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桿資金一般指資金杠桿
資金杠桿(Leverage或Gearing),這都是當時的企業過度舉債投資於高風險的事業或活動,遇到投資獲利不如預期時,杠桿作用的乘數效果,加速企業的虧損以及資金的缺口,到影響整體的經濟環境。
舉例:
資金杠桿俗稱"負債比",負債比越高,杠桿效果就越大。然而資金杠桿的乘數效果是雙向的,當公司運用借貸的資金獲利等於或高於預期時,對股東的報酬將是加成;相反的,當獲利低於預期,甚至發生虧損時,就有如屋漏偏逢連夜雨,嚴重者就是營運中斷,走上清算或破產一途,使得股東投資化成泡沫。
(1)資金抱團杠桿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杠桿資金相關延伸股票術語:杠桿資金
杠桿交易又稱虛盤交易、按金交易。就是投資者用自有資金作為擔保,從銀行或經紀商處提供的融資放大來進行外匯交易,也就是放大投資者的交易資金。融資的比例大小,一般由銀行或者經紀商決定,融資的比例越大,客戶需要付出的資金就越少。
國際上的融資倍數或者叫杠桿比例為20倍到400倍之間,外匯市場的標准合約為每手10萬元(指的是基礎貨幣,就是貨幣對的前一個幣種);
如果經紀商提供的杠桿比例為20倍,則買賣一手需要5000元(如果買賣的貨幣與帳戶保證金幣種不同,則需要折算)的保證金;如果杠桿比例為100倍,則買賣一手需要1000元保證金。
『貳』 這個交易中的杠桿 是什麼意思啊
這是外匯交易中,保證金涉及到的概念。交易杠桿高,說明保證金放大的倍數大。如果交易杠桿是1:10,則表示資金放大10倍。簡單的說就是在交易的過程當中,銀行向客戶提供相當比例的貸款,用戶只用很少的資金用於規避風險,而真正的交易通過銀行的貸款來進行交易。
利用小額的資金來進行數倍於原始金額的投資。以期望獲取相對投資標的物波動的數倍收益率,抑或虧損。由於保證金(該筆小額資金)的增減不以標的資產的波動比例來運動,風險很高。
(2)資金抱團杠桿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要想從期貨市場,比如外匯市場賺錢,首先要有足夠豐富和扎實的金融知識,再加上純熟的操盤手法,才有可能從中賺錢!
外匯保證金交易採用杠桿原理,交易者能利用資金放大的特點,通過正確的交易方法迅速積累自己的財富。這種財富放大的交易方式,正被越來越多的外匯投資者接受。
比如投資人想在歐元兌美元某位置買入N手歐元,如果他簽約倍數是20倍,他動用的保證金的計算方法就是:
保證金=N×每手和約金額乘以或除以開倉價格(當時的匯率)×5%,具體來講,某人想在歐元兌美元1.4500位置買入5手歐元則所動用的保證金為:
5×100000(歐元)×1.4500×5%=36250(美元)
如果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內歐元兌美元上漲到1.4600,那麼,該參賽者的獲利便是:
獲利=5×100000(歐元)×(1.4600-1.4500)=5000(美元)
以獲利比例看如果採用實盤交易的方式交易者用725000美元以1.45買入歐元,待其漲到1.46時拋出可獲利5000元,即0.69%,而保證金的交易方式的獲利為5000÷36250×100%=13.79%。
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買入一個幣種後可能當天不能獲利,如果在第二天凌晨2點之前沒有平倉的話,就要對其交易賬戶中的貨幣計算利息收入或支出,利率根據國際銀行間拆借利率(360天起)為准。
『叄』 什麼是資金杠桿
有杠桿的資金,從目前市場來看有三種:
一是證券公司的融資融券業務,杠內桿比例為1:1,利率為年容利率8%多一點,1:1的意思就是你自有資金10萬,證券公司可以借10萬給你,你就擁有20萬元買股票;
二是民間借貸炒股,配資比例可達1:1-5,按配資比例,比例越大利率越高,1:1的月利率達10%以上,而且有很多股票不能買入,比如ST股票,創業板股票,打新股等,但操作的是別人的賬戶,比如你自有資金10萬,把這10萬元轉到別人的賬戶上,他按你的要求配10萬到50萬,這個賬戶上就有20到60萬供你操作炒股,賺了錢超過一定比例,可以讓對方把這部分資金轉到你的賬戶上,如果虧了錢達到你的自有資金減去利息,就要求你追加資金,如果沒有按規定時間追加資金,這個賬戶就不給你操作了;
