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期貨杠杠銀行利息怎麼算的
按照合約交割日或最後交易日剩餘日期,期貨價格相對於現貨價格升水的部分,年化為利率價格。
Ⅱ 現在銀行的年利率是多少
你好,現在銀行的年利率在0.35%
2021年最新的存款利率仍然按照2015年10月發布的基準利率為基準,各大銀行在此基準利率上下浮動。值得注意的是,各大官網發布的官方利率與實際掛牌利率可能會有所偏差,大家在存款之前最好提前咨電話詢銀行網點或是親自去銀行詢問實際掛牌利率。
拓展資料:一:什麼是銀行年利率
銀行利率表示一定時期內利息金額與本金的比率。它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如果按年計算,則稱為年利率。計算公式為:利率=利息額÷本金÷時間×100%。加X100%是將數字轉換為百分比,與乘以1的意思相同。計算中不能加,記住就好。一般來說,利率根據期限的衡量標准而不同。表示方法有: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
銀行存款有多種利率,如活期存款、一次性存款和取款、零存款和取款等。存入銀行的錢稱為本金;銀行在取款時多付的錢叫利息;利息與資本的比率稱為利率。
二:銀行的利率依據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加強了利率手段的運用。通過調整利率水平和結構,改革利率管理體制,利率逐步成為重要杠桿。
1993年5月和7月,鑒於當時經濟過熱和市場價格持續上漲,中國人民銀行兩次上調貸款利率。這兩次利率調整與1994年以來出台的其他重大經濟改革措施相結合,對抑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控制通貨膨脹發揮了重要作用。
1996年以來,鑒於我國宏觀調控成效顯著,市場價格大幅回落,中國人民銀行七次適時下調存貸款利率。在保護存款人利益的基礎上,對降低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利息支出,促進國民經濟穩定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利率的調整實際上就是各種利益的調整
Ⅲ 銀行理財年化收益4.5%是什麼意思
上日年化收益率:一般表示理財計劃上日年化收益率。計算公式為:(當日公布的凈值-前一日公布凈值)/前一日公布凈值*365。
年化收益率:指將當前收益率換算成年化收益率的一種理論收益率。計算公式為:(當日凈值-一年前的凈值)/一年前的凈值。
7日年化收益率:一般指貨幣基金最近7天每萬份收益,按基金份額凈收益摺合成的年化收益率。例如:1月9日公告的數據為1月2至8日每萬份基金單位收益累加以後折算得出。
業績比較基準:是為理財產品、基金、信託等產品設定一個想要達到又有可能達到的預期目標,最終實際結果可能高可能低或者等於目標。產品最終收益以到期時產品運作情況為准。
Ⅳ 銀行業去杠桿化 是什麼意思
去杠桿化」是從「金融產品的去杠桿化」開始的。金融創新繁榮時期,在眾多證券化的資產基礎上,產生了大量衍生結構性金融產品,如CDO、CDS等,這就是「金融產品的杠桿化」。當美國房地產價格開始下行、房貸違約率上升時,其影響首先體現在各種建立在次級按揭房貸基礎上的衍生產品的價格上。這是由於杠桿化操作,衍生產品能夠放大內在資產價值的變化。「金融產品的去杠桿化」就是此類衍生性金融產品市場灰飛煙滅的過程。
「去杠桿化」的第二階段,是「金融機構的去杠桿化」。一段時間以來,不僅投資銀行,連商業銀行都購買了大量杠桿化的金融產品。這些金融機構的資金來源,包括商業銀行吸收的存款和投資銀行在短期資金市場(如票據)上的融資。低利率和充裕的流動性大大降低了融資成本。然而,由於投資衍生產品造成的巨大損失,迫使銀行減記不良資產,並大幅減少其資產負債表整體對風險類資產的暴露。這就是「金融機構的去杠桿化」。
「金融機構的去杠桿化」大大消弱了金融機構的中介功能。具體表現在信貸成本大幅上升,借貸條件變得異常苛刻。這使那些長期依賴金融機構,獲得部分短期資金來源的各類機構投資者(如對沖基金),成了無源之水,從而不得不出售其所持資產(尤其是風險較高的資產)來保持足夠的現金水平,以備不時之需(如投資者的贖回)。這就是「去杠桿化」的第三階段——「投資者的去杠桿化」。
