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下跌的原因是什麼
美元貶值了,今日實吋匯率:1美元=6.4395人民幣元,以上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2. 什麼叫一國貨幣匯率下跌是什麼意思
一國貨幣匯率下跌的意思其實有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
例子:以人民幣為本專幣,以直接標屬價法來的話為:匯率=610人民幣/100美元;間接標價法:匯率=100人民幣/16.4美元。
一般來說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包括中國)都是採用直接標價法。以中國為例,本國匯率下降,說明相同的外幣(比如100個美元)能兌換更多的本幣(比如700人民幣),可見,匯率由原來的610/100變成700/100。即也就是說,以直接標價法來計算,當匯率越變越大的時候,本國的貨幣在貶值!同理,以直接標價法來計算,當匯率越變越小的時候本國的貨幣在升值。
3. 人民幣匯率下跌、通貨膨脹是什麼原因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有點復雜,分幾步講吧。
我是80年生人,當年zg內的外匯儲備只有10億美元,2000年的時候zg外匯儲備1000億美元,08年時就已經有1.8萬億了。
這說明什麼?zg人民勤勞善良、吃苦耐勞?辛苦賺來的這么多外幣嗎?當然不是。只能說明國際熱錢早就窺探zg,在03年的時侯就已經大舉進入內陸,逼迫zgzf放開貨幣政策 讓人民幣升值,這是他們的策略。
而他們的具體技術手段就是不斷印刷大量美元鈔票(要不怎麼說老美耍流氓呢),他們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到zg境內來換取固定匯率的8.27元人民幣,zgzf不妥協的話他們就不斷的印刷,後來還是zg敗了,05年7月21日放棄了固定匯率政策。老美第一步勝利了,然後開始進一步奪取勝利果實了.
這些錢1.8萬億美元進入中國,換取了12萬億人民幣,這天量的貨幣流入市場中當然要通貨膨脹了。
這些錢放在哪裡是個問題。最簡單的carry trade 當時zg的定存利率4.14 ,這就有一定套利空間 (相對當時美聯儲2%)。zg是個相對保守的國家,煤炭、電力、采礦等投資渠道都是壟斷的或者說門檻非常高,只有房產、股市兩個開放的窗口,所以最近這兩個板塊瘋長起來。
3年來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17% 另加各種投資收益鬼佬們賺的盆滿鈸滿的,他們覺得可以把資金撤回去了。外加他們金融危機也需要大量資金回家救市嘛。
最近幾個月是不是沒有再聽到媒體再鼓吹我國外匯突破多少多少了吧。因此我們本來就畸形的不健康的房市、股市瞬間失去的巨大資金的支撐,巨大的泡沫只能慢慢變小,還好還不至於崩盤。
可是近期我國外匯儲備又突破了1.9萬億美元了,為什麼? 哈哈,美國不是又發債了嘛?不是有所謂7500億美元救市方案通過了嘛。zg當然又去幫人家的危機買單了。至少有2500億是買給zgzf的。最近的亞歐峰會不也是嘛,就連以前反華排華的國家也來求助於zgzf,說什麼要發揮大國作用,哈哈,最搞笑就是薩科奇 法國人就是頭腦簡單。
希望對你有幫助。
希望採納
4. 什麼原因導致了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暴跌至6.3101
1. 美聯儲加息,促使市面上流通的美元進了銀行,以至於美元升值
2. 我國M2(貨幣發行量)幾千億,你說鈔票多了匯率會不跌嘛
我i也不是什麼大神,能想到的只有這兩個,不過這兩個差不多都是人民幣暴跌罪魁禍首
5. 人民幣匯率下跌的原因是什麼
人民幣匯率近日的波動核心因素來自於市場預期的變化。
6. 現在匯率下降的原因是什麼
