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怎麼從付款金額算出匯率

怎麼從付款金額算出匯率

發布時間:2021-11-30 07:21:37

『壹』 匯率是如何計算的。計算公式

匯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內的價格。匯率計容算:

1. 直接標價法:

匯率升貶值率=(舊匯率/新匯率-1)*100

2. 間接標價法:

匯率升貶值率=(新匯率/舊匯率-1)*100

結果是正值表示本幣升值,負值表示本幣貶值

要注意的是,匯率是不斷波動的。

匯率公式:1/實時匯率。

1/6.6974≈0.1493。所以,需要0.1493美元就能購買1人民幣。這就是人民幣/美元貨幣對,貨幣位置就要反過來了。

【1美元可換人民幣6.6974元】 也就是說1美元約等於7元人民幣

(1)怎麼從付款金額算出匯率擴展閱讀

匯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貳』 知道人民幣和美金金額怎樣算出匯率

比如說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就是1元人民幣等於多少美元。 我們平時從報紙上讀到的都是名義匯率-E. 名義匯率是一國貨幣跟另一國貨幣的價格之比.比如美元對德國馬克是1.43DM/$或0.70$/DM.簡單地說,就是一個美元可以換算成多少個馬克.我們平時到銀行去兌換就是按照名義匯率折算. 在本節及以後的章節中,我們通常以一單位外國貨幣換多少本國貨幣的形式來表示名義匯率.比如 8.26Yuan/$等. 這樣的話, 如果E上升,也就意味著一單位外國貨幣可以兌換更多本國貨幣,那麼我們說本國貨幣貶值;反之如果E下降,本國貨幣升值.
名義匯率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但是這里我們想討論的是匯率跟宏觀經濟之間的互動關系,從名義匯率里我們看不到什麼關系,所以對於宏觀經濟學學生而言,名義匯率並不是我們特別關心的. 國家之間發生貿易的時候進出口商關心的不僅僅是我的錢能換成國外多少錢,更在於我的錢能從你那兒買多少東西.如果我1塊錢可以兌換成你100個外幣,但是你國內的東西價格比我國內貴200倍,那我還是不能從你那兒進口東西.所以國內國外的價格在這里必須考慮進去. 怎麼考慮? 假如我現在手裡有1塊錢人民幣,國內價格是P,那麼我可以買 1/P 個單位的中國貨物. 如果我兌換成美元, 那麼我可以得到 1/E 美元. 國外價格是P*,那麼我可以買 1/EP* 個單位的美國貨物. 換句話說, 中國 1/P單位的貨物可以換得 1/EP*個單位的美國貨物. 那也就是說, 1個單位的美國貨物可以換成 EP*/P 個單位的中國貨物. 這個概念就是十分重要的實際匯率 RER.

另一個角度看實際匯率: 同樣一件貨物,中國賣P/單位,美國賣P*/單位,換算成人民幣就是EP*/單位.那麼實際匯率其實就是同一件貨物外國用本國貨幣衡量的價格與本國價格之比.這樣進出口商就容易比較了:比如,汽車進口商需要決定是否進口汽車.他先看本國汽車市場價格P,然後看美國汽車市場價格P*,並將之換成EP*人民幣,與本國價格P對比,如果高於本國價格,那麼就不進口.如果實際匯率上升,意味著1單位外國貨物換的本國貨物多了,那麼自然本國匯率貶值;反之RER下降本國匯率升值. 這個跟名義匯率一樣. 用我們的第二個角度考慮,如果實際匯率上升,那麼同一樣東西外國賣得價格更高了,進口商利潤空間減小,從而進口數量減少, 所以對本國進口商來說實際匯率貶值有害,而反之對本國出口商有利. 注意: 1. 我們討論匯率對進出口的影響,都是談的實際匯率,而不是名義匯率,理由開篇已經說過; 2. 雖然實際匯率貶值使進口數量Q(m)減少,但反映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經常項目下的進口總額V(m)=Q(m)EP*=Q(m)*RER*P.現在Q下降,但RER上升,所以難以判斷進口總額的變化方向.事實上是,很多發展中國家在本國貨幣貶值期間,出口總額固然上升,但與之同時進口總額也有所上升.這就是因為Q(m)並沒有減少太多,由於這些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的進口依賴度很高.