三也是民間借貸,也是操作別人的賬戶,配資比例可達1:1-10,但利率比第二種便宜,買入股票也沒有限制,這種風險最高,股市上漲賺錢很可觀,風向一變血本無歸,這種配資也是當前證監會嚴控的對象。
『肆』 外匯中的「杠桿」是什麼意思
外匯中的杠桿是將借到的貨幣追加到用於投資的現有資金上。杠桿率,資產與專銀行資本的屬比率,財務管理中的杠桿效應,主要表現為:
由於特定費用如固定成本或固定財務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當某一財務變數以較小幅度變動時,另一相關財務變數會以較大幅度變動。合理運用杠桿原理,有助於企業合理規避風險,提高資金營運效率。
(4)資金抱團杠桿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財務管理中的杠桿效應有三種形式,即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復合杠桿。
1、經營杠桿系數指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由於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
2、財務杠桿效應是指由於固定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當某一財務變數以較小幅度變動時,另一相關變數會以較大幅度變動的現象。
也就是指在企業運用負債籌資方式如銀行借款、發行債券、優先股時所產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現象。
由於利息費用、優先股股利等財務費用是固定不變的,因此當息稅前利潤增加時,每股普通股負擔的固定財務費用將相對減少,從而給投資者帶來額外的好處。
3、復合杠桿系數是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相當於產銷量變動率的倍數。
『伍』 交易中的杠桿是什麼意思
1、這是外匯交易中,保證金涉及到的概念。交易杠桿高,說明保證金放大的倍數大。如果版交易杠權桿是1:10,則表示資金放大10倍。簡單的說就是在交易的過程當中,銀行向客戶提供相當比例的貸款,用戶只用很少的資金用於規避風險,而真正的交易通過銀行的貸款來進行交易。
2、通常外匯保證金要求是交易潛在價值的1%-5%,相當於杠桿1:20-1:100,客戶只要開設一個「保證金」帳戶,便可以達到交易規模,要說原理的話,就是交易商融資給客戶,使客戶以及小的資金便能參與更大規模的交易,獲取更大的收益或承受更高的風險。
3、現在外匯保證金交易杠桿有1:20、1:50、1:100、1:200、1:400多種之分,外匯保證金投資者的基本交易單位稱作「lot」,由10萬單位基本貨幣組成,基本貨幣就是一個貨幣對左邊的那個貨幣,外匯交易買賣的都是基本貨幣。
『陸』 險資杠桿資金什麼意思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資本運營中的杠桿收購
一、杠桿收購
杠桿收購是指一個公司進行結構調整和資產重組時,運用財務杠桿,主要通過借款籌集資金進行收購的一種資本運營活動。
杠桿收購與一般收購的區別在於,一股收購中的負債主要由收購方的資金或其他資產償還,而杠桿收購中引起的負債主要依靠被收購企業今後內部產生的經營效益、結合有選擇的出售一些原有資產進行償還,投資者的資金只在其中占很小的部分。通常為10%—30%左右。杠桿收購於本世紀60年代出現於美國,隨後風行於北美和西歐。最初杠桿收購交易只在規模較小的公司中進行,但80年代以後,隨著銀行、保險公司、風險資本金等各種金融機構的介入,帶動了杠桿收購的發展,又由於杠桿收購交易能使股票持有者和貸款機構獲得厚利,還有可能使公司管理人員成為公司的所有者,因而發展很快。
