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進出口與人民幣匯率的關系
匯率上升,就是人民幣值錢了,同樣的錢進口的東西就可以更多了,做進口就利潤更大了,而出口及利潤更小了.
⑵ 每月出口退稅申報的匯率在哪裡查詢
每月出口退稅申報的匯率在稅務局或者稅務局網站查詢。
出口企業申請出口退稅,不僅要如實填報出口產品退稅申請表,還要附送有關資料。出口產品退稅申請表的內容,除了申請單位名稱、企業性質、開戶銀行及賬號外,要分產品填報出口產品名稱、代理出口產品證、編號、向中國銀行交單日期;
出口貨物報關單編號、出口產品計量單位、銷售數量、購進價格總額、進貨費用扣除率、應扣除進貨費用金額、計算退稅價格總額、適用退稅率和應退稅額等。附送的資料包括出口貨物報關單、出口發票、代理出口產品證明等。
(2)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一出口企業擴展閱讀:
所需材料
1、自有外貿經營權的出口企業
自有外貿經營權的出口企業應在規定時間內攜帶有關單證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出口貨物退(免)手續。
出口退稅隨附的材料包括以下的全部或部分單證:出口貨物報關單(出口退稅聯)、出口銷售發票、進貨發票、結匯水單或收匯通知書、出口貨物運單和出口保險單、加工單位申報資料、產品征稅證明、出口收匯核銷單(出口退稅專用)及其他所需材料。
2、委託外貿企業代理出口的企業
委託外貿企業代理出口的貨物,一律在委託方退(免)稅。委託方在申請辦理退(免)稅時,必須提供以下的全部或部分憑證資料:代理出口貨物證明、受託方代理出口的出口貨物報關單(出口退稅聯)、出口收匯核銷單(出口退稅專用)、代理出口協議副本、銷售賬及其他所需材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出口退稅申報
⑶ 人民幣升值 出口企業瀕臨倒閉 誰能詳細說明一下
我國外匯儲備月損失約357億美元 157852119,2008-04-05 22:10:46
保爾森來了,又談人民幣匯率。贊許之外,希望更「市場化」。 而人民幣在前期凌厲的漲幅之後,歇了歇,連續4日回調,在7.0關口徘徊整理。今年第一季度,人民幣升值了4%,「破七」幾無懸念。各大機構紛紛拋開去年6%-10%的預期,大膽調高今年的預測值至12%-15%。
截至去年年底,中國外匯儲備高達1.528萬億美元。雖然外匯儲備的成分官方沒有公布,但多數專家們認為,美元佔了絕大多數,升值使得外儲大量縮水。據外電測算,過去一個月間,美元相對國際主要貨幣就跌去了2.6%。如果假定中國外儲內90%是美元,過去一個月即蒸發357億美元,相當於中國2月份貿易順差的4倍。《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說,這相當於中國每月被擊沉了4艘航空母艦。
一季度升值逾4%
受隔夜美元強勁反彈影響,人民幣對美元連續4個交易日(至4月2日)溫和回調,4月3日人民幣匯率的美元中間價又升至7.0192元,近期走勢在7.01關口下方強勢整理。交易員紛紛表示,美元近日的反彈對人民幣的上揚產生了抑製作用,但是「破七」只是時間問題。
升值幅度已經破了記錄。盡管在3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沒有「破七」(3月31日報7.0190),但今年一季度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幅度超過了4%,這不僅立刻刷新了去年四季度剛剛創下的季升幅2.77%的記錄,也是1994年中國外匯市場建立以來,人民幣升值幅度最大的一個季度。
於是,正在北京訪問的保爾森表示,中國在人民幣加速升值方面有「實質性進展」,美方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堅持外資開放政策。他們希望人民幣完全由市場決定。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也在大洋彼岸遙相呼應。他在4月2日的美國國會聯合經濟委員會聽證會上表示,近期人民幣升值是有益的。中國仍需進行經濟改革,這將有助於中國減輕對出口的依賴。
在一季度凌厲的漲幅下,各機構與分析師紛紛調高今年人民幣升值幅度的預測值。高盛宏觀經濟分析師宋宇認為,未來12個月人民幣升值幅度將高達12%。渣打銀行在3月中旬就發布報告,大幅上調今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預測,預計今年的升幅將達15%,至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將達到6.35元。該行此前預測的年內升幅則為9%。