『叄』 匯率怎麼計算

一、直接標價法:

匯率升貶值率=(舊匯率/新匯率-1)*100

二、間接標價法:

匯率升貶值率=(新匯率/舊匯率-1)*100

結果是正值表示本幣升值,負值表示本幣貶值。

匯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

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3)怎麼從付款金額算出匯率擴展閱讀: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

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日元、瑞士法郎、加元等均為直接標價法,如日元119.05即一美元兌119.05日元。

在直接標價法下,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則說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叫做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

『肆』 外匯匯率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簡單說,是由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糾集一幫專家根據復雜的演算法弄出來的,每天不同,按時公布。
詳細說,看以下內容:
1. 匯率的概念

外匯匯率是用一個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的貨幣的比率、比價或價格;也可以說,是以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的"價格"。由於國際間的貿易與非貿易往來,各國之間需要辦理國際結算,所以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都規定有一個匯率,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對美元等少數國家貨幣的匯率。

2. 匯率的標價方法
折算兩個國家的貨幣,先要確定用哪個國家的貨幣作為標准。由於確定的標准不同,存在著外匯率的兩種標價方法(Quotation)。

用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外國貨幣作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額的本國貨幣,叫做直接標價法(Direct Quotation)。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國貨幣的數額固定不變,本國貨幣的數額則隨著外國貨幣或本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改變。絕大多數國家都採用直接標價法。有些國家貨幣單位的價值量較低,如日本的日元,義大利的里拉等,現在有時以100, 000或10, 000作為折算標准。

用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本國貨幣作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量的外國貨幣,叫做間接標價法(Indirect Quotation)。在間接標價法下,本國貨幣的數額固定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則隨著本國貨幣或外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改變。英國和美國都是採用間接標價法的國家。

『伍』 外幣匯率是怎麼算出來的

1、假如GBP/USD=1.63表示的意思是1英鎊可以兌換1.63美元,這個等式你可以理解為GBP除以USD。那假如你要算GBP/JPY呢,(X/Y)*(Y/Z)=X/Z,所以有:

(GBP/USD)*(USD/JPY)=GBP/JPY,如果GBP/USD=1.63,USD/JPY=100,那麼GBP/USD=163這個就是交叉相乘。

同理交叉相除就是這個式子的逆運算了。

2、計算交叉匯率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交叉相除和同邊相乘(分不同情況)1,交叉相除(必須同為直接報價或同為間接報價)。

1)同為直接報價貨幣

已知:USD/JPY=120.00--120.10,DEM/JPY = 66.33--66.43,求USD/DEM,則交叉相除。USD/DEM=120.00/66.43--120.10/66.33=1.8064--1.8106

2)同為間接報價貨幣

已知:EUR/GBP = 0.6873--0.6883,EUR/USD=1.1010--1.1020,求GBP/USD,則交叉相除: GBP/USD=1.1010/0.6883--1.1020/0.6873=1.5995--1.60332。

3)同邊相乘(必須是直接報價與間接報價同存)

已知:EUR/USD=1.1005--1.1015,USD/JPY=120.10--120.20,求EUR/JPY。則同邊相乘: EUR/JPY=1.1005*120.10--1.1015*120.20=132.17--132.40。

(5)怎麼從付款金額算出匯率擴展閱讀:

1、匯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2、在國際市場上,幾乎所有的貨幣兌美元都有一個兌換率。一種非美元貨幣對另外一種非美元貨幣的匯率,往往就需要通過這兩種對美元的匯率進行套算,這種套算出來的匯率就稱為交叉匯率。交叉匯率的一個顯著特徵是一個匯率所涉及的是兩種非美元貨幣間的兌換率。是用交叉匯率的貨幣對在外匯交易中又成為交叉盤,例如英鎊兌人民幣。

『陸』 外匯匯率如何計算 境外使用支付寶付款匯率怎麼算

在國外用支付寶可以用以下步驟查看匯率:

