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九年級物理(杠桿)問題。
由圖知SF=2S物=2*2m=4m
所以拉力功率PF=F*S/t=250N*4m/10s=100W
G動=2F-G物=2*250N-400N=100N
所以用此滑輪組將重900N的物體豎直向上勻速提升2m時,
F2=(G物2+G動)/2=(900N+100N)/2=500N
拉力功率W=F2*S=500N*4m=2000J
㈡ 初三物理第一章(杠桿)怎麼確認杠桿中的支點,怎麼度量動力臂與阻力臂,怎麼辨別是費力杠桿還是省力杠桿
1、在杠桿轉動時,杠桿上會有一個點是不動的,杠桿在繞著它轉,那這個點就是支點了
2、從支點作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就是動力臂。俗點說就是,從支點向動力所在的直線作一垂線段(要與動力所在的直線成90度角),這一條垂線段就是動力臂。
3、從支點作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就是阻力臂。俗點說就是,從支點向阻力所在的直線作一垂線段(要與阻力所在的直線成90度角),這一條垂線段就是阻力臂。
4、作出動力臂和阻力臂後,比較一下兩者的大小,動力臂大於阻力臂的杠桿就省力杠桿,動力臂小於阻力臂的杠桿就費力杠桿
請點擊採納,不明可追問
㈢ 九年級上冊物理怎樣區分杠桿
最簡單:觀測動力臂與阻力臂的大小
動力臂大於阻力臂就是省力杠桿
反之
則為費力杠桿
兩力臂相等則為等臂杠桿
一個平衡的杠桿(不一定要水平,只要不動或者保持勻速運動就行):
確定一個支點O(任何受力的點都可以,選最好算的)
在杠桿上正好有兩個作用力F1和F2,過O作F1
F2所在支線的垂線,長度為L1
和L2,這就是所謂的動力和阻力,動力臂和阻力臂(其實是人為確定的)
有關系式F1×L1=F2×L2
當L1>L2時,為省力杠桿
L1<L2是,為費力杠桿
㈣ 初三物理,杠桿
因為,阻力在支點左側,向下,所以動力就只能和力臂垂直,向相反方向
㈤ 人體的杠桿有哪些他們分別有什麼用處啊! 物理9上第一節 杠桿
人體的每一個骨連接就是一個杠桿,杠桿就是支撐身體的物力支點,配合肌肉讓人正常運動
㈥ 物理9上,杠桿
杠桿的支點就是與牆的接觸點。我們設剛剛長度為L杠桿與水平面的夾角為a 杠桿上有兩個力一個是物體的重力G 其力臂為
cosa L/2 另外一個力為F 因為F始終垂直於杠桿所以力臂為L 因為杠桿式緩慢的拉起我們可以把杠桿看做處於平衡狀態
有G cosa L/2= F L 可以得到F=G cosa /2 因為向上拉到水平的過程中角a 在減小 餘弦函數又是個減函數 所以 cosa 將增大 所以F 將增大
㈦ 初三物理人教版《杠桿》一課大家幫個忙哈!!
首先支點在杠桿上,是可以旋轉的那個點
動力臂阻力臂
連接支點與作用點,判斷力的作用方向,然後作垂直。
就這么簡單,不知你聽明白沒有?
沒有再來問我,耐心講給你聽哦~~~
㈧ 九年級物理杠桿
杠桿:在力的作用下能夠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
1)五要素:
支 點(o):杠桿繞著轉動的點
動 力(F1):促使杠桿轉動的力
阻 力(F2):阻礙杠桿轉動的力
接後面2個評論
㈨ 九年級物理人教版基訓答案(全一冊)第十三章的第四節杠桿
1,B 2,C 3,B 4,0.9 500 5,6 6,費力 省距離(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7,18倍根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