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教材412頁,外幣財務報表折算,提取盈餘公積選哪個匯率即期匯率還是平均匯率
您好!所有者權益項目,除「未分配利潤」項目外,其他項目採用發生時的即期匯率折算,即盈餘公積是哪天計提的就採用哪天的即期匯率,一般計提盈餘公積是期末的最後一天,也就是12月31日,所以採用12月31日當天的即期匯率。
⑵ 盈餘公積怎麼算
法定盈餘公積按當年凈利潤計提,不是按營業利潤,也不是按利潤總額計提,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
計算公式是:法定盈餘公積=當年凈利潤*10%
盈餘公積是指公司按照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各種積累資金。盈餘公積是根據其用途不同分為公益金和一般盈餘公積兩類。公益金專門用於公司職工福利設施的支出。按現行規定,上市公司按照稅後利潤的5%至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
(2)盈餘公積用什麼匯率算擴展閱讀:
一、分類
一般盈餘公積分為兩種:
一是法定盈餘公積。上市公司的法定盈餘公積按照稅後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餘公積累計額已達注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
二是任意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主要是上市公司按照股東大會的決議提取。法定盈餘公積和任意盈餘公積的區別就在於其各自計提的依據不同。前者以國家的法律或行政規章為依據提取,後者則由公司自行決定提取。
二、科目
由於法定公益金與一般盈餘公積(含法定盈餘公積和任意盈餘公積)有不同的用途,企業應當分別進行明細核算。企業提取盈餘公積時,借記「利潤分配」科目,貸記「盈餘公積」(法定盈餘公積、法定公益金、任意盈餘公積)科目。
從理論上講,企業實現的凈利潤屬於企業所有者所有,成為所有者權益的一部分,從其中提取的法定公益金也屬於企業所有者所有。
由於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形式的特殊性,我國法律規定企業必須從當年實現凈利潤中提取一定比例數額的利潤作為法定公益金,用於企業職工集體福利方面開支的資金來源。企業使用這部分公益金之後,則意味著未來可使用的公益金數額的減少。
為了反映企業公益金的提取、使用和結余情況,企業應當在「盈餘公積」賬戶下單設「法定公益金」明細科目進行核算。這部分公益金雖然是用於職工福利支出,但與用於職工個人的福利支出不同,其支出使用一般會形成一定的實物資產。
因此,企業在使用公益金購建集體福利設施等形成固定資產後,一方面應登記形成的資產的價值,同時還應當將其使用的數額從公益金賬戶中轉出,轉至任意盈餘公積賬戶,從而使公益金賬戶結余的數額減少,反映為企業未來可使用的公益金的數額。
進行賬務處理時,應當按照實際使用公益金的數額,借記「盈餘公積——法定公益金」科目,貸記「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科目。對於用公益金購建集體福利設施等固定資產進行處置時,應當將該資產購建的原始支出中使用的公益金的數額,從任意盈餘公積轉回到公益金賬戶。
進行賬務處理時,應按照購建該固定資產原支出的公益金的數額,借記「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科目,貸記「盈餘公積——法定公益金」科目。
企業將盈餘公積轉增資本時,應當按照轉增資本前的實收資本結構比例,將盈餘公積轉增資本的數額計入「實收資本(或股本)」科目下各所有者的明細賬,相應增加各所有者對企業的資本投資。
⑶ 盈餘公積怎樣計算啊
法定盈餘公積按當年凈利潤計提,不是按營業利潤,也不是按利潤總額計提,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計算公式是:法定盈餘公積=當年凈利潤*10%
盈餘公積是根據其用途不同分為公益金和一般盈餘公積兩類。公益金專門用於公司職工福利設施的支出。按現行規定,上市公司按照稅後利潤的5%至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
(3)盈餘公積用什麼匯率算擴展閱讀:
盈餘公積的用途
一是用以後年度稅前利潤彌補。按照現行制度規定,企業發生虧損時,可以用以後五年內實現的稅前利潤彌補,即稅前利潤彌補虧損的期間為五年。
