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中考實驗杠桿數據

中考實驗杠桿數據

發布時間:2021-11-18 10:12:00

『壹』 同學們利用圖1裝置驗證「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記錄的數據如下: (1)寫出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的具體過

(1)過程:分別計算出動力×動力臂(或F 1 ·L 1 )分別計算出阻力×阻力臂(或F 2 ·L 2
第一組 1N×15cm =15N·cm 15N × 10cm=15N·cm
第二組 2N×25cm=50N·cm 25N × 20cm=50N·cm
第三組 3N×20cm=60N·cm 4N × 15cm=60N·cm
經過比較每一組的動力和動力臂乘積與阻力和阻力臂乘積都相等
驗證的結果:經驗證可得出杠桿平衡時滿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 1 L 1 =F 2 L 2
(2)做法:甲不動,乙向遠離支點方向移動(或乙不動,甲向靠近支點方向移動) (或乙不動,甲蹬地,減小甲對蹺蹺板的壓力)
條件:使蹺蹺板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轉動的力和力臂的乘積不相等(或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 1 L 1 ≠F 2 L 2

『貳』 2015年理化生加試探究杠桿平衡原理記錄錯數據,例如把0.5牛記錄成5牛的扣幾分

一空一分,一共9個空,有可能扣完,有可能只扣有力的3、4個空

『叄』 用杠桿尺做實驗時,要多收集一些數據,才容易

是的最好是在實際引用才可靠

『肆』 急求:初三物理"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報告

某同學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設計了一份探究性實驗報告,報告的內容如下:
探究目的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實驗器材 杠桿(含支架)、鉤碼盒一套、彈簧測力計、細線、和 A 。
探究假設 杠桿的平衡可能與「動力和動力臂的乘積」、「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積」有關。
實驗方案
設計 步驟1.調節杠桿兩端的 B ,使橫梁平衡。
步驟2.在杠桿的左右兩端分別用細線依次懸掛個數不同鉤碼,(假設左端砝碼的重力產生的拉力為阻力F2,右端鉤碼的重力產生的拉力為動力F1,)先固定F1大小和動力臂l1的大小,再選擇適當的阻力F2,然後移動阻力作用點,即改變阻力臂l 2大小,直至杠桿平衡,分別記錄下此時動力F1、動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 2的數值,並將實驗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步驟3.固定F1大小和動力臂l1的大小,改變阻力F2的大小,再移動阻力作用點,即改變阻力臂l 2大小,直至杠桿平衡,記錄下此時的阻力F2和阻力臂l 2的數值,並填入到實驗記錄表格中。
步驟4.改變動力F1的大小,保持動力臂l1的大小以及阻力F2大小不變,再改變阻力F2作用點,直至杠桿重新平衡,記錄下此時動力F1大小和阻力臂l 2的大小,並填入到實驗數據記錄表。
步驟5.改變動力臂l1的大小,保持動力F1和阻力F2不變,移動阻力作用點,直至杠桿重新平衡,記錄下此時動力臂l1、阻力臂l 2的數值,並填入到實驗數據表中。
步驟6.整理實驗器材。
數據記錄 實驗數據記錄表如下:
動力F1
(N) 動力臂l1
(cm) 動力×動力臂
(N•m) 阻力F2
(N) 阻力臂l2
(cm) 阻力×阻力臂
(N•m)
1 10 C 2 5 0.1

分析論證 根據實驗記錄數據,探究結論是: D 。
(1)依次完成上述探究報告中的A、B、C、D四個相應部分的內容:(每空1分)
A ; B ;
C ; D ;
(2)在上述探究實驗中,為什麼每次都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在探究報告中,該同學所設計的實驗數據記錄表是否存在一些缺陷,如何改進?
1)A、B、C B、螺母
C、0.1 D、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2)便於在杠桿上測量力臂(讀取力臂)(3)記錄數據只有一組,應多測多記幾組數據
(你自己想一下吧)

『伍』 中招考試實驗中物理探究杠桿平衡的原理動力臂是什麼

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兩邊用的是鉤碼,可以任設一端鉤碼重力為動力,另一端的重力為阻力,動力臂是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陸』 中考實驗杠桿平衡空填錯了 扣幾分

