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
關於一些資源出進口 影響大! 比如石油
⑵ 人民幣國際化有什麼好處
人民幣國際化程度提升,有利於促進我國居民的長期消費水平。
相關數據分析顯示,自2009年人民幣國際化提速以來,我國居民境外旅遊和留學增速進一步提高,人民幣國際化應該在其中發揮了積極的影響。
以美元為例,由於美元是最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中我國等發展中國家的大部分過剩儲蓄都會流向美元資產,這不僅額外增加了美國的資金供應,也在某種程度上壓低了美國的利率水平。美國通過借貸為其國內的過度消費不斷融資,這也最終導致了美國的高消費。
第二,貨幣的國際化程度越高,其居民的投資渠道就越多,可選擇的投資面越廣。
人民幣國家化後投資者就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產配置,這樣有助於實現風險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目前,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已使得個人的投資渠道得以拓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滬港通」。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制度也為雙向跨境投資提供了新的機制。現在,「深港通」已經獲批,即將啟動,「滬倫通」也已提上日程。
當然,由於目前人民幣國際化的程度仍然不高,並且受制於我國仍然存在的資本項目管制,我國居民在全球范圍內實現資產配置還需要有一個過程。
對於企業來說
第一,在跨境結算中使用本幣進行國際支付,可以直接規避匯率風險,節省匯率風險管理費用,幫助企業減少匯兌成本並節約時間。
據央行調查發現,企業使用美元等外幣結算的綜合成本比使用人民幣結算高約3%。所以,人民幣的國際化有助於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我國產品的全球競爭力,增加在企業國際經濟交往的競爭力。據悉,實施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以來,累計為企業節約的相關成本可能已經高達7000億元。
第二,人民幣國際化也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有助企業走出去,增強國際競爭力。
⑶ 人民幣國際化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中美之間的匯率問題一直以來是兩國政府之間的矛盾焦點,由於貿易統計數據的口徑不一致,導致兩國對匯率的理解頗有爭執,所以我們看到匯率的問題一直是一個麻煩問題。由於全球貿易定價與結算的80%都是由美元結算的,導致美元的話語權一直以來比較強硬,導致所謂的「美國打噴嚏、全球都感冒」的尷尬格局,非美國家一直以來忍氣吞聲、不斷的遭受自美國貨幣政策的干擾,並導致匯市、股市和樓市的跌宕起伏的被動變化,比如1987年、1997年、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後,美國採取低利率政策,導致全球被動跟隨,使得各國金融政策的獨立性受到干擾、並影響到實體經濟的結構調整與發展。
所以各個國家都有沖動制定自己的全球化貨幣政策的計劃,不再受美元以及美國貨幣政策的影響,例如歐元區的成立、委內瑞拉的數字化原油貨幣的制定、中俄之間的原油貿易的人民幣結算業務等,都開始了自己獨立貨幣政策以及全球化進程的開始。目的很簡單,就是擺脫美元的不公平影響、拓展自己的全球化金融話語權,實際上就是全球化政治經濟格局的從新塑造,所以競爭尤為激烈,之前的利比亞、埃及都是為了擺脫美元的束縛而受到打擊,目前的委內瑞拉、俄羅斯也是如此。
中國的人民幣國際化征程才剛剛開始,由於我國經濟總量僅次於美國名列全球第二,具備了貨幣國際化的基礎,加上貿易觸角遍布全球,尤其是目前我們的貿易結算基本是美元為主,但是人民幣的升值導致出口競爭力下降,所以如果國際貿易結算如果由人民幣進行,就沒有匯率的波動及損失,企業經營管理更加良性,老百姓出國也可以直接用人民幣消費。
同時由於「鑄幣稅」的功能,我們國家可以很好的調節基於全球化的貨幣政策、保持國家經濟的全球化健康發展,比如我國開始的「一帶一路」規劃,涉及沿線數十個國家,各國匯率變化風險極大,如果採取人民幣國際化結算及別國儲備貨幣模式,我們就可以掌控和協調經濟的發展模式。
⑷ 人民幣國際化的必要性與匯率之間有什麼關系
兩者蛋的關系,人民幣國際化目前等於扯淡;外匯儲備減少(強哥說是負擔,因為是負擔所以正好掩蓋資本出走,大約美元外匯儲備未來一、二年會縮水三分之二)必然的結果是匯率大跌,到合適的位置後會吸引資本再次進入,另一個繁榮的泡沫會再次開啟,當然那時候會是私有化、家族化的天下了。
⑸ 人民幣國際化,為什麼會使匯率不穩定性增強
