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地方政府和企業如何去杠桿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古希臘著名科學家阿基米德在發現杠桿原理後曾興奮地寫道。在經濟領域,「杠桿」就是通過借債,以較小的投入撬動大量資金、擴大經營規模。例如個人融資融券、企業向銀行借貸、政府發行國債、地方債等,都是「加杠桿」的行為。通俗地說,杠桿率就是債務負債率。適度的杠桿對經濟有益,但如果杠桿率過高,債務增速過快,反而會拖累發展,產生巨大的債務風險。
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巨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和企業去杠桿勢必會進一步加大經濟下行壓力,因此有必要適當提高中央和居民杠桿來平緩地方和企業去杠桿帶來的經濟波動。
「完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確實需要對過去放大了的過高的杠桿進行整治和調控,這也是通常所說的去杠桿。但去杠桿並不一定完全是做減法。在不同的產業領域要盡可能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以應對經濟增長乏力和政府債務上升時期的發展局面。因此去杠桿本質就是去負債、去投資風險。」
供給側改革的「去杠桿」,從大處看,指的是去除「僵屍企業」,進而降低公共部門整體的杠桿率;從小處看,去的是產能低效企業的杠桿,這主要指的是產能過剩的部分國企。對於市場化程度高、效益良好的民營企業或是已經基本完成市場化改制的國企,國家一直是支持在合理的范圍內提升杠桿率的。
❷ 新聞報道說企業去杠桿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去「去杠桿化」?--金融危機下的現象
簡單來說,「杠桿化」指的就是借債進行投資運營,以較少的本金獲取高收益。這種模式在金融危機爆發前為不少企業和機構所採用,特別是投資銀行,杠桿化的程度一般都很高。
當資本市場向好時,這種模式帶來的高收益使人們忽視了高風險的存在,等到資本市場開始走下坡路時,杠桿效應的負面作用開始凸顯,風險被迅速放大。對於杠桿使用過度的企業和機構來說,資產價格的上漲可以使它們輕松獲得高額收益,而資本價格一旦下跌,虧損則會非常巨大,超過資本,從而迅速導致破產倒閉。金融危機爆發後,高「杠桿化」的風險開始為更多人所認識,企業和機構紛紛開始考慮「去杠桿化」,通過拋售資產等方式降低負債,逐漸把借債還上。這個過程造成了大多數資產價格如股票、債券、房地產的下跌。
綜合各方的說法,「去杠桿化」就是一個公司或個人減少使用金融杠桿的過程。把原先通過各種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錢退還出去的潮流。
單個公司或機構「去杠桿化」並不會對市場和經濟產生多大影響。但是如果整個市場都進入這個進程,大部分機構和投資者都被迫或主動的把過去採用杠桿方法「借」的錢吐出來,那這個影響顯然不一般。
在經濟繁榮時期,金融市場充滿了大量復雜的、杠桿倍數高的投資工具。如果大部分機構和投資者都加入「去杠桿化」的行列,這些投資工具就會被解散,而衍生品市場也面臨著萎縮,相關行業受創,隨著市場流動性的大幅縮減,將會導致經濟衰退。
甚至有機構投資者認為,美國(即將)進入大規模去杠桿化的過程,這種影響將逐步向實體經濟擴散,導致美國陷入衰退,整個經濟調整期或許將需要十年。
❸ 如何理解2016年五大任務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1、去產能
主要講來的是鋼自鐵、煤炭等行業,該破產的就破產關掉。失業的企業職工,安排轉崗和再培訓再就業。目前這些僵屍企業都是靠銀行貸款,還有一口氣。
2、去庫存
主要說的是房地產開發的空置樓房,要賣掉空房、去掉庫存。據說各地政府都有去庫存的任務指標。
3、去杠桿
就是減低負債,政府、企業、個人都可以有負債,政府舉債搞某某項目即在加杠桿。
4、降成本
就是降低整體的稅負水平,5月1號開始實行的營改增即為具體的舉措。
5、補短板
諸如脫貧、基礎設施建設等等。
核心問題是所謂去杠桿,即減低負債。持續虧損,資不抵債的大型企業,持續向銀行借錢,不會因為「債轉股」而好轉,窟窿只能越來越大,銀行自身的風險就越來越大。個人方面的負債,主要還是供房一族。
❹ 國企去杠桿最大的困難在哪
我國非金融企業杠桿率上升趨勢已出現改變,但國企高杠桿問題依然突出。專家認為,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有關部署,方向明確,對象具體,將會加速國企降杠桿進程。
另一方面,國企負債主要對應著國有銀行資產。國有企業通過處置資產而承受的損失,有相當部分要傳導到國有銀行部門,形成不良貸款。當前,在金融監管強化的背景下,大型國有銀行承擔著較大的資本金壓力。國有銀行部門為了規避不良貸款,很難積極配合國有企業去杠桿。
在降杠桿的過程中,很多企業寄希望於「債轉股」。國家發改委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各類實施機構已與鋼鐵、煤炭、化工、裝備製造等行業中具有發展前景的70餘家高負債企業積極協商談判達成市場化債轉股協議,協議金額超過1萬億元。
從目前情況看,「債轉股」落地狀況並不理想。一位不願具名的銀行人士表示,落實債轉股的資金都是通過市場化籌集的,本身就有利息成本,銀行也得有收益的考慮。同時,對於鋼鐵等周期性行業的發展前景,仍需謹慎觀察。
如何可持續發展才是重要的。
❺ 什麼是去杠桿為什麼現在要去杠桿
私募排排網為您解答:
去杠桿:
老百姓把錢存到銀行,銀行再貸款給你。你增加了負債,銀行增加了資產。同樣別人也這么做,如此以來,少量的貨幣得以創造出大量的信用,金融就是這么神奇。
而去杠桿呢?就是讓你減少負債,同時銀行也減少資產。資產與負債同時縮減,就是咱們經常聽新聞中美聯儲縮減資產負債表(縮表),就是這個原理。
為什麼要去杠桿?