一國匯率貶值,一般情況是會引起出口商品數量增加。因為本幣貶值意味著用外幣表示的本國商品價格下跌,從而使出口商品在國外市場上的競爭能力提高,這可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導致出口增多。但受其它相關因素的影響,匯率貶值對出口的作用則會呈現出一種復雜狀態。
匯率貶值意味著用本幣表示的外國進口商品的價格上升,導致其競爭能力下降,所以進口數量會減小,但與出口情況相似,由於有眾多的其它因素參與匯率貶值對進口支出影響這一過程,所以匯率貶值對一國進口支出的影響有時又出現不確定情況。
7. 為什麼匯率不穩定,由什麼因素決定
一、貨幣政策
當央行認為對於外匯市場的干預是有效的且干預結果將與政府的貨幣政策一致時,央行在外匯市場的參與將影響匯率。央行的參與通常是通過買入或賣出本幣以將本幣穩定在一個被認為是真實和理想的水平。市場的其他參與者對於政府貨幣政策對於匯率影響的判斷以及對於將來政策的預期同樣會對匯率產生影響。
二、政治形勢
如果全球形勢趨於緊張,則會導致外匯市場的不穩定,一些貨幣的非正常流入或流出將發生,最後可能的結果是匯率的大幅波動。政治形勢的穩定與否關系著貨幣的穩定與否,通常意義上,一國的政治形勢越穩定,則該國的貨幣越穩定。
政治因素對匯率的影響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實例加以說明。1987年底,由於美元的持續貶值,為了維持美元匯率的基本穩定,1987年12月23日西方七國財長和中央銀行總裁發表聯合聲明,並於1988年1月4日開始在外匯市場實施大規模的聯合干預行動,大量拋售日元和德國馬克,購進美元,從而使美元匯率回升,維持了美元匯率德基本穩定。例二,如果你關注歐元,你一定注意到了在科索沃戰爭期間,連續三個月,歐元兌美元的匯率累計下跌了10%,原因之一便是科索沃戰局對歐元形成下浮壓力。
三、國際收支狀況
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將導致其本幣匯率的波動。國際收支是一國居民的一切對外經濟、金融關系的總結。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反映著該國在國際上的經濟地位,也影響著該國的宏觀與微觀經濟的運行。國際收支狀況的影響歸根結底是外匯的供求關系對匯率的影響。
由某項經濟交易(如出口)或資本交易(如外國人對本國的投資)引起了外匯的收入。由於外匯通常不能自由在本國市場上流通,所以需要把外幣兌換成本國貨幣才能投入國內流通。這就形成了外匯市場上的外匯供給。而由於某項經濟交易(如進口)或資本交易(到國外投資)則引起了外匯支出。因要以本國貨幣兌換成外幣方能滿足各自的經濟需要,在外匯市場上便產生了對外匯的需要。
把這些交易綜合起來,全部記入國際收支統計表中,便構成了一國的外匯收支狀況。如果外匯收入大於支出,則外匯的供應量增大;如果外匯支出大於收入,則對外匯的需求量增大。外匯供應量增大,在需求不變的情況下,直接促使外匯的價格下降,本幣的價值就相應的上升;當外匯需求量增大時,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直接促使外匯的價格上漲,本幣的價值就相應的下跌。
四、利率
當一國的主導利率相對於另一國的利率上升或下降時,為追求更高的資金回報,低利率的貨幣將被賣出,而高利率的貨幣將被買入。由於相對高利率貨幣的需求增加,故該貨幣對其他貨幣將升值。
讓我們來看一個例子以解釋利率如何影響匯率的:假設有兩國A和B,兩國都不實行外匯管制,資金可在兩國間自由流動。作為A國貨幣政策的一部分,該國利率被上調了1%。同時B國的利率水平不變。市場上存在著數額龐大的短期游資,這部分游資總在國與國之間流動以尋找最優惠的利率。當其他條件不變而A國的主導利率上調,巨額的短期游資就會流入A國以追求更高的利率。當游資從B國流出時,巨額的B國貨幣將被賣出以兌換A國貨幣。這樣對於A國貨幣的需求上升,其結果是A國貨幣相對B國貨幣走強。
