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989年日本房地產泡沫始末
1985年9月,美國、聯邦德國、日本、法國、英國五國財長簽訂了「廣場協議」,決定同意美元貶值。為刺激日本經濟的發展,日本中央銀行採取了非常寬松的金融政策,鼓勵資金流入房地產以及股票市場,致使房地產價格暴漲。
美元貶值(大量增發美元)後,大量國際資本進入日本的房地產業,更加刺激了房價的上漲。受房價驟漲的誘惑,許多日本人開始失去耐心。他們發現炒股票和炒房地產來錢更快,於是紛紛拿出銀行的積蓄進行投機。
到1989年,日本的房地產價格已飆升到十分荒唐的程度。當時,國土面積相當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日本,其地價市值總額竟相當於整個美國地價總額的4倍。到1990年,僅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總地價。
一般工薪階層即使花費畢生儲蓄也無力在大城市買下一套住宅,能買得起住宅的只有億萬富翁和極少數大公司的高管。
1991年後,隨著國際資本獲利後撤離,由外來資本推動的日本房地產泡沫迅速破滅,房地產價格隨即暴跌。到1993年,日本房地產業全面崩潰,個人紛紛破產,企業紛紛倒閉,遺留下來的壞賬高達6000億美元。
從後果上看,20世紀90年代破滅的日本房地產泡沫是歷史上影響時間最長的一次。這次泡沫不但沉重打擊了房地產業,還直接引發了嚴重的財政危機。受此影響,日本迎來歷史上最為漫長的經濟衰退,陷入了長達15年的蕭條和低迷。即使到現在,日本經濟也未能徹底走出陰影。
人們常稱這次房地產泡沫是「二戰後日本的又一次戰敗」,把20世紀90年代視為日本「失去的十年」。
(1)日本泡沫經濟1991年匯率擴展閱讀
原因
1、日本經濟、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步伐加快
在日本歷史上,1985年是一個極具特殊意義的年份,這一年日本發生了許多足以影響日本歷史、改變日本命運的大事。
戰後,日本的經濟和金融都有著濃厚的「封閉」和「管制」色彩。20世紀70年代,日本開始了經濟、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進程。20世紀80年代,這一進程迅速加快。1985年,日本政府發表了《關於金融自由化、日元國際化的現狀與展望》公告,揭開了日本經濟、金融全面自由化、國際化的序幕。
2、日本政治國際化進程加速
20世紀80年代初,日本政府提出,日本要從一個「經濟大國」走向「政治大國」,而日美關系將成為「政治大國」的基石。在1985年的「廣場會議」和1986年的「盧浮宮會議」中,日本均成為美國最堅定的盟友。
3、日本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
從1980年起,國際社會要求日本開放國內市場、改變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的呼聲越來越高。1985年的日本《經濟白皮書》指出: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不可持續,日本必須擴大內需,以緩和與國際社會的關系。
1985年的日本,同時面臨著三個重大的戰略轉變:由「管制經濟」向「開放經濟」轉變;由「經濟大國」向「政治大國」轉變;由「外需主導型經濟」向「內需主導型經濟」轉變。如此重大而深刻的變革集中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有可能使宏觀政策失去迴旋的空間。
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國內政策協調與國際政策協調等問題交織在一起時,宏觀政策的權衡、選擇和調整會變得非常困難,可能會因失去平衡而出現嚴重失誤。
② 日本80年代的那場泡沫經濟,為什麼說獲益者是美國
日本泡沫經濟是日本在19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初期出現的一種日本經濟現象。根據不同的經濟指標,這段時期的長度有所不同,但一般是指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之間的4年零3個月的時期。這是日本戰後僅次於60年代後期的經濟高速發展之後的第二次大發展時期。這次經濟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機活動的支撐,1989年12月29日,日經平均股價達到最高點38915日元87錢,此後開始下跌,土地價格也在1991年左右開始下跌,泡沫經濟開始正式破裂。到了1992年3月,日經平均股價跌破2萬日元,僅達到1989年最高點的一半,8月,進一步下跌到1萬4000日元左右。大量賬面資產在短短的一兩年間化為烏有。由於土地價格也急速下跌,由土地作擔保的貸款也出現了極大風險。當時日本各大銀行的不良貸款紛紛暴露,對日本金融造成了嚴重打擊。因此隨著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經濟出現大倒退,此後進入了平成大蕭條時期。日語中「平成景氣」基本與此同義,但有時也包括此後的經濟蕭條階段。
而他的實質是
美元威逼日元升值,才使得日本炮沫經濟崩潰的,
由於日本所面臨的重大問已經變得極度明顯,由融資短缺所衍生出的市場壓力將迫使日本採取一種與西方國較為一致的資本主義,而政治上的種種情勢亦顯示日本的治理方式必須改變.
