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還有匯率的事情

還有匯率的事情

發布時間:2021-11-29 02:55:32

㈠ 影響人民幣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還有影響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各年的大事件有哪些

(1)國際收支。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該國貨幣匯率上升;如果為逆差,則該國貨幣匯率下降。 (2)通貨膨脹。如果通貨膨脹率高,則該國貨幣匯率低。 (3)利率。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則匯率高。 (4)經濟增長率。如果一國為高經濟增長率,則該國貨幣匯率高。 (5)財政赤字。如果一國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則其貨幣匯率將下降。 (6)外匯儲備。如果一國外匯儲備高,則該國貨幣匯率將升高。 (7) 投資者的心理預期。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在目前的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匯兌心理學認為外匯匯率是外匯供求雙方對貨幣主觀心理評價的集中體現。評價高,信心強,則貨幣升值。這一理論在解釋無數短線或極短線的匯率波動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8)各國匯率政策的影響。

㈡ 匯率的事情

一、匯率決定:紙幣流通制度下,匯率決定的基礎,按照馬克思貨幣理論的觀點,紙幣是一種價值符號,代表著一定的價值量。因此,可以用兩國紙幣各自所代表的價值量之比來確定兩國貨幣的匯率基礎。一國貨幣所代表的價值量對國內表現為紙幣購買力,對國外則表現為匯率了。
二、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
作為一國貨幣對外價格的表現形式,匯率受到來自國內和國際因素的影響。同時,除了受到經濟因素影響之外,還往往受到政治、社會因素的影響。因此,匯率的變動常常變幻不定,很難准確預測。為了簡單起見,這里僅就經濟因素對匯率變動的影響進行討論,圖1-1。

(一)長期因素
1.國際收支狀況
國際收支,嚴格地說,是指一國對外經濟活動中所發生的收入和支出。當一國的國際收入大於支出時,即為國際收支順差;反之則為逆差。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會直接影響到該國的外匯市場供求,進而影響匯率變動。一般而言,如果一國國際收支順差,在外匯市場上會表現為外匯供大於求,外匯匯率下跌,本幣匯率上升;如果是逆差的話,則是外匯供不應求,外匯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跌。不過,國際收支對匯率的影響要在較長的時間內才能發揮作用,短期的、臨時的、小規模的國際收支差額對匯率的影響,容易被其他一些因素所抵消。
2.相對的通貨膨脹率
貨幣對外價值的基礎是對內價值。如果貨幣的對內價值降低,其對外價值,即匯率也必然隨之下降。一國貨幣的對內價值的變化通常用通貨膨脹率來度量。通貨膨脹、物價上漲,意味著單位貨幣的購買力降低,代表的價值量減少了。在紙幣流通下,各國存在不同幣值變化情況,因此不但要考察本國的通貨膨脹率,也要考察他國的通貨膨脹率,即比較相對的通貨膨脹率。一般來說,相對通貨膨脹率持續較高的國家,表示該國貨幣的對內價值下降得越快,其本幣匯率也將隨之下跌,外匯匯率會上升。
3.宏觀經濟狀況
一國的宏觀經濟狀況除了通貨膨脹之外,還包括經濟增長、財政收支、國民收入、投資環境、經濟開放程度等諸多方面的。若一國的宏觀經濟狀況良好,經濟穩定,該國貨幣的匯率就趨穩;反之,則會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因此,創造一個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是維持匯率穩定的一個重要前提。
(二)短期因素
1.相對利率水平
利率是借貸資金的價格。利率作為使用資金的成本或是放棄資金使用的收益,也會影響到匯率水平。一般而言,資金總是從利率低的地方流向利率高的地方。當一國的利率水平高於他國時,他國的資金就會流入該國;否則,當該國利率水平低於他國的時候,該國的資金就會流出。而資金的大量流入流出,會直接影響到一國的外匯供求,特別是短期外匯的供求,從而引起匯率變動。當然,分析利率因素的時候不能只考察名義利率,而是要結合通貨膨脹考察相對的實際利率水平。利率對長期匯率的影響十分有限,更大程度上是作為政策工具對短期匯率產生重大影響。
2.政府的短期干預
政府為了實現一定的經濟目標,常常會採用種種措施干預外匯市場和外匯匯率,有時甚至操縱匯率的波動。政府為了避免匯率的變動對國內經濟造成不利的影響,需要通過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買賣外匯,使匯率的變動有利於本國經濟的運行。這種干預的目的有三種:一是在匯率變動過於劇烈的時候使它趨於緩和,二是使匯率穩定在某個水平上,三是使匯率上浮或是下降到某個水平。
3.心理預期
心理預期有時會對匯率產生重大的影響。心理預期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對利率變動、匯率走勢、通貨膨脹、國際收支等經濟方面的,也包括對政治局勢、國際關系、社會穩定等政治的和社會方面的預期。而對這些方面的不同預期,會直接改變人們的經濟行為,比如投資和儲蓄的方向,進而影響到匯率。由於心理預期的變化快、影響大,常常會引起短期匯率波動。有時,心理預期甚至會成為市場上影響匯率的最主要因素。

