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影子價格
影子價格是投資項目經濟評價的重要參數,它是指社會處於某種最優狀態下,能夠反映社會勞動消耗、資源稀缺程度和最終產品需求狀況的價格。影子價格是社會對貨物真實價值的度量,只有在完善的市場條件下才會出現。然而這種完善的市場條件是不存在的,因此現成的影子價格也是不存在的,只有通過對現行價格的調整,才能求得它的近似值。
國民經濟評價雖然不能簡單地採用交換價格,但是現實經濟中的交換價格畢竟是對資源價值的一種估價,而且這種價格信息又是大量存在於現實經濟之中,所以獲得影子價格的基本途徑是以交換價格為起點,將交換價格調整為影子價格。影子價格的類型在確定某種貨物的影子價格之前,應先區分該貨物的類型。根據項目投入和產出類型,可將貨物分為:外貿貨物、非外貿貨物和特殊投入物(資金、外匯等)。一種貨物的投入或產出,如果主要影響國家進出口水平,應劃為外貿貨物;如果主要影響國內供求關系,則應劃分為非外貿貨物。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區分外貿貨物和非外貿貨物,宜採取以下原則。
其生產和使用將直接影響國家出口、進口的貨物,按外貿貨物處理。一般包括:項目產出物中直接出口的貨物,間接出口的貨物,替代進口的貨物;項目投入物中直接進口的貨物,間接進口的貨物,佔用原可用於出口的貨物。非外貿貨物是指其生產或使用不影響國家進出口的貨物。符合下列情況的貨物應視為非外貿貨物:
天然非外貿貨物,如國內施工和商業以及國內運輸和其他國內服務。由於國家政策和法令限制不能外貿的貨物。國內生產成本加上到岸的運費和貿易費用後,其總成本高於離岸價格,致使出口得不償失而不能出口,反之則不能進口。特殊投入物一般指勞動
綜上所述,廣義的影子價格除了貨物的影子價格外還包括資金的影子價格(社會折現率)、外匯的影子價格(影子匯率)、土地的影子價格、工資的影子價格等。
影子價格有三種理論,一是資源最優配置理論;二是機會成本和福利經濟學理論;三是全部效益和全部費用理論。影子價格的計算方法有兩種,一是整體演算法,二是分解演算法。全部效益和全部費用理論以及分解演算法是中國技術經濟學提出的。根據這個理論和方法,影子價格(指國內影子價格)由生產價格和經濟效果系數兩部分組成。生產價格反映直接成本,經濟效果系數反映與供求效應有關的間接成本。比如,一噸煤炭的生產價格為100元,利用一噸煤炭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即經濟效果系數為200元,那麼煤炭的影子價格等於300元。影子價格有國際影子價格和國內影子價格兩種,國際影子價格等於國際市場價格乘以合理匯率。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放開不等於價格完全自由,最高價格不能超過生產價格和影子價格水平,否則,就是暴利行為。
影子價格(Shadow Price)通常是指一種資源的影子價格,因此影子價格可以定義為:某種資源處於最佳分配狀態時,其邊際產出價值就是這種資源的影子價格。
直接進口投入物的影子價格(到廠價)=到岸價(CIF)×影子匯率+貿易費用+國內運雜費價格(到廠價)
直接進口產出物的影子價格(到廠價)=離岸價(FOB))×影子匯率—貿易費用—國內運雜費價格(到廠價)
投入物影子價格(到廠價)=市場價格+國內運雜費
產出物影子價格(出廠價)=市場價格—國內運雜費
影子匯率是一個單位外匯摺合成國內價格的實際經濟價值,也稱之為外匯的影子價格。它在國民經濟評價中,用來進行外匯與人民幣之間的換算。它不同於官方匯率,官方匯率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定期公布的人民幣對外匯的比價,是在幣種兌換中實際發生的比價,而影子匯率僅用於國民經濟評價,並不發生實際交換
『貳』 人民幣10:1美元,出口補貼5%進口關稅25%求影子匯率,出口匯率。明天考試啊 求解答