而中國銀行全球金融部高級分析師譚雅玲說,為何不多談一點美元貶值?她向記者說,現在的問題是美元跌跌不休,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債務國,雖然美國宣稱強美元政策,但對美元快速下跌的情況不作為。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3月31日發布的報告指出,第一季度美元對歐元貶值9%,是2004年以來最大單季貶幅。截至上季度末,美元佔全球外匯儲備比重降至歷史低點63.9%。
這又一次印證了上世紀的美國財政部長康納利的那句名言:「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問題。」
加快升值 禍兮
如此之快的漲幅卻未見原本寄希望改變的中國難題迎刃而解,而負面影響卻逐一顯現。專家們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的采訪時,問人民幣加快升值福兮,禍兮?答:禍兮!企業倒閉、外儲縮水、通脹居高、經濟或將出現拐點,連往年一直被認為支撐A股瘋狂上漲的理由也黯然消失於視野,在一季度刷新升值記錄之時,A股也創出下跌幅度新記錄。多害相權取其輕,在這場匯率博弈中,人民幣的走向需再思量。
人民幣匯率升值幅度過大,給國內造成的負面影響比比皆是。出口企業瀕臨倒閉邊緣、外匯儲備縮水……通脹壓力卻有增無減。
美元的快速下跌,使得外儲嚴重縮水。而現在這不僅僅是數字的變化,中投公司的存在使得外儲成為了實實在在的向外投資的資本,總量的縮小意味著實力的減弱。
高額的外匯儲備曾為眾人所憂,譚雅玲卻認為,現在外匯儲備1.6萬億美元,而國際外匯市場一天的交易量為3.2萬億美元,主權財富基金達到3.5萬億美元,與此相比外儲並不多。加上目前對外投資多為虧損,負面影響不容小覷。
最重要的一點是,通脹壓力依舊居高不下。今年1月和2月, CPI的上漲幅度達到7%以上,升值對於緩解輸入型通脹作用偏弱。中國社科院世經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張斌通過模型計算發現,去年的M2竟然是下降的,且下降幅度約為10%。他認為,目前的貨幣政策偏緊。雖然他一直堅持人民幣需大幅升值的觀點,但他也指出,現在的經濟環境的確不適合過快升值。
同時,歐洲和日本已經不堪於承擔美國的麻煩,在4月將召開的G7會議上,人民幣匯率問題很有可能成為歐洲和日本官員討論的話題。在美元持續貶值的背景下,歐洲和日本方面希望人民幣能更大幅度地升值,以分擔歐元和日元承受的壓力。
專家呼籲打消升值預期
淡化人民幣的觀點此起彼伏。美國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與策略主管汪濤認為,由於美元和美國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保爾森之行、G7會議上所討論的匯率問題應該主要側重於美元的走勢,而非人民幣的升值。
「美元貶值或升值每年並沒有指標數據預期,而我國人民幣為何集中突出未來升值預期,這樣對於貨幣政策調控有很大壓力甚至風險。」譚雅玲認為。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余永定建議要加快與美元脫鉤。他在近期的瑞士信貸亞洲投資峰會間隙指出,美國想解決債務問題,又不想經濟下滑,那就只能賴賬了。中國一方面需要想辦法穩住美元,同時也要加快與美元脫鉤。
譚雅玲分析說,尤其需要打消人民幣升值預期。從國際慣例看,主要貨幣貶值或升值是一種態勢預測,而沒有具體指標的預期。如美元一年總體趨勢是貶值,但其中美元價格有上有下,2007年美元對歐元匯率總體貶值10%,但年內價格在1.36-1.47美元之間,上半年以歐元貶值為主,下半年以美元貶值為主,並非美元全年一路走低。
「但我國人民幣卻是直線走高,脫離市場趨勢與市場規律。」譚雅玲指出,人民幣預期升值心理是導致升值難以抑制的原因之一,尤其在我國經濟金融層面製造了許多新的難點和難題,包括吸引更大規模的熱錢湧入中國套利。
⑷ 下面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表說明
有利於日元區增加對中國的進口這不也是有利於出口嗎?中國出口歐元幹嘛!歐元是中國生產的?
