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對信貸部門來說:短期內關注流動性,長期更關注盈利能力,而杠桿比率則是基礎性一個評價指標。如何理解
你指的是貸款企業的流動性、盈利能力和杠桿比率吧。
是這樣的,1、短期貸款關注貸款企業的流動性是因為企業資金流動性好才能在短期內償還貸款。
2、長期貸款關注貸款企業的盈利能力是因為期限長了企業的盈利能力關繫到企業長期的發展,跟貸款期限同步。
3、杠桿比率關繫到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也就是企業有能力承擔多少貸款金額,所以是一個基礎性指標。
⑵ 期貨漲跌是如何受供求關系影響的如沒有杠桿效應,期貨風險要小於股票嗎為什麼呢
不讓從業人員參與期貨交易是為了規避期貨從業人員的道德風險,更專業認真的為客戶提供服務!利好和利空消息要分品種看,不一而同!簡單地說,對價格起促進作用,提高該商品需求,減少供給的消息就可稱之為利好!反之利空!有些可以作為縱觀商品期貨市場的風向標的信息來看利好還是利空!比如,原油價格大跌,對大宗商品市場就是一個利空!總結說來,利多還是空還要具體來看!
期貨漲跌從本源上來看的確是受供需影響,但是那是一種長期的趨勢,要經過很長時間才可以有所反應的因素,短期內往往是背離的!受到比如說外盤走勢、進出口情況、天氣情況、交易心理、投機因素:資金、等等的左右。如果單根據供需來做期貨很可能你的判斷准確但是你的資金跟不上!
沒有杠桿交易,期貨市場的流動性會下降,假想,若是全額交易,參與者會大大減少,盤面會比較死板,交易的減少也使期貨無法起到價格發現的作用,若沒有杠桿你的盈利和虧損數量的可能也都會相應減少,這樣看,你的風險的確有所降低,但是你盈利的數量和可能也會減少!和股票比,他的風險依然還是多一重,因為即使你買了股票,他只要不摘盤,你還可以等他漲回來;但是期貨,即便是沒有杠桿,你把資金虧完了,那你只能離場,這些錢就再也不會回來了。但是因為期貨可以雙向買賣,不像股票只能買漲,這樣期貨裡面的這種交易機制有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風險! 總結一下,就是,不能單單從某個方面比較兩個投資品種,兩個品種的作用是不一樣的,交易機制交易方法也有所區別,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說股票可以全民皆股的話,期貨的適應范圍可能還是小一點,要有的風險意識還是要比股票要強!
希望幫到你!有問題可以再給我留言!
⑶ 市場流動性收緊如何影響房價
流動性緊縮就代表在市面上流動的貨幣供應量減少,不單單會影響房價,所有物價都會受到影響,只不過現在房價價格過高,首當其沖受到沖擊。
還有調整流動性很可能是大幅加息和增加存款准備金,如果是這樣的話房貸壓力會變大,投資性購房的積極性會被進一步打壓。沒有投資性購房,或者因為手裡幾套房而還貸壓力增大的人會急於出手,房價會進一步下降。存款准備金的提高可能導致銀行放貸趨於謹慎,對於房貸的發放可能提高門檻,等等,這些都可能導致房價下降。
⑷ 通過杠桿效應與資金流動性解釋為什麼期貨交易具有很大風險
⑸ 什麼是流動性緊縮
從經濟學理論看,貨幣政策分為擴張性貨幣政策和緊縮性貨幣政策兩類。擴張性貨幣政策以放鬆銀根、擴大貨幣供應量為特點,目的在於刺激需求的增加。緊縮性貨幣政策以抽緊銀根、減少貨幣供應量為特點,目的在於抑制需求的增加。政府一般在經濟過熱時,要通過採用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抽緊銀根、減少貨幣供應量、提高利率,來抑制需求的過快增長。
關於貨幣政策的這一新的提法至少有兩個方面的含義。
一是當前經濟中出現的問題例如投資增長過快、信貸增長過快、國際國內經濟失衡、通貨膨脹等,要麼屬於貨幣領域的問題,要麼跟貨幣有直接或者間接關系,因此貨幣政策調整可以在當前的宏觀調控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是此前貨幣政策雖然具有緊縮的傾向,譬如2007年5次升息,9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
