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銀聯卡取現是按照銀聯匯率兌換,還是當地銀行匯率
若使用的是招商銀行銀聯儲蓄卡,在境外取現或消費時,按中國銀聯當天公布的匯率折算。
⑵ 國際組織匯率與銀聯匯率差多少按同花順上面的人民幣價格,這三個價格那個高,哪個低
銀聯是根據美元計算的匯率 其餘的貨幣是根據美元為中間貨幣計算的
人民幣還不能自由兌換 所以換匯必然讓銀行賺一筆 都有誤差 但是在國內換銀行賺取的更多
⑶ 銀聯信用卡在境外刷卡時匯率是如何計算的是否與銀行有關比如中行和工行是否會有不同
銀聯卡境外消費在有銀聯標識的商戶可以使用,以人民幣結算,匯率為內交易日銀聯實時匯率。非銀聯容卡境外消費可以使用國際組織標識,如VISA、萬事達、JCB,以美元或日幣結算,匯率為交易入賬日國際組織公布的匯率。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⑷ 銀聯歐元匯率一般比中行匯率高多少
高0.7792。
1歐元=7.6747人民幣,1人民幣=0.1303歐元。1美元=6.8955人民幣,1人民幣=0.145美元。
歐元是自羅馬帝國以來歐洲貨幣改革最為重大的結果。歐元不僅僅使歐洲單一市場得以完善,歐元區國家間自由貿易更加方便,而且更是歐盟一體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歐元由歐洲中央銀行和各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組成的歐洲中央銀行系統負責管理。總部坐落於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中央銀行有獨立制定貨幣政策的權力,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參與歐元紙幣和歐元硬幣的印刷、鑄造與發行,並負責歐元區支付系統的運作。
歐元面世之初,歐元兌各種貨幣均大幅下跌。歐元於1999年面世時,每一歐元兌1.18美元;於2000年10月26日歐元跌至兌0.8228美元的歷史低位。但隨後歐元開始經歷一段復元期。2001年初,歐元升至近兌0.96美元。但隨後又踏入下跌期,雖然該次的跌幅較小,最低跌至於2001年7月6日的兌0.834美元。通貨起始恢復制衡美元。由於美國的公司丑聞影響,這兩種貨幣於2002年7月15日接近1:1,到了2002年末,歐元達到了1.04美元,隨後持續攀升。
人民幣匯率代表人民幣的對外價值,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在獨立自主、統一性原則基礎上,參照國內外物價對比水平和國際金融市場匯率浮動情況統一制訂、調整,逐日向國內外公布,作為一切外匯收支結算的交換比率,它是官方匯率,沒有市場匯率,其標價方法採用國際上通用的直接標價法,即以固定單位的外幣數摺合若干數額的人民幣,用以表示人民幣對外幣的匯率。
⑸ 刷哪個銀行的銀聯卡,在香港使用,匯率比較合算
同一時間刷哪個銀行的銀聯卡都是一樣的,只是匯率是不停在變,不同時間刷卡匯率就不同了,與哪個銀行無關,統一都是銀聯來結算的。
⑹ 銀聯的匯率和中行的匯率是不是不一樣
抱歉中國銀聯是第三方支付平台,沒有匯率的。如果說的是外幣兌換匯率是按每家銀行交易當天的外匯牌價計算匯率的。
⑺ 各銀行之間匯率收取的匯率差價是多少
通常說的中間價來有兩個源概念:1、央行中間價;2、市場匯率中間價。
央行中間價是指每日上午9:15分央行公布的當天市場基準價,由於之前該價格一直稱央行中間價,所以這個稱謂一直延續下來。其實用央行基準價這個說法可能會更合適。央行中間價是由央行決定的,其作用是用於限制外匯交易中心當天匯率成交的范圍,目前央行規定外匯交易中心當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不得超過央行中間價的上下2%。央行中間價可以完全脫離市場匯率。目前市場匯率在6.2050左右,而央行中間價只有6.1547,因此央行中間價是個不可成交價,普通投資這無需關心這個價格。
市場匯率中間價:指的是某一時刻市場買入價和賣出價之和除以2的價格,市場中間價表示的是市場某一時刻的實時價格,屬於可成交價。
結論:央行中間價是央行的一個匯率調控價格,並非是一個市場可成交價,因此與市場的美元結匯或售匯價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偏離。
⑻ 銀聯ATM取款機的外幣匯率和銀行匯率一樣嗎
不一樣的。ATM的匯率是人行規定的當天匯率,銀行外幣兌換的匯率是實時變動的
⑼ 銀聯匯率的匯率查詢
1、銀聯的客服電話可以語音查詢美元、港幣、澳門元、新加坡元、泰銖、日元、馬來西亞林吉特、歐元和韓國元的銀聯匯率。別的貨幣可以通過人工查詢。
2、快易理財網每日刊登常見貨幣的銀聯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