⑸ 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對我國進出口企業有何影響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正面影響
1、人民幣升值有助於減輕貿易摩擦長期以來,我國主要依靠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數量擴張來實現出口導向戰略,憑著價格優勢佔領國際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中低端市場。面對如此高的市場佔有率,必然會加大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沖突。 2、人民幣升值可帶來貿易條件的改善 人民幣升值將會降低進口產品價格,特別是原材料和高科技設備的價格。企業將會加速技術引進,提高生產效率,實現產品動態比較升級。同時由於進口產品絕大部分用於復出口,故隨著企業生產率提高,出口產品質量得到提高,有助於我國企業從產品產業鏈低端向中高端延伸,使貿易條件得到改善 。
3、人民幣升值將促進貿易結構優化升級。通過人民幣升值的手段,可以有效率地把製造業中那些技術含量與附加值低的、管理不善的擠出去,這符合中國產業結構轉變的發展方向。同時,人民幣升值會引起行業內更加激烈的競爭,激勵企業通過技術管理創新增強競爭力,讓那些富於創新、有競爭力的製造業強者變得更強,並能減少無效率的企業在海外的相互惡性競爭,另外還能加快企業「走出去」的步伐。
人民幣升值通過進出口可能表現出來的負面效應
1.由人民幣升值產生的商品結構變化將影響部分地區和居民的利益。資源性商品、一部分大宗農產品和低附加值製成品出口增長的放慢甚至下降, 短期內對中西部資源依賴程度較高、農業比重較大地方的經濟發展, 對一部分以農業為主的農民的收入、一部分低技能勞動者的就業可能會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2.人民幣升值可能給大型成套設備出口造成一定困難。有一些大型成套設備出口從簽約到交付使用需要5- 10 年, 付款時間可能更長。如果人民幣長期保持升勢, 企業難以預測遠期匯率水平, 而金融機構一般只提供一年左右的外匯對沖工具, 所以企業承擔的匯率風險以及規避風險的成本將較大。
3.人民幣如果升值過快過猛, 將造成出口下滑, 影響國民經濟平穩增長。如果人民幣升值過快和幅度過大, 那麼它對進出口增長的影響可能就不那麼溫和了。一是可能造成出口增長速度大幅回落, 那樣不僅對資源性、低價位和低附加值商品, 也會對整個出口加工產業發展以及就業造成較大打擊;二是可能刺激一部分商品大量進口, 沖擊國內市場, 甚至引起一定通貨緊縮。
4.對美、歐的貿易不平衡仍會繼續, 但順差增長可能減緩。由於存在著需求剛性和結構互補性, 即使人民幣對美、歐、日三大貿易夥伴貨幣的匯率出現5%以上的升值, 我國與美、歐貿易的較大順差和對日、韓等貿易的較大逆差仍然將存在, 但是順( 逆差) 的增長速度將會放慢。這有利於緩解我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的爭端和摩擦。
⑹ 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企業進出口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人民幣升值增加了以外貿為主業的企業的生產成本。因為企業生產的物品一般是銷售到海外。
所以得到的貨款一般都是美元或者其他外幣,而企業的生產成本都是在國內。貨款一般會兌換成人民幣,由於人民幣升值導致無形的損失。比如說以前100美元可以換取800人民幣。但是由於人民幣升值了現在的100美元只能兌換700人民幣。無形的造成了100人民幣的損失。而企業的生產材料人工成本都是以人民幣對付的。所以對外貿企業造成很大的影響。