第一節 記 分

第五十五條 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累積記分周期(即記分周期)為12個月,滿分為12分,從機動車

駕駛證初次領取之日起計算。

依據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嚴重程度,一次記分的分值為:12分、6分、3分、2分、1分五種(附件2)



第五十六條 對機動車駕駛人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罰與記分同時執行。

機動車駕駛人一次有兩個以上違法行為記分的,應當分別計算,累加分值。

第五十七條 機動車駕駛人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罰不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後,經依

法裁決變更或者撤銷原處罰決定的,相應記分分值予以變更或者撤銷。

第五十八條 機動車駕駛人在一個記分周期內累積記分達到12分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扣留其機

動車駕駛證。

機動車駕駛人應當在十五日內到機動車駕駛證核發地或者違法行為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參加為期七

日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學習。機動車駕駛人參加學習後,車輛管理所應當在二十日內

對其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考試。考試合格的,記分予以清除,發還機動車駕駛證;

考試不合格的,繼續參加學習和考試。拒不參加學習,也不接受考試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公告

其機動車駕駛證停止使用。

機動車駕駛人在一個記分周期內有兩次以上達到12分或者累積記分達到24分以上的,車輛管理所還應當

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考試合格後十日內對其進行道路駕駛技能考試。接受道路駕駛技

能考試的,按照本人機動車駕駛證載明的最高准駕車型考試。

第五十九條 機動車駕駛人在一個記分周期內記分未達到12分,所處罰款已經繳納的,記分予以清除;記

分雖未達到12分,但尚有罰款未繳納的,記分轉入下一記分周期。

『柒』 河北中考理化生實驗考什麼

秦皇島市的習題是:2012年中考物理、生化實驗操作試題說明

根據秦教[2011]年324號文件要求,市裡統一考試試題。現發給各個縣區,有關情況說明如下:
1、 根據現行教材,本著要求學生全面掌握實驗操作技能的原則,試題盡可能概括教材內容,又考慮了安全操作等因素,適度控制了難易程度,不出偏題難題。
2、 本次考慮是我市恢復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的第一年,考慮到教材的實際情況,物理涉及到電學、力學光學等內容的12道試題。
3、 生物、化學由於是一個考場進行的生化合一考試,考慮到生物學科內容及初二結課的情況,本次考試化學的8道題和生物的4道題組成12道生化試題。
4、 試題中有需要學生填寫實驗報告記錄的,要根據每個試題要求,印製報告記錄單,在考試前由監考教師發給學生,由學生做好相應試題的實驗記錄及結論。
5、 由於教材要求的探究性實驗較多,在平時學生實驗操作中出現設想情景模式,考慮到考試的嚴肅性,在這次試題中沒有涉及。本次試題難免有不足或疏漏之處,不妥之處請上報市儀器站。各個縣區可組織教研部門人員對試題及評分標准進行分析,如有必要,可在原試題的基礎上做適度微調,作為本縣區獨立使用。
物理實驗操作考試試題

一、用天平和量筒測量固體的密度
實驗要求:
1、正確使用天平測量固體的質量。
2、用量筒測出固體的體積。
3、計算出固體的密度。
實驗器材:
托盤天平(處於不平衡狀態)及砝碼一套、量筒一個(100ml)、小石塊(拴好細線)一塊、燒杯一個(盛有適量的水)、干布一塊

實驗記錄單
用天平和量筒測量固體的密度
姓名: 考號:
水的體積 石塊的質量 石塊的體積 石塊的密度

實驗操作規則及評分標准

實驗步驟及評分標准 細則
1、檢查器材是否齊全。 (1分)
2、將天平放平穩,取下托架下的橡皮墊。用鑷子將游碼歸零,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1分) ①未用鑷子將游碼歸零、未取下橡皮墊、未調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扣1分;
3、將石塊輕放在天平左盤,用鑷子向右盤加砝碼,並調節游碼,使天平平衡。 (1分) ①不用鑷子添加砝碼、未平衡扣1分;

4、計算天平右盤砝碼總質量和游碼所對的刻度值的和,記錄石塊的質量。 (1分) ①記錄質量不正確、無單位扣1分;

