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判斷杠桿原理中的動力和阻力
動力與阻力其實是相對的,即定義好了動力,那麼相對的就是阻力。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和阻力)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省力的原理:動力臂>阻力臂
費力的原理:動力臂<阻力臂
即不省力也不費力的原理:動力臂=阻力臂
阿基米德在《論平面圖形的平衡》一書中也提出了杠桿原理。他首先把杠桿實際應用中的一些經驗知識當作「不證自明的公理」,然後從這些公理出發,運用幾何學通過嚴密的邏輯論證,得出了杠桿原理。
杠桿可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沒有任何一種杠桿既省距離又省力,這幾類杠桿有如下特徵:
1、省力杠桿
L1>L2,F1<F2,省力、費距離。
如拔釘子用的羊角錘、鍘刀,開瓶器,軋刀,動滑輪,手推車 剪鐵皮的剪刀及剪鋼筋用的剪刀等。
2、費力杠桿
L1<L2,F1>F2,費力、省距離。
如釣魚竿、鑷子,筷子,船槳裁縫用的剪刀 理發師用的剪刀等。
3、等臂杠桿
L1=L2,F1=F2,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又不多移動距離,
如天平、定滑輪等。
㈡ 怎樣區分杠桿中的動力和阻力
動力和阻力抄都是相對的,一般來說對提高杠桿的工作效率的力就是動力,動力到支點的有效線段的長度就是動力臂;而對降低杠桿的工作效率的力就是阻力,阻力到支點的有效線段的長度就是阻力臂。要視情況而定,比如,一個人用一根細棒搬一塊石頭,支點是一個木樁。那麼人對細棒的壓力就是動力,而石頭對細棒的壓力就是阻力。如果沒有給定環境,只是單純的兩個力施加在杠桿上,那麼其中的一個力是動力,另外的一個力就是阻力。如果是多各力,取其中的一個力為動力,那麼和它方向相同的力就是動力,而方向相反的力就是阻力。
㈢ 如何區分杠桿的動力與阻力
答:動力和阻力都是相對的,一般來說對提高杠桿的工作效率的力就是動力,動力到支點的有效線段的長度就是動力臂;而對降低杠桿的工作效率的力就是阻力,阻力到支點的有效線段的長度就是阻力臂。要視情況而定,比如,一個人用一根細棒搬一塊石頭,支點是一個木樁。那麼人對細棒的壓力就是動力,而石頭對細棒的壓力就是阻力。如果沒有給定環境,只是單純的兩個力施加在杠桿上,那麼其中的一個力是動力,另外的一個力就是阻力。如果是多各力,取其中的一個力為動力,那麼和它方向相同的力就是動力,而方向相反的力就是阻力。
㈣ 動力和阻力的作用點一定在杠桿上嗎
動力或阻力的作用點一定在杠桿上 .
如果不在杠桿上,那就不會對杠桿產生力的作用了 .
但力臂不一定沿著杠桿 .
㈤ 動力和阻力均是杠桿受到的力,它們的作用點均在什麼上
支點是杠桿繞著轉動的點,所以支點一定在杠桿上;
動力和阻力均是杠桿受到的力,它們的作用點均在杠桿上;
如果動力能使杠桿順時針轉動,則阻力需使杠桿逆時針轉動,杠桿才能平衡;
力臂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
故答案為:杠桿繞著轉動的點;一定;杠桿;使杠桿逆時針轉動;支點到力的作用線.
㈥ 杠桿動力和阻力的定義
動力與阻力其實是相對的,即定義好了動力,那麼相對的就是阻力。
杠桿專原理亦稱屬「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和阻力)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省力的原理:動力臂>阻力臂
費力的原理:動力臂<阻力臂
即不省力也不費力的原理:動力臂=阻力臂
㈦ 為什麼在杠桿上,動力和阻力的方向是一致的
LZ這不一定哦!!!
你所指的情況是2個力分別在支點的2邊,比如一跟水平的稈子,動力在左面垂直向上,阻力在右面垂直向上,那麼動力的轉動作用效果是順時針的,而阻力是逆時針的,正好平衡.
所謂動力阻力是指2個力對支點的轉動效果正好相反,像我剛剛講的,如果說還是一根水平稈,動力和阻力都在右面,那它們顯然不可能方向相同咯~
希望對LZ有幫助
㈧ 怎麼確定杠桿上的兩個力哪個是動力哪個是阻力
動力和阻力是相對的。
通常是認為人或機械施加在杠桿上的力是動力,而另外一個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就為阻力。但是,反過來講也是可以的。就像天平、桿秤,你需要分的很清楚哪邊是動力,哪邊是阻力嗎?如被測物為動力,砝碼就為阻力,同樣的你也可認為砝碼這邊為動力,那重物就為阻力了。
F1*L1=F2*L2,F1和F2僅僅是個代號而已。只需記得:力*力臂=另一個力* 另一個力的力臂
㈨ 杠桿動力和阻力的分別
如果是正規考試或是正規來源的題目,如果讓你判斷是省力杠桿,還是費力杠桿,分兩種情況:
(1)一類是:題目已經告訴你「是什麼器具」,知道他的名稱,大家也很熟悉它的用法和用途。例如:手動壓水泵,我們可以知道,它是如何工作的,因此,很容易下結論,它是省力杠桿。而且我們也很容易說出那是動力臂,哪是阻力臂;
(2)第二類是:,題目用一定的篇幅解說某某器械是如何工作的,你雖然不太了解此器械,但根據題目給予的文字說明,你也可以判斷,它是省力杠桿,還是費力杠桿。
備註:在運用杠桿平衡原理解題時,與你假定的誰是F1、誰是F2,沒有關系,計算結果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