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
看看這些就懂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要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匯率體制必須與市場經濟的體制相適應,因此貨幣應當是可兌換的,其價格應當反映供求關系,適應具有較高開放度的開放型市場經濟的要求,也就是說,匯率應該是能夠浮動的。早在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就確定了人民幣匯率改革的總體目標,即:建立健全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 動匯率體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在有效防範風險的前提下,有選擇、分步驟地放寬對跨境資本交易的限制,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同時還對匯率改革與其他金融改革的順序形成了大致的共識,即在匯率改革之前應先行完成以下三項工作:(1)銀行部門改革取得進展,銀行體系得到加強;(2)減少對外匯交易某些不必要的管制,包括部分資本賬戶的管制;(3)外匯市場得到深化和發展,能夠為國內金融機構和進出口企業提供更有效的市場環境和必要的避險工具。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中國做了大量准備工作,並取得了實質性進展。2003年底,國家對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進行了財務重組,包括注資、
不良資產核銷和股份制改造等,2005年上半年,又對工商銀行進行了財務重組。這樣,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有三家進行了重組,並實施了股份制改造。三萬家農村信用社的改造也是2003年開始啟動的,目前已完成了一多半。其他金融機構的改革也正在積極推進。當然,要想在銀行體系全部完成一輪改革後再著手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不太可能,所需時間過長。但有必要做好大部分工作。中國的商業銀行分為四個層次,即國有商業銀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金融機構。目前已大致完成3/4的改革和重組,即每個層次的70%~80%已擺脫過去的困擾,開始進入良性發展階段。
此外,取消了一些對資本賬戶交易不必要的管制;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程度穩步擴大;個人和企業經常項目下交易的限制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及業務限制放寬;金融市場基礎建設也為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奠定了基礎。
2005年以來,宏觀經濟條件也相當不錯,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勢頭,投資過熱得到抑制,消費價格指數(CPI)不高;世界經濟運行平穩,美元利率穩步上升。這也是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一個重要條件。在這一背景下,中國政府經過統籌考慮,實施了匯率形成體制改革。中國政府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始終堅持獨立自主、高度負責的態度,堅持從我國的根本利益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出發,選擇適合我國國情的匯率制度和匯率政策。
2.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 和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 有區別嗎
從專業的角度,有區別。
「人民幣對(兌)美元匯率」與「美元對(兌)人民幣匯率」是不同專的,前者是單屬位人民幣摺合美元數,後者是單位美元摺合成人民幣,就中國來說,前者為間接標價,後者為直接標價。
但是由於直接標價的默認表示,在非專業性的表達中,兩者的含義變成了一樣,均是以單位美元摺合成人民幣的含義。
3. 當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
當前最新匯率換算:1人民幣元=0.1474美元,以上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止。
4.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有什麼區別
1人民幣抄元=0.1447美元
1美元=6.9102人民幣元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是:0.1447 意思是1人民幣可以兌換0.1447美元
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是:6.9102 意思是1美元可以兌換6.9102人民幣。
匯率中的「對」的意思就是兌換的意思,比如人民幣對美元就是說人民幣兌換美元,反之,就是美元兌換人民幣。
(4)人民兌美金匯率擴展閱讀:
匯率制度
匯率制度又稱匯率安排(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是各國普遍採用的確定本國貨幣與其它貨幣匯率的體系。是各國或國際社會對於確定、維持、調整與管理匯率的原則、方法、方式和機構等所作出的系統規定。匯率制度對各國匯率的決定有重大影響。
按照匯率變動幅度的大小,匯率制度可分為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
固定匯率制(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是指以本位貨幣本身或法定含金量為確定匯率的基準,匯率比較穩定的一種匯率制度。在不同的貨幣制度下具有不同的固定匯率制度。
5.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多少了
根據今日北京時間12:35分更新最新外匯牌價:1人民幣元=0.1448美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請採納!
6. 怎樣將人民兌換成美元
可以到任何銀行櫃台兌換美元,不過有額度限制,應該是每年五萬美金。可以咨詢銀行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