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便於在杠桿上直接讀取力臂,同時使杠桿的重心在支點上(2)4(3)大於
⑤ 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1)實驗前應先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2)杠桿平
(1)杠桿只有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杠桿本身才與豎直方向下的重力方向垂直,此時的力臂正好在杠桿上,是杠桿的長度,測量起來非常方便,同時,重力作用線過支點,還可以消除杠桿重力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2)設每隻鉤碼的重力G,杠桿每一格的長度為s,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2G×2s=nG×s,解得,n=4,則在杠桿b處應掛的鉤碼數是4個;
(3)斜向下拉,力臂變小,力變大.
(4)反向延長動力的作用線,從支點O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支點到垂足的距離就是力臂.如下圖所示:
故答案為:
(1)便於在杠桿上直接讀出力臂大小;4;
(3)大於;
(4)如圖所示
⑥ (2014鄂州)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1)實驗前應先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_.(2
(1)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桿上,便於在杠桿上直接讀取力臂,同時使杠桿的重心在支點上,消除杠桿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2)設一個鉤碼重為G,一格為L,根據杠桿平衡的條件,F1×L1=F2×L2,則有2G×2L=4G×L,即在B處掛4個鉤碼;
(3)當彈簧測力計在圖乙所示的C位置斜向下拉時,力臂變小,即L1<4L,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得,2N×2L=F×L1,即F=
,因為L
1<4L,所以F>1N.
故答案為:(1)便於在杠桿上直接讀取力臂,同時使杠桿的重心在支點上
(2)4;
(3)大於.
⑦ 在實驗前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
實驗前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實驗中在杠桿兩端懸掛勾碼後也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再次達到平衡。這是為了方便讀出力臂的值。 試想一下,力臂指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當杠桿在水平方向平衡,力的作用線方向豎直向下,由支點向力臂做垂線正好落在杠桿上。杠桿上所標的刻度,也就是對應力臂的長度。
⑧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實驗前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_;(2)每個鉤碼質量相
(1)力臂等於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力的方向與杠桿垂直,力臂可以從杠桿標尺刻度上直接讀出來;
(2)①在A點懸掛4個鉤碼時,根據杠桿平衡的條件,F1×L1=F2×L2,若一個鉤碼重G,杠桿上一格長l,可知4G×3l=3G×4l,杠桿可以平衡;
②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
![](//www.beichengdai.net/images/loading.jpg)
由圖可知F1的力臂大於F2的力臂,而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變,故F1<F2.
故答案為:(1)便於測量力臂長度;(2)①4;②<.
⑨ 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1)實驗前他應先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2)
(1)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桿上,便於測量力臂大小,杠桿的重心通過支點,可以消除杠桿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2)設一個鉤碼重為G,杠桿上一個小格代表L,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得,杠桿的右端:2G×2L=4GL,
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桿的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積也應該是4GL,所以在左邊B處第1格處掛4個鉤碼.
把B點作為動力作用點,此時動力臂為L,小於阻力臂2L,所以此時為費力杠桿;
(3)當彈簧測力計在圖乙所示的C位置斜向下拉時,力臂變小,即L1<4L,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得,2N×2L=F×L1,因為L1<4L,所以F>1N;
(4)將彈簧測力計作用在圖甲中的D點,只有當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動時,力才和杠桿垂直,其力臂最大為4L,拉力才是最小的,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得,2N×2L=F×4L,可得拉力F=1N.
故答案為:(1)便於測量力臂大小,同時消除杠桿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2)4;費力;(3)大於;(4)豎直向上;1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