二是用以後年度稅後利潤彌補。企業發生的虧損經過五年期間未彌補足額的,尚未彌補的虧損應用扣除所得稅後的利潤彌補。
三是以盈餘公積彌補虧損。企業以提取的盈餘公積彌補虧損時,應當由公司董事會提議,並經股東大會批准。
⑷ 外幣會計折算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時用什麼匯率折算
當企業的子公司、合營企業、聯營企業和分支機構的記賬本位幣不同於企業的記賬本位幣時,在將企業的境外經營通過合並報表、權益法核算等納入到企業的財務報表中時,需要將企業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折算為以企業記賬本位幣反映。
實收資本 按 業務發生時的即期匯率確定入賬,而不是合同規定的
資本公積 按 業務發生時的即期匯率確定入賬。
盈餘公積是從凈利潤中提取的。進行外幣報表的折算時,利潤表項目按業務發生時的即期匯率或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在實際工作中,多用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因此,盈餘公積也應按業務發生時的匯率折算,因為凈利潤的產生是在一年中不斷積累的。
未分配利潤 要根據 凈利潤、派發的現金股利、提取的盈餘公積確定。
由於資產負債表不同項目採用的折算匯率不同,在折算過程中會產生差額,在合並資產負債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單獨作為「外幣報表折算差額」項目列示。而每年折算差額的變動則構成其他綜合收益,在綜合收益表中列示。
外幣報表折算差是所有者權益科目未按會計期間的期末匯率折算產生的。
⑸ 盈餘公積怎麼計算
盈餘公積是指公司按照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各種積累資金。盈餘公積是根據其用途不同分為公益金和一般盈餘公積兩類。公益金專門用於公司職工福利設施的支出。按現行規定,上市公司按照稅後利潤的5%至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
一般盈餘公積分為兩種:一是法定盈餘公積。上市公司的法定盈餘公積按照稅後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餘公積累計額已達注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二是任意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主要是上市公司按照股東大會的決議提取。法定盈餘公積和任意盈餘公積的區別就在於其各自計提的依據不同。前者以國家的法律或行政規章為依據提取;後者則由公司自行決定提取。
公司提取盈餘公積主要可以用於以下兩個方面:
(1)用於彌補虧損。公司發生虧損時,應由公司自行彌補。彌補虧損的渠道主要有三條:一是用以後年度稅前利潤彌補。按照現行制度規定,公司發生虧損時,可以用以後五年內實現的稅前利潤彌補,即稅前利潤彌補虧損的期間為五年。二是用以後年度稅後利潤彌補。公司發生的虧損經過五年未彌補足額的,未彌補虧損應用所得稅後的利潤彌補。三是以盈餘公積彌補虧損。公司以提取的盈餘公積彌補虧損時,應當由公司董事會提議,並經股東大會批准。
(2)轉增資本,即所謂的「送紅股」。公司將盈餘公積轉增資本時,必須經股東大會決議批准。在實際將盈餘公積轉增資本時,要按股東原有持股比例結轉。盈餘公積轉增資本時,轉增後留存的盈餘公積的數額不得少於注冊資本的25%。
盈餘公積的提取實際上是企業當期實現的凈利潤向投資者分配利潤的一種限制。提取盈餘公積本身就屬於利潤分配的一部分,提取盈餘公積相對應的資金,一經提取形成盈餘公積後,在一般情況下不得用於向投資者分配利潤或股利。盈餘公積的用途,並不是指其實際佔用形態,提取盈餘公積也並不是單獨將這部分資金從企業資金周轉過程中抽出。企業提取的盈餘公積,無論是用於彌補虧損,還是用於轉增資本,只不過是在企業所有者權益內部結構的轉換,如企業以盈餘公積彌補虧損時,實際是減少盈餘公積留存的數額,以此抵補未彌補虧損的數額,並不引起企業所有者權益總額的變動;企業以盈餘公積轉增資本時,也只是減少盈餘公積結存的數額,但同時增加企業實收資本或股本的數額,也並不引起所有者權益總額的變動。至於企業盈餘公積的結存數,實際只表現企業所有者權益的組成部分,表明企業生產經營資金的一個來源而已,其形成的資金可能表現為一定的貨幣資金,也可能表現為一定的實物資產,如存貨和固定資產等,隨同企業的其他來源所形成的資金進行循環周轉。
