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金本位制是穩定的貨幣制度
金本位制就是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或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於若乾重量的黃金(即貨幣含金量);當不同國家使用金本位時,國家之間的匯率由它們各自貨幣的含金量之比--鑄幣平價(Mint Parity)來決定。金本位制於19世紀中期開始盛行。在歷史上,曾有過三種形式的金本位制: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金匯兌本位制。其中金幣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就狹義來說,金本位制即指該種貨幣制度.
1、金幣本位制
以一定量的黃金為貨幣單位鑄造金幣,作為本位幣;
金幣可以自由鑄造,自由熔化,具有無限法償能力,同時限制其它鑄幣的鑄造和償付能力;
輔幣和銀行券可以自由兌換金幣或等量黃金;
黃金可以自由出入國境;
以黃金為唯一準備金。
金幣本位制消除了復本位制下存在的價格混亂和貨幣流通不穩的弊病,保證了流通中貨幣對本位幣金屬黃金不發生貶值,保證了世界市場的統一和外匯行市的相對穩定,是一種相對穩定的貨幣制度。
2、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
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是在金本位制的穩定性因素受到破壞後出現的兩種不健全的金本位制。這兩種制度下,雖然都規定以黃金為貨幣本位,但只規定貨幣單位的含金量,而不鑄造金幣,實行銀行券流通。所不同的是,在金塊本位制下,銀行券可按規定的含金量在國內兌換金塊,但有數額和用途等方面的限制(如英國 1925年規定在1700英鎊以上,法國1928年規定在215000法郎以上方可兌換),黃金集中存儲於本國政府。而在金匯兌本位制下,銀行券在國內不兌換金塊,只規定其與實行金本位制國家貨幣的兌換比率,先兌換外匯,再以外匯兌換黃金,並將准備金存於該國。
-----------------------------------------------(華麗的分割線)
如果你看了《貨幣戰爭》這本書,你會對這個比較了解。
⑵ 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匯率制度的特點包括( )。
【答案】C、D、E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國際金本位制下固定匯率制度的特點。1880-1914年是國際金本位制的黃金時期,鑄幣平價是各國匯率的決定基礎,黃金輸送點是匯率變動上下限。各國貨幣匯率波動很小,成為自發的固定匯率。A項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特徵。B項是牙買加體系的特徵。參見教材P160.
⑶ 金本位制是什麼意思對美國有什麼好處以美國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又是啥用通俗易懂的話說。
我舉個例子你就懂:
設想世界上就2個國家,美國和英國,他們印錢的數量建立在黃金儲備的基礎上,經過一年後美國錄得貿易順差,相反英國就是貿易逆差,也就意味著跟美國做貿易生意的英國人商人們需要拿著英鎊去英國銀行換取等額的黃金,然後把這些黃金運到美國去支付給美國人,在美國收到黃金後,相應的美國就有能力繼續印錢,因為他們黃金多了,這個時候美國國內就會出現通貨膨脹,美國生產的物品不在便宜,所以出口大幅減少,導致失業率上升,美國國內出現一個結構性的通貨膨脹(非同與現在很多的輸入形通貨膨脹),但是 這也是金本位制度 有趣的地方,這個時候你要去看到英國的話,他們這時的貨品相對美國就更有競爭力了(因為美國因為發行了更多的貨幣,所以正在通貨膨脹),美國人這時會開始大量的購買英國貨,現在英國又開始錄得貿易順差,而美國就是貿易逆差,這樣又是有一部分黃金回去英國,英國有權利印更多的錢,也就是說經濟進入一個相對穩定和健康的循環周期.當然凱恩斯說過金本位制度是紳士們的共識,很多政治因素最後破壞了它!
⑷ 金本位制下的固定匯率是如何運行的
1816到二戰前國際上主要實行金本位的固定匯率。
貨幣匯率主要由鑄幣平價決定。鑄幣平價就是金幣的含金量。主要由金幣的重量和成色來計量。
由於金幣可以自由兌換,銀行券也可以兌換成金幣,黃金也可以自由流通,但黃金的流通主要受鑄幣平價和黃金運費影響,因此波動很小。
金本位固定匯率的影響:如果一國出現貿易順差則會產生黃金流入,反之則會出現黃金輸出。
⑸ 金本位制下的固定匯率制與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的相同之處
1、固定匯率。匯率變動有一個限定的范圍內。
2、金准備。單位貨幣有相應的含金量。
後者實際上是一種「美元--金匯兌」制度
⑹ 為什麼說金本位制是穩定的貨幣制度
金本位主要是指的是金幣本位制,金幣本身就有價值,而黃金儲量比較穩定,因此也就保定了金幣的價值的穩定,也就不存在通貨膨脹和緊縮,所以說是最穩定的。
但黃金的開采量遠遠低於社會財富的增加,而且隨之的劣幣驅逐良幣,金本位崩潰。
⑺ 金本位制下的匯率制度屬於()。
B
答案解析:
金本位制下的固定匯率是自發的固定匯率制度。在1880~1914年這一國際金本位的黃金時期,鑄幣平價是各國匯率的決定基礎,黃金輸送點是匯率變動的上下限。
⑻ 金本位制為什麼會解體
1,金本位體制以黃金為貨幣,黃金產量有限,不能滿足貨幣發行的需要。
2,金本位下國際收支調節機制存在嚴重缺陷,不利於國內經濟的穩定。
⑼ 金幣本位制下的固定匯率制和紙幣流通條件下的固定匯率制度有何異同
首先解釋金本位制和紙幣本位制
金本位即金本位制 (Gold standard),金本位制就是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於若乾重量的黃金(即貨幣含金量);當不同國家使用金本位時,國家之間的匯率由它們各自貨幣的含金量之比——金平價來決定。
紙幣本位制,亦稱「自由本位制」。以國家發行的紙幣作為本位貨幣的一種貨幣制度。其特點是國家不規定紙幣的含金量,也不允許紙幣與金(銀)兌換,紙幣作為主幣流通,具有無限法償能力;同時,國家也發行少量金屬鑄幣作為輔幣流通,但輔幣價值與用以鑄造它的金屬商品價值無關。由於發行紙幣是國家的特權,在中央銀行國有化之後,國家便委託中央銀行發行紙幣。中央銀行發行紙幣的方式是通過信貸程序進行的,所以紙幣實際上是一種信用貨幣。
一、在金本位制度下,是不會有通貨膨脹存在的,所發行的每一貨幣都代表著真真正正的黃金,在這種情況下,兩個不同貨幣制度匯率就是靠不同貨幣中的含金量來比較的。
二、在紙幣本位制條件下,匯率的影響因素有:1、國際收支及外匯儲備;2、利率;3、通貨膨脹;4、政治局勢;5、一國的經濟增長速度;6、市場觀點;7、人們的心理預期;8、技術分析。在這些綜合作用的影響下,最終形成紙幣的市場匯率。
⑽ 金本位制為什麼固定匯率
金本位制是美國定的,對美國有利。當時的規定是:美元與黃金掛鉤,而其他國貨幣只能與美元掛鉤,且實行固定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