5、用鑷子將砝碼按由小到大的順序從天平上取下放回砝碼盒。 (1分) ①未將砝碼按順序放回、不用鑷子扣1分;
6、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讀出此時水的體積並記錄。讀數時視線要與量筒內凹液面最低處相平。 (1分) ①讀數時視線未與量筒內水的液面最低處相平,記錄不正確、無單位扣1分;
7、將石塊緩慢放入量筒中按6步的方法讀出此時石塊和水的總體積,並計算出石塊的體積記錄在實驗記錄單上。 (2分) ①未把石塊緩慢放入扣1分;
②計算石塊體積不正確扣1分;

8、計算石塊的密度並記錄在實驗記錄單上。 (1分) ①密度計算錯誤、無單位扣1分;

9、整理器材:擦拭器材並將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1分) ①未擦拭器材,未把器材放回原處扣1分;
二、探究照相機的成像規律
實驗要求:
1、 組裝實驗裝置。
2、 使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大於2倍焦距,移動光屏找到蠟燭的像,記錄像的大小、正倒、虛實情況。
3、總結照相機的成像規律。
實驗器材:
凸透鏡(f=10cm)、 蠟燭、火柴、光具座、光屏

實驗記錄單
探究照相機的成像規律
姓名: 考號:
實驗次數 物距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像的實虛 像距
1
2
照相機的成像規律:

實驗操作規則及評分標准

實驗步驟及評分標准 細則
1、 檢查器材是否齊全 (1分)
2、組裝實驗裝置,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蠟燭、凸透鏡、光屏。 (1分) ①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位置放錯扣1分;

3、點燃蠟燭,調整燭焰、凸透鏡、光屏的高度,使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1分) ①未調整燭焰、凸透鏡、光屏的高度扣1分;
4、將蠟燭移動到離凸透鏡距離遠大於2倍焦距的地方,固定好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明亮、清晰的蠟燭的像。記錄此時物距、像距、像的大小、正倒、虛實情況。 (3分) ①蠟燭和凸透鏡的距離未超過2倍焦距、未固定好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扣1分;
②成像不明亮、不清晰扣1分;
③記錄錯誤、未記錄完整、無單位扣1分;

5、將蠟燭移向凸透鏡,但距離仍大於2倍焦距,固定好蠟燭的位置,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明亮、清晰的蠟燭的像。記錄此時物距、像距、像的大小、正倒、虛實情況。 (2分) ①成像不明亮、不清晰扣1分;
②記錄錯誤、未記錄完整、無單位扣1分;

6、得出照相機的成像規律。 (1分) ①未將規律總結正確完整扣1分;

7、將蠟燭熄滅,拆除實驗裝置,整理器材,將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 (1分) ①未將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扣1分。

三、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實驗要求:
1、 在支點兩側懸掛鉤碼,兩側懸的鉤碼數量不得相等。
2、 在實驗記錄單中正確記錄以下數據:(力臂長度精確到1厘米)動力臂長度、阻力臂長度、動力、阻力。
3、 改變力和力臂的數值,再做一次實驗將數據添入實驗記錄單。
4、 分別求出兩次實驗的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的數值,得出杠桿平衡條件,並記錄。
實驗器材:
杠桿一個(處於不平衡狀態),杠桿支架一個(或用鐵架台並組裝好),木直尺一把,50g×10鉤碼一盒(每個鉤碼按0.5N計算)

實驗記錄單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姓名: 考號:
實驗次數 動力 F1 動力臂 L1 動力×動力臂 阻力 F2 阻力臂 L2 阻力×阻力臂
1
2
杠桿的平衡條件:

實驗操作規則及評分標准
實驗步驟評分標准 細則
1、 檢查器材是否齊全 (1分)
2、把杠桿組裝在支架上,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1分) ①未調整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扣1分;
3、在支點兩側掛數量不等的鉤碼,改變鉤碼的位置,使杠桿平衡。 (1分) ①在兩側掛鉤碼相同扣1分;

4、用刻度尺測量力臂的長度並記錄。 (1分) ①記錄不正確無單位扣1分;