為了鼓勵出口,一般不徵收出口關稅
不過要具體看的,比方說服裝等就要徵收出口關稅
進口一般要徵收關稅
不過要具體看的,比方說避孕葯品等要不要進口關稅
『叄』 什麼是影子價格
影子價格 影子價格是投資項目經濟評價的重要參數,它是指社會處於某種最優狀態下,能夠反映社會勞動消耗、資源稀缺程度和最終產品需求狀況的價格。影子價格是社會對貨物真實價值的度量,只有在完善的市場條件下才會出現。然而這種完善的市場條件是不存在的,因此現成的影子價格也是不存在的,只有通過對現行價格的調整,才能求得它的近似值。
國民經濟評價雖然不能簡單地採用交換價格,但是現實經濟中的交換價格畢竟是對資源價值的一種估價,而且這種價格信息又是大量存在於現實經濟之中,所以獲得影子價格的基本途徑是以交換價格為起點,將交換價格調整為影子價格。影子價格的類型在確定某種貨物的影子價格之前,應先區分該貨物的類型。根據項目投入和產出類型,可將貨物分為:外貿貨物、非外貿貨物和特殊投入物(資金、外匯等)。一種貨物的投入或產出,如果主要影響國家進出口水平,應劃為外貿貨物;如果主要影響國內供求關系,則應劃分為非外貿貨物。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區分外貿貨物和非外貿貨物,宜採取以下原則。
其生產和使用將直接影響國家出口、進口的貨物,按外貿貨物處理。一般包括:項目產出物中直接出口的貨物,間接出口的貨物,替代進口的貨物;項目投入物中直接進口的貨物,間接進口的貨物,佔用原可用於出口的貨物。非外貿貨物是指其生產或使用不影響國家進出口的貨物。符合下列情況的貨物應視為非外貿貨物:
天然非外貿貨物,如國內施工和商業以及國內運輸和其他國內服務。由於國家政策和法令限制不能外貿的貨物。國內生產成本加上到岸的運費和貿易費用後,其總成本高於離岸價格,致使出口得不償失而不能出口,反之則不能進口。特殊投入物一般指勞動
綜上所述,廣義的影子價格除了貨物的影子價格外還包括資金的影子價格(社會折現率)、外匯的影子價格(影子匯率)、土地的影子價格、工資的影子價格等。
影子價格有三種理論,一是資源最優配置理論;二是機會成本和福利經濟學理論;三是全部效益和全部費用理論。影子價格的計算方法有兩種,一是整體演算法,二是分解演算法。全部效益和全部費用理論以及分解演算法是中國技術經濟學提出的。根據這個理論和方法,影子價格(指國內影子價格)由生產價格和經濟效果系數兩部分組成。生產價格反映直接成本,經濟效果系數反映與供求效應有關的間接成本。比如,一噸煤炭的生產價格為100元,利用一噸煤炭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即經濟效果系數為200元,那麼煤炭的影子價格等於300元。影子價格有國際影子價格和國內影子價格兩種,國際影子價格等於國際市場價格乘以合理匯率。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放開不等於價格完全自由,最高價格不能超過生產價格和影子價格水平,否則,就是暴利行為。
影子價格(Shadow Price)通常是指一種資源的影子價格,因此影子價格可以定義為:某種資源處於最佳分配狀態時,其邊際產出價值就是這種資源的影子價格。
直接進口投入物的影子價格(到廠價)=到岸價(CIF)×影子匯率+貿易費用+國內運雜費價格(到廠價)
直接進口產出物的影子價格(到廠價)=離岸價(FOB))×影子匯率—貿易費用—國內運雜費價格(到廠價)
投入物影子價格(到廠價)=市場價格+國內運雜費
產出物影子價格(出廠價)=市場價格—國內運雜費
影子匯率是一個單位外匯摺合成國內價格的實際經濟價值,也稱之為外匯的影子價格。它在國民經濟評價中,用來進行外匯與人民幣之間的換算。它不同於官方匯率,官方匯率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定期公布的人民幣對外匯的比價,是在幣種兌換中實際發生的比價,而影子匯率僅用於國民經濟評價,並不發生實際交換.