美聯儲已帶動全球進入加息周期,中國雖然目前還沒有正式加息,但很明顯市場流動性已經收緊。市場的錢少了,現金流就很容易出問題。一旦這些債還不上,大量的壞賬對銀行來說是毀滅性的,銀行如果出問題了,則會直接引發系統性風險。一環緊扣一環。
此外,根據利率平價原理,美國加息中國不加息,就會產生利差,資金為了套利,拋出人民幣買入美元,人民幣就會貶值,資本外流,最終導致外匯儲備流失。而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中,泰國等小國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來維護匯率穩定,才導致經濟崩潰,血的教訓歷歷在目。
因此國內監管層採取通過公開市場操作變相加息,適當釋放流動性的形式降杠桿,讓經濟不至於硬著陸。
答案轉載自www.simuwang.com
❻ 怎麼總結中國中小企業融資難,2015年中國強制去杠桿,我國企業杠杠操縱的程度的
中國經濟最近幾年發展非常的迅猛,但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和問題,中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專2015年中國強制去杠屬桿,當時給金融產業造成了很大的沖擊,但是我國經濟的韌性和經濟的寬廣性很強,抗住了壓力,我國企業杠桿操縱的程度得到了很大的緩解。
❼ 民營企業如何去杠桿
推進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穩健的貨幣政策需要加大靈回活度,貨幣政策應為結答構性改革提供合適的條件;積極的財政政策需要更加有力,財政赤字需要逐步提高;中國將努力化解過剩產能和房地產庫存,將幫助農村居民在城市定居置業;中國將更注重供給側改革;承諾堅持開放政策;繼續採取措施防範金融風險;繼續創新驅動的策略;將鼓勵大眾創新和萬眾創新。 中國將鼓勵房地產開發商降低房價,以此作為去房地產庫存的措施之一;將促進房地產開發企業整合,鼓勵其轉變營銷策略;過時的(房地產市場)限制措施應予以撤銷
❽ 2o16年國家提出那五點,去杠桿,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還有一點是什麼.
中國2016年的五個主要任務包括: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❾ 2016去杠桿怎麼去地方政府和企業如何去杠桿
在經濟領域,「杠桿」就是通過借債,以較小的投入撬動大量資金、擴大經營規模。例如個人融資融券、企業向銀行借貸、政府發行國債、地方債等,都是「加杠桿」的行為。通俗地說,杠桿率就是債務負債率。適度的杠桿對經濟有益,但如果杠桿率過高,債務增速過快,反而會拖累發展,產生巨大的債務風險。
「完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確實需要對過去放大了的過高的杠桿進行整治和調控,這也是通常所說的去杠桿。但去杠桿並不一定完全是做減法。在不同的產業領域要盡可能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以應對經濟增長乏力和政府債務上升時期的發展局面。因此去杠桿本質就是去負債、去投資風險。」
供給側改革的「去杠桿」,從大處看,指的是去除「僵屍企業」,進而降低公共部門整體的杠桿率;從小處看,去的是產能低效企業的杠桿,這主要指的是產能過剩的部分國企。對於市場化程度高、效益良好的民營企業或是已經基本完成市場化改制的國企,國家一直是支持在合理的范圍內提升杠桿率的。
首先,地方移中央,這本質上是一個信用增級過程。中央政府的財權比較大,但是地方政府的事權又比較大,很多本來應該由中央政府承擔的事權都交給地方政府。由於中央政府的資產負債表總體來看非常健康,它能夠發行或者代理發行項目債或者特別國債,把一部分符合標準的地方債務承接過來,而且中央政府的信用等級最高,所以融資成本最低。因此,2016年3%的赤字率對於政府來說,加杠桿的空間就要大很多了。當然,也需要適時安排給地方更多自主可支配的財力,目的是應對復雜多變的經濟情況。
其次,平台移開行。其實地方政府之所以杠桿特別大,預算內的「吃飯財政」不是一個大問題,主要是它的城市化建設功能。融資平台就是以土地為資本金的杠桿操作,一旦抵押品價格下降,那麼一端是長期才能有微薄回報的基礎設施資產,一端則是短期的銀行借貸和性價比更差的影子融資。因此,地方融資平台可以把債務轉給以國家開發銀行為代表的政策性銀行(最大的中央融資平台)。
❿ 企業為什麼要去杠桿,企業為什麼要去杠桿資訊
也就是去泡沫,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方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