⑺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高對中國出口企業有什麼影響為什麼會影響
底下是我在學校的商學院研究論文中對此題目所作的部分內容
希望你能看懂 畢竟從貨幣學和市場經濟學 這是門很深的學問
人民幣升值與否,不僅是今年全球經濟的矚目焦點,更影響到鄰近的台灣等亞洲國家,如果中國堅持人民幣不升值,而台灣、日本、南韓卻繼續升值,將會造成貿易條件不平等。
但讓匯率升值,其實對中國有利,因為藉升值幫助經濟軟著陸,效果遠大於目前官方採取的宏觀調控等行政手段。
「很多人擔心人民幣升值會沖擊亞洲經濟,這種說法並不正確」,
因為,即使人民幣升值導致中國出口貿易減少,最應擔心的,不是人民幣升值問題,而是中國經濟降溫可能導致的硬著陸風險
中國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去年全年經濟成長率仍高達9.5%
「中國宏觀調控是虛張聲勢,根本沒達到效果」。
中國目前經濟過熱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固定投資成長率過高,以2003年為例,中國的固定資本占國內生產毛額(GDP )的比率高達47%,明顯是投資太多。
當初中國拿佔GDP的47%來投資,,而經濟成長率不過八到九%「這就是問題所在了」,因為這表示中國很多投資重復、浪費,使得中國政府不得不從去年開始,祭出宏觀調控來抑制投資。
「中國政府正面臨兩難!」
因為若不採取宏觀調控、抑制過熱投資,包括房地產在內,都將面臨「經濟泡沫破滅」危機;但如宏觀調控奏效,現有投資受到抑制,例如:把固定資本佔GDP比率,降至從47%降至廿五%,比率將大幅下降十幾個百分點。而一旦少掉這些投資,中國經濟成長率可能要少掉7至8個百分點,最後使經濟成長率只剩下1到2%,就會發生經濟「硬著陸」。
我們認為,如果2008年人民幣對外升值7%-10%,這種升值幅度對出口利潤率的侵蝕將是實質性的,出口增速回落的可能性較大。這一判斷基於以下假設:第一,本輪經濟增長已到周期性頂點,行業增長不再享有周期性紅利;第二,產品出口基於成本優勢,而不是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第三,人民幣對主要貿易結算貨幣,而不僅僅釘住美元升值;第四,中國的出口企業和外國企業面臨相同的國際市場,國際需求處於一個穩定水準。
隨著人民幣對美元和港幣的持續升值,中國出口美國和香港的增速也持續下降,2008年2月中國出口美國增速甚至接近0。但中國對日本和歐盟的出口增速從 2006年開始就處於緩慢上升過程中,這是因為,2006年以來人民幣對日元和歐元實際上有所貶值,而不是升值。也就是說,我國出口總體上快速增長是因為人民幣有效匯率升幅不大。對於不同貨幣,人民幣升值則出口增速下降(如美國和香港),沒有升值甚至貶值的,出口則有上升趨勢(如日本和歐盟)。
理論上,進口增長與本幣升值負相關。在人民幣與美元和港幣的顯著升值過程中,這一規律得到了驗證。2005年以來,中國從美國和香港的進口增速明顯大幅增加。這個趨勢也可以從日本和歐盟的進口中得到體現,只是增速的上升相對緩慢,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人民幣對歐元和日元沒有明顯升值。如果考慮雪災對經濟規模的緊縮性影響,進口增速上升的趨勢應該更明顯。
⑻ 進出口企業每月記賬的美元匯率中間價怎麼查比如我現在要查5月的匯率中間價
到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查詢就可以了,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4年5月29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170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