1、打開登錄支付寶,找到搜索框,點擊上方的搜索框,

支付寶會員等級越高,匯率越好,目前鉑金/鑽石會員享受專享匯率的貨幣,已經拓展至8個,包括美元、港幣、泰銖、日元、澳元、新加坡元、歐元、英鎊。

『柒』 各種貨幣之間的匯率是怎樣算出來的

匯率受供求關系影響,某國的貨幣需求多,大家紛紛購入這個國家的貨幣,他們的貨幣匯率就會上升,如果這個國家的貨幣發行量太多了,通貨膨脹貨幣購買力縮水,大家不信任這個國家的貨幣,紛紛拋售本幣購入外幣,這個國家的貨幣匯率就會下降,進口的話,本幣升值有利於進口,本國的錢以前一元只能兌換外幣2元,升值後可以兌換3元,可以買的東西就多了

『捌』 已知外幣總金額和兌換後人民幣總金額,如何計算匯率 有什麼方法計算(詳細說明)

1. 匯率的概念

外匯匯率是用一個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的貨幣的比率、比價或價格;也可以說,是以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的"價格"。由於國際間的貿易與非貿易往來,各國之間需要辦理國際結算,所以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都規定有一個匯率,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對美元等少數國家貨幣的匯率。

2. 匯率的標價方法
折算兩個國家的貨幣,先要確定用哪個國家的貨幣作為標准。由於確定的標准不同,存在著外匯率的兩種標價方法(Quotation)。

用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外國貨幣作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額的本國貨幣,叫做直接標價法(Direct Quotation)。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國貨幣的數額固定不變,本國貨幣的數額則隨著外國貨幣或本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改變。絕大多數國家都採用直接標價法。有些國家貨幣單位的價值量較低,如日本的日元,義大利的里拉等,現在有時以100, 000或10, 000作為折算標准。

用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本國貨幣作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量的外國貨幣,叫做間接標價法(Indirect Quotation)。在間接標價法下,本國貨幣的數額固定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則隨著本國貨幣或外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改變。英國和美國都是採用間接標價法的國家。

3. 買入匯率、賣出匯率與中間匯率

外匯買賣一般均集中在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它們買賣外匯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利潤,方法就是賤買貴賣,賺取買賣差價,商業銀行等機構買進外幣時所依據的匯率叫"買入匯率"(Buying Rate),也稱"買價";賣出外幣時所依據匯率叫"賣出匯率"(Selling Rate),也稱"賣價",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相差的幅度一般在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五,各國不盡相同,兩者之間的差額,即商業銀行買賣外匯的利潤。買入匯率與買出匯率相加,除以2,則為中間匯率(Medial Rate)。

在外匯市場上掛牌的外匯牌價一般均列有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在直接標價法下,一定外幣後的一個本幣數字表示"買價"即銀行買進外幣時付給客戶的本幣數;後一個本幣數字表示"賣價",即銀行賣出外幣時向客戶收取的本幣數。在間接票價法下,情況恰恰相反,在本幣後的前一外幣數字為"賣價",即銀行收進一定量的(1個或100個)本幣而賣出外幣時,它所付給客戶的外幣數;後一外幣數字是"買價",即銀行付出一定量的(1個或100個)本幣而買進外幣時,它向客戶收取的外幣數。