貨幣政策從緊最直接的後果,除了匯率利率緊縮以外,可能就是信貸緊縮。
貨幣政策從緊意味著兩方面控制:一方面嚴格信貸總量和控制信貸投放節奏,一方面是嚴控流動性過剩。
⑹ 什麼是杠桿
杠桿的本意就是以小博大,四兩撥千斤。在經濟領域,杠桿就是指小資金撬動大項目。而經濟去杠桿,簡單說就是消除這些以小博大的資金,表現為降低企業負債率、減少金融產品嵌套、減少違規信貸等等。而對於不同的經濟主體來說,去杠桿也有不同的含義。
1、居民
居民這邊的杠桿主要是按揭買房和消費貸。按揭都比較熟悉,30萬首付,買100萬的房子,那麼其中70萬公積金貸/商業貸就是加杠桿的資金;再比如消費貸,利用你的信用積分去平台借錢消費。以上的兩種方式,實際上都是用我們的信用、公積金或者實物等進行的抵押貸款。
而去杠桿並不是不準我們買房,不準抵押貸款,而是將杠桿的比例降下來。原先30萬首付可以「撬動」70萬的貸款,現在不行了,提高首付比例,限購,得40萬或者50萬。原先信用積分600分以上,現在得700分,可貸款的人就少了很多,同時壞賬率也會有所降低。
2、工業企業
在經濟繁榮期,政府為了刺激經濟,會施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作為企業的話,這就意味著貨幣流動性更寬松,更容易能貸款到更多的錢,項目更容易得到有關部門的審批。
這時也正是企業家杠桿擴張的時期。公司資產/估值1億,原先只能貸7000萬,現在可以貸到2億,財務杠桿加到2倍。
而去杠桿則是在有經濟增速下行壓力的背景下,如果放任信貸寬松和項目接連上馬,不僅會讓企業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還會給銀行造成壞賬負擔。一旦企業破產倒閉,銀行的錢就玩完了,而銀行的錢是有來源於老百姓的存款、企業存款、理財資金等等。
因此這么一來就會引發連鎖反應,最終可能導致系統性金融危機。因此這時國家對央企去杠桿,也是將金融危機扼殺在搖籃中,保障國有資產安全,維持金融市場穩定。
3、政府
目前的去杠桿主要針對的是地方政府的債務去杠桿。目前地方政府的融資渠道主要是地方政府一般債與專項債。
(6)緊縮市場流動性與杠桿關系擴展閱讀:
其他杠桿
金融機構加杠桿主要就是在投資這塊,操作基本就是擴表、期限錯配、產品嵌套和放寬信貸。擴表,跟上面說的按揭差不多,理財產品自有資金一點點,剩下全靠借,然後加杠桿、通道等等繞過監管發行產品。
期限錯配就是用短期資金去投資長期項目,就好比你用1年定期的錢去存5年定期的利息,用短期資金去博取長期收益的理財產品一大把。比如銀行經常發行的幾個月期滾動理財,去投資那些N久以前的項目,這就是典型的加杠桿。
產品嵌套,很大程度上是基於期限錯配。3個月理財投了1年的項目,可是現在到期了怎麼辦,那就向A機構發行理財募集資金;A機構再打包,向B機構募資...;放寬信貸就是放寬放貸對象的審核,就像本來以前都是買大盤藍籌,現在只要能賺錢,ST也可以考慮一下。
而去杠桿就是將這些情況一網打盡:限制金融機構理財投資范圍,緊縮市場流動性;打擊理財產品資金錯配;打擊理財產品層層嵌套;收縮信貸。
⑺ 市場流動性與資產流動性的區別和聯系
市場流動性就是指整個社會中可以用的資金(簡單說就是錢),市場資金充沛,利率低則流動性充足,反之則反是。
資產流動性就是指資產變現的難易度,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變現時間的長短,另一方面是指變現金額是否需要承受很大損失。如果很快能夠以市場價格變現,則流動性很好;如果很慢並且必須折價才能銷售則流動性差。比如有一個很值錢的古董,但要找到出合適價格的買家很困難,需要很多時間,這樣的資產流動性就很差。
⑻ 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貨幣緊縮通常伴隨著市場利率提高,無風險利率提高會導致資金風險補償要求提高,進而要求股票市場價格下跌以滿足風險補償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