接等,也會有培訓。待遇的話的確年薪10W沒問題,當然也很苦逼,有各種加班。而且公司會提拔年輕人,我們的經理主管,有很多都是做了一兩年置業顧問就升了,敢於提拔年輕人。
公司的整體氛圍相對單純,能者居上。
當然,以上的所說僅限於重慶公司,杭州就不清楚了,龍湖在業內是地產的黃埔軍校~
對中大不了解,你可以單獨了解下。
❼ 龍湖地產怎麼樣
龍湖地產作為上市公司,獲得過眾多獎項,在全國多個地方都有開發項目。2009年,龍湖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碼:960)於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2019年集團營業額1510.3億元,收獲境內外全投資級的民營房企最佳信用評級。
截至2019年底,集團業務遍布全國7大城市群,50餘個城市。集團連續10年獲得「財富中國500強」,連續8年獲得「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綜合實力10強」,3次入選「福布斯亞太區最佳上市公司50強」,2次榮登「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
自1997年開發首個住宅項目重慶龍湖花園南苑以來,龍湖已累計開發項目800餘個,累計開發面積近1億平方米,先後有5個項目榮獲中國房地產綜合開發行業最高獎項「廣廈獎」,12個項目榮獲中國土木工程最高獎項「詹天佑獎」。2019年合同銷售額2425.0億元,繼續穩站行業前十。
(7)龍湖地產高杠桿擴展閱讀:
作為中國最早的購物中心開發商之一,龍湖商業先後發展出「天街」、「星悅薈」、「家悅薈」三個業態品牌。2019年,商業租金增長31.9%至47.5億元,開業商場年客流量4.7億人次,位列中國商業地產百強第7。集團已開業商場達39座,開業建築面積377萬平方米,整體出租率98.5%,已合作品牌與商戶超4,500家。
2003年起,龍湖即開始了對TOD領域的探索,截止2019年12月底,龍湖已開業TOD項目近30個,以TOD為核心的全業態開發面積約900萬平方米,通過在不同城市區位進行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復合空間及多業態融合,形成都市生態圈現代服務業,在未來把握更多的可能性。
❽ 龍湖地產和萬科地產哪個大
萬科做地產來說還是比較大的,涉及范圍廣到全球,龍湖目前總體來說也是比較大的地產企業,但沒有萬科大,萬科是做地產發家的,時間長。
❾ 「三道紅線」壓力下 穩居「綠檔」房企迎來沖刺窗口期
自去年8月,「三道紅線」監管新規公布以來,一直是行業熱議的話題。「2021年1月1日開始執行,力爭3年內全行業達標」的計劃,讓房企在2020年的年報業績分析中,大都將筆墨著眼於降負債、調結構、增加現金流。
據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某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相關報告顯示,500強房企2020年資產負債率均值為78.77%,同比下降0.89個百分點,為2012年以來首次下降;凈負債率均值為85.08%,同比下降11.62個百分點,相比2019年有大幅改善。
當多數房企都忙於脫「紅」之時,部分穩居「綠檔」的企業,則迎來了屬於他們的沖刺窗口期。
「三道紅線」效果顯現 房企整體負債好轉
2020年8月,住建部、央行聯合召開房地產企業座談會,對12家試點房企有息負債規模設置了「三道紅線」,其中包括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凈負債率不得超過100%;現金短債比要大於1。
依據「三道紅線」規定,如果三項指標均不達標,歸為「紅檔」,有息負債規模不得提升;兩項不達標,歸為「橙檔」,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5%;一項不達標,歸屬「黃檔」,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10%;三項指標全部達標,歸為「綠檔」,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15%。