經濟報刊上所說的外匯匯率上漲,在直接標價法下,說明外幣貴了,因而兌換本幣比以前多了,本幣兌換外幣的數量比以前少了。外幣匯率下跌,情況則相反。

4 影響匯率變化的因素

兩種貨幣實際所代表的價值量是匯率決定的基礎,並在下列主要因素影響下,匯率不斷變動。

(1)國際收支:其中外貿收支對匯率變動起決定性的作用。外貿順差,本幣匯率就上升;反之,就下跌。外貿收支直接影響外匯供求。

(2)通貨膨脹:既直接關繫到貨幣本身實際代表的價值與購買力,又關繫到商品的對外競爭能力與對外匯市場的心理影響。通貨膨脹減緩,本幣匯率就上漲;反之則下跌。

(3)利率水平對資本的流動的影響:一定條件下,高利率水平可吸引國際短期資金流入,提高本幣匯率;低利率則反之。80年代前半期美元堅挺,即美國實行高利率政策的結果。

(4)各國的匯率政策:匯率政策雖然不能改變匯率的基本趨勢,但一國根據本國貨幣走勢,進一步採取加劇本幣匯率的下跌或上漲的措施,其作用不可低估。

(5)投機活動:特別是跨國公司的外匯投機活動。有時能使匯率波動超出預期的合理幅度。

(6)政治事件:國際上突發的重大政治事件,對匯率的變化也有重大影響。

上述各因素的關系,錯綜復雜:有時各種因素會合在一起同時發生作用;有時個別因素起作用;有時各因素的作用以相互抵消;有時某一因素的主要作用,突然為另一因素所代替。一般而言,在較長時間內 (如一年) 國際收支是決定匯率基本走勢的重要因素;通貨膨脹、匯率政策只起從屬作用--助長或削弱國際收支所起的作用;投機活動不僅是上述各項因素的綜合反映,而且在國際收支狀況決定的匯率走勢的基礎上,起推波助瀾的作用,加劇匯率的波動幅度;從最近幾年看,在一定條件下,利率水平對一國匯率漲落也起重要作用。

6、匯率折算與進出口報價

1、即期匯率下的外幣折(換)算與報價

(1)外幣/本幣折本幣/外幣

一個國家或地區外匯市場所公布的匯率表常為1個或100個外幣等於多少本幣,而不公布1個本幣等於多少外幣。如外國進口商要求我對其報出出口商品本幣價格的同時,再報出外幣的價格,這只要用1除以本幣的具體數字即可得出1個本幣折多少外幣。

(2)外幣/本幣的買入--賣出價折本幣/外幣的買入--賣出價

已知外幣對本幣的買入--賣出價,求本幣對外幣的買入--賣出價。

(3)未掛牌外幣/本幣與本幣/未掛牌外幣的套算

求本幣與未掛牌某一貨幣比價的方法是:

①先列出本幣對已掛牌某一主要儲備貨幣的中間匯率。②查閱像倫敦、紐約這樣主要國際金融市場上英鎊或美元對未掛牌某一貨幣的中間匯率(倫敦或紐約均公布英鎊或美元對所有可兌換貨幣的比價)。③以①的中間匯率與②的中間匯率進行套算:②除以①,即②/①=本幣/未掛牌外幣的比價;①除以②即①/②=未掛牌外幣/本幣的比價。

(4)本幣/甲種外幣與本幣/乙種外幣折算為甲種外幣/乙種外幣與乙種外幣/甲種外幣

一種出口商品對外報價常涉及到許多國家,多種貨幣,因此要掌握不同外幣間的套算方法,以有利於報價范圍的擴大,商品市場的開拓。如已知:①本幣對甲種外幣的買入價與賣出價;②本幣對乙種外幣的買入價與賣出價;如何套算:①1個甲種外幣對乙種外幣的買入價和賣出價,②1個乙種外幣對甲種

(5)即期匯率表也是確定進口報價可接受水平的主要依據 利用不同貨幣的即期匯率進行套(換)算,不僅對做好出口報價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對核算進口報價是否合理,可否接受也起著重要作用。
①將同一商品的不同貨幣的進口報價, 按人民幣匯價表折成人民幣進行比較。
②將同一商品不同貨幣的進口報價,按國際外匯市場的即期匯率表,統一折算後進行比較。

