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中國不搞以鄰為壑匯率貶值

中國不搞以鄰為壑匯率貶值

發布時間:2021-11-07 18:52:00

① 關聖財神:中國調整人民幣匯率指數籃子有何深意

最近幾周,受美元大漲推動,人民幣貶值步伐快於預期,由此引發了資本加速外流可能造成中國經濟動盪的擔憂。分析人士稱為穩定人民幣匯率,中國央行下調了美元在人民幣匯率指數籃子中的權重。

眼下人民幣兌美元有望出現20多年來的最大年度跌幅。以下是上述技術調整對人民幣的意義:
1. 中國對人民幣匯率有何期望?
簡短的回答是:中國希望人民幣匯率可以回調一些,但不要過於疲軟。在過去一年中,中國央行尋求讓人民幣緩慢下跌,但同時試圖控制其下跌速度,以避免引發過度的資本外流。人民幣貶值能夠增強中國商品在國外市場上的競爭力。盡管中國已反復承諾不會加入以鄰為壑的貨幣貶值來提振出口,但中國許多的官員和學者都認為在經歷了數年的升值後,人民幣已經被高估了。

但決策者也不希望冒險,所以不會放手讓市場力量推動人民幣大幅貶值。在他們看來,完全由市場力量推動可能導致人民幣「超調」下行,公眾對國內經濟的總體信心可能會因此受到打擊。有鑒於此,中國央行一直在努力嘗試,希望在運用人民幣匯率支撐經濟和防止過多資金流出中國之間取得平衡。
2. 備受關注的匯率指數籃子是什麼?
目前在這一人民幣匯率指數籃子中有13種貨幣,中國央行在制定人民幣兌美元官方匯率(即每日中間價)時使用該貨幣籃子作為依據之一。美元在其中的權重最大,為26.4%,是過去一年推動人民幣幣值變化的主導因素。
現在,隨著對美元持續上揚(明年美國加息步伐加快可能會導致這一局面發生)的擔憂加劇,中國央行把包括韓圓和沙特里亞爾在內的另外11種貨幣納入貨幣籃子。這一變更稀釋了美元在設定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時的作用。從明年1月1日起,美元及與美元掛鉤的貨幣(如里亞爾和港元)在新貨幣籃子中的權重為30.5%,低於目前的33%。許多分析人士認為,這一舉動可能有助於緩解近期人民幣的貶值壓力。
3. 這種調整對中國穩定人民幣匯率及減少資本外流的舉措會產生什麼影響?
調整後的貨幣籃子可能僅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人民幣匯率。部分原因是,多數投資者仍重點關注人民幣兌美元的表現,而不是人民幣兌這一籃子貨幣的價值。因此,貨幣籃子的最新組合不太可能改變許多投資者對人民幣的悲觀預期。另一方面,通過在貨幣籃子中加入土耳其里拉等一些表現不佳的新興市場貨幣,人民幣兌這一更廣泛貨幣組合的整體表現可能更好。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已接近四個月高點,盡管兌美元觸及八年低點。

