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綜合杠桿指標是什麼啊
綜合杠桿綜合杠桿是經營杠桿和財務杠桿共同所起的作用,用於衡量銷售量的變動對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的影響程度。 什麼是綜合杠桿 經營杠桿和財務杠桿總是結合在一起發揮作用的。這種連鎖作用,叫綜合杠桿。綜合杠桿作用的大小用綜合杠桿系數來衡量。 綜合杠桿系數(DTL)=凈利潤變化率/主營業務收入變化率=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 綜合杠桿的運用 綜合杠桿可以用於衡量銷售量的變動對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的影響程度。用公式表示為: 綜合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銷售量變動率=基期邊際貢獻/(基期息稅前利潤-債務利息-優先股股利/1-所得稅稅率) 綜合杠桿系數的公式 DTL=DOL×DFL=[ (EBIT+F) / EBIT ] × [ EBIT/ (EBIT-I) ] = (EBIT+F) / (EBIT-I) EBIT: 息前稅前利潤; I :利息 F :固定成本
2. 杠桿原理在財務管理中的作用
公司財務管理中的杠桿利益與風險再認識
財務杠桿是公司財務管理的重要分析工具,公司管理層可以利用財務管理中的幾種杠桿,在投融資決策方面做好「度」的把握,並進行相應評估。大多數學者對杠桿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原理描述模糊,本文將從一個更加清楚和直觀的視角闡述如何理解杠桿原理以及如何利用杠桿原理對公司的經營與財務狀況進行評價。
一、財務管理中的杠桿原理本質
財務管理中的杠桿原理本質可以概括為企業在每個會計期間對所發生的固定成本或費用的利用程度。這里所講的固定成本或費用分為兩類:(1)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固定成本或費用(以下簡稱為固定成本),如固定資產的折舊、職員工資、辦公費等;(2)籌資活動所產生的固定成本或費用(以下簡稱為固定財務費用),這一部分費用主要是由企業從事籌資活動而產生的,主要體現為債務資本的利息或發行股票應支付的股息。在下面的分析中,筆者假設籌資活動中,債務資本的利息是唯一的固定財務費用。
二、描述公司經營狀況的重要尺度---經營杠桿
經營杠桿指企業對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固定成本的利用程度。當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發生變化時,這種變化會通過支點(固定成本)最終會引起企業經營活動成果(息稅前利潤EBIT)的變化。筆者擬從經營杠桿利益和風險的角度分析這種變化的程度及變化的原因。
(一)經營杠桿利益的描述及評價
經營杠桿利益指固定成本不變或者杠桿支點位置不變時,主營業務收入增加對息稅前利潤的貢獻和放大程度。筆者擬以A公司為例進行說明,相關經營活動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單位:萬元
年度 主營業務收入 主營業務收入
增長率 變動成本
(主營業務收入的60%) 固定成本 EBIT EBIT
增長率
2004 2400 1440 800 160
2005 2600 8% 1560 800 240 50%
2006 3000 15% 1800 800 400 67%
從表1可以看出,2005年主營業務收入比2004年增長8%時,相應的息稅前利潤EBIT增長了50%,EBIT增長幅度很大;2006年主營業務收入比2005年增長15%時,相應的息稅前利潤EBIT增長了67%,EBIT增長幅度也很大。也就是說,主營業務收入的小幅增長將會導致EBIT發生大幅增長,原因在於杠桿支點或者說固定成本的存在,從而產生了杠桿利益。以上分析可以用圖1進行描述:
(二)經營杠桿風險的描述及評價
經營杠桿風險指主營業務收入下降時,EBIT下降得更快所帶來的營業風險。假設A公司的相關經營活動信息如表2所示:
表2 單位:萬元
年度 主營業務收入 主營業務收入