杠桿收購的特點主要表現在:(1)收購者只需要投入少量的自有資金便可獲得較大金額的銀行貸款用以收購目標企業。(2)收購者可以通過杠桿收購取得納稅利益;資本的利息支出可在稅前扣除,對於獵物企業,被購進前若有虧損,可遞延沖抵收購後的盈利,從而減低應納所得額基數。(3)高比例的負債給經營者、投資者以鞭策,促使其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要恰當地運用杠桿收購,必須在結合本公司情況對目標公司產業環境、盈利能力,資產構成及利用等情況進行充分分析的基礎上,科學選擇策略方式,合理控制籌資風險,從而優化各種資源配置,以實現資本增值最大化。
二、策略方式
作為杠桿收購的具體運用,有八種可供選擇的策略方式。
第一,背債控股。即收購方與銀行商定獨家償還獵物企業的長期債務,作為自己的實際投資,其中一部分銀行貸款作為收購方的資本劃到獵物方的股本之中並足以達到控股地位。
第二,連續抵押。購並交易時不用收購方的經營資本,而是以收購方的資產作抵押,向銀行爭取相當數量的貸款,等購並成功後,再以獵物企業的資產作抵押向銀行申請收購新的企業貸款,如此連續抵押下去。
第三,合資加兼並。如果收購企業勢單力薄,可依靠自己的經營優勢和信譽,先與別家合資形成較大資本,然後再去兼並比自己大的企業。
第四,與獵物企業股東互利共生。獵物企業若是股份公司,則其大股東往往成為收購企業以利爭取的對象。給其有關好處以取得其支持,購並交易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甜頭加時間差、在向金融機構借款收購企業時,可在利率等方面給金融機構更大的讓步,但交換條件是在較長時間內還款。這就是甜頭加時間差的購並方式。
第六,以獵物企業作抵押發行垃圾債券。收購方以獵物方的重要資產作抵押,發行垃圾債券,所籌資金用於支付獵物企業的產權所有者。
第七,將獵物企業的資產重置後到海外上市。這種方式是先自行籌集資金收購兼並51%以上的股權或成為第一大股東,然後對獵物企業的資產進行重整,以此為基礎在海外注冊公司,並編制新的財務報告,這樣就可利用海外上市公司審批方面的靈活性來回攏大筆資金。
第八,分期付款。「借」延期付款的信用手段來達到購並的目的。一般做法是根據獵物企業的資產評估值.收購方收購其51%的股份,並以分期付款方式在若干年內陸續將款項付清。
三、風險控制
杠桿收購融資運用了財務杠桿原理。必須看到,財務杠桿是一把雙刃劍,當資產收益率大於潛入資金利息率時,增加財務杠桿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股份制企業的每股盈餘;反之,如果企業經營不善,則會使企業凈收益和每股盈餘急劇減少。收購方一定不能忽視杠桿收購風險性。因為,杠桿收購所需資金大部分是借入的,如果收購後公司經營狀況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負債融資就會成為企業的負擔,嚴重時甚至會影響企業的生存。
具體而言,這種債權性籌資存在如下風險:
1.還本風險,即企業存在不能按規定到期償還本金引起經濟損失的可能。
2.支付成本風險,即企業存在不能按規定到期支付利息或股息而引起經濟損失的可能。
3.再籌資風險,企業存在不能及時再籌集到所需資金,或再籌資成本增加而引起經
濟損失的可能。
4.財務風險,即企業因債權性籌資而增加股權投資者可能遭受損失的風險。
對風險的控制最重要的是,確定企業允許的負債比率水平,而在權益資本既定的前提下,負債比率的高低直接決定於負債額度的大小。有三種負債額度的確定供企業風險控制和財務決策時參考。
l.破產臨界額度,即負債極點額度是企業的凈資產額。一旦資不抵債多將淪為停業清償。
2.盈虧臨界點負債額。企業必須以息稅前利潤抵補負債的利息成本。即息稅前利潤/負債利息率。
3.實現企業期望每股盈餘相宜的負債額。
EPS=(I*R一D*i)(l一T)/N
EPS:期望每股盈餘I:投資總額R:預計息稅前投資利潤率D:負債總額
i:負債利息率T:所得稅率N:普通股數