中國目前面臨的更大問題是,如何打破在人民幣走弱與資本外流擴大之間形成的負反饋迴路。許多經濟學家和分析人士稱,要阻止資本外流,中國政府可能不得不進一步加強資本控制力度。
4. 中國資本外流及人民幣匯率下跌受哪些因素驅動?
中國資本外流加劇背後有三個主要因素:中國公司試圖償還近年來累積起來的大規模美元債務;在國內資本泡沫加劇之際個人投資者向海外市場尋求更高回報;面對國內經濟持續的產能過剩問題中國企業加大海外投資力度。隨著人民幣貶值,國內公司和個人將資金轉移出境的願望更加強烈,進而加大了人民幣的下行壓力。為了阻止更多資金流出,有關部門已經採取措施加強對中國公司和個人境外投資的限制。但明年這場將資本留在國內的戰斗可能會更加艱難,因為許多投資者預計人民幣將進一步下跌。
5. 此舉是否與政治因素有關?是否是向美國政府釋放信號?
不必過度解讀。分析師認為,人民幣匯率指數籃子的調整更多的是中國央行履行自己遏制人民幣大幅貶值和抑制資本外流的職能。中國央行早就承諾將持續完善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人民幣匯率機制,而特朗普(Donald Trump)是在中國央行做出這一承諾幾個月後才贏得美國大選的。盡管特朗普威脅要給中國上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簽,但過去一年中國所做的只是為人民幣匯率提供支持,避免人民幣貶值幅度過大。中國最近採取的措施也符合這一策略,盡管中國國內一些經濟學家敦促相關部門讓人民幣盡快觸底。
6. 這項措施的目的是否在於穩定和控制?
許多分析人士表示,對匯率指數籃子進行調整會讓中國央行有更多騰挪的空間,在美元持續上漲的情況下確保人民幣不過快貶值,因此是中國加強人民幣匯率控制的一種手段。這和本月早些時候召開的高層會議上傳達的信息是一致的,中國領導人在這次會上表示,維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將是明年的一項主要經濟任務。

② 一個國家的匯率降低導致的貶值和通貨膨脹的貶值有聯系嗎也即一個國家匯率降低與人民生活有關嗎

樓上說得有道理,匯率導致的貶值對一個國家來說既有有利的一方面即出口的產品在國外市場可以以更低的價格出售從而增強競爭力,進而可以賺取更多的外匯,不利的方面主要是國民在購買進口產品和外匯時花費更高了,美國目前有意使美元貶值目的就是為了改善高額的貿易逆差;

而過度的通貨膨脹導致的貶值基本上沒有什麼好處:①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通貨膨脹的物價上漲,使價格信號失真,容易使生產者誤入生產歧途,導致生產的盲目發展,造成國民經濟的非正常發展,使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發生畸形化,從而導致整個國民經濟的比例失調。當通貨膨脹所引起的經濟結構畸形化需要矯正時,國家必然會採取各種措施來抑制通貨膨脹,結果會導致生產和建設的大幅度下降,出現經濟的萎縮,因此,通貨膨脹不利於經濟的穩定、協調發展。②對收入分配的影響。通貨膨脹的貨幣貶值,使一些收入較低的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斷下降,使廣大的居民生活水平難以提高。當通貨膨脹持續發生時,就有可能造成社會的動盪與不安寧。③對對外經濟關系的影響。通貨膨脹會降低本國產品的出口競爭能力,引起黃金外匯儲備的外流,從而使匯率貶值。