㈢ 關於匯率的問題

難道你在那邊不消費嗎

那邊消費就是用美元了,你掙1K美元是剩下不了多少的

㈣ 關於匯率的問題,請解答什麼事本國匯率,什麼事外匯匯率,書上怎麼在有的地方本國貨幣匯率相對於外國

您好,關鍵是外匯匯率有兩種標價法,即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日元、瑞士法郎、加元等均為直接標價法,如日元119.05即一美元兌119.05日元。

在直接標價法下,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則說明本幣貶值,叫做外匯匯率上升;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0.9705即一歐元兌0.9705美元。

在間接標價法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本幣貶值,即外匯匯率下降;

綜合講來,記得一句口訣即可,直反間正。 即直接法匯率上升,本幣反而貶值,間接法匯率上升,就是本幣上升。您說的第一問是直接法,而第二問說的是低利率貨幣貶值,所以低利率貨幣匯率下降。因為低利率貨幣大多使用直接交易法,比如日元,瑞郎,加元等。人民幣是一個例外,雖然利率高,仍然使用直接法。

㈤ 人民幣匯率的大事記

焦點:人民幣匯率漲跌有跡可循市場化波動反令投資者變冷靜

路透香港5月27日 - 市場從瘋狂到理性,只需一個811匯改的洗禮。是的,盡管目前美元加息預期再起、人民幣貶值壓力仍在,但在人民幣兌美元逼近前期低點的當下,整個市場卻表現冷靜,不得不令人感嘆:811匯改驚險一跳的人民幣,目前已沖過險灘步入市場化波動的另一重天地。

恰如一位中資大行交易員所描繪的:人民幣目前可謂輕舟已過萬重山。匯改前的人民幣,只是圍著美元這顆恆星旋轉的行星;現在,已經變成與美元、歐元等保持相對平衡狀態的恆星了。

而這種變化,則令市場對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的預期更依賴於宏觀基本面,從而使投資者保持更多理性,大幅減弱了匯改之前的迷茫與匯改伊始的情緒化影響因素。

「說實話,境外的貶值預期並沒有消退,但更加理性了。因為市場是可預期的,至少預測人民幣中間價更精準了。」華僑銀行資深人民幣投資分析專家謝棟銘就表示。

花旗銀行中國區資金交易部主管姚振華則指出,811匯改以後,該行對人民幣中間價的每日測算跟央行公布的實際值吻合度很高,而市場價與中間價的偏離也很小。

「今年以來,央行確實是根據與市場溝通的規則,要求報價行來計算和發布中間價的。」他稱。

「這表明了中間價對即期價格的聯動和指導效應。」姚振華稱。

央行在本月公布的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稱,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