「去杠桿化」的第四階段,是「消費者的去杠桿化」。投資者出售資產,加劇了各類資產(尤其是房地產)價格的縮水並產生負財富效應,這使以英美家庭部門為代表的消費者所能做的惟一選擇,就是增加凈儲蓄,以緩沖家庭凈財富的萎縮,而這只能通過減少舉債或提高儲蓄率來實現。以消費的放緩為代價的儲蓄增加,反過來進一步加劇了實體經濟基本面惡化的速度和程度。
面臨經濟基本面的惡化,各國政府紛紛出台刺激經濟的政策方案。政策的效果不僅是政府主導的支出規模的函數,而且也取決於其「乘數效應」的大小。如果要放大「乘數效應」,則要求有關政府的支出,盡量用於購買在本國製造的產品。否則,刺激效應會通過進口而「漏出」到本國經濟系統之外,不能使本國經濟受益。這就為貿易保護提供了堂而皇之的理由。各國政府「各掃門前雪」的結果,就是導致「去杠桿化」的第五階段,也是其最高階段:「全球經濟的去杠桿化」,或稱之為「去全球化」。
Ⅳ 銀行去杠桿化是什麼意思
「去杠桿化」是指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減少杠桿的過程,而「杠桿」指「使用較少的本金獲取高收益」。這種模式在金融危機爆發前為不少企業和機構所採用,但在金融危機爆發時會帶來巨大的風險。
當資本市場向好時,高杠桿模式帶來的高收益使人們忽視了高風險的存在,等到資本市場開始走下坡路時,杠桿效應的負面作用開始凸顯,風險被迅速放大。
對於杠桿使用過度的企業和機構來說,資產價格的上漲可以使它們輕松獲得高額收益,而資產價格一旦下跌,虧損則會非常巨大,超過資本,從而迅速導致破產倒閉。
(5)銀行杠桿年化擴展閱讀:
金融危機爆發後,高「杠桿化」的風險開始為更多人所認識,企業和機構紛紛開始考慮「去杠桿化」,通過拋售資產等方式降低負債,逐漸把借債還上。這個過程造成了大多數資產價格如股票、債券、房地產的下跌。
當國際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去杠桿化時,一般不會對中國產生顯著的負面效應。在這一問題上,中國經濟目前受到的最嚴重的影響表現在,國際商業銀行在縮減其資產負債表規模的過程中,貿易信貸也受到了波及。
Ⅵ 請問,銀行短期理財,例如:30天,年化利率4%-4.5%,5萬起存。具體含意是什麼
年化利率就是指你存一年的利息是4%-4.5%,
1.5萬元起存是指你最少存5萬元,你存5萬以上也行,比如:6萬7萬都可以,
2.假如你存了五萬,30天,年化利率4%-4.5%,30天就是1個月,一年的十二分之一,也可以用30/360來計算,也就是:50000×30/360×4.5%=187.50元或用50000×30/360×4%=166.67元,
3.表示你用5萬元這30天的投資收益為166.67元-187.50元之間
4.一年的收益為166.67×12=2000.04元,187.50×12=2250元
5.表示你用5萬元這1年的投資收益為2000.04元-2250元之間。
利率就表現形式來說,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同借貸資本總額的比率。
利率是單位貨幣在單位時間內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經濟學家一直在致力於尋找一套能夠完全解釋利率結構和變化的理論。利率通常由國家的中央銀行控制,在美國由聯邦儲備委員會管理。至今,所有國家都把利率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當經濟過熱、通貨膨脹上升時,便提高利率、收緊信貸;當過熱的經濟和通貨膨脹得到控制時,便會把利率適當地調低。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經濟因素之一。利率是經濟學中一個重要的金融變數,幾乎所有的金融現象、金融資產均與利率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
當前,世界各國頻繁運用利率杠桿實施宏觀調控,利率政策已成為各國中央銀行調控貨幣供求,進而調控經濟的主要手段,利率政策在中央銀行貨幣政策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利率是調節貨幣政策的重要工具,亦用以控制例如投資、通貨膨脹及失業率等,繼而影響經濟增長。合理的利率,對發揮社會信用和利率的經濟杠桿作用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