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關工筆畫,水粉入門的書,視頻。感謝至上
看入門書籍,不如看視頻。看視屏是從一個點上去學,此外還要開辟諸如 逛論壇、網友交流、現場向專家學習等多種方式才好!祝你學習進步!
附:工筆視頻1《工筆蟈蟈葡萄001》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XTljzRZ414
水粉視頻1《單個水粉靜物-蘋果》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2kwoxA3oSAk
2. 求 工筆畫名字
你觀察得很不仔細,圖上一共有四隻昆蟲,蜻蜒只是其中一隻昆蟲,這是一幅宋代林椿所作《葡萄草蟲圖》,西安德厚堂工筆畫室基礎訓練課很多學員都畫過這幅作品。
《葡萄草蟲圖》高二六,五厘米,寬二七·八厘米,絹本設色。為國家一級文物,現藏故官博物院。是宋代小品畫之精品。 圖繪葡萄累累垂掛,蜻蜓、螳螂、蟈蟈、甲殼蟲伏於藤蔓綠葉間,蜻蜓輕輕停歇、螳螂警覺觀望、蟋蟀啃吃葉子、甲蟲攀爬覓食, 畫家以小幅的畫面抒寫了一幅生機盎然的田園景緻。
西安德厚堂工筆畫室,專門教授喜愛工筆畫而投師無門的初學者學習工筆畫,有興趣可以登錄「德厚堂--新浪博客」
3. 工筆畫葡萄怎麼調色葡萄的具體步驟!
工筆畫葡萄的畫法如下:
1、勾線
重墨勾正葉,葡萄蒂(鐵線描)
中墨勾反葉、老藤桿(用筆要干)。
淡墨勾葡萄(游絲描)、勾新藤干、蟈蟈。
勾葉子的輪廓線時線條要靈動,隨著葉子外輪廓的起伏線條要有粗細的變化,輔葉脈用墨要比主葉脈稍淡一點,葉筋和輔葉脈的線條要逐漸變細。
5、整理
紫色的葡萄用淡曙紅在葡萄上點不規則的長點,用水筆染開。感覺葡萄上的霜被擦落掉了。
綠色的葡萄用翠綠(黃綠色)(藤黃(多一點)+酞青藍)顏色不能重,重了以後會破壞明暗關系。
淡褐色(朱磦+墨)從正葉的尖部提染,最亮的葉子提染的少一些。遠景的葉子提染時要加水,淡淡的提染。
葡萄上的露珠:干筆、淡墨,墨線不要濃。露珠不要太多。
露珠的投影:墨紅色染紫葡萄的露珠,先畫出露珠的投影。投影在暗部畫出墨綠色染綠葡萄的露珠,先畫出露珠的投影。
投影在暗部畫出露珠本身的明暗變化:小筆筆尖蘸墨紅或墨綠點在靠亮的部分,然後用水筆染開。
(白粉+少量的曙紅)調成很亮的粉色染紫葡萄的露珠,白粉點出每一個露珠的高光,高光是一條線。
4. 我還給蟈蟈吃很甜的水果幾片梨子幾顆葡萄ji片西瓜用了怎樣的修辭
「我還給蟈蟈吃很甜的水果,幾片梨子,幾顆葡萄,幾片西瓜。」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
5. 工筆畫葡萄葉怎麼調色
1、草綠:約35%花青+65%藤黃調配而成,工筆畫最常用色彩之一,一般用於葉子的最後罩色。
翠綠:約35%酞青藍+65%藤黃,用於白色花頭的暗部,重彩葉子的表色,甚至現代工筆的背景都可用此色。
汁綠:約15%花青+80%藤黃+5%朱膘,用於嫩葉,托葉,反葉底色,白色花頭暗部分染,白色鳥類暗部分染等。
青綠:30%花青+60%藤黃+10%酞青藍,畫葉前可先用此色打底色,綠色花頭的最暗處也經常用到此色提染,遠景正也罩色。
墨綠:30%花青+60%藤黃+10%墨,反葉分染,訪古畫風的正葉罩色,加入大量水以後也可以作為遠景葉子的表層色。