『肆』 影子匯率的均衡匯率與影子匯率
均衡匯率的概念最早由納克斯在1945年提出,它是指一個經濟體同時達到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時所確定的匯率水平。從經濟福利層面上看,均衡匯率是在經濟增長和經濟穩定意義上最有效率的單位外匯價格水平。均衡匯率是一個中長期概念,它由一系列經濟基本面因素(比如貿易條件、貿易品部門相對國外的勞動生產率、開放程度、國外價格、不變價格計算的貿易余額和國民生產總值比率、不變價格計算的投資和國內總吸收水平比率等)所支持,從中長期來看名義匯率必然向均衡匯率靠攏。
如果名義匯率和均衡匯率之間保持一致,計算影子價格的時候可以在名義匯率的基礎上扣除進出口環節的稅收扭曲,得出的就是影子匯率。
如果名義匯率相對均衡匯率出現了失衡,採用均衡匯率而不是名義匯率作為計算影子匯率的基礎更具有優越性。和利用名義匯率計算得出的影子匯率相比較,利用均衡匯率計算得出的影子匯率首先克服了短期宏觀經濟扭曲(名義匯率相對於均衡匯率的偏離),然後克服了進出口環節稅收方面的扭曲。
『伍』 影子工資,影子價格,影子匯率名詞解釋
所謂影子工資,是指項目使用勞動力、社會為此付出的代價。它包含在調整為經濟價值的經營成本之中。反映該勞動力用於擬建項目而使社會為此放棄的原有效益,由勞動力的邊際產出和勞動力的就業或轉移而引起的社會資源消耗構成。
影子價格shadow price,是荷蘭經濟學家詹恩·丁伯根在本世紀30年代末首次提出來的,運用線性規劃的數學方式計算的,反映社會資源獲得最佳配置的一種價格。
所謂影子匯率(Shadow Exchange Rate),是指能正確反映外匯真實價值的匯率,即外匯的影子價格
『陸』 影子匯率
影子匯率是在國民經濟評價中區別於官方匯率的外幣與本幣的真實價格。而官方匯
率是由國家規定的單位外幣的國內價格。由於實施進口關稅、出口補貼及其他貿易保護
主義措施,官方匯率不能反映外幣的真實價值。影子匯率是單位外幣用國內貨幣表示的
影子價格,反映外幣的真實價值,即一國貨幣真正能夠換取的外匯的匯率
例如98年美金的官方比價曾經是8.6,可是影子價格即黑市價格就達到了9.2的水平
『柒』 影子價格有哪些計算方法
直接進口投入物的影子價格(到廠價)=到岸價(CIF)×影子匯率+貿易費用+國內運雜費價格(到廠價) 直接進口產出物的影子價格(到廠價)=離岸價(FOB))×影子匯率—貿易費用—國內運雜費價格(到廠價) 投入物影子價格(到廠價)=市場價格+國內運雜費 產出物影子價格(出廠價)=市場價格—國內運雜費 在純理論計算中,影子價格為最優運算元的值。
『捌』 影子價格及其調整計算
(一)影子價格的含義及其理論計算
1.影子價格的含義
影子價格又稱「最優計劃價格」。它是為實現一定的經濟發展目標而人為確定的、比交換價格更能反映出合理利用資源的效率價格。從定價原則來看,它不僅能更合理地反映出產品價值,而且還能反映社會勞動消耗、市場的供求關系和資源的稀缺程度;從其產生的效果來看,它有利於資源的優化配置。因此,影子價格是人們對所利用的資源的一種評價,而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商品價格。由於我國的市場經濟是不完全和不充分的,一些商品的價格不能反映真正的社會價值,所以,在項目的國民經濟評價中必須採用影子價格。
2.影子價格的理論計算
理想的影子價格,對於靜態的和離散型的,可用最優線性規劃的對偶解求得;對於動態的和連續性的,可用拉格朗日乘數計算。