2.合理運用匯率的買入價與賣出價

匯率的買入價與賣出價之間一般相差1‰~3‰,進出口商如果在貨價折算對外報價與履行支付義務時考慮不周,計算不精,合同條款訂得不明確,就會遭受損失。在運用匯率的買入價與賣出價時,就注意下列問題:
(1) 本幣折算外幣時,應該用買入價
如某香港出口商的商品底價原為本幣(港元),但客戶要求改用外幣報價,則應按本幣與該外幣的買入價來折算。出口商將本幣折外幣按買入價折算的道理在於:出口商原收取本幣,現改收外幣,則需將所收外幣賣予銀行,換回原來本幣。出口商賣出外幣,即為銀行買入,故按買入價折算。
(2)外幣折算本幣時,應該用賣出價
出口商的商品底價原為外幣,但客戶要求改用本幣報價時,則應按該外幣與本幣的賣出價來折算。出口商將外幣折成本幣按賣出價折算的道理在於:出口商原收取外幣,現改收本幣,則需以本幣向銀行買回原外幣。出口商的買入,即為銀行的賣出。故按賣出價折算。
(3)以一種外幣折算為另一種外幣,按國際外匯市場牌價折算
無論是用直接標價市場的牌價,還是用間接標價市場的牌價,外匯市場所在國家的貨幣視為本幣。如將外幣折算為本幣,均用賣出價;如將本幣折算為外幣,均用買入價。例如,×年×月×日,巴黎外匯市場(直接標價)法國法郎對美元的牌價為1美元(外幣)買入價為4.4350法國法郎:同日紐約外匯市場(間接標價)美元對法國法郎牌價為1美元(本幣),賣出價為4.4400法國法郎(外幣),買入價為4.4450法國法郎,則美元與法國法郎相互折算的方法如下:
①根據巴黎外匯市場(直接標價)的牌價:
1美元摺合法國法郎為1×4.4550=4.4550
1法國法郎摺合美元為1÷4.4350=0.2255
② 根據紐約外匯市場(間接標價)的牌價:
1法國法郎摺合美元為1÷4.4400=0.2252
1美元摺合法國法郎為1×4.4450=4.4450

上述買入價、賣出價折算原則,不僅適用於即期匯率,也適用於遠期匯率。買入價與賣出價的折算運用是一個外貿工作者應掌握的原則,但在實際業務中應結合具體情況,靈活掌握。例如,出口商品的競爭能力較差,庫存較多,款式陳舊而市場又較呆滯,這時出口報價也可按中間價折算,甚至還可給予適當折讓,以便擴大商品銷售;但實際工作者對這個原則要"心中有數"。

3. 遠期匯率的折算與進出口報價
(1) 本幣/外幣的遠期匯率折外幣/本幣的遠期匯率 如已知本幣/外幣的遠期匯率,因報價或套期保值的需要,需要計算出外幣/本幣的遠期匯率,其計算的程序與方法是:
①代入公式:
P*=P/(S×F)
P*為將本幣/外幣折成外幣/本幣的遠期點數
P 為本幣/外幣的遠期點數
S 為本幣/外幣的即期匯率
F 為本幣/外幣的實際遠期匯率
②按公式求出遠期匯率的賣出價點數與買入價點數後,其位置要互易,即計算出來的買入價點數變為賣出價點數;計算出來的賣出價點數變為買入價點數。
(2) 匯率表中遠期貼水(點)數,可作為延期收款的報價標准
遠期匯率表中升水貨幣即為增值貨幣,貼水貨幣即為貶值貨幣。在我出口貿易中,國外進口商在延期付款條件下要求我以兩種外幣報價,假若甲幣為升水,乙幣為貼水,如以甲幣報價,則按原價報出;如以乙幣報價,應按匯率表中乙幣對甲幣貼水後的實際匯率報出,以減少乙幣貼水後的損失。所以學會匯率表的查閱與套算,對正確報價有著重要意義。

(3) 匯率表中的貼水年率,也可作為延期收款的報價標准
遠期匯率表中的貼水貨幣,也即具有貶值趨勢的貨幣,該貨幣的貼水年率,也即貼水貨幣(對升水貨幣)的貶值年率。如某商品原以較硬(升水)貨幣報價,但國外進口商要求改以貼水貨幣報價,出口商根據即期匯率將升水貨幣金額換算為貼水貨幣金額的同時,為彌補貼水損失,應再將一定時期內貼水率加在折算後的貨價上。

(4) 在一軟一硬兩種貨幣的進口報價中,遠期匯率是確定接受軟貨(貼水貨幣)加價幅度的根據
例如:在進口業務中,某一商品從合同簽定到外匯付出約需3個月,國外出口商以硬(升水貨幣)、軟(貼水貨幣)兩種貨幣報價,其以軟幣報價的加價幅度,不能超過該貨幣與相應貨幣的遠期匯率,否則我可接受硬幣報價,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在貨價與匯價方面均不吃虧的目的。
1

