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司估值的各種計算方法
令人頭疼的不僅僅是買錯股票,還有買錯價位,就算再好的公司股票價格都有被高估時候。買到低估的價格不止能獲得分紅外,能夠獲取到股票的差價,然則選擇到高估的則只能很無奈的當「股東」。巴菲特買股票也經常去估算一家公司股票的價值,避免用高價買股票。這次說的比較多,那麼怎麼估算公司股票的價值呢?接著我就羅列幾個重點來具體說一說。正式開始主題之前,這里有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估值是什麼
估值就是對股票的價值進行預估,正如商人在進貨的時候須要計算貨物本金,才有辦法算出究竟得賣多少錢,得賣多久才可以開始回本。其實我們買股票也是一樣,用市面上的價格去買這支股票,到底要花多少時間才可以回本賺錢等等。不過股市裡的股票各式各樣的,跟大型超市的東西一樣多,分不清哪個便宜哪個好。但想估算它們的目前價格值不值得買、有沒有收益也不是沒有任何手段的。
二、怎麼給公司做估值
判斷估值離不開很多數據的參考,在這里為大家分析一下三個較為重要的指標:
1、市盈率
公式:市盈率 = 每股價格 / 每股收益 ,在具體分析的時候最好參考一下公司所在行業的平均市盈率。
2、PEG
公式:PEG =PE/(凈利潤增長率*100),當PEG在1以下或更低時,也就意味著當前股價正常或被低估,像大於1的話則被高估。
3、市凈率
公式:市凈率 = 每股市價 / 每股凈資產,這種估值方式很適用某些大型或者比較穩定的公司。一般市凈率越低,投資價值肯定會越高。但在市凈率跌破1的情況下,該公司股價多半跌破凈資產了,投資者要當心,不要跌進坑裡。
我舉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福耀玻璃
正如大家所知,福耀玻璃目前是汽車玻璃行業的巨大龍頭公司,基本上它家生產的玻璃都會為各大汽車品牌所用。目前來說會影響它收益的就是汽車行業了,跟別的比起來還算穩定。那麼,就從剛剛說的三個標准來估值這家公司到底怎麼樣!
①市盈率:目前它的股價為47.6元,預測2021年全年每股收益為1.5742元,市盈率=47.6元 / 1.5742元=約30.24。在20~30為正常,明顯目前股價有點偏高,可是最好的評判方式是還要看其公司的規模和覆蓋率。
③市凈率:首先打開炒股軟體按F10獲取每股凈資產,結合股價可以得到市凈率= 47.6 / 8.9865 =約5.29
三、估值高低的評判要基於多方面
只套公式計算,顯然是不太明智的選擇!炒股主要是炒公司的未來收益,雖然公司當前被高估,但現在並不代表以後不會有爆發式的增長,這也是基金經理們為什麼那麼喜歡白馬股的緣故。另外,上市公司所處的行業成長空間和市值成長空間也值得重視。按上方的方法看許多銀行時,絕對會被嚴重的低估,但為什麼股價一直上不來呢?最主要是由它們的成長和市值空間已經接近飽和導致的。更多行業優質分析報告,可以點擊下方鏈接獲取: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除了行業還有以下幾個方面,你們可以看一看:1、了解市場的佔有率和競爭率;2、懂得將來的戰略規劃,公司發展前途怎麼樣。這些就是我這段時間發現的一些小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謝謝!如果實在沒有時間研究得這么深入,可以直接點擊這個鏈接,輸入你看中的股票獲取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8-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⑵ 關於資產評估的 計算題 (求高人講解呀!!!不會做呀!!)
