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日本負利率政策對匯率有什麼影響
日元負利率對日元的直接影響是日元貶值。因為日元利差降低導致日元賣出增加,即日元供大於需,使日元匯率貶值。
B. 日元匯率的制度走勢
1971年日本開始實施浮動匯率制,當年月的匯率是1美元:308日元,之後日元不斷升值。
1995年4月,日元創下戰後最高紀錄,1美元:79.75 日元(期貨最高來到1日元:1.2625 美分),1995 年是國際社會頗多動盪的一年,突發事件頻繁,日本為了關西大地震後的重建,贖回大量的海外資金;美日汽車貿易談判破裂後,美國為了報復,對日元暴升採取袖手旁觀的態度,隨後墨西哥發生金融風暴,墨國為穩定披索匯率而大量拋售美元,同時美國出巨資援助墨西哥,使得美元下跌,日元飆升對日本經濟擺脫金融危機極為不利,進而影響到全球經濟復甦,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與日本政府再度攜手合作,同時與日本、德國和瑞士央行聯手干預,將日元推進到1美元:104日元(1日元:0.9615 美分)。
1998年日本經濟形勢最艱難的一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下降到 -5.3% ,第二季為 -3.3% ,銀行壞帳嚴重,同時期東南亞金融風暴對日本海外出口市場和投資市場沖擊巨大,而日本政府對經濟衰退束手無策,頻繁出爐的經濟政策毫無作用,民眾的不滿引發橋本內閣的下台;8月底開始,日元大幅回升,原因在於美國經濟成長放緩,美日貿易進一步擴大,導致日元在短短2個月內反彈到114.33(期貨在8月底貶值到1日元:0.6807美分)的價位。
綜觀日元總會在經濟大幅衰退時暴跌(貶值),且極易受到亞洲地區和世界其它地區金融動盪的影響,但日元的升值卻往往與經濟基本面關聯性不高,通常日元升值的時候,日本經濟並不理想,往往剛走出谷底,而且日元升值幅度大,通常一次連續攀升 10% 以上,這與日本經濟特性與國際匯市關系密切。另外日本每次波動後經過一段時間,一般會回到1:120日元(約1日元:0.83美分)附近,主要因為日本、美國和歐洲其它主要國家的經濟實力對比,從80年代後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因此從中期來看,日元再波動一段期間之後,通常會回到長期的均衡價位。
C. 穩定匯率水平對日本經濟發展起什麼作用
持續、穩定的匯率水平,對保證日本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對擴大日本產品的出口,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這樣極大地促進了日本經濟的發展,使得日本企業能夠在20多年的時期內,不必理會匯率的變化,而將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產品質量、新產品開發、擴大產品出口等方面,為日本經濟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3)日本匯率政策擴展閱讀:
匯率使用注意事項:
我國的匯率政策是由市場供求決定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我國的匯率水平,很受制度安排的影響。所以應該先考慮匯率制度安排,在既有制度下進行討論。實際上各種匯率政策在長期內所得到的匯率水平應該是一樣的,但對於我國影響更大的是短期。
因此應提高人民幣匯率決定的市場化,因為不僅僅要看到短期,更應看到長期,而在長期內這種低估的人民幣匯率既要承受壓力,也會損失經濟利益。而真正的穩定應該是長期的穩定,人民幣背離均衡應該逐漸減小。