增長率 變動成本
(主營業務收入的60%) 固定成本 EBIT EBIT
增長率
2004 3000 1800 800 400
2005 2600 -13% 1560 800 240 -40%
2006 2400 -8% 1440 800 160 -33%
從表2可以看出,2005年主營業務收入相對於2004年下降13%時,相應的息稅前利潤EBIT下降了40%,EBIT下降幅度較大;2006年主營業務收入相對於2005年下降8%時,相應的息稅前利潤EBIT下降了33%,EBIT下降幅度也教大。也就是說主營業務收入的小幅下降變化會導致EBIT的大幅下降,原因就在於杠桿支點的存在或者說固定成本的存在,從而產生了杠桿風險。以上分析可以用圖2進
三)經營杠桿效果的衡量
從圖1和圖2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出主營業務收入的微小變化會導致EBIT發生很大變化,即通過杠桿支點或者固定成本的傳遞,要麼產生經營杠桿利益、要麼導致經營杠桿風險。對於如何從定量角度准確反映經營杠桿效果,仍可用圖1和圖2進行分析。分析可知,經營杠桿效果可用息稅前利潤(EBIT)對主營業務收入變化的敏感程度來描述,這就從直觀角度得出衡量經營杠桿效果的經營杠桿系數的基本公式:
經營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EBIT變化率/主營業務收入變化率
三、描述公司財務狀況的重要尺度——財務杠桿
財務杠桿指企業對籌資活動(債務性籌資)所產生的固定財務費用的利用程度。當企業的息稅前利潤(EBIT)發生變化時,這種變化會通過支點即固定財務費用最終引起企業凈利潤的變化。筆者將從財務杠桿利益和風險的角度分析這種變化的程度及變化的原因。
(一)財務杠桿利益的描述及評價
財務杠桿利益指固定財務費用不變或者杠桿支點位置不變時,息稅前利潤增加對凈利潤的貢獻和放大程度。假設A公司的相關經營活動信息如表3所示:
表3 單位:萬元
年度 息稅前利潤 息稅前利潤增長率 債務利息 所得稅(33%) 凈利潤 凈利潤增長率
2004 160 150 3.3 6.7
2005 240 50% 150 29.7 60.3 800%
2006 400 67% 150 82.5 167.5 178%
從表3可以看出,2005年息稅前利潤相對於2004年增長了50%,相應的凈利潤增長了800%,凈利潤增長幅度非常大;2006年息稅前利潤相對於2005年增長了67%,相應的凈利潤增長了178%,凈利潤增長幅度也很大。也就是說,息稅前利潤的很小變化會導致凈利潤非常大的變化,原因就在於杠桿支點的存在或者說固定財務費用的存在,從而產生了財務杠桿利益。以上分析可以用圖3進行描
(二)財務杠桿風險的描述及評價
財務杠桿風險指固定財務費用不變或者說杠桿支點位置不變時,息稅前利潤減少使凈利潤急劇減少而給帶來的巨大風險。假設A公司的相關經營活動信息如表4所示:
表4 單位:萬元
年度 息稅前利潤 息稅前利潤增長率 債務利息 所得稅(33%) 凈利潤 凈利潤增長率
2004 400 150 82.5 167.5
2005 240 -40% 150 29.7 60.3 -64%
2006 160 -33% 150 3.3 6.7 -89%
從表4可以看出,2005年息稅前利潤相對於2004年減少了40%,相應的凈利潤減少了64%,凈利潤減少幅度較大; 2006年息稅前利潤相對於2005年減少了33%,相應的凈利潤減少了89%,凈利潤減少幅度也較大。也就是說,息稅前利潤減少會導致凈利潤的較大變化,原因就在於杠桿支點的存在或者說固定財務費用的存在,從而產生財務杠桿風險。以上分析可以用圖4進行描述:
(三)財務杠桿效果的衡量
從圖3和圖4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出,息稅前利潤的微小變化會導致凈利潤發生很大變化,即通過杠桿支點或者固定財務費用的傳遞,產生了財務杠桿利益和財務杠桿風險。對於如何從定量角度准確反映財務杠桿效果,仍可以從圖3和圖4進行分析。分析可知,財務杠桿效果可用凈利潤對息稅前利潤變化的敏感程度來描述,這就從直觀的角度得出衡量財務杠桿效果的財務杠桿系數的基本公式:
財務杠桿系數=凈利潤變化率/息稅前利潤變化率
四、公司整體運營狀況描述的重要尺度——綜合杠桿