目前銀行部門遇到兩項問題,第一是其壞帳總額究竟會不會持續擴大下去,這大部分要視不動產市場未來的走向而定;第二市銀行夜究竟能否以時間來解像問題,這顯然是他們打算採取的策略,哪怕是要花上好幾年時間.未免進一步壓低土地價格,銀行業大多不願出售抵押品以抵銷貸款,但是擔保品的的資產依舊下跌,使銀行本身短少資金,因此基本上銀行體系正處於一個貨幣緊縮的環境.
穩定的日本金融市場,對於亞洲各國不但有關鍵性的支撐效果,連帶也會影響到美國以及全球的金融市場,因此日本經濟的後續發展,已經是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從日本擁有三千多億美元的外匯准備金,日本銀行也有足夠的力量介入市場操縱日幣走勢,但還是無法擺脫經濟困境的情況,可以知道國際金融市場的資金還是會跟著經濟的基本面而行.日本銀行嚴重的壞帳,財政重整過程中所可能牽涉到的政治斗爭,還有市場的信心問題,都是日本經濟危機一時之間難以有效化解的主要因素.七大工業國家 G7 的央行會議即將開會,日本如何在景氣對策上提出更具有說服力的計劃以及各國對日本的態度,將是影響未來日圓走勢的重要關鍵.
心得
日本泡沫經濟崩潰至今已將近八年,影響的層面很廣,像是匯率,幣值,銀行,土地問題……等,都急需解決,而所面臨最嚴重的問題是銀行惜貸給企業融資困難,民眾不敢消費導致國內需求不振.近年來日本政府雖已推出總額超過100兆日圓的振興經濟方案,卻無明顯成效,日本經濟的禍源在於不健全的金融體系,且又流於過分自大,整個權力都操控在政府手中.所以並非一朝一夕就能站起來,就像經濟也並非短期之內泡沫化,政府應採取透明而公平的市場經濟,不要過度保護銀行業,應讓其銀行靈活的運用資金,也避免土地下跌時,而引起的呆帳現象
③ 日本上世紀90年代的經濟泡沫是怎麼回事
日本泡沫經濟是日本在19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初期出現的一種日本經濟現象。根據不同的經濟指標,這段 時期的長度有所不同,但一般是指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之間的4年零3個月的時期。這是日本戰後僅次於60年代後期的經濟高速發展之後的第二次大發展時期。 這次經濟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機活動的支撐,因此隨著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經濟出現大倒退,此後進入了平成大蕭條時期。 日語中「平成景氣(日語:平成景気;日語假名へいせいけいき)」基本與此同義,但有時也包括此後的經濟蕭條階段。
日本經濟、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步伐加快
日本政府長期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的動機,需要再一次回到日本泡沫經濟的起點——1985年。在日本歷史上,1985年是一個極具特殊意義的年份,這一年日本發生了許多足以影響日本歷史、改變日本命運的大事。
戰後日本的經濟和金融都有著濃厚的「封閉」和「管制」色彩。20世紀70年代,日本開始了經濟、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進程。20世紀80年代,這一進程迅速加快。1985年,日本政府發表了《關於金融自由化、日元國際化的現狀與展望》公告,揭開了日本經濟、金融全面自由化、國際化的序幕。
日本政治國際化進程加速
20世紀80年代初,日本政府提出,日本要從一個「經濟大國」走向「政治大國」,而日美關系將成為「政治大國」的基石。在1985年的「廣場會議」和1986年的「盧浮宮會議」中,日本均成為美國最堅定的盟友。
日本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
從1980年起,國際社會要求日本開放國內市場、改變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的呼聲越來越高。1985年的日本《經濟白皮書》指出: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不可持續,日本必須擴大內需,以緩和與國際社會的關系。