**市場化反而更利人民幣匯率的穩定預期**

另有美資投行的交易員也表示,目前的人民幣市場相當淡靜,在整個市場弄清楚人民幣中間價形成機制後,海外市場的瘋狂炒作熱情反而偃旗息鼓了。

「兌美元的單邊不太好炒了...,一籃子匯率里有美元、歐元、日圓,以及新興市場貨幣,中間價的變化顯得更復雜,市場化程度太高了。」他稱。

在中間價符合央行提出的形成邏輯後,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價與即期匯率的相關性就成為市場關注的另一個問題。簡單說,即期價格與中間價的偏離度,就變成中間價是否有效的重要衡量因素。

根據花旗銀行的數據紀錄,自3月份至今的61個交易日中,有35個交易日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價處於當日即期交易價格區間內;有59個交易日中間價不偏離當日即期交易價格區間0.1%。

「這足以證明中間價對即期價格的聯動和指導效應。」姚振華稱。

**兌美元貶值幅度溫和**

在人民幣匯率的漲跌有跡可循之後,市場對其未來的走勢則更多地集中在了基本面的分析上。特別是對美元的走勢分析,則成為金融市場重點關注的對象。

「現在市場不再會像1月份那次,覺得人民幣會大幅貶值或者一次性貶值,比較接受目前這種兌美元溫和貶值。」謝棟銘稱。

他稱,人民幣和其他亞洲貨幣沒啥區別,屬於跟著美元大趨勢變化。目前總體還是看多美元,所以今年相對應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可能會到6.6-6.7之間。

對於美元未來的走勢,香港中文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前美聯儲達拉斯高級經濟學家王健在接受路透專訪時則表示,美元目前處在第三個升值周期,已經達到上一個周期的高位,也算是歷史高位,而且美元升值的影響已經傳導到實體經濟,所以繼續大幅升值的動能不足。

「我上周在美國很很多海外基金經理聊過,他們認為中國經濟雖然放緩,但是即便增速下滑到5%-6%,依然高於世界大多數國家,美國近幾年的經濟增速只有2%左右。」他稱,「所以他們認為,如果此時撤出中國,會喪失比較好的機會。」

而對於人民幣匯率今年波動引發的換匯潮,王健認為,目前人民幣是從固定匯率向浮動匯率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可能還不習慣波動,稍微貶值一點,就導致國內很多人把人民幣換成美元。

「但像美國和加拿大,匯率波動非常大,人們並沒有頻繁的把資產從一種貨幣換成另一種貨幣,因為他們都習慣了。」他稱。(完)

㈥ 有懂金融的嗎問一些關於匯率的事情

不能。這是個匯率問題,舉例來說:你在國內拿100美元兌換600元人民幣,再拿這600元人民幣在國外銀行還是兌換回100美元,沒有差價。人民幣對外升值是指拿同樣數額的人民幣,較之前可以兌換更多美元了,譬如原來8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現在6元可以兌換1美元了;人民幣對內貶值是指在國內購買力方面,錢不值錢了(通貨膨脹),譬如原來1元人民幣可以買5個饅頭,現在只能買2個了。不過你現在有大量美元的話,如果預期人民幣對外會進一步升值,可以將美元兌換成人民幣,待人民幣對外升值後,再兌換回美元,這樣會賺取美元差額。譬如:你現在用100美元兌換600元人民幣(匯率1:6),如果匯率將來是1:5,那麼你額600元人民幣就可以換回120美元,這樣有20美元的利差。

