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在固定匯率制下 資本市場越開放財政政策越有效
在資本具有完全流動性的固定匯率制下,財政政策高度有效。財政擴張為例,財政擴張會提高利率,從而使央行增加貨幣存量,以保持匯率的固定不變,加強了擴張性財政政策的效應。
詳細來說就是: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將會使IS右移,導致產出增加,利率上升,暫時達到IS』和LM的交點。由於資本完全流動,利率上升將會產生資本的流入,從而導致本幣升值壓力。央行為保持匯率不變,將通過增加貨幣供給來對此作出反應,這又會導致LM右移直到國內利率同國際利率水平一致,從而增加了產出。這種情況下,由於有了內生的貨幣供給,利率被有效地固定了,從而沒有擠出效應,將產生完全乘數效應。
2. 在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下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效果各是什麼
固定匯率下:
資本自由流動擴張的貨幣政策,會使貨幣供給增加,LM曲線向右下方移動,利率下降,資本外流,本幣有貶值壓力,為了維護固定匯率,貨幣當局將在貨幣市場中買入人民幣,賣出外匯,貨幣供給量將減少,直到LM曲線恢復到初始水平,所以在固定匯率下貨幣政策無效。
擴張的財政政策,會使IS曲線向右上方移動,利率上升,資本內流,本幣有升值的壓力,為了維護固定匯率,貨幣當局將在貨幣市場中賣出人民幣,買入外匯,從而使LM曲線向右移動,直到達到均衡匯率為止,所以在固定匯率下,財政政策有效資本不流動本國利率將不影響國際收支,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會使IS曲線向右移動,產出增加,進口增加,出現貿易赤字,本國貨幣有貶值壓力,此時,貨幣當局將買入人民幣賣出外匯,則貨幣供給減少,LM曲線向左移動,直到抵消財政政策的作用。所以財政政策無效同理,貨幣政策也無效資本不完全流動擴張的貨幣政策,會使貨幣供給增加,LM曲線向右下方移動,利率下降,資本外流,收入增加,本幣有貶值壓力,為了維護固定匯率,貨幣當局將在貨幣市場中買入人民幣,賣出外匯,貨幣供給量將減少,直到LM曲線恢復到初始水平,所以貨幣政策無效。
擴張的財政政策,會使IS曲線向右上方移動,利率上升,收入增加(資本不完全流動,利率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下有所上升,可以減少國際收支逆差的規模)本幣有貶值的壓力,為了維護固定匯率,貨幣當局將在貨幣市場中買入人民幣,賣出外匯,從而使LM曲線向左移動,直到達到均衡匯率為止,所以在固定匯率下,財政政策有一定的效果浮動匯率下
資本自由流動
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會使貨幣供給增加,則利率下降,資本外流,匯率貶值,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會使出口增加,則IS曲線向右移動,直到國際收支恢復均衡,所以在資本自由流動下,貨幣政策有效擴張的財政政策,會使IS曲線向右移動,利率上升,資本內流,國際收支順差,匯率有升值的壓力,會使進口增加,則IS曲線向左移動,直到國際收支恢復均衡,所以在資本自由流動下,財政政策無效資本不流動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會使收入增加,則國際收支逆差,匯率貶值,出口增加,則IS向右移動,直到國際收支恢復均衡,所以貨幣政策有效同理,財政政策也有效
資本不完全流動
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會使利率下降,收入增加,資本外流,進口增加,國際收支逆差,本幣有貶值的壓力出口增加,IS向右移動,直到國際收支恢復均衡,所以貨幣政策有效理,財政政策有效(資本不完全流動,利率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下隨有所上升,但資本的流入無法彌補國際收支逆差).