以上例子是對於兩國間的情況,實際上,在市場國際化的今天,它同樣實用於全球范圍。多年來,資金的自由流動和外匯管制的消除是大勢所趨。這種趨勢為國際短期游資(有時稱為「熱錢」)的自由流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需要指出的是,只有當投資者認為匯率的變動不會抵消高利率帶來的回報後,才會將資金調往高利率的區域或國家。
五、市場判斷
外匯市場並不總是遵循某一合乎邏輯的變動模式。難以明了的因素,諸如個人感覺、判斷、以及對於各種全球政治、經濟事件的分析、理解均對匯率產生影響。市場上的操作人員必須正確理解所公布的各種報道或數據,如外匯收支數據、通脹指標、經濟增長率等。
但實際上,在上述報道或數據向市場公開以前,市場上已經會存在一種對於報道或數據所反映的實質的預期或判斷。這種預期或判斷將先於報道或數據公開前反映在價格中。一旦出現真實的報道或數據與人們的預期或判斷大相徑庭,就會導致匯率的大幅波動。僅能正確理解各種經濟指標和數據對於一個外匯交易員是不夠的。他必須明了市場究竟會對未公布的指標和數據作出何種預期和判斷。
六、投機行為
市場主要操作者的投機行為同樣是影響匯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外匯市場上直接與國際貿易相關聯的交易相對來說所佔比例是不高的。大多數交易從實質上講是投機行為,這種投機行為將導致不同貨幣的流動,從而對匯率產生影響。當人們分析了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後得出某種貨幣匯率將上漲,競相搶購,遂把該幣上漲變為現實。反之,當人們預期某貨幣將下跌,就會競相拋售,從而使匯率下滑。
例如,二戰後一段時間,由於美國的政治穩定,經濟運行良好,通貨膨脹率低,而經濟增長在60年代初達年均5%,當時世界各國都願以美元作為支付手段,儲存財富,使美元匯率持續上漲。但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於越南戰爭、水門事件、嚴重的通貨膨脹及稅收負擔加重、貿易赤字、經濟增長率的下降,使美元的價值大幅下跌。
8. 為什麼某國的貨幣升值,匯率卻下降
可以先了解這兩者的概念,受什麼因素影響。
1、貨幣升值(Currency Appreciation)也叫「貨幣增值」,是指國家通過增加本國貨幣的含金量,提高本國貨幣對外國貨幣的比價。
2、匯率是指一個國家的貨幣可以被轉換成其他貨幣的價格。匯率可以理解為價格,匯率上升則價格上升。
3、兩者共同點以及區別。
當貨幣升值時,外銷產品競爭力變弱,出口企業利潤下降,給經濟增長帶來不利影響。
經濟增長通常意味著消費需求的增加,也意味著製造業和其它行業的產量增加。不僅在國內,國際間的商貿往來也日漸頻繁,外幣兌換活動十分活躍,其中不僅僅有公司參與,個人消費者也需要兌換外匯,例如旅遊和購物。而匯率就顯示了本國貨幣相對於其它國家貨幣的價值,其中包括購買力。
匯率和經濟增長之間似乎存在明顯的不同步,貨幣價值一般尾隨在經濟增長之後而上升。一般情況下,一個國家的貨幣價值伴隨著更大的需求而增長,可用國際貿易來衡量。由於海外對本國商品和服務的強大需求,會促使產量的增加。貿易活動的增加也會導致更強的生產力,而產量或者說生產力略高的國家的財政地位也相對更高。
匯率變動是國際市場中商品和貨幣供求關系的綜合反映。匯率上升表示外幣升值,本幣貶值;匯率下降表示本幣升值,外幣貶值。匯率變動方向是由兩國綜合實力比較後確定的。
9. 外匯匯率變動的原因是什麼
1、國際收支狀況。在間接標價法下:當一國對外經常項目收支處於順差時,在外匯市場上則表現為外匯(幣)的供應大於需求,因而本國貨幣匯率上升,外國貨幣匯率下降;
反之,當一國國際支出大於收入時,該國即出現國際收支逆差,在外匯市場上則表示為外匯(幣)的供應小於需求,因而本國貨幣匯率下降,外國貨幣匯率上升。
2、通貨膨脹率的差異。當一國出現通貨膨脹時,其商品成本加大,出口商品以外幣表示的價格必然上漲,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就會削弱,引起出口減少,同時提高外國商品在本國市場上的競爭力,造成進口增加,從而改變經常賬戶收支。