③ 求助 人民幣與日元那個值錢

當然人民幣值錢了,
意義:人民幣貶值可能造成的不利後果
1、短期後果
中國的人民幣匯率若貶值,將會引發新一輪為增強競爭力的貨幣貶值,不僅使亞洲經濟復甦遙遙無期,甚至可能再度引發金融危機。亞洲其他國家的貨幣貶值是被迫的,是危機的產物。從貨幣貶值後的形勢來看,貨幣貶值似乎並未給各國帶來多少好處。東盟四國出口的進口依存度很高。如印尼出口的進口依存度為 60%,泰國出口的進口依存度也達42%,即由於貶值帶來的出口擴大因為進口成本的上升被抵消。另外,韓國與台灣的出口產品一般來說有較高的技術與資本含量,因此韓元與台幣的貶值對中國的出口影響不大。因此,中國出口增長可能下降的原因不是亞洲國家貨幣的貶值,而是佔中國出口比例較大的亞洲各國經濟不景氣使其市場需求收縮,對中國的出口吸納能力降低。而一旦中國的人民幣貶值,則會明顯提升中國的出口競爭力,加大亞洲各國經濟復甦的壓力。另外從國際輿論上講會對中國不利。中國人民幣不貶值,國際普遍認為這是中國對亞洲作出的貢獻,阻止了危機的進一步蔓延。而一旦人民幣貶值,輿論將是另一個調子,認為中國的貶值是主動的有意的行為,旨在搞以鄰為壑的匯率政策,加劇亞洲各國的惡性競爭並極可能引發新一輪的貨幣貶值,加深災難。
2、中期後果
人民幣貶值將會給中美經濟與政治關系蒙上一層陰影。中國對美貿易順差接近日本對美貿易順差,這使得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如果人民幣貶值,將使中國對美出口形勢更加有利。目前因為亞洲各國的貨幣貶值,已經使本幣堅挺的美國出口困難加大,美國國內對此頗有贅言。如果中國的貨幣再貶值,則中美貿易摩擦會進一步加劇,這不僅不利於中美關系的改善,更使中國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關鍵國家美國對中國的阻力加大。
3、人民幣貶值會造成信心的崩潰
許多專家認為這次亞洲金融危機的實質是「信心危機」。而中國的人民幣穩定使西方國家對亞洲的經濟有了一定的信心。至少中國不發生危機,以中國偌大的內需市場,能夠吸納危機國家一定的出口,有助於其經濟走出困境。而人民幣一旦貶值,不僅亞洲人心恐慌,美國也可能出現信心恐慌。因為人民幣沒有貶值,亞洲危機的沖擊在中國的邊境線上被止住了。若中國放棄人民幣穩定的政策,則止住危機的責任將主要由美國承擔。如果美國不來承擔這個責任,則亞洲危機可能蔓延世界。因此人民幣穩定與否,實質上是這樣一個關鍵問題,即亞洲金融危機在1998年是被中國所消化,就此告一段落,還是轉移出去,發展成為世界性的經濟蕭條?另外對亞洲的信心主要取決於美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主要是由美國操縱。在人民幣不貶值的情況下,美國希望在中國經濟的帶動下,亞洲經濟有望走出低谷。而一旦人民幣貶值,亞洲潰不成軍,美國對亞洲經濟最後的信心也會動搖,這對吸引外資幫助亞洲經濟復甦毫無益處。
4、人民幣貶值會加劇對港幣的壓力
港幣的聯系匯率制度因亞洲其他國家的金融危機傳染的影響而受到襲擊,短期利率急劇上升,股市、地產慘跌。人民幣的貶值將會在市場心理上進一步孤立港幣,對於維系港幣匯率制度、保持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金融穩定與經濟穩定將會產生負面影響。
人民幣貶值好處
首先,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最大。1998年以來,為了應對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政府果斷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5年來發行6600億國債,政府的直接投資每年拉動經濟增長1.5至2個百分點。同時,2002年中國民間投資增長速度達到18%,是上年同期增長速度的兩倍,民間投資的比重已逐漸接近國有投資。民間投資對經濟增長的總貢獻也超過了一半以上。
其次,在全球高科技泡沫破裂、全球經濟走入低谷之時,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並擁有充足勞動力供給的中國,勢必會受到國際資本的青睞,因為迴避風險、追求利潤是資本的本能。從此也就不難理解,中國為何能在去年吸引527億美元的外國投資,一舉超過美國成為吸引國際投資最多的國家。
第三,在全國消費物價指數持續下滑的背景下,與住房制度改革相伴的房地產及相關產品如裝修、傢具等的消費,對於促進經濟增長,產生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第四,即使是論促進出口增長的因素,也不能抹殺非匯率原因,尤其是中國的出口退稅政策對出口增長的作用。中國連續若干年的貿易順差,平均15% 的出口退稅率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盡管出口退稅並不違背國際貿易慣例和WTO原則,但由於其實施中的種種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在刺激出口的同時,也扭曲了人民幣的實際匯率水平,在對國內經濟造成諸多負面影響的同時,也引來了國外愈來愈強的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