㈦ 匯率是怎麼回事啊

美元匯率延續了前一周的上漲勢頭,整體市場氣氛也繼續有利美元的漲勢。歐洲經濟的進一步惡化卻使市場開始憂慮歐洲經濟的前景,但是當前的因素仍不足以使匯率突破原有區間。油價的進一步下跌帶動了美股的繼續反彈,並同時也利好美元匯率。 美元匯率繼續與油價和美股保持高度關聯。由於目前油價已經從148美元/桶歷史高點附近下跌到上周五收盤時的123美元/桶左右,跌幅近17%,同時兩大房貸機構的情況繼續持穩以及較好的公司季報都帶動了美股的上揚。雖然後半周由於6月份的現房銷售量下跌至10年最低水平,並且從當前情況看仍然有進一步下跌的空間,股市基本回吐了上周初以來的全部漲幅,不過市場的整體氣氛仍然較為有利美元匯率。尤其是美國財長鮑爾森和費城聯儲主席普羅索給美元匯率帶來的支撐,其中鮑爾森再次重申了強美元的重要性,而普羅索則認為當前早加息好過晚加息,並帶動了市場對美聯儲9月份例會加息預期的再次上升。 除了現房銷售之外,上周的其它經濟數據均利好美元,6月份的耐用品訂單和新房銷售均好於預期,而聯儲褐皮書對經濟前景的判斷與前次相比變化不大,經濟放緩,通脹上升,並且由於需求疲弱,製造商難以提高售價。 當前市場氣氛將繼續偏向利好美元,因為看壞美國經濟的觀點早已體現在美元匯率當中,而相對來說,歐洲經濟的惡化才剛剛開始,尤其是惡化的程度加劇,在這種情況下,看壞歐洲經濟前景的看法將體現到匯率當中。不過美元的反彈在本周將面臨風險,其中二季度GDP將向市場顯示出美國經濟在勉強撐過了一季度之後,能否在二季度同樣好於市場預期;而新一期的就業情況可能繼續不佳,尤其是裁員潮擴散到其他行業之後,非農就業新增人數將繼續保持下降的趨勢。 由於經濟表現不佳,歐洲貨幣繼續回落,歐元匯率也回到1.53到1.60的區間當中,當前的因素仍不足以使區間被突破。 從經濟數據的表現來看,歐元區和英國似乎正在步入衰退。受到歐元走強、利率偏高和內需轉弱的影響,歐元區的經濟前景繼續低迷。之前德國經濟的強勁也開始趨於大幅放緩,7月份的德國IFO信心指數下跌到三年來的最低水平,對德國經濟的憂慮進一步上升。而從歐元區整體來看,工業新訂單的持續下跌,采購經理人指數連續保持在50下方的收縮當中,更進一步加深了對經濟衰退的憂慮。不過歐洲央行卻繼續保持強硬,委員們對經濟仍然保持相對樂觀,並繼續防範通脹風險。而隨著能源食品價格在7月份後半段的回落,歐元區7月份CPI增幅或許將從4.0%有所下降,並緩和歐洲央行對通脹的憂慮。 英國經濟前景更加悲觀,二季度GDP初值增幅明顯回落,服務業增幅的放緩以及建築部門產出的下跌拖累了數據的下降,並且三季度經濟增長可能進一步放緩。同時,7月份房屋價格連續下滑,零售銷售在經歷了5月份曇花一現的上升之後,於6月份跌至新低,通脹壓力的加劇以及對經濟前景的悲觀成為主要影響因素。 出乎市場意料的英國央行會議紀要結果帶動了英鎊匯率的大幅上揚。市場之前預期將至少有一位央行委員投票要求減息,而結果則出現了分歧,除了一名委員要求減息之外,還有一名委員出於保持中期通脹穩定以及維持央行對抗通脹的信譽的觀點要求加息。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場對英國央行減息的預期,並帶動英鎊匯率的上揚。不過最終溫和派將再次占優,尤其是在當前英國的實際經濟狀況和經濟學家所認為的中性利率水平應該在4.5-5%的看法出現後,英國央行仍將傾向減息。 雖然歐洲貨幣面對諸多不利因素,但是匯率將保持區間波動,目前仍然缺乏帶動突破的因素,這些因素或許將產生於歐美央行開始著手調整利率以及利率預期的進一步落實,或是美國金融市場的狀況再次出現明顯變化。 日元匯率走勢仍然受到風險厭惡情緒的主導,隨著美股近期的反彈,市場上的風險偏好再次升溫,並使日元匯率承壓。此外,日本國內通脹壓力繼續上揚,而從構成來看,能源上漲仍然是帶動通脹上揚的主要因素。從經濟和通脹現狀以及預期看,日本央行仍將維持利率不變。 油價在上周進一步回落,並帶動商品貨幣的下跌。其中,紐西蘭央行意外的減息25個基點,並表示仍有進一步減息的空間,同時經濟下行風險開始上升。而相對來說,澳大利亞通脹壓力仍然顯著,但是加息預期有所下降,而相對略好的經濟狀況也降低了減息的可能,這些因素帶動澳元兌紐西蘭元匯率逼近1.30的8年高點。