總結
1985年的日本,同時面臨著三個重大的戰略轉變:由「管制經濟」向「開放經濟」轉變;由「經濟大國」向「政治大國」轉變;由「外需主導型經濟」向「內需主導型經濟」轉變。如此重大而深刻的變革集中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有可能使宏觀政策失去迴旋的空間。當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國內政策協調與國際政策協調等問題等交織在一起時,宏觀政策的權衡、選擇和調整會變得非常困難,可能會因失去平衡而出現嚴重失誤。
日本的經驗教訓表明:
第一,匯率的調整並不能阻止經濟的泡沫化;
第二,尤其在CPI的穩定時期,更應該當心資產的泡沫化;
最後,應處理好眼前的經濟繁榮與經濟的長期持續健康發展之間的關系。
在我國當前反對加息的理由之一是,經濟過熱並非全局性的,所以加息有可能影響經濟繁榮。速水優對日本泡沫經濟的反省給我們的啟示是:在面臨這兩種風險時,犧牲暫時的經濟發展的損失,比起聽任泡沫經濟擴大可能造成的危害,從長遠來看要小得多。
總之,不應過多地糾纏於CPI的漲跌,把CPI的漲跌作為調控宏觀經濟的唯一風向標,重蹈日本的覆轍。
④ 誰能用通俗的語言描述90年日本泡沫經濟問題包括原因,經過,結果,匯率問題等等
1986年12月到1991年4月,是日本泡沫經濟發生的時間。
在上述時間段,日元升值,貨幣寬松,房地產、股票價格節節攀高,資產效應使日本經濟表象極度繁榮,人們心態高昂浮躁,整個經濟如同吹起的肥皂泡。
1985年"廣場協定」簽訂後。日元大幅升值,就是 你本來買外國的東西 之前要2塊5變為了只要一塊錢,相反的 另外國家本來花一塊錢可以賣十個日本饅頭,現在只能買4個了。
日本的日元變值錢了 於是 好多地方 好多人都來湊熱鬧 日本本來就是想往外賣東西的 它的錢
變貴了之後 對其影響重大
既然國外的自己控制不了 那隻能調整國內。於是採取了擴內需的財政政策,下調銀行利率 就相當於 你100萬放銀行100年給你100塊 你還願意嗎 。所以 索性不存了 拿出來做點投資
再於是,不是投到生產 就是房地產
「1986年日本土地價格陡然上漲 東京都中心地區商業用地價格變為1983年的350%,住宅價格增長300%並一直持續到1991年,1990年日本土地總值達15萬億美元,比美國土地資產總值多4倍,相當於當年日本GDP的5倍多,與此同時日經指數翻了兩倍多,股票市值從224.2萬億日元增加到890萬億日元,增加了4.7倍,是當年名義GDP的2.23倍」
詳情參照中國
1989年日本銀行上調貼現利率 你存100萬 100天 給你10萬 你存不存 就是這個道理
股票有風險 還不如 存銀行 。股價地價暴跌,房地產價格日本經濟受到重創。
⑤ 1991年日本經濟泡沫是什麼原因引起
1991年日本經濟泡沫形成的原因,其國內有2種針鋒相對的觀點
1.日元升值是經濟泡沫形成的主要原因:日元升值後出口下降,導致日本被迫採取低利率政策,引入大量熱錢,因而導致經濟泡沫。
2.日元升值本身不是經濟泡沫的原因,而是低利率政策:降低利率對國內基本消費需求沒有刺激作用,但對投資行為卻能起很大的促進的作用,當時採取這樣的政策,本身就是以虛假的經濟泡沫去粉飾經濟增長的數據。
由於上述因素疊加在一起,日本國內興起了投機熱潮,尤其在股票交易市場和土地交易市場更為明顯。其中,受到所謂「土地不會貶值」的土地神話的影響,以轉賣為目的的土地交易量增加,地價開始上升。當時東京23個區的地價總和甚至達到了可以購買美國全部國土的水平,而銀行則以不斷升值的土地作為擔保,向債務人大量放款。此外,地價上升也使得土地所有者的賬面財產增加,刺激了消費慾望,從而導致了國內消費需求增長,進一步刺激了經濟發展。
1985年到1988年期間,隨著日元急速升值,日本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雖有所下降,但是國內的投機氣氛依然熱烈。1987年,投機活動波及所有產業,當時樂觀的觀點認為只要對土地的需求高漲,那麼經濟就不會衰退,而且市場也鼓勵人們不斷購買股票,聲稱股票從此不會貶值。當時日本媒體為了給這種經濟繁榮狀況命名,還希望募集像岩戶景氣、神武景氣類似的名稱。但當時也出現了少數反對論點,認為土地價格已經遠遠超過其實際需求,日本經濟將在不久的將來陷入衰退。