人民幣貶值可「一石多鳥」
進入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不斷傳出新信息:在我國一以貫之近5年之久的「穩健的貨幣政策」,將要被注入越來越多「積極」的內涵。統計顯示,從 1997年到2001年,M2、M1年均增長分別為14.8%和1.45%,比同期經濟增長與物價增長之和高出5個百分點。單從這一點說,很難斷言貨幣供應不足。然而,消費物價指數下降卻是不爭的事實。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將貨幣調控目標與GDP增長和物價變動之和掛鉤,已不能完全反映經濟運行所需資金的真實情況。加之人們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產生儲蓄防變思想傾向,使增加貨幣供應量的政策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隨著積極的財政政策日顯疲態,適時淡出已成為各方共識,長期處於「配角」地位的貨幣政策應及時策應,盡快上升為「主角」,與調整後的財政政策同時發揮作用。總的政策傾向應是放鬆銀根,在保證經濟增長前提下,容忍適度的通貨膨脹率。
在WTO框架內,中國承諾的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已為時不遠,在規則允許的期限內,實施人民幣的政策性貶值,將能達到「一石多鳥」的效果。
首先,可以提高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刺激國內消費。因為在積極財政政策淡出後,投資的力度將會減弱,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會降低;對於出口的貢獻度,也不能有過高的指望;在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中,最具潛力的當屬國內消費,而本幣貶值恰恰可以刺激消費,從而推動經濟增長。但在人民幣貶值的同時,必須充分發揮財政的轉移支付功能,保證低收入階層的基本生活水平,將通貨膨脹對低收入階層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
其次,可以保持中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與此同時,若能及時推出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稅的政策,既可舒緩外國給人民幣施加的升值壓力,又能達到為財政松綁的目的。
第三,調整國內不同階層的收入分配結構,增加弱勢群體的收入。中國已經全方位對外開放,外貿依存度已達45%以上,匯率的變動對所有人的利益都會有影響。但是,匯率的變動對不同利益群體的影響是不同的。農民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工人,是當前中國社會的弱勢群體,人民幣貶值,可在提高中國農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的同時,擴大弱勢群體的就業機會與收入,抵禦入世對我國農業帶來的沖擊。
第四,為財政金融政策開辟更廣闊的操作空間。與通貨緊縮相比,適度的通貨膨脹,不僅能為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工具提供更有效的使用空間,還可使財政政策的運用更有餘地。譬如,通過取消出口退稅而節省的財力可用於發展義務教育、提高公務員工資、補助弱勢群體等。
第五,為今後的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積蓄能量。近年來,由於中國經濟的出色表現,在增強國民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方面效果顯著。但也應看到,一些人的狂妄、自大心理也得以暴露,有些人只看到綜合國力和總體經濟規模已經處於世界前列,而忽略人均經濟指標。殊不知,近13億人口的中國經濟總量,僅及 1.26億人口之日本的1/4和2.8億人口之美國的1/8,哪裡有驕傲的資本。人民幣貶值,盡管會降低本國經濟以美元計價所佔全球比重,但卻可避開各國關注的鋒芒,為未來人民幣開放資本項目積蓄能量,可謂「韜光養晦」。
綜上所述,人民幣現在已經處在一個非常敏感的關頭,無論是從國內經濟還是國際貿易往來角度,都需要認真對待。在加入WTO以後,中國對外國的呼聲不能完全無視,但在國際經濟交往中,又不能喪失自我,任人擺布。當前,如何處理好人民幣匯率問題,與其說是一項經濟決策,不如說是一項政治決策。為了回應各國的呼籲,抑制中國的出口增長,筆者認為,寧可降低或完全取消出口退稅,也要守住人民幣匯率。在科學測算出口退稅效應及部分「假出口,真騙稅」影響之後,以取消出口退稅為前提,人民幣至少應有5%-10%的貶值空間。謹此建議我國政府,利用人民幣尚未完全市場化之機,充分利用中央銀行的資產管理功能,選擇適當的時機,調低人民幣幣值,充分利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導向作用,真正發揮匯率政策「一石多鳥」的作用。