四綠:石綠的一種,用國畫色中的常用色三綠加入白粉即可得到四綠,主要用來提染反葉亮面,一些淺綠花頭常用四綠+白粉做底色。
2、第一:勾線
重墨勾正葉,葡萄蒂(鐵線描)
中墨勾反葉、老藤桿(用筆要干)。
淡墨勾葡萄(游絲描)、勾新藤干、蟈蟈。
勾葉子的輪廓線時線條要靈動,隨著葉子外輪廓的起伏線條要有粗細的變化,輔葉脈用墨要比主葉脈稍淡一點,葉筋和輔葉脈的線條要逐漸變細。
第二:淡墨染出葉子、滕乾和葡萄的素描關系
一、淡墨打底色。
正葉:淡墨大面積平塗,尖部和邊緣處要分染一下,使墨色在葉子的邊緣和尖部逐漸變淡。
反葉:清墨分染葉子的葉子的根部和主脈的四周。
枝幹:淡墨分染與葉子、葡萄與枝幹交接部分(蟈蟈附近的葡萄與枝幹交接的地方暫時不要染),枝乾的暗部。
二、統染
正葉:繼續根據明暗關系加重顏色,染色面積要小於打底色時的面積。
枝幹及藤蔓:染出明暗關系。主要染背光部分(很細的部分可以勒一下在染開)。
正葉葉脈的分染:淡墨(較打底色的墨要深一些,不要太濃)分染正葉的葉脈,除主筋以外,輔葉脈兩側都留水線。受光面分染的面積小一些。這一遍只是固有色的變化。
反葉葉脈的分染:青墨繼續加重打底色部分。
老桿的皴然:干筆、中墨皴染老藤部分,包括筋在滕幹上的投影部分也要在這一步染出來。
筋藤皴染:繼續染出暗部、灰部,留出亮部。
第三:葡萄和葉子上色
葡萄:繼續用淡墨染出葡萄的層次,首先染出葡萄的遮擋關系,然後染出葡萄本身的明暗關系。先染最底層的。屬於底層的葡萄要敢於讓它暗下去,上層的葡萄染時就要謹慎一些。畫的時候還要考慮一串葡萄的明暗關系,不能一味的只考慮一個葡萄,還要注意整體關系。一串葡萄中上面的葡萄最亮所以染的面積不要大,接著暗下來,中間凸出來的葡萄又亮了起來但比上層的還是要暗一些,下面的葡萄最暗。左上角的葡萄受光面要大一些,一個一個葡萄分析,每一個葡萄的固有明暗關系都從右下開始染開。
正葉:中墨分染主葉脈,主葉脈的水線繼續保留,輔葉脈的水線不用保留了。面積要較前次有所縮小。這一步要染足為止,每次染的面積要逐步縮小。
反葉:汁綠平塗反葉、葉柄、筋、藤蔓。汁綠要有一定的濃度,顏色不要太淺。
赭墨(朱磦+墨)平塗老桿。不等顏色干用水筆洗一下亮的部位。
葡萄的著色:葡萄固有色的染色。一支筆蘸紫紅色(曙紅+少量酞青藍)平塗,另一支筆蘸黃綠色(三綠+藤黃),在紫紅色和綠色之間採用濕染法接染,讓顏色自然過渡。對於紫色的葡萄上也可以點上一些黃綠色。這一步可能會有斑駁干,但是沒關系。
正葉:橘黃色(藤黃+朱磦)(比黃色要紅,比紅色要黃)不要太濃。從尖部向根部罩染。
反葉:五綠(三綠+白粉)提染,不要壓住主脈線和外輪廓線。葉柄、藤蔓、筋的亮部提染。
第五:整理
用羊毫筆蘸黃綠色(藤黃(多)+酞青藍)罩染反葉、梗,讓原來染得粉綠不太刺眼,色筆不能太干,水份要足。
老桿:干筆蘸濃墨局部復勒。點苔點:墨綠色筆尖蘸墨,在老桿上點
復勒葉子的主筋:勾線筆復勒葉子的主筋(墨+微量酞青藍),有點模糊的桿也要勒一下。
正葉主脈水線:勾線筆淡淡的五青(三青+白粉)勒正葉水線,要若有若無的感覺
反葉、梗和藤:用勾線筆調極淡胭脂水勒主筋、外輪廓、輔脈和藤。
換一隻粗一點的筆蘸淡胭脂水勒葉柄,梗。
用勾線筆蘸稍濃一點的四綠(三綠+白)將反葉的輔脈和主筋貼邊勒一遍。梗的最亮的部分提勒一下。
6. 蟈蟈吃葡萄嗎
蟈蟈屬雜食昆蟲.它吃蔬菜.辣椒,黃瓜,大蔥,還吃生豬肉,昆蟲類,如螞蚱,知了,蜻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