從經濟學原理來說,土地價格上升,導致租用土地的工廠或寫字樓(辦公樓、辦公室)的企業盈利率下降,因此合理的做法是出售土地購入債券,因此會帶來土地需求下降。根據供求理論,價格終將趨於均衡。但是日本企業普遍實行以賬面價值計算土地資產的做法,因此從表面上看企業的收益率也並無變化,而賬面價值與現實價值的差額就導致了賬面財產增加,從而刺激日本企業追求總資產規模而非收益率。
當時為了取得大都市周邊的土地,許多大不動產公司會利用黑社會力量用不正當手段奪取土地,從而導致了嚴重的社會問題。而毫無收益可能的偏遠鄉村土地也作為休閑旅遊資源被炒作到高價。從土地交易中獲得的利潤被用來購買股票、債券、高爾夫球場會員權,另外也包括海外的不動產(如美國洛克菲勒中心)、名貴的藝術品和古董、豪華跑車、海外旅遊景點等等。當時這種資金被稱為「日本錢」(Japan Money)而受到世界經濟的關注和商家的追捧。當時隨著股票價格上升,日本國內購買法拉利、勞斯萊斯、日產CIMA等高檔轎車的消費熱潮也不斷高漲。
⑥ 日本泡沫經濟時代的匯率大概是多少
記得最牛時候達到了1比10~1RMB換10JPY~
那時候在日本隨便賺點錢就能換大把大把的人民幣,是個很奇葩的時代~且一去不復返了
⑦ 日本為什麼會有泡沫經濟,最後怎麼破裂的
一、日本泡沫經濟產生原因:
1、日本泡沫經濟的直接原因就是1985年9月的廣場協議。
會上5國決定聯合干預外匯市場,下調美元兌其他貨幣的匯率。當時日美貿易不均衡已成為日美之間的一大政治問題,美國再三要求日本「擴大內需」。地價上漲、稅收增加、財務支出擴大,結果造成日本國內市場流動性大量過剩。
2、還有一個原因是1984年,日元—美元委員會推動的金融自由化。
當時日本仿照歐美,實行銀行和證券的融合,放寬對銀行業務的限制。證券業雖放寬限制改革進展緩慢,但是在某些政策層面上容易操作的部分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和。尤其是存款利率自由化後,銀行之間競相上調企業大額定期存款利息。
這導致了日本銀行籌資成本過高,大量資金湧向高利息、可融資的不動產和建築方面。最後造成企業投資過剩,加速泡沫經濟的發展。
二、泡沫的破裂:
泡沫經濟破滅的誘因一般認為是1989年5月日本銀行調高法定利率和1990年3月大藏省對房地產融資實行的總量規制。
1990年1月股價就開始暴跌。當時誰都知道泡沫遲早會破滅,但資產價格開始暴跌後的一段時間內,大藏省和日本銀行都還在推行擠破泡沫政策,致使情況雪上加霜。直到1991年7月才開始下調法定利率,而總量規則直到1991年年末才被撤銷。
(7)日本泡沫經濟1991年匯率擴展閱讀:
日本經濟泡沫對我們的啟示:
一、匯率大幅升值,未必導致資產價格泡沫,從而未必導致金融體系的崩潰和經濟蕭條。
日本的教訓告訴我們,應對外部需求的沖擊,不能過多地依賴於貨幣政策;在財政政策尚存空間的情況下,使用積極的財政政策進行宏觀調控,這是總需求管理的較優選擇。
二、進一步而言,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分工應當明確,互相獨立。
財政政策主要負責調節需求和經濟結構,而貨幣政策則以物價穩定為首要目標。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不能受到其他人為因素的干擾,或者承擔過多、過寬的政策目標。
宏觀調控如果過於依賴貨幣政策,將蘊含著嚴重的資產價格泡沫化風險。除此之外,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企業競爭力的提升,總供給方面的效率改革也將有利於緩解總需求方面的政策壓力。
三、關於穩定金融市場在央行政策目標中的定位。
金融市場的穩定,是央行實現其他政策目標的前提。而且,在政府的主要職能部門當中,也只有央行掌握著穩定金融市場的信息以及政策工具。因此,央行的貨幣政策應當及時對金融市場的穩定性做出判斷並採取措施。