④ 日元貶值對中國的影響。利與弊,從政治經濟,分析全

近期,日元貶值將對我國經濟產生三個方面的影響:

首先,影響我國總需求。日元貶值將直接減少我國對日出口,擴大從日進口,從而使貿易逆差擴大。由於中國的出口結構與日本沒有直接競爭關系,日元貶值更多的是間接影響我國的外需,如日元貶值引發亞洲其他貨幣貶值,人民幣相對升值,不利於我國對亞洲和亞洲以外地區的出口。另外,日元貶值會影響日本企業在中國的直接投資。

其次,引起國際財富再分配。與我國有關的有兩點:一是我國的外匯儲備中,日元資產的價值縮水,造成損失;二是我國政府和企業負擔的日元外債減輕,從而受益。

再次,產生人民幣貶值壓力。目前,日元貶值尚不會直接沖擊人民幣匯率。但我國加入WTO後要逐步開放金融市場,資本市場與國際市場的聯動性加強,日元貶值及其引發的亞洲貨幣貶值可能加劇我國匯率的波動。當前,我國保持人民幣匯率不變,維持亞洲經濟的穩定,是一種政治上負責任的做法,但我國的承受是有限度的。如果這次日元貶值超過我們的容忍限度,將嚴重影響我國的經濟增長。
「日元貶值所帶來的外溢效應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會給其他國家造成升值壓力,甚至引發匯率戰、貿易摩擦升級;二是加劇全球短期資本流動的規模和波動性;三是導致全球能源與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震盪,從而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帶來輸入性通脹壓力。」

發達國家貨幣的競相貶值,對以出口為主要拉動力的新興市場國家影響不言而喻,一些發展中國家擔心上世紀30年代「以鄰為壑」的貿易戰又將重演,擔憂流動性的泛濫將沖擊本國實體經濟。對此,日前閉幕的G20會議就避免貨幣競爭性貶值達成共識。而中國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G20會議上也提出,發達國家應妥善處理好財政整頓與經濟復甦的關系,在促進短期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中期財政可持續,並減少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負面外溢效應。

⑤ 什麼是以鄰為壑的匯率制度

拿鄰國當做大水坑,把本國的洪水排泄到那裡去。比喻只圖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難或禍害轉嫁給別人。
就是只顧自己利益,而將困難給別人。

⑥ 經濟戰略中以鄰為壑的意思

經濟戰略中以鄰為壑,就是一國採取的政策行動盡管對本國經濟有利,卻損害了別國的經濟。

以鄰為壑的具體解釋

讀音:yǐ lín wéi hè。

釋義:原謂將鄰國當作溝坑,把本國的洪水排泄到那裡去;後比喻把困難或災禍推給別人。

出自:戰國孟軻《孟子·告子章句下》:「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為壑,今吾子以鄰國為壑。」

譯文:大禹治水,是順應水的本性而行事,所以大禹使水流注四海,現在你是將水引導附近的國家。

引用: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以鄰為壑',全不為別部、別地、別人想一想,這樣的人就叫做本位主義者。」

(6)中國不搞以鄰為壑匯率貶值擴展閱讀

近義詞

1、嫁禍於人

讀音:jià huò yú rén。

釋義:把自己的禍事推給別人。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趙世家》:「韓氏所以不如於秦者,欲嫁其禍於趙也。」

譯文:韓國所以不把上黨讓給強大的秦國而主動送給趙國,實質上是想嫁禍給我們趙國。

2、怨天尤人

讀音:yuàn tiān yóu rén。

釋義:指遇到挫折或出了問題,一味抱怨天,責怪別人。

出自:春秋孔子弟子《論語·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譯文:我不埋怨天,也不責備人,下學禮樂而上達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⑦ 人民幣貶值,有什麼意義