「三道紅線」監管新規的出台,對房企財務指標提出更為具體的要求,明確限制房企債務規模的無序增長。「控負債、降杠桿」成為眾多房企聚焦的熱點和發展的方向。
時隔半年有餘,隨著房企年報的集中發布,「三道紅線」的效力開始顯現。
截至2020年末,除了龍湖集團、合生創展、華潤置地、中海地產、世茂股份、大悅城地產、SOHO中國、信達地產、華僑城A等仍保持「零踩線」以外,迪馬股份、越秀地產、金輝集團、遠洋集團、中國金茂、五礦地產、建發國際等房企通過「促回款、降負債」等措施的實施,也實現「降檔」,躋身「綠檔」房企行列。
據貝殼研究院發布統計表明:截至3月31日,超62家房企發布年報,其中近五成房企「三道紅線」實現降檔,3家房企保持紅檔,12家房企保持綠檔。被統計的房企中,未出現「升檔」企業。
綜上,貝殼研究院認為,「三道紅線」融資新規效果逐漸顯現,房企「降負」成為行業整體趨勢,且成果顯著。同時,房企包括融資、取地、分拆上市等重要經營環節,都將與企業踩線情況密切關聯,預期房企整體負債情況將進一步好轉。
管理紅利時代 良好財務結構構築更廣發展空間
回溯2020年發展,在多家2019年被劃為紅檔的房企忙於降負債、調結構之時,龍湖集團、招商蛇口、中海地產等始終保持在「綠檔」的房企顯得更為從容。
以龍湖集團為例:根據龍湖集團發布的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末凈負債率較上期進一步下降至46.5%,達到近5年來最低水平;現金短債比達到4.24倍,剔除預收款後,資產負債率為67%,依然穩居「三道紅線」綠檔。
截至2020年末,龍湖集團綜合借貸總額為1673.7億元,平均借貸成本降至4.39%,平均貸款年限增至6.59年,境外美元票據、國內公司債券的長年期、低票息屢屢刷新業內記錄。截至2020年末,龍湖集團現金及銀行存款合計778.3億元,同比增長28%。
扎實穩健的財務盤面,給龍湖的發展留下了足夠的運營和拓展空間,且讓其在銷售、土地拓展、多元化開拓等方面均取得不錯進展。
2020年龍湖實現全口徑銷售合約銷售金額2706.1億元,銷售面積1616萬平方米,分別同比增長11.6%和13.5%,目標完成率104%。截至報告期末,新增土儲建築面積2567萬平方米,其中權益面積1847萬平方米,權益佔比72%左右。其中一二線城市獲取的土地總建面達到88%。
在商業運營方面,盡管受到疫情黑天鵝影響,2020年龍湖全年仍然守時、保質地新開10座商場,商場銷售額增長14%至305億元,商業租金增長23%至58.2億元。同時,在租賃住房、智慧服務等也取得新進展。
龍湖集團戰略執行層面展現的韌性,亦是其他「綠檔」頭部企業的一個縮影。在行業整體忙於調整債務結構之時,這些企業在已率先調整好狀態迎接行業新的挑戰。
例如,中海地產便在不久前的業績上表示,「未來5年,銷售規模肯定會按年兩位數增長;商業的收入、物業出租的租金,也應該會按照比較好的兩位數增長。」而華潤置地亦有著相類似的目標,預計「十四五」末期將在2020年基礎上實現權益簽約額和租金收入雙翻番。
過往的積累,讓綠檔頭部房企們在充滿不確定的大背景下,看到更多確定性。與此同時,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他們也在鞏固更多錨定未來的能力。
如龍湖集團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邵明曉所言,多年來,龍湖集團一直在強化能力杠桿、降低財務杠桿。「未來房地產的發展是很難再依靠高的財務杠桿去做,更多要靠未來的能力杠桿去做。」
圍繞「空間即服務」戰略,龍湖集團的寬業務圍欄能力正在不斷強化。今年年初,龍湖集團正式推出全新生活服務品牌「塘鵝」,將房屋租售、房屋裝修增設為集團新的主航道業務,圍繞居住需求的衍生,激發新的增長動能。
有業內人士表示,「三條紅線」「兩集中」等政策相繼出台,標志著房地產行業正式進入管理時代,這是唯有能力者居之的行業新階段,而達標、穩健的財務數據則是這個時代的入場券。
在這個土地紅利、金融紅利相繼褪去的新時代里,「綠檔」房企們的沖刺窗口期或已經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