綜合杠桿應該理解為企業對上述固定成本和固定財務費用的綜合利用程度,即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通過經營杠桿支點O1和財務杠桿支點O2兩個支點的傳遞,使得企業的經營成果(凈利潤)相對主營業務收入的變化有一個更大的變化,變化程度的大小取決於兩個杠桿支點的共同作用,仍以上述信息為例,筆者用圖5進行描述:
從圖5可以直觀地看出,當主營業務收入增長8%時,通過杠桿支點O1和支點O2的共同作用,凈利潤增長了800%,其增長幅度非常大,原因在於兩支點使得杠桿作用急劇放大。從圖5分析可知,綜合杠桿效應可用凈利潤對主營業務收入變化的敏感程度來衡量或者用經營杠桿和財務杠桿的疊加共同衡量,這就從直觀的角度得出衡量財務杠桿效果的兩個綜合杠桿系數基本公式:
綜合杠桿系數=凈利潤變化率/主營業務收入變化率
=經營杠桿系數Χ財務杠桿系數
綜上分析,企業管理層如何在上述經營杠桿(或財務杠桿)上尋找一個支點位置O,就轉化為確定合適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或債務籌資規模),使企業的經營杠桿或財務杠桿的利益和風險達到企業可接受的程度;同時為降低企業整體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企業管理層可利用本文的分析方法,用直觀的思路同時考慮財務杠桿支點和經營杠桿支點的相對位置,從而作出較滿意的決策。
3. 財務管理中經營杠桿、財務杠桿、綜合杠桿是什麼
經營杠桿是由於企業經營成本中固定成本地存在而導致稅前利潤率大於營內業收入變容動率的現象;
財務杠桿是由於企業債務資本中固定費用的存在而導致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現象。
綜合杠桿是指營業杠桿和財務杠桿的綜合。
綜合杠桿系數(DTL)=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銷售量變動率
=基期邊際貢獻/(基期息稅前利潤-債務利息-優先股股利/1-所得稅稅率)
非股份制企業綜合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基期邊際貢獻/基期息稅前利潤-債務利息
(3)綜合杠桿可以反映什麼擴展閱讀:
有些財務學者認為財務杠桿是指在企業的資金總額中,由於使用利率固定的債務資金而對企業主權資金收益產生的重大影響。與第二種觀點對比,這種定義也側重於負債經營的結果,但其將負債經營的客體局限於利率固定的債務資金,筆者認為其定義的客體范圍是狹隘的。筆者將在後文中論述到,企業在事實上是可以選擇一部分利率可浮動的債務資金,從而達到轉移財務風險的目的的。
4. 杠桿有什麼作用有什麼好處
杠桿
阿基米德在《論平面圖形的平衡》一書中最早提出了杠桿原理。他首先把杠桿實際應用中的一些經驗知識當作"不證自明的公理",然後從這些公理出發,運用幾何學通過嚴密的邏輯論證,得出了杠桿原理。這些公理是:(1)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相等的重量,它們將平衡;(2)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將下傾;(3)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不相等距離處掛上相等重量,距離遠的一端將下傾;(4)一個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的作用來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變。相反,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個懸掛在它們的重心處的重物來代替;似圖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又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
阿基米德對杠桿的研究不僅僅停留在理論方面,而且據此原理還進了一系列的發明創造。據說,他曾經藉助杠桿和滑輪組,使停放在沙灘上的桅船順利下水。在保衛敘拉古免受羅馬海軍襲擊的戰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桿原理製造了遠、近距離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種飛彈和巨石攻擊敵人,曾把羅馬人阻於敘拉古城外達3年之久。