5、記錄兩側鉤碼的個數,並以每個鉤碼為0.5N計算動力和阻力。 (1分) ①記錄、計算不正確或力的單位出現剋扣1分;
6、求出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的數值並記錄。(1分) ①記錄不正確、計算不正確或扣1分;

7、改變力和力臂的數值,按3-6步的方法再做一次實驗,將結果添入實驗記錄單。 (2分) ①只改變力或力臂其中之一變數扣1分;
②記錄結果錯誤、無單位扣1分;

8、根據實驗結果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 (1分) ①結論不正確扣1分;

9、整理器材,將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 (1分) ①未將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扣1分。
四、探究串聯電路的電壓規律
實驗要求
按電路圖,連接電路。
1、 用電壓表測L1兩端電壓、L2兩端電壓、L1L2串聯後總電壓。
2、 在記錄單上記錄數據,並得出串聯電路的電壓規律。
實驗器材
電池組(6v)一個、小燈座(2.5v)兩只、單刀開關(閉合狀態)一個、電壓表一個、導線若干根

實驗記錄單
探究串聯電路的電壓規律
姓名: 考號:
L1兩端電壓 L2兩端電壓 L1L2串聯後總電壓

串聯電路的電壓規律:

實驗操作規則及評分標准
實驗步驟及評分標准 細則
1、檢查器材是否齊全,檢查電壓表指針是否在「0」位。 (1分)
2、按電路圖連接電路(開關斷開)。 (1分) ①開關未斷開或電路連接錯誤扣1分;
3、閉合開關,檢查電路,電路正常再斷開開關。 (1分) ①開關未斷開扣1分;

4、將兩根導線的一根接電壓表負接線柱上,另一根接電壓表正接線柱(15v)上。 (1分) ①接線錯誤扣1分;

5、將電壓表與L1並聯,並聯前必須用試觸法選擇電壓表的量程。 (1分) ①未用試觸法選擇電壓表的量程或方法不正確,電壓表反偏扣1分;
6、閉合開關,觀察電壓表的示數並記錄。 (1分) ①記錄不正確或無單位扣1分;

7、斷開開關,將電壓表取下,按上述要求分別測出L2兩端電壓、L1L2串聯後總電壓並記錄。 (2分) ①未用試觸法選擇電壓表的量程或測量方法不正確扣1分;
②記錄不正確或無單位扣1分;

8、斷開開關,得出串聯電路的電壓規律。 (1分) ①結論不正確扣1分;

9、整理器材,拆除電路,將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1分) ①未將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扣1分;
五、探究並聯電路的電流規律

實驗要求
1、 按電路圖,連接電路。
2、 用電流表測量A、B、C三處的電流。
3、 在記錄單上記錄數據,並得出並聯電路的電流規律。
實驗器材
電池組(3v)一個、小燈座(2.5v)兩只、單刀開關(閉合狀態)一個、電流表一個、導線若干根

實驗記錄單
探究並聯電路的電流規律
姓名: 考號:
A處電流 B處電流 C處電流

並聯電路的電流規律:

實驗操作規則及評分標准

實驗步驟及評分標准 細則
1、檢查器材是否齊全,檢查電流表指針是否在「0」位。 (1分)
2、按電路圖連接電路(開關斷開)。 (1分) ①開關未斷開扣1分;

3、閉合開關,檢查電路,電路正常斷開開關。 (1分) 電路連接錯誤、開關未斷開扣1分;
4、測A處電流:斷開幹路連接導線,將斷開的線接到電流表接線柱上(正負接線柱要判斷正確)在幹路斷開的接線柱上接一根導線,閉合開關,用新接上的導線頭試觸電流表,選擇適當的量程後斷開開關,將電流表串接好,閉合開關,觀察電流表示數並記錄。 (2分) ①不用試觸法選擇電流表的量程或方法不正確,電流表反偏扣1分;
②記錄不正確扣1分;

5、按第4步方法測量B、C兩處的電流並記錄。 (2分) ①未用試觸法選擇電流表的量程或測量方法不正確扣1分;
②記錄不正確扣1分;

6、斷開開關,得出並聯電路的電流規律。 (2分) ①未斷開開關扣1分;
②結論不正確扣1分;

7、整理器材,拆除電路,將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
(1分) ①未將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恢復扣1分。