至少你去國外,很有自豪感,東南亞以後可以不用兌換當地幣

⑧ 改革開放主要有哪些具體的措施

第一,更廣領域擴大外資市場准入。中國已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將繼續大幅縮減負面清單,推動現代服務業、製造業、農業全方位對外開放,並在更多領域允許外資控股或獨資經營。我們將新布局一批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快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我們將加快制定配套法規,確保嚴格實施《外商投資法》。我們將以公平競爭、開放合作推動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淘汰落後和過剩產能,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

第二,更大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中國將著力營造尊重知識價值的營商環境,全面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大力強化執法,加強對外國知識產權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杜絕強制技術轉讓,完善商業秘密保護,依法嚴厲打擊知識產權侵權行為。中國願同世界各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創造良好創新生態環境,推動同各國在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基礎上開展技術交流合作。


第三,更大規模增加商品和服務進口。我們將進一步降低關稅水平,消除各種非關稅壁壘,歡迎來自世界各國的高質量產品。我們願意進口更多國外有競爭力的優質農產品、製成品和服務,促進貿易平衡發展。


第四,更加有效實施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中國將加強同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的宏觀政策協調,共同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中國不搞以鄰為壑的匯率貶值,將不斷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中國積極支持和參與世貿組織改革,共同構建更高水平的國際經貿規則。


第五,更加重視對外開放政策貫徹落實。我們高度重視履行同各國達成的多邊和雙邊經貿協議,加強法治政府、誠信政府建設,建立有約束的國際協議履約執行機制,按照擴大開放的需要修改完善法律法規,在行政許可、市場監管等方面規范各級政府行為,清理廢除妨礙公平競爭、扭曲市場的不合理規定、補貼和做法,公平對待所有企業和經營者,完善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⑨ 人民幣為什麼貶值股票基金怎樣么

人民幣貶值可能造成的後果
1、短期後果
中國的人民幣匯率若貶值,將會引發新一輪為增強競爭力的貨幣貶值,不僅使亞洲經濟復甦遙遙無期,甚至可能再度引發金融危機。亞洲其他國家的貨幣貶值是被迫的,是危機的產物。從貨幣貶值後的形勢來看,貨幣貶值似乎並未給各國帶來多少好處。東盟四國出口的進口依存度很高。如印尼出口的進口依存度為 60%,泰國出口的進口依存度也達42%,即由於貶值帶來的出口擴大因為進口成本的上升被抵消。另外,韓國與台灣的出口產品一般來說有較高的技術與資本含量,因此韓元與台幣的貶值對中國的出口影響不大。因此,中國出口增長可能下降的原因不是亞洲國家貨幣的貶值,而是佔中國出口比例較大的亞洲各國經濟不景氣使其市場需求收縮,對中國的出口吸納能力降低。而一旦中國的人民幣貶值,則會明顯提升中國的出口競爭力,加大亞洲各國經濟復甦的壓力。另外從國際輿論上講會對中國不利。中國人民幣不貶值,國際普遍認為這是中國對亞洲作出的貢獻,阻止了危機的進一步蔓延。而一旦人民幣貶值,輿論將是另一個調子,認為中國的貶值是主動的有意的行為,旨在搞以鄰為壑的匯率政策,加劇亞洲各國的惡性競爭並極可能引發新一輪的貨幣貶值,加深災難。
2、中期後果
人民幣貶值將會給中美經濟與政治關系蒙上一層陰影。中國對美貿易順差接近日本對美貿易順差,這使得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如果人民幣貶值,將使中國對美出口形勢更加有利。目前因為亞洲各國的貨幣貶值,已經使本幣堅挺的美國出口困難加大,美國國內對此頗有贅言。如果中國的貨幣再貶值,則中美貿易摩擦會進一步加劇,這不僅不利於中美關系的改善,更使中國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關鍵國家美國對中國的阻力加大。
3、人民幣貶值會造成信心的崩潰
許多專家認為這次亞洲金融危機的實質是「信心危機」。而中國的人民幣穩定使西方國家對亞洲的經濟有了一定的信心。至少中國不發生危機,以中國偌大的內需市場,能夠吸納危機國家一定的出口,有助於其經濟走出困境。而人民幣一旦貶值,不僅亞洲人心恐慌,美國也可能出現信心恐慌。因為人民幣沒有貶值,亞洲危機的沖擊在中國的邊境線上被止住了。若中國放棄人民幣穩定的政策,則止住危機的責任將主要由美國承擔。如果美國不來承擔這個責任,則亞洲危機可能蔓延世界。因此人民幣穩定與否,實質上是這樣一個關鍵問題,即亞洲金融危機在1998年是被中國所消化,就此告一段落,還是轉移出去,發展成為世界性的經濟蕭條?另外對亞洲的信心主要取決於美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主要是由美國操縱。在人民幣不貶值的情況下,美國希望在中國經濟的帶動下,亞洲經濟有望走出低谷。而一旦人民幣貶值,亞洲潰不成軍,美國對亞洲經濟最後的信心也會動搖,這對吸引外資幫助亞洲經濟復甦毫無益處。
4、人民幣貶值會加劇對港幣的壓力
港幣的聯系匯率制度因亞洲其他國家的金融危機傳染的影響而受到襲擊,短期利率急劇上升,股市、地產慘跌。人民幣的貶值將會在市場心理上進一步孤立港幣,對於維系港幣匯率制度、保持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金融穩定與經濟穩定將會產生負面影響。