運用線性規劃對偶解計算「最優計劃價格」。從數學角度來看,影子價格就是線性對偶規劃的最優解,是目標函數極值對約束條件常數項的一階偏導數,或稱資源的邊際價值。國外的一些專家用線性規劃證明資源的最優利用是與影子價格密切相關的。即任何一個使目標函數最大化的線性規劃問題,都有唯一的使目標函數最小化的對偶的線性規劃問題;反之亦然。
當然,用線性規劃數學方法計算出來的影子價格,是一種反映資源最優利用的重擬價格。在項目的經濟評價中,沒必要也不可能按這種方法去計算資源的影子價格,所採用的是一種近似的影子價格的計算方法。具體可見下面的有關內容。
(二)影子價格的調整計算
1.貨物類型的劃分
為了能比較正確地計算投資項目的投入物和產出物的經濟價值(影子價格),有必要將投入物和產出物劃分為外貿貨物、非外貿貨物、特殊投入物三類。
(1)外貿貨物
外貿貨物是指其生產、使用將直接或間接影響國家進出口的貨物。包括:項目產出物中的直接出口(增加出口)、間接出口(替代其他項目產品使其增加出口)和替代進口(以產頂進減少進口);項目投入物中的直接進口(增加進口)、間接進口(佔用其他項目的投入物使其增加進口)和減少出口(佔用原可用於出口的國內產品)。
(2)非外貿貨物
非外貿貨物是指其生產和使用將不影響國家進出口的貨物。除了所謂「天然」的非外貿貨物,如施工、國內運輸、國內電信、商業等基礎設施的產品和服務外,還有由於運輸費用過高或受國內外貿易政策和其他條件的限制不能進行外貿的貨物。
(3)特殊投入物
特殊投入物包括勞動力、土地和自然資源等。
由於在前面已經講述了有關勞動力和土地等影子費用的計算方法,所以下面僅說明外貿貨物影子價格和非外貿貨物影子價格的計算、確定方法。
2.外貿貨物影子價格的計算
外貿貨物影子價格的計算以實際可能發生的口岸價格為基礎確定,具體定價方法如下。
(1)產出物,一般要求在離岸價(Free on Board)的基礎上調整為出廠價格
(a)直接出口產品的影子價格(SP):離岸價格(FOB)乘以影子匯率(SER),減去國內運輸費用(T1)和貿易費用(Tr1)。其表達式為:
SP=FOB×SER-(T1+Tr1)
如項目的產出物為直接出口產品,其離岸價為20美元/單位。項目離口岸200km,影子運費為0.20元(單位·km),貿易費用為貨價的6%,外匯的官方匯率為8.27(下同)。則該產出物的影子價格為:
20×8.27×1.08-200×0.20-20×8.27×1.08×6% =127.91(元/單位)
(b)間接出口產品(內銷產品,替代其他貨物而使其他貨物增加出口)的影子價格(SP):離岸價格乘以影子匯率,減去原供應廠到口岸的運輸費用(T2)及貿易費用(Tr2),加上原供應廠到用戶的運輸費用(T3)及貿易費用(Tr3),再減去擬建項目到新供應廠的運輸費用(T4)及貿易費用(Tr4)(見圖5-3α)。其表達式為:
SP=FOB×SER-(T2+Tr2)+(T3+Tr3)-(T4+Tr4)
原供應廠和用戶難以確定時,可按直接出口考慮。
如在浙江擬建項目的同類用戶所需的某種原材料原全由江蘇某廠供應,現在浙江原用戶所在地新建一供應廠並滿足當地供應,使原江蘇某廠增加出口。該原材料離岸價格為300美元/t,影子運費為0.20元/(t·km)。江蘇距離口岸300km,距離原用戶所在地200km,浙江新供應廠距離項目所在地150km,貿易費用為貨價的6%,則該原材料的影子價格為:
300×8.27×1.08-(300×0.20 +300×8.27×1.08×6%)+200×0.20
+300×8.27×1.08×6%-(150×0.20+300×8.27×1.08×6%)=2468.71(元/t)