3. 請在固定匯率制度下,一國採取財政政策 將如何影響該國的經常項目
在一個國家的固定匯率制度下,一個國家的財政政策肯定會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的發展。
4. 【求助】關於固定匯率制度下的財政政策的疑惑
本幣當局購買外幣,則在外匯市場上,本幣供給增加,回籠外幣,使本幣相對外幣減值。 IS右移會提高收入,而且本幣升值使出口商品競爭力下降,抑制出口,從而經常賬戶惡化。 IS右移利率上升,則F下降,推出BP上升。
5. 在資本完全自由流動的條件下對比分析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制度下財政政策的有效性
在資本完全流動下,固定匯率時,擴張的貨幣政策會使LM曲線向右下移動,經濟中就會出現大量的國際收支赤字,因而有貨幣貶值的壓力。
中央銀行必須進行干預,售出外幣,並收進本國貨幣。本國貨幣供給因而減少了。結果是,LM曲線移回左上方。這個過程會一直持續到經濟恢復初始均衡為止。當貨幣政策基本上不可行時,與此相反的是財政擴張卻極為有效。在不改變貨幣供給的情況下,財政擴張使IS曲線移向右上方,導致利率和產出水平的增加。利率提高會引起資本流入,將使匯率升值。
為了維持匯率不變,中央銀行不得不擴大貨幣供給,於是收入會進一步增加。當貨幣供應量增加到足以使利率恢復到其原先的水平,均衡也重新恢復了。
在可變匯率情況下,財政擴張並不能改變均衡產出。相反,它倒是會產生抵消性的匯率升值與本國需求結構的變動,那將會使國內的一些需求從本國商品轉向外國商品。而貨幣存量的增加將導致收入增加與匯率的貶值。
對市場的影響主要受到兩個方面因素決定,一是匯改帶來的匯率調整空間,二則是匯改帶來的資產增值收益。
就匯改的空間而言,人行的發言人強調此次在2005年匯改基礎上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人民幣匯率不進行一次性重估調整,重在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繼續按照已公布的外匯市場匯率浮動區間,對人民幣匯率浮動進行動態管理和調節,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維護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穩定。
這實際上就是給漸進式推進的匯改定調,也間接提示匯率的浮動空間不會太大。實際上,這也非常符合如今國際國內經濟復甦進度緩慢,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環境的客觀現實。
在匯率調整空間不大的背景下,又恰逢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帶來的資產價格調整,人民幣資產價格的波動風險甚至大於匯改帶來的收益,因此總體資產增值收益也不大。
從這個角度來看,本次匯改對市場的直接影響有限,更多體現在短期心理層面,不會對市場產生明顯的中期影響。
6. 為什麼固定匯率制度下,擴張的財政政策會導致利率的上升
別把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弄混了。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主要是指政府減稅,增加支出,從而增加社會總需求,進一步增加對貨幣的總需求。而在貨幣政策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貨幣總需求增加,導致利率上升。
擴張性財政政策當然可以與擴張的貨幣政策一起使用,不矛盾。擴張性財政政策的目的是增加總需求,利率上升只是自然結果,不是其目的。因為反過來,利率下降,不會造成總需求的下降。
7. 為什麼在固定匯率制度下財政政策is移動可以影響lm,而貨幣政策lm移動影響不了is
IS曲線和LM曲線移動時,不僅收入會變動,利率也會變動。
① 當LM曲線不變而IS曲線向右上方移動時,不僅收入提高,利率也上升。這是因為,IS曲線右移是由於投資、消費或政府支出增加,一句話是總支出增加。總支出增加使生產和收入增加,收入增加了,對貨幣交易需求增加。由於貨幣供給不變(假定LM不變),所以,人們只能出售有價證券來獲取從事交易增加所需貨幣,這就會使證券價格下降,即利率上升。
② 當LM不變而IS曲線向左下移動時,收入和利率都會下降。
③ 當IS曲線不變而LM曲線向右下移動時,收入提高,利率下降。這是因為,LM曲線右移,或是因為貨幣供給不變而貨幣需求下降,或者是因為貨幣需求不變,貨幣供給增加。
在IS曲線不變,即產品供求情況沒有變化的情況下,凡LM曲線右移,都意味著貨幣市場上供過於求,這必然導致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刺激消費和投資,從而使收入增加。
④ 當IS曲線不變而LM曲線向左上方移動時,會使利率上升,收入下降。
⑤ 如果IS曲線和LM曲線同時移動,收入和利率的變動情況,則由IS和LM如何同時移動而定。如果IS向右上移動,LM同時向右下移動,則可能出現收入增加而利率不變的情況。
這就是所謂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相結合可能出現的情況。
供參考。
8. 在固定匯率制度下和浮動匯率制度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作用是怎樣的試用上述模型說明
靠 上面都可以寫成一個課題了
簡單點
固定匯率下 不需要貨幣政策 通過財政政策來調控國家經濟
浮動匯率制度下 兩個政策相互影響 且不可兼顧 有可能顧此失彼 調控經濟需要通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9. 宏觀經濟學,關於固定匯率下的財政政策影響。
擴張性財政政策下,假設是浮動匯率機制,那麼均衡匯率上升,而央行時刻以一個比均衡價格更高的價格購買外匯,套利者就會把外匯賣給央行。央行購買外匯是需要使用本幣的,占款多了,貨幣不是就自動擴張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