四、杠桿收購在我國的運用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市場體制的建立,企業資產重組已受到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重視並正在積極著手實施。企業也正在進行結構調整,優化資源配置。由於我國上市公司的比例太小,多數企業難以通過股票市場實現購並的目標。另一個方面,購並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多數企業缺少充足的自有資金用於購並。同時,國家為了扶植企業,貸款利率一再下調,以便於企業利用貸款籌集資金。這就為企業杠桿收購融資奠定了基礎,也創造了條件。
目前,杠桿收購雖尚未被各方普遍認識和接受,相關法律法規也不健全,但已有許多成功案例。比如被廣泛關注並引起強烈反響的「中策現象」。香港中策集團公司一方面通過國際金融資本,另一方面採用壓低收購價格、分期付款、拖延付款等方法降低資金支出,大舉收購中國國有企業,並予以轉手出售所購的國有企業股權。武漢大地集團曾以分期付款方式兼並了有九十八年歷史且規模比自己大一倍的國有企業武漢火柴廠。等等。可以預見,隨著我國產權制度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深入發展,杠桿收購必將受到廣泛重視。
『柒』 杠桿資金什麼意思,盈虧怎麼算
比如,你有1萬,但你想要5萬炒股,別人借你4萬,這就是1:4,你本金+別人的=5萬!你的資版金量大權了,也就增加了你的盈虧風險!盈了,大家都高興,虧了,那也只能是虧你的本金,到一定點位,你不加倉,就會給你平倉!虧的也是你的本金!
『捌』 金融界的專業用語「杠桿」是什麼意思
金融里的杠桿,就是指負債。
比如一個企業,自有資金10億元,貸款和應付賬款等各類回欠款是90億元答,那麼總資產就是100億元,我們說,他的財務杠桿就是總資產÷自有資金=10倍。
可見,杠桿越高,企業經營的風險越大。如果一個企業不借錢,都用企業主自己的錢來經營,那麼他的杠桿就是零。
再比如,買一份標準的期貨合約,面值是1萬元,需要的保證金是1000元,理論上,投資者需要有一萬元在這兒放著,預備合約的交割,但是如果他是個投機者,並且對趨勢看得很准,他就可以把多餘的9000元再去買9份合約,就相當於用一萬元撬動了十萬元的期貨合約,這種以小搏大的放大效果,就叫做」杠桿「,意即,以1倍資金,撬動10倍資產,這里的杠桿率就是10。
供參考。
『玖』 股市資金抱團是什麼意思,能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嗎
以主動偏股公募基金作為代表描述,以持續加倉某一個板塊至接近或超過30%,並持續持有超過兩個季度以上,稱為「抱團」。2006年,隨著公募基金和保險機構的不斷壯大,機構投資者對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2006年以後,大概出現了四波非常著名的抱團。分別是:
1、2007-2009年加倉並抱團金融地產,稱之為「金融的黃金年代」。
2、2010-2012年加倉並抱團消費「第一次消費抱團」;
3、2013-2015年加倉並抱團信息科技「移動互聯網浪潮」;
4、2016至今 持續加倉並抱團消費「第二次消費抱團」。
(9)資金抱團杠桿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股市資金抱團的原因:由於經濟處於下行階段,資金傾向於「確定性」,而不是「成長性」,投資者選擇業績確定性高的投資標的來取得相對收益,如果對這些板塊集中配置持續上升、結構性行情持續發酵,那麼就形成了一次典型的「抱團取暖」行情。
一般以這類公司發展低於預期,估值品質被打破,資金抱團瓦解;或者是出現了其他的新的熱門板塊,分流存量資金。
『拾』 投資裡面的杠桿是什麼意思
簡單地說來就是一個乘號(*)。使用這個工具,可以放大投資的結果,無論最終的結果是回收益還是損失,都會答以一個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這個工具之前,投資者必須仔細分析投資項目中的收益預期,還有可能遭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