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6月14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走勢圖 今天美元兌人民幣多少
2017年6月14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7961元,100美元對人民幣679.61元。
貨幣兌換:1美元=6.7961人民幣 1人民幣=0.1471美元
今天
貨幣兌換
1美元=6.8254人民幣元
1人民幣元=0.1465美元
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㈡ 克瓦兌換人民幣
就2016年6月14日的匯率來看:
1新的尚比亞克瓦查=0.6096人民幣元
㈢ 人民幣對港元匯率 2001年6月14日
1人民幣=1.0511683港幣
1港幣=0.9513223人民幣
㈣ 2005年6月14日美元匯率
貨幣名稱 美元
現匯買入價 826.41
現鈔買入價 821.44
現匯賣出價 828.89
現鈔賣出價 827.65
中行折算價 827.65
發布時間 2005.06.14 07:07:04
希望能幫到你,感謝採納
㈤ 人民幣匯率一周跌去今年全部漲幅究竟是什麼原因惹的禍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6月21日在在岸和離岸市場雙雙跌破6.50關口,僅僅時隔不到一周,6月27日,人民幣匯率又雙雙盤中跌破6.60關口。在經歷了2017年全年升值,今年一季度再度升值3.7%後,4月中下旬,尤其是最近一周人民幣匯率的連跌不止,再度引發了各方對人民幣貶值或將持續的擔憂。
不過,不同於2015年和2016年那場由資金外流引發的人民幣貶值,今年以來,包括外匯儲備和結售匯在內的反映跨境資金流動的數據並未重演此前的大波動行情。綜合多家機構的觀點,美元指數二季度強勢反彈、最近一周市場情緒的干擾以及中美貨幣政策的分化,是本輪人民幣貶值的催化劑。
原因一:美元指數二季度強勢升值
美元重返強勢被視為本輪人民幣貶值的最主要原因。
從年初的92.25附近到6月26日收盤的94.67,衡量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累計上漲了2.5%,而在美聯儲6月加息後,美元指數更是多次沖上95關口,而在今年2月16日,美元指數曾下探至88.2491,相比近期高點(6月21日95.5372),升值幅度則達到了8.2%。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日發表的鷹派講話是支撐美元指數攀升的主要原因。6月20日,鮑威爾稱隨著經濟復甦,美聯儲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的理由很強烈。
雖然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但是對一籃子貨幣保持升值,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發布的反映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在二季度依舊保持升值,這也說明人民幣對美元走弱的主要原因是美元指數的走高。
「美元指數走強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美國經濟在減稅的刺激下持續回升,而歐元區和日本去年的強勢復甦在今年則開始轉弱。在經濟表現分化的基礎上,美國通脹預期持續升溫,而歐洲經濟還受到政治風險的擾動,導致美、歐的貨幣政策傾向也出現差異。美歐、美日的10年期國債的利差,較今年初分別擴大了60BP和50BP,美元資產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也推升美元走高。」姜超指出。
「(美元指數)短期看不到破百的可能,但上行的空間還是有的,所有人民幣短期承壓可能還會延續。」一位國有大行外匯交易員表示。
原因二:外匯供小於求及情緒波動
外匯市場供求狀況也被視為本輪貶值的一個誘因。
招商證券則認為,最近一周的人民幣貶值,美元升值的原因只佔四分之一,而外匯供小於求,匯率走弱,供求因素可以解釋人民幣匯率貶值的75%。外匯供求的邊際變化,既受國內股票價格劇烈波動和外匯市場各種傳言引發的恐慌情緒的干擾,也受資本市場資金外流引發的購匯需求的影響。