人民幣貶值好處
首先,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最大。1998年以來,為了應對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政府果斷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5年來發行6600億國債,政府的直接投資每年拉動經濟增長1.5至2個百分點。同時,2002年中國民間投資增長速度達到18%,是上年同期增長速度的兩倍,民間投資的比重已逐漸接近國有投資。民間投資對經濟增長的總貢獻也超過了一半以上。
其次,在全球高科技泡沫破裂、全球經濟走入低谷之時,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並擁有充足勞動力供給的中國,勢必會受到國際資本的青睞,因為迴避風險、追求利潤是資本的本能。從此也就不難理解,中國為何能在去年吸引527億美元的外國投資,一舉超過美國成為吸引國際投資最多的國家。
第三,在全國消費物價指數持續下滑的背景下,與住房制度改革相伴的房地產及相關產品如裝修、傢具等的消費,對於促進經濟增長,產生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第四,即使是論促進出口增長的因素,也不能抹殺非匯率原因,尤其是中國的出口退稅政策對出口增長的作用。中國連續若干年的貿易順差,平均15% 的出口退稅率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盡管出口退稅並不違背國際貿易慣例和WTO原則,但由於其實施中的種種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在刺激出口的同時,也扭曲了人民幣的實際匯率水平,在對國內經濟造成諸多負面影響的同時,也引來了國外愈來愈強的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
人民幣貶值可「一石多鳥」
進入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不斷傳出新信息:在我國一以貫之近5年之久的「穩健的貨幣政策」,將要被注入越來越多「積極」的內涵。統計顯示,從 1997年到2001年,M2、M1年均增長分別為14.8%和1.45%,比同期經濟增長與物價增長之和高出5個百分點。單從這一點說,很難斷言貨幣供應不足。然而,消費物價指數下降卻是不爭的事實。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將貨幣調控目標與GDP增長和物價變動之和掛鉤,已不能完全反映經濟運行所需資金的真實情況。加之人們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產生儲蓄防變思想傾向,使增加貨幣供應量的政策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隨著積極的財政政策日顯疲態,適時淡出已成為各方共識,長期處於「配角」地位的貨幣政策應及時策應,盡快上升為「主角」,與調整後的財政政策同時發揮作用。總的政策傾向應是放鬆銀根,在保證經濟增長前提下,容忍適度的通貨膨脹率。
在WTO框架內,中國承諾的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已為時不遠,在規則允許的期限內,實施人民幣的政策性貶值,將能達到「一石多鳥」的效果。
首先,可以提高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刺激國內消費。因為在積極財政政策淡出後,投資的力度將會減弱,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會降低;對於出口的貢獻度,也不能有過高的指望;在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中,最具潛力的當屬國內消費,而本幣貶值恰恰可以刺激消費,從而推動經濟增長。但在人民幣貶值的同時,必須充分發揮財政的轉移支付功能,保證低收入階層的基本生活水平,將通貨膨脹對低收入階層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
