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擀麵棍是不是杠桿
是杠桿。
擀麵棍並且是省力杠桿,與尖子沒關系,擀麵杖滾動過程阻力遠遠大於你用的力,擀麵杖底部與面相切的地方就是支點,受壓面的微小弧面指向擀麵杖的圓心就是阻力方向,其實有個方法可以驗證,那就是找支點,找作用力方向,找力矩。
(1)棍子叫杠桿嗎擴展閱讀: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欲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
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對杠桿的研究不僅僅停留在理論方面,而且據此原理還進行了一系列的發明創造。
阿基米德曾講:「給我一個支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就可以撬動地球」。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但是找不到那麼長和堅固的杠桿,也找不到那個立足點和支點。所以撬動地球只是阿基米德的一個假想。
『貳』 一根木棍就是一個杠桿對不對
一根木棍就是一個杠桿,這個說法應該不是很正確的,因為杠桿原理來說,一般包含有支點的
『叄』 一根棍子當它什麼時它就是一個杠桿
有一個支點時 他就是一個杠桿
『肆』 一根棍子就是一種簡單機械杠桿對嗎
不對,杠桿的定義是在力的作用下,一根硬棒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就叫杠桿。所以,如果這根棍子沒有在力的作用下繞著固定點轉動,就不是杠桿!
『伍』 在什麼的作用下如果能繞著固定點旋轉的硬棒就叫做杠桿人和支點之間長長的棍子
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定點旋轉的硬棒叫杠杠。
『陸』 棍子就是杠桿錯的原因是什麼
杠桿是棍子,棍子不一定是杠桿
『柒』 擀麵杖是杠桿嗎
在力的作用下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杠桿。
所以說擀麵杖不是杠桿,少了一些組成杠桿的因素。
『捌』 實驗中能繞一個什麼旋轉的棍子叫杠桿
一. 導入
講述:阿基米德的故事
問:要幫助阿基米德實現他的設想,我們要提供哪些最基本的條件?
二. 新授
1、杠桿三要素。
生討論回支點、長棍、用力點。
師:由此可見,要使木棍成為杠桿必須滿足三個要素:支點、動力點、阻力點。
將重物抬起來
師:根據大家的討論結果,想辦法利用繩子和木棍製作一種簡單機械,將重物輕易的抬起來。
學生實驗製作,記錄。
匯報交流。
交流小結:實驗中能繞一個支點旋轉的棍子就成為杠桿。
認識杠桿的三個點:動力點、支點、阻力點。
在自己的記錄表中標明杠桿的三個點。
2、怎樣使杠桿保持平衡
出示杠桿尺,簡單介紹。
提出探究任務:怎樣使杠桿尺保持平衡?
小組討論,涉及探究的方法過程並簡單記錄。
匯報交流,完善研究方法。
『玖』 一根木棍就是一個杠桿
在力的作用下繞固定點轉動的物體叫做杠桿.
杠桿兩大要素:支點,力臂(動力臂,阻力臂)
所以一般來說木棍可以是個杠桿,但是必須是在明確支點的情況下才能稱其為杠桿.
『拾』 什麼是杠桿
用一根棍子就可以撬動石頭。這根棍子就是最簡單的機械,叫杠桿。在我們用杠桿撬石頭的時候,杠桿上起支撐作用的那個部位叫支點,對杠桿用力的那個部位叫力點,承受重物的那個部位叫重點。杠桿是利用直桿或曲桿在外力作用下,圍繞桿上固定點——支點轉動的簡單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