這里還要順便提及的是,在我國歷史上也早有關於杠桿的記載。戰國時代的墨家曾經總結過這方面的規律,在《墨經》中就有兩條專門記載杠桿原理的。這兩條對杠桿的平衡說得很全面。裡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的;有改變兩端重量使它偏動的,也有改變兩臂長度使它偏動的。這樣的記載,在世界物理學史上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定義: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就是杠桿。
杠桿平衡條件:動力臂×動力=阻力臂×阻力
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一根結實的棍子(最好不會彎又非常輕),就能當作一根杠桿了。上圖中,方形代表重物、圓形代表支持點、箭頭代表用,這樣,你看出來了吧?在杠桿右邊向下杠桿是等力杠桿;第二種是重點在中間,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是省力杠桿;第三種是力點在中間,動力臂小於阻,是費力杠桿。
第一種杠桿例如:剪刀、釘錘、拔釘器……杠桿可能省力可能費力,也可能既不省力也不費力。這要看力點和支點的距離:力點離支點愈遠則愈省力,愈近就愈費力;如果重點、力點距離支點一樣遠,就不省力也不費力,只是改變了用力的方向。
第二種杠桿例如:開瓶器、榨汁器、胡桃鉗……這種杠力點一定比重點距離支點近,所以永遠是省力的。
如果我們分別用花剪(刀刃比較短)和洋裁剪刀(刀刃比較長剪紙板花剪較省但是費時;而洋裁剪則費力但是省時。
生活中的杠桿
1.剪較硬物體
要用較大的力才能剪開硬的物體,這說明阻力較大。用動力臂較長、阻力臂較短的剪刀。
2.剪紙或布
用較小的力就能剪開紙或布之類較軟的物體,這說明阻力較小,同時為了加快剪切速度,刀口要比較長。用動力臂較短、阻力臂較長的剪刀。
3.剪樹枝
修剪樹枝時,一方面樹枝較硬,這就要求剪刀的動力臂要長、阻力臂要短;另一方面,為了加快修剪速度,剪切整齊,要求剪刀刀口要長。用動力臂較長、阻力臂較短,同時刀口較長的剪刀。
投資中的杠桿
杠桿比率
認股證的吸引之處,在於能以小博大。投資者只須投入少量資金,便有機會爭取到與投資正股相若,甚或更高的回報率。但挑選認股證之時,投資者往往把認股證的杠桿比率及實際杠桿比率混淆,兩者究竟有什麼分別?投資時應看什麼?
想知道是否把這兩個名詞混淆,可問一個問題:假設同一股份有兩只認股證選擇,認股證A的杠桿是6.42倍,而認股證B的杠桿是16.22倍。當正股價格上升時,哪一隻的升幅較大?可能不少人會選擇答案B。事實上,要看認股證的潛在升幅,我們應比較認股證的實際杠桿而非杠桿比率。由於問題缺乏足夠資料,所以我們不能從中得到答案。
杠桿比率=正股現貨價÷(認股證價格x換股比率)
杠桿反映投資正股相對投資認股證的成本比例。假設杠桿比率為10倍,這只說明投資認股證的成本是投資正股的十分之一,並不表示當正股上升1%,該認股證的價格會上升10%。
以下有兩只認購證,它們的到期日和引伸波幅均相同,但行使價不同。從表中可見,以認購證而言,行使價高於正股價的幅度較高,股證價格一般較低,杠桿比率則一般較高。但若投資者以杠桿來預料認股證的潛在升幅,實際表現可能令人感到失望。當正股上升1%時,杠桿比率為6.4倍的認股證A實際只上升4.2%(而不是6.4%),而杠桿比率為16.2倍的認股證B實際只上升6%(而不是16.2.%)。
5. 簡述綜合杠桿系數的含義和作用
杠桿系數分為財務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系數和總杠桿系數三種.
經營杠桿系數(DOL),也稱營業杠桿系數或營業杠桿程度,是指息稅前利潤(EBIT)的變動率相當於銷售額變動率的倍數.經營杠桿系數=(銷售收入-變動成本)/(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為了反映經營杠桿的作用程度、估計經營杠桿利益的大小、評價經營風險的高低,必須要測算經營杠桿系數.一般而言,經營杠桿系數越大,對經營杠桿利益的影響越強,經營風險也越大.