其次,可以保持中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與此同時,若能及時推出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稅的政策,既可舒緩外國給人民幣施加的升值壓力,又能達到為財政松綁的目的。
第三,調整國內不同階層的收入分配結構,增加弱勢群體的收入。中國已經全方位對外開放,外貿依存度已達45%以上,匯率的變動對所有人的利益都會有影響。但是,匯率的變動對不同利益群體的影響是不同的。農民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工人,是當前中國社會的弱勢群體,人民幣貶值,可在提高中國農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的同時,擴大弱勢群體的就業機會與收入,抵禦入世對我國農業帶來的沖擊。
第四,為財政金融政策開辟更廣闊的操作空間。與通貨緊縮相比,適度的通貨膨脹,不僅能為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工具提供更有效的使用空間,還可使財政政策的運用更有餘地。譬如,通過取消出口退稅而節省的財力可用於發展義務教育、提高公務員工資、補助弱勢群體等。
第五,為今後的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積蓄能量。近年來,由於中國經濟的出色表現,在增強國民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方面效果顯著。但也應看到,一些人的狂妄、自大心理也得以暴露,有些人只看到綜合國力和總體經濟規模已經處於世界前列,而忽略人均經濟指標。殊不知,近13億人口的中國經濟總量,僅及 1.26億人口之日本的1/4和2.8億人口之美國的1/8,哪裡有驕傲的資本。人民幣貶值,盡管會降低本國經濟以美元計價所佔全球比重,但卻可避開各國關注的鋒芒,為未來人民幣開放資本項目積蓄能量,可謂「韜光養晦」。
綜上所述,人民幣現在已經處在一個非常敏感的關頭,無論是從國內經濟還是國際貿易往來角度,都需要認真對待。在加入WTO以後,中國對外國的呼聲不能完全無視,但在國際經濟交往中,又不能喪失自我,任人擺布。當前,如何處理好人民幣匯率問題,與其說是一項經濟決策,不如說是一項政治決策。為了回應各國的呼籲,抑制中國的出口增長,筆者認為,寧可降低或完全取消出口退稅,也要守住人民幣匯率。在科學測算出口退稅效應及部分「假出口,真騙稅」影響之後,以取消出口退稅為前提,人民幣至少應有5%-10%的貶值空間。謹此建議我國政府,利用人民幣尚未完全市場化之機,充分利用中央銀行的資產管理功能,選擇適當的時機,調低人民幣幣值,充分利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導向作用,真正發揮匯率政策「一石多鳥」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中國不搞以鄰為壑匯率貶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招聯金融租賃公司 瀏覽:443
有什麼投資理財產品 瀏覽:638
常山股份股票怎麼樣 瀏覽:369
通達信指標抓大牛 瀏覽:387
廣西今日廢銅價格最新行情 瀏覽:675
易方達基金易理財和余額寶 瀏覽:311
股票季度價格 瀏覽:202
中國黃金的導購上班時間 瀏覽:477
豆粕期貨投資報告 瀏覽:813
埃夫股票 瀏覽:554
股票王國強博客 瀏覽:903
通達信股東戶數公式 瀏覽:225
股權融資審批部門 瀏覽:674
塑料行業傭金怎麼拿 瀏覽:497
西安艾潤物聯網融資 瀏覽:422
澳大利亞幣匯率 瀏覽:212
金如意投資理財 瀏覽:803
湖南漢方集團領導 瀏覽:82
投連險可以投信託嗎 瀏覽:931
融資租賃上市計劃書 瀏覽: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