六、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實驗要求
1、 按電路圖,連接電路。
2、 調節滑動變阻器,使小燈泡兩端電壓為其額定電壓。
3、 測量此時通過小燈泡的電流。
4、 計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實驗器材
電池組(4.5v)一個、小燈座(2.5v 0.3A)一隻、單刀開關(閉合狀態)一個、電流表一個、電壓表一個、滑動變阻器(20Ω,滑片處於中間位置)、導線十根

實驗記錄單
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姓名: 考號:
小燈泡的額定電壓 小燈泡的額定電流 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實驗操作規則及評分標准

實驗步驟及評分標准 細則
1、檢查器材是否齊全,檢查電流表、電壓表指針是否在「0」位。 (1分)
2、按電路圖連接電路,電壓表選擇0~3V量程,電流表選擇0~0.6A量程。(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要判斷正確),連接時應保證開關斷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要置於阻值最大的位置。 (4分) ①開關未斷開或電路連接錯誤扣1分;
②電壓表和電流表的量程選擇錯誤扣1分;
③電壓表和電流表反偏扣1分;
④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未置於阻值最大的位置扣1分;
3、檢查電路是否正確。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的示數為2.5V,並記錄。 (2分) ①操作不正確扣1分;
②記錄不正確不得分;

4、觀察此時電流表的示數,並記錄。 (1分) ①記錄不正確無單位扣1分;

5、斷開開關,計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1分) ①計算錯誤、無單位扣1分;

6、整理器材,拆除電路,將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1分) ①未將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扣1分。

七、用電流表測並聯電路電流

實驗要求
1、 按電路圖連接電路。
2、 檢查電流表指針是否在「0」位。
3、 測量幹路總電流,並記錄。
實驗器材
電池組(3V)1個,小燈座(2.5V)1隻,定值電阻(10Ω)一隻,單刀開關(閉合狀態)一隻、電流表一個、導線若干根、螺絲刀一把。

實驗記錄單
用電流表測並聯電路電流
姓名: 考號:
電流表所選量程 幹路電流

實驗操作規則及評分標准
實驗步驟及評分標准 細則
1、檢查器材是否齊全,檢查電流表指針是否在「0」位。 (1分)
2、斷開開關,按電路圖,從電池正極(或負極)順次連接各元件,組成並聯電路檢查電路是否正確。 (2分) ①未斷開開關,扣1分;
②未按圖連接扣1分;

3、閉合開關,燈泡發光再斷開開關。 (1分) ①連成串聯電路或短路的或不操作此項扣1分;
4、測幹路電流:斷開幹路的連接導線,將斷開的線接到電流表的接線柱上(正、負極要判斷正確);在幹路斷開的接線柱上接上新的一根導線;閉合開關,用新接上的線頭試觸電流表選擇量程(由大至小);確定量程後,斷開開關,將電流表按選擇好的量程串聯到電路中;閉合開關。
(3分) ①電流表正負極在試觸時接錯,又改正的扣1分;
②不用試觸法或方法不對或未按要求斷開或閉合電鍵的扣1分;
③電流表串聯位置不對,扣1分;

5、正確觀察電流值,斷開開關,填寫實驗報告單,數據單位要正確。 (2分) ①觀察後未斷開開關扣1分;
②記錄數據不正確無單位扣1分 ;

6、整理器材,將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 (1分) ①未將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扣1分
八、探究二力的平衡條件
實驗要求:
1、能夠正確組裝實驗裝置;
2、能夠正確記錄實驗數據;
3、能夠正確分析受力並結合其實驗現象及實驗數據正確得出結論。
實驗器材:
小車,兩端帶有滑輪的光滑木板(帶固定支架),線,鉤碼等

實驗記錄單

姓名: 考號:
小車所受拉力大小(相同、不相同) 拉力方向(相同、相反) 拉力方向是否在同一直線上 小車的狀態(靜止、運動)
實驗一
實驗二
實驗三
實驗結論

實驗操作規則及評分標准
實驗步驟及評分標准 細則
1、檢查所用器材是否齊全。 (1分)
2、將帶有滑輪的長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將小車放在長木板上。 (1分) ①未正確操作扣1分;