D. 對比和分析日本和中國匯率調整和匯率政策選擇
匯率調整 日本和中國都是中央銀行控制 根據市場的貨幣供給關系來制定
匯率政策 中國為控制 日本是自由形勢 就是說中國的匯率是銀行控制
日本為自由發展 一旦日元過高時 日銀會進行干預 通過降息、
投入貨幣等方式控制匯率
E. 誰能提供日本上世紀80年代至今的貨幣政策以及日元匯率走勢圖感謝!
1990s時候日本經歷了資產負債表式的衰退 你可以重點查Richard Koo寫的balance sheet recession的書 有對貨幣政策描述的很清楚 那時候的貨幣政策的導致了流動性陷阱的產生 所以這方面資料也是有用的 1990s以前的我就不大曉得了
F. 日元低匯率政策的原因
首先明確一下日元不屬於西方貨幣,為東亞國家,最多隻能說是資本主義國家,其次回答你的問題,每個國家都希望本國貨幣貶值,也就是你說的低匯率政策,這樣便於貿易出口,因為本國貨幣匯率低於他國匯率的話,出口商獲得的利潤比進口商是高的,進口需要換算成他國貨幣,匯率低會造成成本提高,相反出口都是使用本國貨幣,由於本國匯率低,相對成本降低了,還有一點就是進口的東西貴了,國內消費會更加傾向於選擇本國生產的產品,利於經濟增長,現在日本處於經濟危機和地震後的重建中,需要低匯率來提高經濟增長。不明白可搜新浪微博 呂鵬外匯投資策略 詢問
G. 怎樣正確看待日本匯率制度與日本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為了發展經濟,擴大出口,穩定的匯率是不可缺少的。戰爭結束後,美國方面作出了有必要加快日本經濟復甦的決定。1948年10月,美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決定將日本經濟恢復作為美國的主要目標之一,提出了包括設置固定匯率在內的9項穩定經濟原則。經過美國佔領當局和日本方面的反復研究,終於決定自1949年4月25日開始,實行1美元等於360日元的固定匯率政策,這個固定匯率一直保持了22年,一直到1971年12月才正式改變。
H. 日元匯率什麼時候上漲
匯率受國際收支、通貨膨脹率、匯率政策等多因素影響而上下波動,日元是漲是跌及什麼時候漲跌都是難以預估的。截止至2021年11月8日,1人民幣=17.7412日元。
匯率(又稱外匯利率,外匯匯率或外匯行市)兩種貨幣之間兌換的比率,亦可視為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值。匯率又是各個國家為了達到其政治目的的金融手段。匯率會因為利率,通貨膨脹,國家的政治和每個國家的經濟等原因而變動。而匯率是由外匯市場決定。外匯市場開放予不同類型的買家和賣家以作廣泛及連續的貨幣交易(外匯交易除周末外每天24小時進行,即從GMT時間周日8:15至GMT時間周五22:00。即期匯率是指於當前的匯率,而遠期匯率則指於當日報價及交易,但於未來特定日期支付的匯率)。一國外匯行市的升降,對進出口貿易和經濟結構、生產布局等會產生影響。匯率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杠桿,匯率下降,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
一般來說,本幣匯率降低,即本幣對外的比值貶低,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若本幣匯率升高,即本幣對外的比值上升,則有利於進口,不利於出口。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2年10月28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2485元,1歐元對人民幣8.0818元,100日元對人民幣7.8509元,1港元對人民幣0.8062元,1英鎊對人民幣10.055元,1澳大利亞元對人民幣6.4784元,1加拿大元對人民幣6.2629元,人民幣1元對0.4840林吉特,人民幣1元對5.0085俄羅斯盧布。影響匯率的市場因素和政策因素很多,人民幣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貶值。沒有任何人可以准確預測匯率走勢。不論是短期還是中長期,匯率測不準是必然,雙向波動是常態。不論是政府、機構還是個人,都要避免被預測結論誤導。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適合中國國情,應當長期堅持。在這一匯率制度下,匯率不能作為工具,既不能用來貶值刺激出口,也不能用來升值抵消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影響。關鍵是管理好預期,堅決打擊各種惡意操縱市場、惡意製造單邊預期的行為。 企業和金融機構都應積極適應匯率雙向波動的狀態。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I. 日本執行什麼政策使得美元兌日元的匯率持續上升
有業內人士分析,在此輪日元上漲中,「渡邊太太」的身影再度出現,只是此次她們進行的是套息交易平倉操作,即套現海外債券與股票,將資金迅速匯往國內。日本有數以萬計的「渡邊太太」,她們是借入低息日元投資境外高收益品種及外匯投資的日本家庭主婦們。在外匯市場中,她們占據東京現貨外匯市場20%至30%的交易量,此前日元匯率波動情況中曾顯現她們的身影。
J. 日元匯率走勢對日本經濟什麼影響
日元匯率走勢跟很多因素都有關系,主要的有以下幾種因素:日本政府財政部的相關政策和公告,日本經濟和財政政策署的政策、日元利率、國際貿易和工業部、金融因素(例如日經255指數、以及交叉匯率)及日本經濟因素等。
日本財政部的相關政策和公告對日元匯率走勢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日本財政部是日本制訂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唯一部門,具有很高的地位和權威性。其對本國貨幣匯率的影響要遠超美國等其他國家財政部對自己國家貨幣匯率的影響。甚至日本財政部某些官員的言論都會一定程度上影響日元匯率走勢。
日元的利率主要是由日本央行決定的,跟其他國家一樣,日元的利率會直接影響到日元匯率走勢。日本經濟和財政政策署也是影響日元匯率走勢的因素之一,其職責是闡述日本經濟計劃和協調經濟政策,涵蓋就業,國際貿易和外匯匯率等諸多方面。
其他方面能對日元匯率走勢產生較大影響的還有金融因素和經濟因素。金融因素中影響力較大的包括日經255指數、交叉匯率以及日本政府債券。經濟數據中影響較大的數據則有:GDP數據,失業率和就業率,Tankansurvey(每季度的商業景氣現狀和預期調查),工業生產和貨幣供應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