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匯率有兩種標價方法:
1、直接標價法(Direct
Quotation)(參考「應付標價法」)又稱價格標價法,是指以一定單位(1,100,1000等)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摺合多少單位的該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採用直接標價法。
2、間接標價法(IndirectQuotation)(參考「應收標價法」)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該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0.9705即一歐元兌0.9705美元。
(1)我國的匯率表示方法是擴展閱讀:
影響匯率波動的最基本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國際收支及外匯儲備。
所謂國際收支就是一個國家的貨幣收入總額與付給其它國家的貨幣支出總額的對比。如果貨幣收入總額大於支出總額,便會出現國際收支順差,反之,則是國際收支逆差。國際收支狀況對一國匯率的變動能產生直接的影響。
發生國際收支順差,會使該國貨幣對外匯率上升,反之,該國貨幣匯率下跌; 這是影響匯率的最直接的一個因素。關於國際收支對匯率的作用早在19世紀60年代,英國人葛遜就作出了詳細的闡述,之後,資產組合說也有所提及。
所謂國際收支,簡單的說,就是商品、勞務的進出口以及資本的輸入和輸出。國際收支中如果出口大於進口,資金流入,意味著國際市場對該國貨幣的需求增加,則本幣會上升。反之,若進口大於出口,資金流出,則國際市場對該國貨幣的需求下降,本幣會貶值。
第二,利率。
利率作為一國借貸狀況的基本反映,對匯率波動起決定性作用。利率水平直接對國際間的資本流動產生影響,高利率國家發生資本流入,低利率國家則發生資本外流,資本流動會造成外匯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從而對外匯匯率的波動產生影響。一般而言,一國利率提高,將導致該國貨幣升值,反之,該國貨幣貶值;
利率水平的差異,所有貨幣學派的理論對利率在匯率波動中的作用都有論及。但是闡述的最為明確的是70年代後興起的利率評價說。
該理論從中短期的角度很好的解釋了匯率的變動。利率對匯率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對套利資本流動的影響來實現的。溫和的通貨膨脹下,較高利率會吸引外國資金的流入,同時抑制國內需求,進口減少,使得本幣升高。但在嚴重通貨膨脹下,利率就與匯率成負相關的關系。
第三,通貨膨脹。
一般而言,通貨膨脹會導致該國貨幣匯率下跌,通貨膨脹的緩解會使匯率上浮。通貨膨脹影吶本幣的價值和購買力,會引發出口商品競爭力減弱、進口商品增加,還會引發對外匯市場產生心理影響,削弱本幣在國際市場上的信用地位。這三方面的影響都會導致本幣貶值;
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水平的差異,在紙幣制度下,匯率從根本上來說是由貨幣所代表的實際價值所決定的。按照購買力評價說,貨幣購買力的比價即貨幣匯率。如果一國的物價水平高,通貨膨脹率高,說明本幣的購買力下降,會促使本幣貶值。反之,就趨於升值。
B. 我國人民幣匯率採用的是哪一種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
匯率可以理解為價格,匯率上升則價格上升.
在匯率的表示中,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單位外幣摺合成多少本幣來表示,為直接標價法,如中國100美元=637.35人民幣,這種方法下匯率上升的含義是單位外幣摺合成本幣數增加了,即本幣貶值了.另一種為單位本幣摺合多少外幣來表示,這種表示方法下,匯率上升是指本幣升值了.
國際上極大多數國家用直接標價法,因此沒有特別說明,直接標價為默認標價,匯率上升為本幣貶值.
C. 匯率表示方法
DM/USD=2.00表示的意思是DM1=USD2.00
肯定錯了,根據利率平價理論,利率高的貨幣遠期貶值,遠期利率1.9439,反而是利率低的貨幣(DM)貶值了.應該是:
1+4%=2(1+7%)/F
F=2.0577
D. 我國人民幣匯率採用的是哪一種標價法
我國人民幣匯率採用的是直接標價法。
匯率可以理解為價格,匯率上升則價格上升.
在匯率的表示中,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單位外幣摺合成多少本幣來表示,為直接標價法,如中國100美元=637.35人民幣,這種方法下匯率上升的含義是單位外幣摺合成本幣數增加了,即本幣貶值了.另一種為單位本幣摺合多少外幣來表示,這種表示方法下,匯率上升是指本幣升值了.
國際上極大多數國家用直接標價法,因此沒有特別說明,直接標價為默認標價,匯率上升為本幣貶值.