⑧ 91年日本房地產崩盤,平均房價降低了多少
1989年泡沫經濟的最高峰石獅子眼前的銀座四丁日的地價是每3.3平方米12億日元。樂京的另一個地標一樂京帝國場廣場下面一平方英里上地的價格,比整個加利福尼亞的土地價值還高,一個東京都的地價就桕當干美四全國的十地價格。
有笑話說把東京的地皮全部賣掉就可以買下美國,然後而把美地出租給美人住。葉邦富說, 在當時的幾本報紙上這樣的言論經常可以看到,並月被大部分口本人接受開以為家。據出木土公布的統計數據,80年代中期,隨著人呈資金江入房地產行業地價開始瘋壯獻升。
自1985年起東京、人版、名古原京都、棲沉和神廣八人城市的土地價格以五位數上升,1987年住心用比價格競I升了307%,商業用地則跳升了48.8%。1990年六大城中心的地價指數比1985年1漲了約90%。從1986年開始出現了地價上漲啟峰期1990年的地價大約是1983年的25倍。
81年開始,日本房價開始暴跌。當午降了70%,但跌的自一年漲了10%跌的結果就是失業連租房、吃飯都問題了。泡沫危機後,樂京房價一度低至幾千人民幣每平方,但是過了幾年馬上過萬,升在3~5萬區周旋了一段時間,隨後普通區域5萬左右,4心區域6~15萬的多。
判斷樓市崩盤的科學標準是以下幾點:
1、本地客觀供應量超過本地自住需求並有購買力的一倍及以上。因為異地消費占相當比例,但還不至於充斥整個本地市場。因此,只要客觀供應量嚴格超過本地自住需求形成買方的可選擇性,讓人們能夠在比較中買房,並且政策以打擊捂盤迅速有效,則房價通過市場逼迫而下行才有可能。
2、現售房源中的中高檔盤出現嚴重滯銷並且屬客觀性滯銷而不是捂盤或銷售可提供開發回款要求,一個硬性標准就是讓其持有成本超過現售可以獲得的利潤。
3、所有的投機投資性消費均通過一定的調控政策被抑制,並且土地供應按政府規劃正常放量。
4、行政管制,對高房價課以重稅,並且此增加稅負無法轉嫁。實際上除非政府控制房價,不然無法做到這一點。
如果從短期的觀察,認為銷售滯漲,無需求或需求不旺,就認定房價可能下滑,還為時過早。通過越調越高的階段,部分開發商的腰已經壯了起來,不僅儲備用地無憂,而且存量項目的回收已過保本期。這個時候,一項政策或幾項政策讓銷售適當停滯,不代表樓價會下行,更不可能導致樓市的崩盤。
⑨ 20年前,日本金融危機,日元貶值了多少
20年前也就是1990年左右,日本經濟陷入了「泡沫經濟」破滅後的蕭條。
日本泡沫經濟形成於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1987——1989年是泡沫經濟的極盛時期。先聲明一下,既然你問的是失去的十年這段時間,這次經濟大蕭條的產生原因以及蕭條的發展和之後的經濟復甦我就不啰嗦了。
概況:進入90年代後,日本經濟問題開始顯露。股票、房地產市值下滑不止,幾年後均跌下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以上,國民資產大幅縮水。
所謂的貶值與增值,匯率的變化:日元匯率10年內狂跌(最大達到146日元兌1美元)+ 暴漲(最大達到79.75日元兌1美元)各種飄忽不定。
股市:日經(是由日本經濟新聞社編制井公布的反映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變動的股票價格平均措數。該指數的前身為1950年9月開始編制的「東證修正平均股價」。)指數跌到了1萬點以下,失業率增加到5.3%,每年都有上萬家企業倒閉。1997年,在金融風暴沖擊下,一些老牌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相繼倒閉。這種情況愈發加劇了人們對經濟前景的擔心,錢包越攥越緊,企業更不敢投資。
房價:例如,到了1997年,住宅用地價格比最高價時下降了52%,商業用地下降了74%。金融機構放出的貸款有去無回,呆賬、壞賬成為天文數字。
總結:舉國上下的這種心理致使日本個人消費、設備和住宅投資水平大大降低,從而嚴重地制約了日本經濟的發展。
⑩ 日本90年泡沫崩盤後為什麼匯率是升值
日元是避險貨幣,出現泡沫崩盤之後其屬性就會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