『玖』 匯率是如何計算出來的,或是怎樣決定出來的

匯率不是固定公式計算出來的,匯率是由外匯市場決定,而外匯市場又是由利率,通貨膨脹,國家的政治和每個國家的經濟等原因影響的。所以匯率是有多方面因素影響。

1、國際收支

投資理財中,國際收支狀況是一國匯率變動的直接原因,一國國際收支發生順差,就會引起外國對該國貨幣需求的增長與外國貨幣供應的增加,順差國的匯率就上升;

反之,一國國際收支逆差,它的貨幣匯率就下降。例如,美國對前西德的貿易逆差使美元兌西德馬克的匯率從1982年的3.4390跌至1988年底的1.7685,跌幅高達48.6%。因此,有些經濟學家至今還堅持匯率決定的國際收支說。

2、經濟增長率

兩國經濟增長率的差異,往往構成匯率變動的基礎,因為它會影響對外貿易和外匯市場交易活動的調整。一般而言,經濟增長加速,國內需求水平提高,會引起更多的進口,從而造成本國貨幣匯率向下的壓力。

3、通貨膨脹

一國貨幣價值的總水平是影響匯率變動的一個重要因素,它影響著一國商品、勞務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能力。由於通貨膨脹,國內物價上漲,一般會引起出口商品的減少和進口的增加。這些調整通過影響外匯市場上的供求關系和該國貨幣在國際上的信用地位,導致匯價下跌。

4、財政赤字

政府的財政赤字常常用作預測匯率變化的重要指標。如果一個國家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會導致匯率的自動下浮。

5、利率

利率下降,國內資本流出;利率上升,國外資本流入。這種由兩地利差引起的套利活動是國際資金流動的一種主要方式。資本流動將引起外匯市場供求變化,從而對匯率發生影響。

在通常情況下,一國利率提高、信用緊縮,將導致該國貨幣升值;反之,則引起貨幣的貶值。如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提高利率。

(9)怎麼從付款金額算出匯率擴展閱讀:

作用及影響:

1、進出口

一般來說,本幣匯率降低,即本幣對外的比值貶低,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若本幣匯率上升,即本幣對外的比值上升,則有利於進口,不利於出口。

2、物價

從進口消費品和原材料來看,匯率的下降要引起進口商品在國內的價格上漲。至於它對物價總指數影響的程度則取決於進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

反之,其他條件不變,進口品的價格有可能降低,至於它對物價總指數影響的程度則取決於進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

3、資本流動

短期資本流動常常受到匯率的較大影響。當存在本幣對外貶值的趨勢下,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就不願意持有以本幣計值的各種金融資產,並會將其轉兌成外匯,發生資本外流現象。

同時,由於紛紛轉兌外匯,加劇外匯供不應求,會促使本幣匯率進一步下跌。反之,當存在本幣對外升值的趨勢下,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就力求持有的以本幣計值的各種金融資產,並引發資本內流。同時,由於外匯紛紛轉兌本幣,外匯供過於求,會促使本幣匯率進一步上升。

閱讀全文

與怎麼從付款金額算出匯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太平洋業務員傭金有多少錢 瀏覽:186
融資500萬出讓5股份 瀏覽:909
08中股票 瀏覽:367
什麼理財產品最好 瀏覽:103
中國銀行理財手機上怎麼買 瀏覽:73
創業板再融資放開 瀏覽:438
股票上市首日價 瀏覽:400
杠桿中阻力的作用點 瀏覽:700
出口貨物收匯申報錄入金融機構代碼 瀏覽:342
融資杠桿比例計算 瀏覽:977
外國金融機構 瀏覽:63
期貨杠桿是怎麼計算的 瀏覽:370
江蘇金融服務外包 瀏覽:762
介紹客戶到銀行理財有抽成嗎 瀏覽:178
金融服務業的實施細則 瀏覽:159
微信裡面的基金理財安全 瀏覽:98
太平洋理財基金是真的嗎 瀏覽:465
金融公司貸款工作人員有風險嗎 瀏覽:881
漢口銀行九通理財怎麼樣 瀏覽:136
金融服務措施及成效 瀏覽: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