盈餘公積科目
由於法定公益金與一般盈餘公積(含法定盈餘公積和任意盈餘公積)有不同的用途,企業應當分別進行明細核算。企業提取盈餘公積時,借記「利潤分配」科目,貸記「盈餘公積」(法定盈餘公積、法定公益金、任意盈餘公積)科目。
從理論上講,企業實現的凈利潤屬於企業所有者所有,成為所有者權益的一部分,從其中提取的法定公益金也屬於企業所有者所有。由於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形式的特殊性,我國法律規定企業必須從當年實現凈利潤中提取一定比例數額的利潤作為法定公益金,用於企業職工集體福利方面開支的資金來源。企業使用這部分公益金之後,則意味著未來可使用的公益金數額的減少。為了反映企業公益金的提取、使用和結余情況,企業應當在「盈餘公積」賬戶下單設「法定公益金」明細科目進行核算。這部分公益金雖然是用於職工福利支出,但與用於職工個人的福利支出不同,其支出使用一般會形成一定的實物資產。因此,企業在使用公益金購建集體福利設施等形成固定資產後,一方面應登記形成的資產的價值,同時還應當將其使用的數額從公益金賬戶中轉出,轉至任意盈餘公積賬戶,從而使公益金賬戶結余的數額,反映為企業未來可使用的公益金的數額。進行賬務處理時,應當按照實際使用公益金的數額,借記「盈餘公積——法定公益金」科目,貸記「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科目。對於用公益金購建集體福利設施等固定資產進行處置時,應當將該資產購建的原始支出中使用的公益金的數額,從任意盈餘公積轉回到公益金賬戶。進行賬務處理時,應按照購建該固定資產原支出的公益金的數額,借記「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科目,貸記「盈餘公積——法定公益金」科目。
⑹ 盈餘公積該怎麼算
一般來說法定盈餘公積金按凈利潤的10%提,任意盈餘公積金額按5%來計年,如10的利潤是1000000 那可以計得法定盈作公積100000 任意盈餘公積50000,你們老師讓我們把10年的營業利潤(1000000元)全部轉為13年的盈餘公積,這種做法除非13年的利潤高於(1000000元)的七倍至十倍,或是以前從未提過,在此作為會計差錯進行更正
13年資產負債表的未分配利潤 為 13年、12年、11年的凈利潤相加得到, 你們不提盈餘公積了?
12年、11年報表的未分配利潤該怎麼計算? 在當年和以前年度未計提盈餘公積的情況下,為以前年度凈利潤相加,
那麼是哪些報表要遵守這個穩定結構?所有的還是? 這個「穩定結構」各行各業的標准一般不同,估計這是應付銀行審查用的,所以數字要好看一點兒,若是報送稅務機關或政府,這些標准估計又要調整了
4、貨幣資金、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怎麼計算?求具體演算法,像貨幣資金 我知道與一些科目有關,但不知道該怎麼算。 這個你就要多看教材,多問度娘了,
⑺ 老師,盈餘公積應該按發生時的即期匯率,為什麼這個D說平均匯率還是對的
提取盈餘公積——按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或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其實就是平均匯率)
⑻ 外幣折算報表中,未分配利潤按什麼匯率算。
未分配利潤折算差額是通過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得出的。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中的各項年初余額就用上年年末的折算後金額,本年增減變動中的凈利潤來自利潤表中的折算後金額,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項目用發生時的即期匯率,提取盈餘公積採用當期平均匯率折算,這樣就會得出未分配利潤項目的期末折算後金額。
通過資產負債表的折算可以得出未分配利潤和外幣報表折算差額的合計數,再減去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中的未分配利潤期末數額,就是外幣報表折算差額了。
(8)盈餘公積用什麼匯率算擴展閱讀:
折算損益(折算差額)的處理。
從理論上有四種觀點:
(1)折算損益全部計入當期損益;
(2)折算損益全部遞延;
(3)折算損失計入當期損益,折算利得作遞延項目處理;
(4)作為所有者權益的調整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