㈧ 最近人民幣升值挺快的,聽說品今之前分析了關於人民幣匯率的事情,有沒有了解的講一下

是的,品今觀市系列分析了人民幣匯率的問題,我剛好看了那個視頻。根據品今的分析,就目前而言,無論是從均衡匯率理論、購買力平價理論還是利率平價理論來看,人民幣的升值趨勢較為明確,總而言之就是挺好的,可能會持續升

㈨ 講講關於匯率的事情。

匯率又稱匯價,是一種貨幣用另一種貨幣表示的價格,是一國貨幣兌換成另一種貨幣的比率或比價。

各國貨幣之所以可以進行對比,能夠形成相互之間的比價關系,原因在於它們都代表著一定的價值量,這是外匯匯率的決定基礎。

在金本位制度下,黃金為本位貨幣。兩個實行金本位制度的國家的貨幣單位可以根據它們各自的含金量多少來確定他們之間的比價,即匯率。
如在實行金幣本位制度時,英國規定1英鎊的重量為123.27447格令,成色為22開金,即含金量113.0016格令純金;美國規定1美圓的重量為25.8格令,成色為千分之九百,即含金量23.22格令純金。根據兩種貨幣的含金量對比,1英鎊=4.8665美圓,匯率就以此為基礎上下波動。

在紙幣制度下,各國發行紙幣作為金屬貨幣的代表,並且參照過去的作法,以法令規定紙幣的含金量,稱為金平價,金平價的對比是兩國匯率的決定基礎。
但是紙幣不能兌換成黃金,因此,紙幣的法定含金量往往形同虛設。所以在實行官方匯率的國家,由國家貨幣當局(財政部、中央銀行或外匯管理當局)規定匯率,一切外匯交易都必須按照這一匯率進行。在實行市場匯率的國家,匯率隨外匯市場上貨幣的供求關系變化而變化。

因為匯率是一國貨幣相對於另一國貨幣的價格,所以匯率的波動也就是一國貨幣價格的相對變動。最終反映到商品價格上。
例如,一台戴爾電腦在美國賣1000美圓,而匯率是1美圓=8.40元人民幣,這時要支付8400元人民幣。如果美圓匯率上升到1美圓=8.80元人民幣,則要支付8800元人民幣。即外匯匯率上升使外國商品的人民幣價格升高。

所以匯率的變動對經濟的最直接的影響是對進出口的影響,本幣升值,則出口商品的價格相對上升,不利於出口,進口商品的價格相對下降,有利於進口。反之亦然。

此外匯率對國際收支,國民收入等具有影響。

閱讀全文

與還有匯率的事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太平洋業務員傭金有多少錢 瀏覽:186
融資500萬出讓5股份 瀏覽:909
08中股票 瀏覽:367
什麼理財產品最好 瀏覽:103
中國銀行理財手機上怎麼買 瀏覽:73
創業板再融資放開 瀏覽:438
股票上市首日價 瀏覽:400
杠桿中阻力的作用點 瀏覽:700
出口貨物收匯申報錄入金融機構代碼 瀏覽:342
融資杠桿比例計算 瀏覽:977
外國金融機構 瀏覽:63
期貨杠桿是怎麼計算的 瀏覽:370
江蘇金融服務外包 瀏覽:762
介紹客戶到銀行理財有抽成嗎 瀏覽:178
金融服務業的實施細則 瀏覽:159
微信裡面的基金理財安全 瀏覽:98
太平洋理財基金是真的嗎 瀏覽:465
金融公司貸款工作人員有風險嗎 瀏覽:881
漢口銀行九通理財怎麼樣 瀏覽:136
金融服務措施及成效 瀏覽: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