人民幣國際化為什麼會使匯率不穩定性下降和增強?人民幣國際化的話,可以讓整個人民幣在全球貨幣中佔一個穩定的趨勢,但是國內的一個經濟的話,會加速一定稍微的動盪
⑹ 人民幣國際化是什麼意思 有什麼意義
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能夠跨越國界,在境外流通,成為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計價、結算及儲備貨幣的過程。盡管目前人民幣境外的流通並不等於人民幣已經國際化了,但人民幣境外流通的擴大最終必然導致人民幣的國際化,使其成為世界貨幣。
人民幣國際化的意義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是人民幣現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成為國際各主要金融機構包括中央銀行的投資工具,為此,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第三,是國際貿易中以人民幣結算的交易要達到一定的比重。這是衡量貨幣包括人民幣國際化的通用標准,其中最主要的是後兩點。當前國家間經濟競爭的最高表現形式就是貨幣競爭。如果人民幣對其他貨幣的替代性增強,不僅將現實地改變儲備貨幣的分配格局及其相關的鑄幣稅利益,而且也會對西方國家的地緣政治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
⑺ 人民幣匯率上漲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嗎
隨著人民幣持續企穩且趨於雙向波動,國際市場持有人民幣的意願正在升溫。人民幣匯率走勢進入穩定或偏強周期,人民幣國際化將再次快速發展,包括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人民幣債券發行,人民幣在儲備貨幣中的佔比都會有明顯上升。
日前,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也表示,人民幣匯率對外貿進出口影響程度有限。在世界經濟復甦和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正常化仍存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有利於企業穩定匯率預期,促進外貿平穩發展。
⑻ 人民幣國際化有什麼好處
提升中國國際地位,增強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美元、歐元、日元等貨幣之所以能夠充當國際貨幣,是美國、歐盟、日本經濟實力強大和國際信用地位較高的充分體現。人民幣實現國際化後,中國就擁有了一種世界貨幣的發行和調節權,對全球經濟活動的影響和發言權也將隨之增加。同時,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有一席之地,可以改變目前處於被支配的地位,減少國際貨幣體制對中國的不利影響。
減少匯價風險,促進中國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使外貿企業持有大量外幣債權和債務。由於貨幣敞口風險較大,匯價波動會對企業經營產生一定影響。人民幣國際化後,對外貿易和投資可以使用本國貨幣計價和結算,企業所面臨的匯率風險也將隨之減小,這可以進一步促進中國對外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同時,也會促進人民幣計價的債券等金融市場的發展。
進一步促進中國邊境貿易的發展。邊境貿易和旅遊等實體經濟發生的人民幣現金的跨境流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雙邊交往中結算手段的不足,推動和擴大了雙邊經貿往來,加快了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另外,不少周邊國家是自然資源豐富、市場供應短缺的國家,與中國情況形成鮮明對照。人民幣流出境外,這對於緩解中國自然資源短缺、市場供應過剩有利。
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後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鑄幣稅是指發行者憑借發行貨幣的特權所獲得的紙幣發行面額與紙幣發行成本之間的差額。在本國發行紙幣,取之於本國用之於本國。而發行世界貨幣則相當於從別國徵收鑄幣稅,這種收益基本是無成本的。
中國擁有數額較大的外匯儲備,實際是相當於對外國政府的巨額無償貸款,同時還要承擔通貨膨脹稅。人民幣國際化後,中國不僅可以減少因使用外匯引起的財富流失,還可以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為中國利用資金開辟一條新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