(c)替代進口產品(內銷產品,以產頂進,減少進口)的影子價格(SP):原進口貨物的到岸價格(CIF)乘以影子匯率,加口岸到用戶的運輸費用(T5)及貿易費用(Tr5),再減去擬建項目到用戶的運輸費用(T4)及貿易費用(Tr4)(見圖5-3b)。其表達式為:
SP=CIF×SER+(T5+Tr5)-(T4+Tr4)
具體用戶難以確定時,可按到岸價格計算。
如原某廠(用戶)所需的原材料為進口貨物,現在某地新建項目生產此種原材料並由新項目供應。該原材料的進口到岸價為100美元/單位,影子運費為0.20元/(單位·km),原某廠(用戶)到口岸的距離為200km,到新建項目的距離為100km,貿易費用為貨價的6%。則新建項目生產該原材料的影子價格為:
100×8.27×1.08+200×0.20+100×8.27×1.08×6%(100×0.20+100×8.27×1.08×6%)=913.16(元/單位)
(2)投入物,一般要求在到岸價基礎上調整為到廠價
(a)直接進口產品的影子價格(SP):到岸價格(CIF)乘以影子匯率,加國內運輸費用(T1)和貿易費用(Tr1)。其表達式為:
SP=CIF×SER+(T1+Tr1)
如項目使用的某種原材料為進口貨物,其到岸價格為100 美元/單位,項目離口岸500km,該材料影子運費為0.20元/(單位·km),貿易費用為貨物價的6%,外匯的官方匯率為8.27。則該投入物(原材料)的影子價格為:
100×8.27×1.08+500×0.2+100×8.28×1.08×6% =1046.75(元/單位)
(b)間接進口產品(國內產品,以前進口過,現在也大量進口,且由於本項目建設增加了該貨物的需要量,而使其他原有用戶需進口來滿足需求)的影子價格:到岸價格乘以影子匯率,加口岸到原用戶的運輸費用及貿易費用,減去供應廠到用戶的運輸費用及貿易費用,再加上供應廠到擬建項目的運輸費用(T6)及貿易費用(Tr6)(見圖5-3c)。其表達式為:
SP=CIF×SER+(T6+Tr6)-(T3+Tr3)+(T5+Tr5)
如供應廠和用戶難以確定時,可按直接進口考慮。
如浙江某木器廠所用木材原來由江西某林場供應,現擬在江西某地新建木器廠並由江西林場供應木材後,浙江某木器廠所用木材只能通過上海進口供應。木材進口到岸價為180美元/m3。上海距離浙江200km,江西林場距離浙江500km,距離擬建項目所在地200km。木材影子運費為0.20元/(m3·km),貿易費用為貨價的6%,則擬建項目耗用木材的影子價格為:
180×8.27×1.08+200×0.20+180×8.27×1.08×6%-(500×0.20+180×8.27×1.08×6% +200×0.20+180×8.27×1.08×6% =1684.15(元/m3)
(c)佔用出口產品的影子價格(SP):離岸價格乘以影子匯率,減去供應廠到口岸的運輸費用及貿易費用,再加上供應廠到擬建項目的運輸費用及貿易費用(見圖5-3d)。其表達式為:
SP=FOB×SER-(T2+Tr2)+(T6+Tr6)
圖5-3 外貿貨物影子價格計算示意圖
供應廠難以確定時,可按離岸價格計算。
如上海某擬建項目耗用可供出口的淮南煤礦的原煤。其離岸價格為40 美元/t。淮南煤礦離口岸200km,離上海500km。原煤影子運費為0.20元/(t·km),貿易費用為貨價的6%。則該擬建項目耗用原煤的影子價格為:
40×8.27×1.08-(200×0.20+40×8.27×1.08×6%)+500×0.20+40×8.27×1.08×6% =417.26(元/t)
3.非外貿貨物影子價格的調整確定
(1)非外貿貨物影子價格調整確定的原則