3、利率差異。當一國的利率水平高於其他國家時,表示使用本國貨幣資金的成本上升,由此外匯市場上本國貨幣的供應相對減少;另一方面也表示放棄使用資金的收益上升,國際短期資本由此趨利而入,
外匯市場上外匯供應相對增加。本、外幣資金供求的變化導致本國貨幣匯率的上升。反之,當一國利率水平低於其他國家時,外匯市場上本、外幣資金供求的變化則會降低本國貨幣的匯率。
4、財政、貨幣政策。一般來說,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造成的巨額財政收支逆差和通貨膨脹,會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緊縮性的財政、貨幣政策會減少財政支出,穩定通貨,而使本國貨幣對外升值。
5、匯率預期。對匯率的心理預期正日益成為影響短期匯率變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心理因素只有在一定的市場條件下才會產生並起作用。
6、外匯投機力量。投機者如果預期某種貨幣將升值,就會大量購進該種貨幣,從而造成該種貨幣匯價的上升;反之,投機者若預期某種貨幣將貶值,就會大量拋售該種貨幣,從而造成該種貨幣匯價的即刻下跌。投機因素是外匯市場匯價短期波動的重要力量。
7、政府的市場干預
8、經濟增長率。一般來講,高經濟增長率在短期內不利於本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的行市,但從長期看,卻有力支持著本幣的強勁勢頭。
9、宏觀經濟政策。各國宏觀經濟政策對匯率的影響主要反映在各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松與緊的搭配上。
(9)貨幣匯率下跌原因擴展閱讀
影響
一、 匯率變動對進出口貿易收支的影響
匯率變動會引起進出口商品價格的變化,從而影響到一國的進出口貿易。一國貨幣的對外貶值有利於該國增加出口,抑制進口。
反之,如果一國貨幣對外升值,即有利於進口,而不利於出口;匯率變動對非貿易收支的影響如同其對貿易收支的影響。
二、匯率變動對國內物價水平的影響:一是對貿易品價格的影響;二是對非貿易品價格的影響。
三、匯率變動對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匯率變化對資本流動的影響表現為兩個方面:
1、本幣對外貶值後,單位外幣能摺合更多的本幣,這樣就會促使外國資本流入增加,國內資本流出減少;
2、如果出現本幣對外價值將貶未貶、外匯匯價將升未升的情況,則會通過影響人們對匯率的預期,進而引起本國資本外逃。
四、匯率變化對外匯儲備的影響。貨幣貶值對一國外匯儲備規模的影響;儲備貨幣的匯率變動會影響一國外匯儲備的實際價值;匯率的頻繁波動將影響儲備貨幣的地位。
五、匯率變動對一國國內就業、國民收入及資源配置的影響。當一國本幣匯率下降,外匯匯率上升,有利於促進該國出口增加而抑制進口,這就使得其出口工業和進口替代工業得以大力發展,從而使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國內就業機會因此增加,國民收入也隨之增加。
反之,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上升,該國出口受阻;進口因匯率刺激而大量增加,造成該國出口工業和進口替代業萎縮,則資源就會從出口工業和進口替代業部門轉移到其他部門。
六、匯率變動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小國的匯率變動只對其貿易夥伴國的經濟產生輕微的影響,發達國家的自由兌換貨幣匯率的變動對國際經濟則產生比較大的,甚至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