E. 我國匯率的表示方法是什麼怎麼描述的變動
外匯入門:匯率價格表示方法匯率:外匯是可以互相買賣的。那麼,既然是一種買賣,首先就有一個價格的問題。這就涉及到了外匯的匯率問題,匯率,就是以一國貨幣表示另一國貨幣的價格,或者說是兩種貨幣折算時的比例。舉個例子來說,比如在國際市場上,一美元可以買8斤大米,同時一人民幣可以買1斤同樣的大米,便可以說一美元等於8人民幣,那麼,在國際外匯市場上,匯率價格是如何表示的呢?匯率價格表示方法——標價:作為貨幣價格的匯率,要比普通商品的價格復雜一些,現在,國際上主要通行兩種標價方法:直接標價法:是以一個單位的外國貨幣表示若干本國貨幣的方法。也就是說,就是將外國貨幣當作商品,而本國貨幣作為價值尺度。如一美元等於8.27元人民幣,對於中國來說就是直接標價法。間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該收取多少單位的外國貨幣。也就是說,本國貨幣被當作商品,用外國貨幣的數額來表示本國貨幣的價格,充當了價值尺度。如1英鎊等於1.6美元,對於英國來說,就是間接標價法。目前世界上使用間接標價法的國家不多,主要是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可是外匯標價並非如此簡單,我們在日常看外匯標價時,常常會看到買入價與賣出價這兩個名詞,它們又是什麼意思呢?從事外匯買賣的銀行在從事外匯交易時,因所處的立場不一樣(有時是買方、有時是賣方),執行不同的外匯匯率,分為買入價和買出價。在直接標價法下,買入價在前,買出價在後。在間接標價法下,賣出價在前,買入價在後。(事實上,無論是直接標價還是間接標價,凡是高的一定是賣價,凡是低的一定是買價)例如,直接標價下,1美元等於8.17-8.37元人民幣,8.17元是買入價,8.37元是賣出價。其含義是中國的銀行買賣美元時,每買入一美元,支付8.17元人民幣;每賣出一美元,收回8.37元人民幣 。每買賣1美元,賺取0.2元人民幣價差。 間接標價法下,1英鎊等於1.50-1.70美元,1.50美元是買入價,1.70美元是賣出價。貨幣價格變動—升值或貶值:在股市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些話,「我的股票又升了」或「我的股票又跌了」。在匯市中也會聽到這樣一些話,「美元升值」或「美元貶值」,道理是一樣的,所不同的是某一貨幣的升、貶值是相對而言的。比如,美元對日元升值,意味著同樣數量的美元可以兌換更多的日元;反之,美元對日元貶值,意味著同樣數量的美元可以兌換的日元減少上限或下限,後市均可能勁升或勁跌。
F. 匯率的表示方法
你買CHF時,1美元能買1.6120,賣的時候1.6140才能賣1美元,銀行賺差價,高買低賣
G. 我國匯率通常是指什麼兌什麼
我國匯率通常是指外幣兌人民幣。
匯率可以理解為價格,匯率上升則價格上升。
在匯率的表示中,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單位外幣摺合成多少本幣來表示,為直接標價法,如中國100美元=637.35人民幣,這種方法下匯率上升的含義是單位外幣摺合成本幣數增加了,即本幣貶值了;另一種為單位本幣摺合多少外幣來表示,稱為間接標價法,這種表示方法下,外匯匯率上升是指本幣升值了。
國際上極大多數國家用直接標價法,因此沒有特別說明,直接標價為默認標價,匯率上升為本幣貶值。一般所說的匯率是指單位外幣兌換人民幣。
H. 我國人民幣匯率採取的標價方法是( )。
【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我國標價方法。我國人民幣匯率採取的標價方法是直接標價法。故選B。
I. 我國外匯匯率的標價方法
我國外匯匯率的標價方法為直接標價法,即以單位外幣摺合成多少人民幣表示匯率。以人民幣表示外幣的價格的表達方式。
J. 我國外匯匯率的標價方法是: A. 直接標價法B. 間接標價法C. 美元標價法D. 應收標價法
我國使用直接標價法,即以一單位外幣為標准單位,如一美元兌換多少人民幣,而不是一人民幣兌換多少美元。絕大多數國家使用直接標價法,少數國家使用間接標價法,例如英國對其他國家使用間接標價法,即一英鎊兌換多少外幣;美國對英國使用直接標價法,對其他國家使用間接標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