(a)產出物,包括三方面內容:第一,增加供應數量滿足國內消費的產出物。供求均衡的,按財物價格定價;供不應求的,參照國內市場價格並考慮價格變化的趨勢定價,但不應高於相同質量產品的進口價格;無法判斷供求情況的,取上述兩價格中較低者。第二,不增加國內供應數量,只是替代其他相同或類似企業的產出物,致使被替代企業停產或減產的,質量與被替代產品相同的,應按被替代企業相應的產品可變成本分解定價;提高質量的,原則上應按被替代產品的可變成本加提高產品質量而帶來的國民經濟效益定價。其中,提高產品質量帶來的效益,可近似地按國際市場價格與被替代產品的價格之差確定。第三,產出物按上述原則定價後,再計算為出廠價格。
(b)投入物,包括四方面內容:第一,能通過原有企業挖潛(即不增加投資)增加供應的,按可變成本分解定價。第二,在擬建項目計算期內需要通過增加投資擴大生產規模來滿足擬建項目需要的,按全部成本(包括可變成本和固定成本)分解定價。當難以獲得分解成本所需要的資料時,可參照國內市場價格定價。第三,項目計算期內無法通過擴大生產規模增加供應的(減少原用戶的供應量),參照國內市場價格、國家統一價格加補貼(如有時)中較高者定價。第四,投入物按上述原則定價後,再計算為到廠價格。
(2)非外貿貨物的成本分解
用成本分解法對某種貨物進行分解,得到該貨物的分解成本,這是確定非外貿貨物影子價格的一種重要方法。成本分解原則上應是對邊際成本而不是平均成本進行分解,但如果缺乏資料,也可分解平均成本。當然,在進行成本分解時,應注意某些非外貿貨物(如水、電、交通運輸和建築工程等)的影子價格可直接按國家測定的換算系數來確定。而對於那些必須用新增投資來增加所需投入物供應的,應按其全部成本進行分解;可以發揮原有企業生產能力的,應按其可變成本分解。其步驟為:
第一步,按費用要素列出某種非外貿貨物的財務成本,單位貨物的固定資產投資額及流動資金,並列出該貨物生產廠家的建設期限、建設期各年的投資比例。
第二步,剔除上述數據中包括的稅金。
第三步,對原材料、燃料、動力等投入物進行調整。其中,有些可直接使用給定的影子價格或換算系數,而對於重要的非外貿貨物可留待第二輪分解。有條件時,也應對投資中某些比例大的費用要素進行調整。
第四,將折舊費用調整為單位固定資產投資回收費用。
其一,首先對財務評價下各年的固定資產投資額按國民經濟評價的要求進行調整,然後再將其用社會折現率換算為建設期末的終值。其表達式為:
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應用(第3版)
式中:IF為等值計算到生產期初(建設期末)的固定資產投資額;It為調整後的建設期各年的投資額;m為建設期年份數;is為社會折現率;
其二,用固定資產資金回收費用替代財務評價中的折舊費。
先要將固定資產的殘值轉化為生產期初的現值,即:
Pc=Pυ(P/F,is,t)
式中:Pc為固定資產殘值等值計算到生產期初的現值;Pυ為固定資產的殘值(余值);t為項目的生產期。
然後,再求出生產期中每年應回收的固定資產價值,即:
MA=(IF-Pc)×(A/P,is,t)
最後,再用上述計算的年回收固定資產價值除以項目的年生產能力,即可求得單位產品的固定資產投資的回收費用。
例如,某項目的初始固定資產投資為1000萬元,預計使用期限為12年,預計殘值率為4%,社會折現率為12%,年設計生產能力為100萬件,則單位產品的固定資產投資費用為:
M=[1000-40×(P/F,12%,12)]×(A/P,12%,12)/100=1.60(元/件)
當然,在實際工作中,也可近似地採用如下公式:
單位產品資產投資費用=單位產品佔用固定資產價值×資金回收系數
單位產品佔用固定資產價值=單位產品折舊費/預計年折舊率