1..(1)被評估機組的現時全新價格最有可能為24萬元人民幣:30萬元×80%=24萬元。
(2)該機組的成新率=[8÷(5+8)]×100%=61.54%。
(3)設備的評估值=24萬元×61.54%=14.77萬元。
2.現時采購價=5×(1+20%)=6(萬元)
現時運輸費=0.1×(1+1)=0.2(萬元)
安裝、調試費=0.3×(1+40%)+0.1×(1+15%)=0.535(萬元)
被評估機床原地續用的重置全價=6+0.2+0.535=6.735(萬元)
3.年凈超額運營成本為=60×(1-40%)=36(萬元)
X設備的超額運營成本=36×[1-(1+10%)-5]/10%=136.47(萬元)
4.前5年企業稅前凈收益的現值為:
181.47(萬元)
穩定期企業稅前凈收益的現值為:55/10%/(1+10%)5=341.51(萬元)
企業稅前凈收益現值合計為:181.47+341.51=522.98(萬元)
該企業的評估值為:522.98×(1-40%)=313.79(萬元)
5.、(1)A宗地容積率地價指數為105,甲宗地的容積率地價指數為110。
(2)交易情況修正系數為100÷101或0.99
交易時間修正系數為108÷102或1.06
區域因素修正系數為100÷98或1.02
個別因素修正系數為100÷100或1
容積率修正系數為105÷110或0.95
(4) 參照物修正後地價=780×(100÷101)×(100÷98)×(100÷100)
×(105÷110)×(108÷102)
796.47
⑶ 財務杠桿計算題(我沒有分了,所以不能給高分了)麻煩了
1.提高後銷售收入=1000*(1+50%)=1500
提高後變動成本=1500*30%=450萬元
DOL=(銷售收入-變動成本)/(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1500-450)/(1000-450-220)=1.26
負債=1000*40%=400萬元
負債利息=400*5%=80
2001年EBIT=1000*(1+50%)(1-30%)-220=830
DFL=EBIT/(EBIT-利息)=830/(830-80)=1.11
DTL=DOL*DFL=1.26*1.11=1.40
2.由於題目沒有給出所得稅率,故不考慮所得稅,且題目說其它條件不變,即不發行新股,沒有新借債,固定成本不變
2000年EBIT=1000-300-220=480
2000年每股利潤=(EBIT-利息)/發行在外股數=(480-80)/股數=400/股數
2001年EBIT=1000*(1+50%)(1-30%)-220=830
2001年每股利潤=(EBIT-利息)/股數=(830-80)/股數=750/股數
每股利潤增加率=(2001每股利潤-2000每股利潤)/2000每股利潤*100%=(750-400)/400=87.5%
⑷ 關於杠桿公司和全權益公司價值計算的疑問(MM命題I)
全權益貝塔=資產貝塔,反映的是公司資產總體的系統風險,不考慮負債情況,也即是不考慮財務風險;相應的全權益公司准確來說是不考慮財務風險的公司,當不負債時,顯然是全權益公司,當有負債時且負債為無風險資產,此時也可稱為全權益公司。
杠桿收購是指公司或個體利用自己的資產作為債務抵押,收購另一家公司的策略。 交易過程中,收購方的現金開支降低到最小程度。 換句話說,杠桿收購是一種獲取或控制其他公司的方法。 杠桿收購的突出特點是,收購方為了進行收購,大規模融資借貸去支付交易費用。
(4)杠桿企業估值計算題擴展閱讀:
財物之債與勞務之債。(債務人的義務是提供財物還是提供勞務)
在貸款、加工款、租金與交貨、貨物運輸、技術服務六種債權標的形式中,對於前三種:貸款、加工款、租金,我們可歸之為金錢債權,因為它們都是直接以貨幣為內容的;對於後三種,我們可稱之為非金錢債權,它們不直接以金錢為內容,而是直接表現為一種行為、一種物或者智力成果。在這其中,金錢債權是最常見的債權,也是最重要的債權。
從會計意義看,債權是指單位未來收取款項的權利,包括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應收股利、應收利息和應收補貼款告等。
⑸ 公司入股估值計算