3、兩側用細線繫上兩組相同的鉤碼,分析小車所受拉力大小及方向,觀察小車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並記錄。 (2分) ①未正確操作扣1分;
②漏記或錯記一項扣1分;

1、 在小車左邊或右邊增加鉤碼,小車會向左或右移動,分析小車所受拉力的大小及方向並記錄。
(2分) ①未正確操作扣1分;
②漏記或錯記一項扣1分;

5、兩邊懸掛相同鉤碼,將小車扭轉一個角度,放手瞬間觀察分析小車所受拉力及運動情況並記錄。
(2分) ①未正確操作扣1分;
②漏記或錯記一項扣1分;

6、根據實驗現象總結出二力平衡條件。 (1分) ①未將平衡條件總結完整扣1分;
7、整理器材,並將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 (1分) ①未將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扣1分。
九、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實驗要求:
1、能夠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2、能夠正確讀數
3、能夠利用控制變數法進行研究分析並得出正確結論
實驗器材:長木板,木塊,平板測力計(5N),鉤碼,棉布

實驗記錄單
姓名: 考號:
接觸面(木板、棉布) 鉤碼個數 彈簧測力計示數(N)

實驗結論

實驗操作規則及評分標准

實驗步驟及評分標准 細則
1、檢查所用器材是否齊全,檢查測力計指針是否在0刻度。 (1分)
2、將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木塊放在長木板上,用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使其在木板上勻速水平滑動,測力計示數穩定時記錄數據 。
(2分) ①不勻速拉動木塊扣1分;
②漏記或錯記一項扣1分;

3、將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木塊放在長木板上,在木塊上加放鉤碼,用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使其在木板上勻速滑動,記錄測力計示數。
(2分) ①不勻速拉動木塊扣1分;
②漏記或錯記一項扣1分;

4、將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木板上平鋪一塊棉布並固定,用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使其在木板上勻速滑動,記錄測力計示數。
(2分) ①不勻速拉動木塊扣1分;
②漏記或錯記一項扣1分;

5根據實驗現象總結出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2分) ①未將結論總結完整扣1分;

6整理器材,並將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 (1分) ①未將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扣1分。

十、探究液體內部壓強
實驗要求:
1、能夠正確使用液體壓強計
2、會根據壓強計兩個管中水位的變化判斷壓強大小
3、會通過探頭橡皮膜方向的變化判斷所測的壓強方向
實驗器材:
液體壓強計,微小壓強計(U形管與鐵架台組裝好),500ml大燒杯(2個),水,鹽水、刻度尺

實驗記錄單
姓名: 考號:
實驗次數 水、 鹽水 探頭深度 橡皮膜方向 壓強計U型管液面高度差
1 水 相同 朝上
2 水 相同 朝下
3 水 相同 朝側面
4 水 加深 任意
5 水 更深6厘米處 任意(方向同上)
6 鹽水 深度6厘米處 任意(方向同上)
實驗結論
實驗操作規則及評分標准
實驗步驟及評分標准 細則
1、檢查所用器材是否齊全。 (1分)
1、 把探頭放進盛水容器中觀察液體內部是否存在壓強。
(1分) ①不能夠正確使用壓強計扣1分;
3、把探頭固定在某一深度處,分別改變橡皮膜方向(向上、下、側面)觀察液體內部統一深度處各個方向壓強的特點,做好記錄。(3分) ①未固定某一深度扣1分;
②未改變探頭方向扣1分;
③未正確記錄扣1分;

4、改變探頭深度,觀察液體壓強隨深度的變化,做好記錄。(1分) ①漏記或錯記一項扣1分;

5、固定探頭深度,改變液體密度,觀察液體壓強隨液體密度的變化並記錄。
(2分) ①測量水深6厘米處壓強的操作或記錄不正確扣1分;
②測量鹽水深6厘米處壓強的操作或記錄不正確扣1分;
6、正確得出實驗結論。 (1分) ①未將結論總結完整扣1分;

7、整理器材,並將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 (1分) ①未將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扣1分。
十一、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實驗要求:
1、能用正確的方法找到平面鏡所成的像的位置
2、能正確測量像距及物距
3、能根據實驗數據正確得出結論
實驗器材:
帶支架的玻璃片,刻度尺,白紙,蠟燭兩只(大小相同)

