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6年往後的人民幣匯率變動的趨勢特徵及原因
Ⅱ 解讀人民幣匯率的變動趨勢
近年來,要求人民幣升值和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呼聲越來越高,從分析貨幣政策目標與匯率制度的關系入手,探討我國近期人民幣匯率變動、匯率制度改革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Ⅲ 求:人民幣匯率的變動的趨勢(升值,貶值,幅度)
人民幣匯率情況概述
進入8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了劇烈調升, 8月24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6.3896元人民幣,突破6.40元的關口,再創了自2005年我國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的新高,也創下了自1993年以來18年來的新高,升值趨勢十分明顯。2005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情況如下表。
表1,2005年以來人民幣對1美元匯率情況 單位:人民幣元
年 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1美元=人民幣 8.15 7.98 7.60 6.95 6.83 6.77 6.39
據此表可以算出,人民幣6年間對美元的匯率總的上升了27.5%,平均每年升值4.14%,並呈現繼續上升的趨勢。
二、人民幣出現升值的原因分析
人民幣升值的原因很多,有內部的,有外部的;有國內的,有國際的;有市場的,有政府的;有經濟層面的,也有政治原因的。這里不去多做詳細分析。總的說來,人民幣升值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國的國民經濟蓬勃發展、國際社會對人民幣增加了需求的結果。改革開放後,我國經濟強勁發展,吸引了更多的外國投資者到中國投資,中國也成為了世界貿易大國。中國對外經貿合作的機會越多,人民幣的需求就更旺,升值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雖有利弊,但從長遠看和更深層次地看也未必就是太壞的事情。
Ⅳ 人民幣匯率變動的趨勢特徵及其原因
2005年現匯賣出價是8.26 , 18年到了6.3 , 近來在6.67左右 , 總體來講是升值了 , 短期有小波動
原因很多 現在來看經濟的因素可能稍多一點
Ⅳ 想寫一篇關於人民幣匯率變動趨勢研究的論文,應該從哪些方面寫
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來寫:
第一是、人民幣與全球第一大貨幣美元之間的關系,配合美國以出口帶動經濟增長的結構調 整,通過迫使人民幣升值削弱中國產品競爭力的方面入手;
第二是、我們中國坐擁龐大美債,所以人民幣升值將稀釋債務這一方面也可以展開來寫;
第三是、隨著人民幣加入SDR,未來對匯率會有很大影響!這也為走勢穩定提供了基礎!
中國須捍衛匯率自主權。當然,中國亦要加快經濟結構轉型,通過擴大內需市場減 少對出口的倚賴,切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逐步化解人民幣升值壓力。
Ⅵ 2012年我國人民幣匯率變動趨勢及國際化進程分析 2000字
騷年,你們學校真的是天天論文啊
Ⅶ 我國人民幣匯率的變動趨勢及其原因
2014年以來,人民幣持續大幅貶值,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由2013年12月31日的6.0969降至2014年3月31日的6.1521,下跌552個基點,貶值幅度達0.91%。在即期匯率方面,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由6.0539下滑至6.2180,下跌1641個基點,貶值幅度達2.71%。 央行對於當前的人民幣走弱樂見其成,因為結束單邊上漲行情,實現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是人民幣已經接近均衡匯率水平的正常體現。長期而言,隨著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基本面向好,出口增加,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的完善,以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快,人民幣匯率仍然處於升值通道。
人民幣自匯改以來首次大幅貶值,市場貶值預期較為強烈 2014年以來,人民幣持續大幅貶值,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由2013年12月31日的6.0969降至2014年3月31日的6.1521,下跌552個基點,貶值幅度達0.91%。在即期匯率方面,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由6.0539下滑至6.2180,下跌1641個基點,貶值幅度達2.71%。回顧2013年整年即期匯率僅上漲2.83%,2014年第一季度美元兌人民幣貶值幅度已達到2013年整年升值幅度的95%以上。這是自1994年人民幣與美元非正式掛鉤以來持續時間最長、幅度最大的貶值,一舉打破了20年以來人民幣持續升值的預期。
2005年匯率改革之後,人民幣持續升值,至2013年12月31日,人民幣升值幅度達35%。在2014年1月以前,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一直高於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顯著高於央行。自2014年1月之後,市場即期匯率低於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反映出市場對人民幣貶值預期較為強烈,央行對人民幣匯率仍維持穩定態度。 人民幣匯率波幅擴大,窄幅震盪擴大為寬幅。 2014年3月15日,央行宣布人民幣對美元的日內波動幅度從3月17日開始由原來的1%擴大至2%,這是繼2007年和2012年以後的第三次擴大日內波動幅度區間。此前的2007年5月,央行決定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
易價波動幅度由0.3%擴大至0.5%,在近5年後的2012年4月,央行再次將波動幅度擴大到1%。2014年3月17日之後,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波動幅度增加,3月17日當日人民幣貶值0.45%,3月30日繼續貶值0.5%,而後3月24日人民幣升值0.58%,創2011年10月10日以來的單日最大升幅,而後匯率繼續保持下滑趨勢。人民幣匯率由窄幅震盪擴大為寬幅,市場作用下的雙向波動趨勢明顯,並將成為常態。
但是也應該看到,我國經濟雖然在第一季度表現較為疲軟,但總體財政金融風險可控,外匯儲備充裕,經濟總體運行平穩,人民幣匯率並不存在大幅貶值的基礎。央行對於當前的人民幣走弱樂見其成,結束單邊上漲行情,實現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是人民幣已經接近均衡匯率水平的正常體現,可以減少央行為干預人民幣過快升值造成的被動貨幣投放,為貨幣政策帶來更大的獨立和自由。長期而言,隨著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基本面向好,出口增加,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的完善,以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快,人民幣匯率仍然處於升值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