最經典的方法當然是DCF,也就是「現金流折現模型」,現金流折現更像是進行一個數學建模,這種方式不容易受外界影響,關注企業內在價值,不過並不適合創業企業,因為創業企業太難預測,加入太多主觀假設容易出現偏差。現金流折現更像是進行一個數學建模,這種方式不容易受外界影響,關注企業內在價值,不過並不適合創業企業,因為創業企業太難預測,加入太多主觀假設容易出現偏差。當然最主要的缺點是---太復雜,反正我是從來沒有算明白過...作為非金融背景的人,要想使用熟練任重而道遠。已經有大神給出很詳盡的回答。我就結合自己的工作,來總結下創業公司估值的方法,適合初創企業的創業者和風險投資人在工作中對項目進行估值,也歡迎同行來交流。1. 估值的目的【目的】:通過評估公司未來的價值,來確定當前投資的價格。【本質】:估值是一個站在未來看現在的過程,創業公司進行估值的時候,最重要的是經驗和判斷力(或者說靠運氣),其次才是科學的方法。經驗是需要積累的,我就不班門弄斧了,有機會多和前輩交流,閱讀的時候多做記錄,比如有經驗的投資人,在談到一個細分領域的時候,會直接對能做到前幾名的公司進行一個估值范圍的判斷,這就要靠經驗的積累了。【重點】:對於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重點。初創期:關注商業模式和團隊(這時候不會太貴,重點看團隊);成長期:行業發展和收入情況(價格會上漲很多,要考慮天花板);成熟期:現金流和盈利情況(有了相對規范的財務指標,可以更科學系統的進行估值)。2. 相對估值法(倍數估值)這里就是最方法論的地方了,但也很簡單。首先要找到幾個類比的公司,同一個細分領域的最好,如果項目比較創新,沒有很多競爭對手,就找找類似行業處於相同階段的公司作為對比。之後就是選取估值的數據指標,可以多選擇幾個進行綜合對比。【市盈率(P/E)倍數法】以項目的凈利潤作為核心指標:股權價值=凈利潤 * 市盈率倍數這個是最常見的倍數估值法了,畢竟公司的核心奧義就是實現盈利。一般來說,對創業公司估值會按照合理預測的凈利潤來進行計算,比如一家公司未來12個月的凈利潤是200萬,類似的公司市盈率倍數平均是10倍。那麼我們可以給這家公司估值:200萬*10=2000萬。但是用市盈率進行估值的時候,會遇到一些bug:很難找到合適的對比公司或者對比公司的數據:這時候需要憑自己的經驗和判斷,從上市公司來看,納斯達克平均市盈率倍數在35左右,中國的創業板也達到了36,未上市的公司不會這么高,一般創業公司估值是凈利潤的10~20倍比較合理(只是大致的范圍,明星企業facebook當初可是以57倍的市盈率倍數拿到過融資)。公司還沒有盈利:那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預測期放得更遠,比如兩年之後,這個需要和創始人充分溝通,但是風險也很大,因此可以考慮換其他的指標進行估值。【息稅前利潤(EBIT)倍數】息稅前利潤(EBIT)指的是剔除公司的稅負和利息等之前的利潤:息稅前利潤(EBIT)=凈利潤+所得稅+利息EBIT主要是消除公司資本結構和稅收的影響,因為不同地區的公司,可能會有不同的稅收政策,而公司不同的資本結構(運用杠桿的多少、負債情況),也會帶來利息費用的不同,這些因素會產生凈利潤的差異,從而影響對公司的判斷。股權價值=EBIT * EBIT倍數原理和市盈率倍數法是一樣的,建議10~20倍也是比較合理的估值范圍。【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倍數】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則是剔除折舊和攤銷前的利潤: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EBIT+折舊+攤銷EBITDA不僅僅消除稅收和利息的影響,還把資產的折舊對利潤的影響剔除,對於一些有重資產的企業(京東的倉庫、Mobike的車),可以把影響降到最低。很多人也認為EBITDA是與公司實際現金流量最接近的指標。股權價值=EBITDA * EBITDA倍數還是建議10~20倍吧,畢竟這只是一個大致的范圍,不過對於重資產的企業,可以適當降低估值的倍數。【市凈率(P/B)倍數】市凈率(P/B)反應了凈資產和股權價值的關系:股權價值=凈資產 * 市凈率倍數剛才提到了重資產企業,但是互聯網行業里也有很多輕資產的公司(金融類、平台類、內容類),這些企業資產流動性較高,其凈資產的賬面價值更接近企業價值。上市企業的市凈率平均在2~6之間徘徊,而且中小企業市凈率反而更高一些(A股平均3倍、中小板平均4倍、創業板平均5倍)。因此,對於創業公司5倍左右是相對合理的。【市銷率(P/S)倍數】很好理解了,以銷售收入為判斷標准:股權價值=銷售額 * 市銷率倍數對於互聯網創業公司,市銷率其實是非常實用的,因為有很多創業公司凈利潤為負、現金流為負、賬面的價值也非常低,這個時候其他的倍數都會有一定的偏差。但是所有公司一定是要有收入的,哪怕僅僅是預測。市銷率倍數的一個缺陷是無法反映成本的影響,但是對於許多互聯網企業(電商、平台類、科技類),反而銷售成本就非常的穩定,因此天生適合通過市銷率的方式來估值。從普遍的數據來看,銷售額的2~4倍作為估值是被更多投資人接受的。【運營數據倍數】有時候我們很難找到合適的財務數據,或者在運用財務數據估值的同時希望結果更加准確,可以通過運營數據。股權價值=運營數據 * 相關倍數比如對於短視頻平台的「用戶數」和「DAU」,對於同城配送公司的「配送員數量」,共享單車行業的「車輛數」等等。在互聯網線上流量越來越貴的背景下,按照「每個用戶多少錢」的邏輯來估值,是很多投資人會使用的方式之一。以上就是對相對估值法的一個總結,基礎原理就是基於對比和倍數。