實驗記錄單
姓名: 考號:
物體的高度(厘米) 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厘米) 像的高度
(厘米) 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厘米)

實驗結論
實驗操作規則及評分標准

實驗步驟及評分標准 細則
1、檢查所用器材是否齊全。 (1分)
2、在桌面鋪一張白紙,紙上垂直豎立一塊玻璃板,標出玻璃板的位置。 (1分) ①未在白紙上畫出玻璃板的位置扣1分;
3、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點燃的蠟燭,並觀察它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 (1分) ①未操作正確扣1分;

4、拿另外一支相同的蠟燭在玻璃板後面移動,使它看上去與像重合,此重合位置就是點燃蠟燭所成的像的位置。 (1分) ①未操作正確扣1分;

5、分別標出物、像的位置,比較物與像的大小。
(2分) ①未正確標出物、像的位置扣1分;
②未正確測量物像高度扣1分;

6、實驗後,把玻璃板和蠟燭移開,連線物象位置點,比較物距與像距以及物像的位置連線與玻璃板的關系。
(2分) ①准確量取物距和像距得1分;
②正確畫出物像的位置連線並標出位置連線與玻璃板的關系得1分;
7、正確得出實驗結論。 (1分) ①未將結論總結完整不得分;

8、整理器材,並將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 (1分)
①未將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扣1分

十二、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

實驗要求:
1、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准確讀數
2、正確使用刻度尺,准確讀數
3、會正確計算有用功、總功、機械效率
實驗器材:
斜面、平板測力計(5N)、刻度尺、小車

實驗記錄單
姓名: 考號:
小車重力(N) 斜面高度(m) 沿斜面的拉力(N) 小車運動距離(m) 有用功(J) 總功(J) 機械效率

實驗操作規則及評分標准

實驗步驟及評分標准 細則
1、檢查所用器材是否齊全,檢查測力計指針是否在0刻度。 (1分)
2、把小車放到斜面上,用測力計勻速拉動,使其從低端運動到頂端。 (2分) ①未將測力計沿與斜面平行方向拉動扣1分;
②未將測力計勻速拉動扣1分;

3、測出拉力、小車重力並記錄。 (2分) ①未正確測出並記錄拉力扣1分;
②未正確測出並記錄重力扣1分;

4、測量斜面的長以及斜面的高度並記錄。 (2分) ①未正確測量並記錄斜面的長扣1分;
②未正確測量並記錄斜面的高扣1分;

5、計算有用功、總功、機械效率並記錄。 (2分) ①未正確計算並記錄有用功、總功扣1分;
②未正確計算並記錄機械效率扣1分;

6、整理器材,並將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 (1分) ①未將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扣1分;

『捌』 初三中考杠桿問題

這題是說的微微抬離地面,也就是說力臂是水平的。如果抬A端,則B點是支點,設桿的重心到B端的距離是L1 到A端的距離是 L2,則第一次抬A,F1L=GL1 抬B時,F2L=GL2,再兩式相加得 F1L+F2L=G L1+GL2 即(F1+F2)L=G(L1+L2)=GL 所以G=F1+F2

閱讀全文

與中考實驗杠桿數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陸金申華融資租賃登錄 瀏覽:767
2008年中美匯率 瀏覽:403
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交易時間 瀏覽:207
廣州盛融小額貸款公司旗下 瀏覽:102
藍箭電子股票 瀏覽:436
歐元匯率什麼時候低 瀏覽:662
淘寶貸款1000利息 瀏覽:145
金融機構沒有將某一具有可疑 瀏覽:75
wind每日信託 瀏覽:90
合肥長青股份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867
農行理財產品待清算 瀏覽:319
杠桿利用二力平衡 瀏覽:823
保費杠桿率高 瀏覽:436
公司虧損小股東不出資 瀏覽:689
安逸花匯率 瀏覽:866
集中量常有指標 瀏覽:985
idc融資方式國外 瀏覽:345
證券公司融資案例 瀏覽:365
股東大會罷免董事 瀏覽:418
購買基金公司理財如何做賬 瀏覽: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