「這幾天基本是境外帶動境內在跌,市場的購匯情緒比之前明顯增多,雖然不能和2015年、2016年時的相比,市場也形成人民幣將大幅貶值的預期,但人民幣還是有可能承壓的。」上述國有大行外匯交易員同時稱,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快速下跌,那有結匯意願的市場主體可能會選擇繼續觀望,等更好的價格,不過如果跌勢放緩,市場結匯盤有望大量釋放,下跌幅度也將受限。
華創證券也認為,當前的悲觀預期更多停留在情緒面:「我們傾向於認為近期悲觀情緒集中宣洩後,人民幣將重回跟隨美元被動波動的常態。」
原因三:中美貨幣政策悄然變調
美聯儲在6月14日啟動了年內的第2次加息後,中國央行在6月15日的公開市場操作中並未如市場預期般選擇上調公開市場利率,而是選擇了按兵不動。
隨後,央行再度祭出定向降准,且釋放的資金量大幅超過了今年的前兩次,市場傾向於認為國內貨幣政策向中性偏寬松回歸。
國泰君安認為,近幾個交易日的日內交易貶值幅度較大,與6月20日國務院會議公布定向降準的時點重合,顯示中美兩國貨幣政策周期的錯位,加劇了匯率貶值的節奏。
姜超則認為,相比之下,美國通脹有望穩步回升,預計美聯儲年內還有兩次加息,中美貨幣政策短期出現分化。在他看來,中美利差收窄也是此輪人民幣貶值的原因之一,「今年以來,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持續下降,而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不斷走高,中美利差逐步收窄至60多BP,利差收窄對人民幣匯率也會產生向下的壓力。」
不過,國泰君安認為,相比此前的貶值,央行在匯率操作的指導思想和行為上都有了變化,不再背負所謂「市場化」的包袱,而是在必要時刻使用類似逆周期因子之類手段,增強對於中間價的掌控力,在這種情況下,不應對於人民幣匯率過度悲觀,年內突破前高、甚至破7的概率很小。
㈥ 「降准」對人民幣匯率有什麼影響
央行突然宣布降准,勢必釋放大量的流動性,而貨幣寬松必然會對匯率產生貶值壓力,這是否意味著人民幣會進一步貶值呢?筆者認為概率不高。
今年年初以來公布的PMI等經濟數據反映國內宏觀經濟下行態勢依然嚴峻,通縮風險不斷上升,加上12月外匯占款大幅負增長,近期實體經濟資金面趨於緊張,下周又有多隻新股發行,央行在此時降准應該主要是為了避免春節前流動性過於緊張,對沖外匯占款下降的影響,同時刺激目前疲弱的宏觀經濟,而不是要開啟人民幣貶值的空間。雖然人民幣貶值有利於出口,但在國內經濟不景氣,經濟增長依然主要靠投資拉動,資金已有外流跡象的情況下開啟人民幣新一輪貶值走勢,引發的大規模購匯需求可能是央行難以承受的,因此央行目前考慮的可能主要是如何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相對穩定。
至於本次降准對人民幣匯率的具體影響,應該主要是市場預期上的影響,未必會演變成即期匯率的大幅貶值。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價已連續多日逼近跌停價,貶值預期不斷上升,但在周三央行宣布降准之後的第二個交易日,人民幣匯率在中間價貶值的情況下並沒有呈現極端的貶值走勢。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價周四跳空高開接近100個基點觸及6.2560,離跌停價不足50個基點,但隨後很快跟隨美元指數的下跌而回落,並沒有出現全天弱勢的情況。
近期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一直在6.14下方,限制了境內人民幣即期匯價跌停的價格在6.2628以下,因此,只要後續中間價一直低於6.14,即期匯價前期的高位6.2676就不可能被突破。在非美貨幣紛紛貶值,資金外流加劇的背景下,為了避免單邊貶值預期形成,防止資金外流的情況加劇,筆者認為中間價有較大的可能會穩定在目前的水平,人民幣即期匯率大幅貶值的概率也就變得非常小了。
受本次降准影響比較大的是人民幣的遠期匯率。由於本次降准將有效緩解境內資金面緊張的局面,若境內銀行間市場利率相應下降,人民幣遠期匯率的貼水幅度也將會有所回落。
總之,本次降准對於資本市場的影響將遠大於外匯市場;對人民幣遠期匯率的影響將大於即期匯率;對市場情緒的影響將大於市場的實際走勢。
㈦ 06月14日今日泰銖匯率多少
按照現在實時匯率:1泰銖=0.2009人民幣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