另外,單位產品無形資產投資回收費用也可參照單位產品固定資產投資回收費用的計算方法進行。
其三,用流動資金回收費用(Mw)替代財務成本中的流動資金利息。流動資金回收費用的計算公式為:
Mw=W×is
式中:W為單位貨物佔用的流動資金額。
『玖』 影子匯率的名義匯率與影子匯率
名義匯率是國家貨幣當局制定的單位外匯的市場交易價格,影子匯率是單位外匯的經濟價值,二者的區別需要分兩個層次討論:首先,如果貨幣當局制定的名義匯率根據經濟基本面變化積極調整,不存在對均衡匯率水平的系統性偏離(或者說名義匯率是可以持續的),影子匯率則是在名義匯率的基礎上扣除由於各種關稅、非關稅壁壘或者出口鼓勵措施所帶來的價格扭曲。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定目前的名義匯率貼近均衡匯率,匯率是l美元兌換l0元本幣,進出口環節只存在15%的關稅,目前的影子匯率是進口商面臨的單位美元價格10×1.15=11.5元和出口商面臨的單位美元價格10元的加權平均,(具體的加權平均辦法見上篇第二節),假定各方的權數分別為0.5,計算得出的影子匯率是:10*(1+15%)*0.5+10*0.5=10.75
注意,這里影子匯率和名義匯率的差異完全是由15%的關稅造成的。
如果貨幣當局制定的名義匯率沒有根據經濟基本面變化積極調整,目前的名義匯率水平本身存在一定的宏觀經濟扭曲,在未來難以持續。合理的影子匯率應該是在均衡名義匯率(而不是名義匯率)基礎上扣除由於各種關稅、非關稅壁壘或者出口鼓勵措施所帶來的價格扭曲。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定目前的名義匯率沒有持續地對國內貿易品部門技術進步作出反應,名義匯率背離了均衡匯率。名義匯率是1美元兌換10元本幣,而均衡名義匯率是l美元兌換8元本幣。進出口環節存在15%的關稅,進出口各方的權數分別為0.5。計算得出的影子匯率就應該是:8*(1+15%)*0.5+8*0.5=8.6
影子匯率和名義匯率的差異一方面來自名義匯率對均衡匯率的扭曲,一方面來自關稅帶來的扭曲。
『拾』 影子匯率是什麼
影子匯率是在國民經濟評價中區別於官方匯率的外幣與本幣的真實價格。而官方匯
率是由國家規定的單位外幣的國內價格。由於實施進口關稅、出口補貼及其他貿易保護
主義措施,官方匯率不能反映外幣的真實價值。影子匯率是單位外幣用國內貨幣表示的
影子價格,反映外幣的真實價值,即一國貨幣真正能夠換取的外匯的匯率,或真正換取
—— 1377 第九篇企業經理項目管理外匯的國內資源的耗費。在項目的國民經濟分析中,為了進行收益和費用的比較,需要
把外幣全部折算為本國貨幣,這一種折算不能使用官方匯率而只能使用影子匯率。影子
匯率實際上也是外匯的機會成本,是指項目投入或產出所導致的外匯的減少或增加給國
民經濟帶來的損失或收益。可用下式求得:
式中:———影子匯率;
———官方匯率;
———第種出口貨物用外匯(美元)表示的離岸價值總額;
———第種進口貨物用外匯(美元)表示的到岸價值總額;
———第種出口貨物的補貼率,如果對出口品徵收關稅,則為負數(負補貼);
———第種貨物的進口征稅率。
影子匯率也可用官方匯率加上外匯貼水求得。外匯貼水是外貿貨物的實際價值
超出按官方匯率計算價值的比例數,也就是外匯溢價。
可用下式求得:
對照以上兩式可見,影子匯率還可用下式求得:
影子匯率是國家調控經濟的統一經濟參數,由國家定期公布影子匯率或影子匯率換
算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