財務杠桿系數(DFL),是指普通股每股稅後利潤變動率相當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也叫財務杠桿程度,通常用來反映財務杠桿的大小和作用程度,以及評價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
總杠桿系數是指公司財務杠桿系數和經營杠桿系數的乘積,是衡量公司每股獲利能力的尺度
6. 如何計算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聯合杠桿系數三者之間可以用怎樣的公式反映
計算如下:
財務杠桿系數,是指普通股每股稅後利潤變動率相對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也叫財務杠桿程度,通常用來反映財務杠桿的大小和作用程度,以及評價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財務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為:財務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經營杠桿系數(DOL),也稱營業杠桿系數或營業杠桿程度,是指息稅前利潤(EBIT)的變動率相對於產銷量變動率的比。計算公式為DOL=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產銷量變動率=(△EBIT/EBIT)/(△Q/Q),△EBIT是息稅前利潤變動額,△Q為產銷量變動值。
總杠桿系數是指公司財務杠桿系數和經營杠桿系數的乘積,直接考察了營業收入的變化對每股收益的影響程度,是衡量公司每股獲利能力的尺度。
總杠桿系數DTL = DFL* DOL = (EBIT+F)/ [ EBIT- I - D/(1-r)]。其中:EBIT為息稅前利潤。F為總固定成本,I為利息,D為優先股股息,r是所得稅稅率。
(6)綜合杠桿可以反映什麼擴展閱讀:
財務杠桿系數的意義
DFL表示當EBIT變動1倍時EPS變動的倍數。用來衡量籌資風險,DFL的值越大,籌資風險越大,財務風險也越大。
在資本結構不變的前提下,EBIT值越大,DFL的值就越小。
在資本總額、息稅前利潤相同的條件下, 負債比率越高,財務風險越大。
負債比率是可以控制的, 企業可以通過合理安排資本結構, 適度負債, 使增加的財務杠桿利益抵銷風險增大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網路-財務杠桿系數
7. 試述杠桿效應與企業風險的關系。
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杠桿有三種,即: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綜合杠桿。內
1、經營杠桿與企業經營風容險的關系
企業經營風險的大小與經營杠桿有重要關系,一般來說,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固定成本越高,經營杠桿系數越大,利潤變動越激烈,企業的經營風險也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2、財務杠桿與企業財務風險的關系
財務杠桿系數反映的是普通股每股收益對息稅前利潤變動的敏感程度,它衡量了由於企業使用財務杠桿而引起的風險增加相對額。財務杠桿系數是對財務風險的量化,但並非財務風險的同義詞。財務風險是企業使用財務杠桿所導致的。
3、綜合杠桿與企業總風險的關系
綜合杠桿系數是對總風險大小的量化。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綜合杠桿系數越大,總風險越大,反之則越小。由綜合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可以知道,企業可以通過很多方式對經營杠桿和財務杠桿進行組合,以獲得一個理想的綜合杠桿系數和企業總風險。在選擇經營杠桿與財務杠桿的組合時,應以企業(股東)價值最大化為目標,在風險和收益之間進行權衡。
8. 經濟學中,杠桿作用是怎麼反映的能講得詳細點嗎~~謝謝了!
經濟學中的杠桿分兩種,經營杠桿和財務杠桿。
9. 如果一家公司的綜合杠桿率是7,意味著什麼
如果一家公司的綜合-桿率17,意味著這家公司發展還是比較好的。
10. 在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中,什麼是綜合杠桿效應有何意義
財務杠桿 (1)財務杠桿的含義。 企業負債經營,不論利潤多少,債務利息是不變的。於是利潤增大時,每一元利潤所負擔的利息就會相對地減少,從而給投資者收益帶來更大幅度的提高。這種債務對投資者收益的影響稱作財務杠桿。 (2)財務杠桿系數的計算及其說明的問題。 財務杠桿作用的大小通常用財務杠桿系數表示。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表示財務杠桿作用越大,財務風險也就越大;財務杠桿系數越小,表明財務杠桿作用越小,財務風險也就越小。 財務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為: dfl=ebit/[ebit-i-b/(1-t)] 財務杠桿系數可說明的問題如下: ①財務杠桿系數表明息前稅前盈餘增長引起的每股盈餘的增長幅度。 ②在資本總額、息前稅前盈餘相同的情況下,負債比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高,財務風險越大,但預期每股盈餘(投資者收益)也越大。 (3)控制財務杠桿的途徑。 負債比率是可以控制的。企業可以通過合理安排資本結構,適度負債,使財務杠桿利益抵消風險增大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企業的財務杠桿,一般可以表現為三種關系: 即負債與資產的對比關系(即資產負債率)、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對比關系、或長期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對比關系。 在企業過高的杠桿比率的條件下,企業在財務上將面臨著以下壓力: 一是不能正常償還到期債務的本金和利息。 二是在企業發生虧損的時候,可能會由於所有者權益的比重相對較小而使企業債權人的利益受到侵害。 三是受此影響,企業從潛在的債權人那裡獲得新的資金的難度會大大提高。 參考資料:《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