不過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天花板和想像空間,並沒有一個通用的倍數。甚至在同一個行業里,市場份額第一的企業估值倍數可能會比第二名高很多,因為互聯網的大部分賽道是「贏家通吃」的。3. 站在風險投資人的角度估值除了「數據 * 倍數」的方式,很多時候投資人會有自己的估值思路。我們都知道,VC就是通過投資獲得股權,後期通過退出獲取股權增值收益。因此,站在投資人的角度估值,最主要關注的就兩點:退出時股權價值目標收益率(回報倍數)換算成公式:股權價值=退出時股權價值/目標回報倍數=退出時股權價值/(1+目標收益率)^ n(n=回報周期)比如一家風投機構准備投資一個短視頻製作公司,期望5年後退出,並實現5倍的回報(對應目標收益率38%),根據經驗,一家成熟的短視頻公司5年後估值可以達到5億元。因此這家公司目前估值=5億元/5倍=5億元/(1+38%)^ n=1億元前面提到過估值很依賴投資人的經驗,主要就體現在「退出時股權價值」的判斷。之前聽過一線基金合夥人對內容行業估值的看法:「從早期投資人的退出角度來說,內容製作的項目一般可以到達10~15億的估值;做內容平台可以做到20~25億;在平台基礎上聚合了MCN的屬性或許可以挑戰30億。」當然這只是一個概括的看法,判斷項目的天花板,要綜合行業、團隊、戰略等層面一起。4. 站在創業者角度估值接觸了很多創業者,對於估值沒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很多時候也不確定自己公司估值多少更合適。當然建議創業者盡可能的去了解估值的方法和邏輯,不過估值是投資人和FA要做的專業事,創業者如果對估值沒有感覺,不如從自身出發,主要關注三點:資金需求(要多少、用在哪、用多久)發展規劃(可以做多少收入、盈利、ipo計劃)股權設計(期權池、本輪出讓多少、預留多少給未來融資)估值是投資人和創業者博弈的核心,大家都希望達到一個:「賣家多賺錢,買家少花錢,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情況。其實投資人和創業者沒必要因為估值而走到一個對立面,因為雙方的核心訴求都是公司的快速發展。理性的數據核算是普遍被認可的,但是個人覺得分別站在投資人和創業者的角度考慮估值邏輯也很重要,也更接近創業投資的本質:創業者要提投資人考慮退出的方式和收益,投資人也要充分顧及創業者的發展規劃。讓我們手拉手,一起構建美好和諧的創投環境。更多商業知識,歡迎關注知乎專欄【商業知識儲備】感謝~筆芯~
⑹ 財務管理: 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總杠桿。息稅前利潤的計算題怎麼做
變動成本=7200*60%,則EBIT=7200-840-7200*60%=2040
利息I=1100*8%=88,
DOL=(EBIT+F)/EBIT=(2040+840)/840=3.4285
DFL=EBIT/(EBIT-I)=2040/(2040-88)=
DTL=DOL*DFL自己代入
⑺ 杠桿收購題如何計算股票的收購價
我感覺這個題目主要就是考察對A公司的估值。所以,這個題目里用到的有:二階段增長模型,增長率和貼現率。
首先要估計一下A公司的增長率。這個增長率可以用每一個t+1年的現金流比t年現金流的增長率的平均值來確定。
其次要進行貼現率的估計。因為B公司完全用債務融資進行收購,所以A公司的貼現率可以選擇B公司債務的到期收益率。(如果A和B兩個公司屬於同行業,並且風險特質相似時,貼現率可以使用B公司的WACC。)特別注意要用到期收益率乘以(1-稅率)作為稅後資本成本,這個是估值當中最終用到的收益率。
最後是二階段增長模型進行估值。這個模型不用多說了吧?
最後除以A公司流通在外的股數,應該就可計算出最後結果了。
我是這么認為的,不知道對不對,希望對你有幫助!祝你好運!
⑻ 求資產評估計算題(完整格式和計算) 某企業每年收益為10萬。經營期N=5. R=10% 求評估值
10×(P/A,10%,5)=37.91萬
⑼ 財務管理計算題 某企業2010年銷售額為1000萬元,變動成本率60%,息稅前利潤為250萬元,全部資本500萬元,
(1)邊際收益=銷售額*(1-變動成本率)=1000*(1-60%)=400萬元
負債利息=500*40%*10%=20萬元
經營杠桿系數=邊際收益/息稅前利潤=400/250=1.6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250/(250-20)=1.09
總杠桿系數=1.6*1.09=1.74
(2)2011年息稅前利潤增長率=銷售量增長率*經營杠桿系數=10%*1.6=16%
2011年息稅前利潤=250*(1+16%)=290萬元
⑽ 公司理財杠桿企業估值問題課後題問題
沒看見給的提示,折現率之所以不一樣在前面的章節解釋過,還不明白,去翻前面的看